探究初中语文课导入的策略论文_廖苗

探究初中语文课导入的策略论文_廖苗

廖苗 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瓦房口镇九年制学校 71402

【摘要】导入新课是一种教学艺术,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巧妙的使用好开课几分钟,无论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活跃课堂气氛,还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都是大有益处的,往往能明显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课堂导入;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5-086-01

一、“丢包袱”导入法。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宜、精当的问题导入,这是教学中常用的一种导入方法,即“丢包袱”法。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心理学上认为:思维过程通常是从需要应付某种困难,解决某个问题开始,概括地说,思维总是从某个问题开始。根据这个原理,新课的导入,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既体现教学重点又饶有趣味的问题,诱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创设逐疑探秘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

二、知识型激趣法。我国有句古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道出了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所谓知识型激趣法,就是教师充分利用自己较为广博的知识,组织成生动优美的教学语言,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方法。教师引古博今,讲得生动活泼,热烈精彩,妙趣横生,学生听得神思飞越,如痴如醉,欲罢不能,那么课堂上出现的将是学习兴趣浓厚,情绪高涨,活泼热烈的教学场景。?

前后知识联系法?就是从学生已有的生活和已学过的知识出发,并结合所授课文的内容及其特点导入新课的一种方法。例如导入新课《范进中举》可以这样开头:我们学过了《孔乙己》,鲁迅以传神的笔调,塑造了一个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孔乙己”这一典型形象。孔乙己的悲惨命运,使我们从一个侧面认识到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黑暗,今天,我们要从范进的喜剧命运的另一个侧面,去认识封建科举制度的荒诞和罪恶。学生的认识是逐步向前发展的,不可能产生大的跳跃。因此,由已知走向未知易于成功,新的知识用旧的知识作为台阶易于被学生所接受。由“孔乙己”这一刚学过的人物入手导入新课,还可以使两个形象形成对照,形成有机的联系。

三、故事导入策略。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故事进行课前导入。由于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教材中包含了很多故事类的知识,教师利用故事进行导入,学生更容易接受,进而实现更好地导入效果,学生的学习效率更高。例如在进行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收集一些鲁迅小时候的故事,利用课前的几分钟进行讲述。学生对故事有浓厚的兴趣,从而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绪,学生能够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另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讲述自己小时候的故事,鼓励学生将自己印象深刻的故事讲述出来,也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课文的印象更深,学习知识也会更高效,有助于全面地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促进学生语文学习上更大的进步。

四、多媒体导入策略。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多媒体导入是目前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导入策略。多媒体在导入过程中具有显著优势,其具有图文并茂的特点,并且能够展示海量的教学资源,有助于在课堂之始吸引学生的眼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在互联网上寻找一些具有较强趣味性的资料,在课堂上进行播放,学生的学习兴趣会被激发出来,使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会更高,学习效果也会更好,从而实现了对学生的科学教学和高效教学,有助于实现最佳的语文学习效果。

五、利用解题导入。标题,即“文眼”。它多种多样,丰富多彩。有些标题含义深刻,耐人寻味。如果教师从解题入手来导入新课,那么对于学生了解课文的内容大有益处。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标题很有特色,笔者就设计了这样的导入语:“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个题目告诉我们课文包括两部分,同时也告诉我们文章前后两部分的内容,那么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到底怎么样呢?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解题导入法的最大优点就是能拓展课文的背景材料,同时这种解题的方法也可以让学生先来理解,对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的培养都有很大的好处,也能很好地让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

六、设置悬念导入。导语中有意提出疑问,可以制造悬念,从而激发学生的求解愿望,积极地思考问题。让学生对课文有兴趣,对解疑有信心,学习主动性自然会很大程度的提高。疑问让学生有了探究欲望,这种疑问会让学生集中思维和注意力,教师加以引导,学生沿着线索积极思考从而找到答案。例如上课时,教师提出两个问题:在你前进的道路上,一个垮塌下来的大石头挡住去路,你是想办法搬掉大石头,还是绕路行走?假如你居住在半山腰,前面有大山挡住了你的视线和出路,你是选择挖掉屋前的大山,还是选择搬家?大家讨论这个问题,发表针锋相对的看法。教师借势导入:让我们来看看古人的做法———《愚公移山》。

七、“课前小宣言”。课前几分钟,我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打算在课上要怎样表现,或猜一猜老师最喜欢什么样的学生,你要向班里的哪位同学学习,他们很愿意表现自己的想法,说出心里的愿望。老师用称赞的目光、会心的微笑、激励的语言对他们所说的话给予肯定,让班上的每一个学生都真诚的感受到老师的希望和鼓励,他们觉得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更加坚定了学习的自信和勇气。学生心中荡漾着快乐的音符,这样师生在一种和谐、融洽的气氛中开始了一堂课的学习。

八、“快乐传递恰恰恰”。在学习新课前,总有一个检查复习的环节。我将和课文有关的字卡发到学生手里,让他们在音乐声中传递卡片,音乐停止时,手拿卡片的同学就要站起来教大家读那个字。假如不会可以请其他同学来帮助,这样学生在复习知识的同时不仅找到了互助互学的朋友,而且练习了动手能力,提高了做事的效率。不知不觉中,学生边玩边记忆了先前学过的字和词,心中布满了胜利的喜悦,接下来的学习会更加努力。

九、“说词大比拼”。我将教材中的课后小练习串接、组合在一起,设计成小游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说数量类的词、形容类的词、重叠类的词,动物类的词、人物类的词等,展开激烈的比赛,学生积极地参和。小组内,大家互相合作交流,笑声中传递着友情,传递着信息,在欢乐的气氛中积累了知识

十、“今日焦点”。这是一个发挥学生多方面技能和特长的舞台。我让学生在课前按值日的顺序预备一个简短的发言,可以是生活小常识、科技小百科,也可以是自己所见所闻、所听所感,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喜好来选择喜欢的内容,预备起来更是当作一件大事来做。他们利用课外的时间,从报纸、电视、广播、书籍等媒体上搜集信息,剪下来、记下来,或是录下来、给同学们带来了新鲜、有趣的新闻、故事,当他们将快乐和知识一起带给大家时,看得出是那样的幸福和满足,同时自己的特长也得到了发挥和展示。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导入的方法越来越多,只要教师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让学生主动学习语文,对不同的教材就会有不同的理解,对一篇文章的讲解也会有不同的切入点。

论文作者:廖苗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5月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8

标签:;  ;  ;  ;  ;  ;  ;  ;  

探究初中语文课导入的策略论文_廖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