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拥 西藏昌都市左贡县第二小学 854499
【摘要】汉语作为我国的母语,是学习各个科目的基本。在21世纪的信息时代,在推动中国经济和教育进步的同时,要综合的结合着当前国际的形式。而当今时代,在对人才的培养过程中,通常是从小抓起。21世纪既是一个狠抓教育的时代,也是一个信息时代。在现代的语文教育中运用现代的信息技术,对提高我国的教育质量将会起重要作用。
【关键词】核心理念 互动探究 传统手段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12-296-01
一、以学生为中心,这是有效运用的核心理念
观念是行劝的向导,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念就会直接产生什么样的教学行为。在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整个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着教师展开的,将学生视为从属的课堂参与者、被动的信息接受者,整个教学成为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在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过程中如果依旧以教师为中心,那么,教学只能是从传统教学的满堂人灌变为现代教学的满堂电灌,只是披上了现代化教学的外衣,并没有本质上的改变。这样的教学势必是失败的。新课改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提出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整个教学活动都要围绕着学生这个中心展开。只有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才能使现代信息技术成为师生共同参与与探究的平台,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二、适当放慢教学节奏,在师生、生生之间展开互动探究
现代信息技术将教师从繁重的板书中解脱出来,可以让教师与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来展开思考与探究。但许多教师片面追求大容量,教学节奏加快,学生并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展开独立思考与探究,这也并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只有深入地思考与思维,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展开自主交流与互动探究,才能让教学成为学生的学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过程中教师要适当放慢教学的步伐,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展开独立思考与积极思维,当学生存在不同见解时要引导学生展开积极的交流与讨论,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实现师生的共同参与与互动探究,真正实现以学定教,让学生由学会到学会,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学会思考与思维,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这就需要教师拥有一双善于观察与发现的眼睛,要能够从学生的眼神与表情中读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是一知半解,还是完全不懂,还是彻底明白。这样才能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来调整教学节奏,学生明白的地方一代而过,而不懂的地方则要重点讲解,这样才能在全体学生深刻理解与掌握的基础上实现教学容量与密度的增大,实现教学效益的较大化。
三、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共同为教学服务
不可否认,现代信息技术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所不具备的重要优势,现代信息技术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深奥的知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静态的知识动态化、从而让学生在轻松欢快的氛围中展开主动探究,实现了学生由苦学到乐学,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构建的转变,这正是新课改下我们所追求的有效教学。广大教师也正是看到了现代信息技术的这种优势而狂热地运用于教学之中,无论是新知的讲授还是旧知的复习或是优质课的准备,清一色的现代信息技术,没有现代信息技术就无法上课,甚至是不用现代信息技术而采用传统教学手段的教学与优质课与新课改没有任何联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是在这种错误的认识下将传统教学手段推向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对立面。冷静下来认真思考,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真的是势如水火,只能两者选其一的关系吗?教学手段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关键就在于运用,正如赞科夫所说“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方法就会变得高度有效。”也就是说教学方法只是一种手段、一种方法,只有独具匠心的运用,才能使之成为推动学生认知的重要手段。也就是说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的教学手段都是平等的,都有着各自的优点与缺点,如果只是盲目地排斥与肯定,并不能较大限度地发挥其优势;只有理性认识,科学运用,将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有机结合,“比翼双飞”,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优势的强大联盟,才能为学生打造一个富有活力与魅力的课堂,激起学生学习的激情与动力,引导学生展开主体探究,构建高效课堂,实现有效教学。
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不但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更能在一定的程度上有利于学生知识的积累。在小学语文教学运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学生特点,巧妙的运用一定的方法,才能达到一定的效果。
1.图文并用式方法
图文并用法主要是针对一、二年级的低年级学生。由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知识有限,在刚刚接触的学习生活中有的则是更多的是新鲜感,因此在对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进行引导时,一定要抓住这个阶段孩子好动、好奇的心理特点。图文并用是指在结合一定的图片、动画后加上一些简单的文字讲解。使孩子能在动画中学到知识。
2.讲解式方法
讲解式的方法主要是针对三、四年级的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社会接触的不够深入,在认识观方面有着不成熟的思维。因此,在针对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时,在结合图文并用的方式上,加上的教师的讲解和引导,会产生较好的教学效果。
3.师生互动式方法
师生互动式方法是指在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所起的只是一个辅助性的作用。该方法主要以学生的讲述为主,使学生能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立思维体系。该方法适合五、六年级的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在认识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思维水平,在确立价值观或者人生观时思维容易发生扭曲,因此更需要教师进行正确的指导。在互动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从学生本身的特点出发,充分的尊重学生的思维。要从周围的实际情况出发,不能偏离生活现实。该方法不仅能使老师及时的了解到学生的思维,在学生的思维发生错误时能及时的更正,更能在一定的程度上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从而使学生能真正意义上的明白学习的含义。 四、结语
结束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这是新课改下小学教学的必然趋势与重要方面,是推进课程教学改革步伐,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这是挑战,更是机遇,我们要迎接挑战,抓住机遇,在继承中发展,在实践中探索,这样才能摸索出一条有效运用的途径,探索出全新的教学模式,使之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使之成为展现学生个性,激活学生思维的较佳平台,让学习成为学生的乐趣。
参考文献:
[1]张海今.浅谈利用多媒体拓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
[2]乐会进,薛长峰.运用多媒体开展语文诱思探究教学实验初探[J]
[3]冯江云.学知识 练技巧 树规则――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规则训练[J]
[4]李守林.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现状及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
论文作者:拥拥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12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9
标签:学生论文; 现代信息技术论文; 教师论文; 思维论文; 方法论文; 知识论文; 信息技术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12月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