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组长地位和职能的评价与分析及改进建议_审计质量论文

审计组长地位和职能的评价与分析及改进建议_审计质量论文

审计组长地位与作用的评价分析及改进建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组长论文,地位论文,作用论文,评价论文,建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影响审计组长地位与作用的因素分析

审计组长负责审计项目组织实施的全过程,是审计前线的指挥官,也是审计组与处领导沟通的桥梁。一个审计项目是否成功,审计组长的地位和作用就是决定因素。审计机关对审计组长的管理模式,包括控制权、激励与约束机制等,影响着审计组长地位与职能作用的发挥。审计组长的总体素质,体现着审计队伍的总体水平,代表着审计机关的形象,对审计事业的兴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控制权因素

张维迎认为“一般意义的控制权是指当一个信号被显示时,决定选择什么行动的权威”。控制权是一种权力,其影响力的大小取决于控制权所带来的满足程度如何。正是由于审计组长对权力的需要使得控制权成为了影响审计组长作用的重要因素。关于控制权可以从审计组长是否进入决策层以及参与领导层级(是进入中层领导班子,还是高层领导班子)的角度来分析。通过抽取陕西省2011年301个审计项目发现,审计组长在机关位居中层领导最有利于其履行职责和发挥作用。

实行审计组长负责制,规定审计组长任职资格,明确组长在审计组中的权限,以规章的形式规定审计组长职责,明确组长在审计项目中履行责任的程度,对审计组长给予一定的政治和经济待遇,实行组长岗位津贴。在审计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审计组长要严格遵循审计职业道德规范,保证审计组按照《审计法》和《审计准则》的规定及审计项目计划安排进行审计,保证审计组在审计实施过程中遵守工作纪律。审计组长要对审计项目业务质量负总责,对派出的审计部门负责并报告工作。

(二)激励因素

所谓激励机制,是指管理者依据法律法规、价值取向和文化环境等,对管理对象之行为从物质、精神等方面进行激发和鼓励以使其行为继续发展的机制。审计机关应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包括薪酬激励、精神激励、晋升激励等,提高审计组长工作积极性,促进审计组长职能作用的发挥。审计组长除了追求个人物质利益最大化外,还具有强烈的实现自身人力资本价值的精神欲望,他们在实现其人生价值的需要上,甚至超过了物质财富的需要。精神激励的方式有:尊重和保护审计组长应有的权利;为审计组长创造良好的公平竞争的环境;激发审计组长的职业道德观;优质审计资源向优秀审计组长集中管理。

建立有形的测评和考核机制,每年年终对审计组长的履职情况进行检查和综合考评,根据其完成审计项目规模、数量和审计建议被采纳情况,给予奖励。对于履行职责优秀的,应当作为职务晋升、职称评聘、评优表彰和安排疗养的重要依据。审计机关每年按照考核标准对组长资格进行认定,对胜任审计项目的组长保留其资格,对不合格组长应当采取诫勉措施,对连续两年不能胜任审计项目的审计组长,应当吊销其组长资格,取消其组长待遇。

(三)约束因素

根据委托代理理论,在委托代理双方中,受托方为了自身利益,可能损害委托方利益,即存在道德风险甚至逆向选择。因此,为了维护国家和公众的利益,使审计组长更好的履行职责,必须采取一定的途径对其行为进行约束。

任何审计组都是由审计机关派出去在外作业的,审计机关应赋予审计组以充分的权力,增强审计监督的刚性。审计机关对审计组长实行监管时,可以采取内外结合的方法进行。在内受审计机关领导和规章制度的制约,在外受被审计单位或被调查单位以及社会的监督。首先,审计机关采用适当的方式对审计组长行为进行规范,如廉政建设反馈卡、举报箱、征询意见函,要求被审计单位或被调查单位以及社会协助监管。其次,推行责任追究制度,促进审计组长依法履行职责。若审计组长对审计项目的质量、审计纪律执行情况及审计过程中发生的失职、渎职等行为,应承担相应责任。第三,审计机关可以委派监审员。指定具有较高业务素质、较高政策水平、较强责任感的人作为监审员,有针对性地随同审计组进驻被审计单位,既做高级业务顾问,又做廉政监督员。监审员直接向审计机关负责,不受审计组长指挥,作为审计组成员,但不做具体工作。

(四)审计组长的总体素质

审计组长的总体水平决定审计项目总体质量,决定着审计事业发展趋势。审计组长的工作能力、责任心和职业道德等总体素质,决定其是否能保持较高的工作效率,能否按时完成审计工作计划。审计组长的总体素质决定了审计目标能否顺利实现,能否通过审计抓住被审计单位或经济领域里存在的突出问题,特别是高层次的问题。审计组长的总体素质决定能否充分运用审计资源,实现审计成果的优化运用,审计执法的水平是否到位。

二、审计组长地位与作用评价分析

审计组长地位与作用评估指标包括:(1)审计方案执行情况;(2)是否高质量地完成审计任务;(3)审计风险水平;(4)审计资源运用是否合理;(5)审计成果的优化运用情况

审计项目成功与否考核的依据不仅是查处了多少问题、处罚了多少钱,还涉及到审计风险水平、审计资源运用等多方面的因素,这些都需要一个优秀的审计组长来运作。审计实施方案执行情况评价包括:(1)是否按照审计实施方案组织实施了审计工作;(2)在审计过程中出现新情况,是否编制调整了审计方案;(3)是否经审计机关审批。在审计过程中,审计实施方案顺利得到执行,或一旦出现新情况能及时对方案做出调整,说明审计组长的地位可能较高,所起的作用较大。

审计质量的评价包括:(1)审计取证、审计底稿、审计报告等对查出的问题定性是否准确、处理是否符合法律法规情况;(2)是否考虑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等。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审计报告对查出问题准确地定性,那么说明审计组长很好履行领导职责,发挥应有的作用。

审计风险水平的评估包括:(1)是否查出了被审计单位存在的主要问题;(2)是否全面揭示。审计组发现被审计单位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充分披露,说明审计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发挥了审计组长作用。

审计资源运用的评估包括:(1)内设机构的整合——是否实现多部门的协作配合;(2)人力资源的整合——是否实现审计机关整体效能的最大化;(3)财物资源的整合——审计机关财物资源的价值和作用是否达到最大化;(4)审计职权的整合——是否有效利用各种审计职权。现有审计资源得到科学配置组合,潜在资源的充分挖掘和提升,说明审计组长具有较高的地位,充分发挥其组织协调作用。

审计成果运用的评估包括:(1)审计结论落实情况;(2)制度法规的修改完善情况;(3)被审计单位经审计产生的变化。经审计后,被审计单位对查出的问题进行整改,落实了审计结论和建议,说明审计组长工作具有一定成效。

三、改进审计组长地位与作用的政策建议

(一)建立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的审计组长管理体系

审计组长责权利三者必须统一、对等配比。这是审计组长责任制有效运行的核心内容。从现有的审计组长责任制内容来看,更多地强调审计组“责权”对应,而忽略了对“利”的对等要求和规定。权利主要用来保障职责的履行,有了职责和权力而没有利益的规定和兑现,仍然是一个不完整的审计组长责任制。同时,审计组长的责权利与审计组成员的责权利也要进行合理分配。只有每个人的责权利都合理明晰,大家才乐于尽职尽责,形成合力。完善审计项目立项、审计实施、审理稽核“三权分离”制度,强化审计组长对审计项目全过程质量控制。加强审计组长对审计现场管理,实行审计前学习制度、审计组现场协调和例会制度及数据包报送制度,加强其对审计项目审核、复核审理工作和对审计项目计划进度控制及考核,强化审计组长对审计质量的管理。

(二)完善与强化审计组长权力的制衡机制

以委托代理理论、受托经济责任和权力监督为理论依据,建立委托人、审计机关和审计组成员分别对审计组组长权力进行制衡的机制。建立切实可行的审计组长管理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由省级以上审计机关牵头,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就审计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问题展开调研活动,从两个层次制定审计组规范性文件。一是从基础层次入手,研究制定具有内部规范性效力的《审计组长工作手册》(或《审计人员手册》)。国外一些审计机关(如法国、西班牙等)通过制定《审计组工作手册》,提出管理审计组的要求,包括审计组长的任职要求、执行审计程序要求等,对此可以充分加以借鉴。二是从审计准则层次入手研究制定具有部门规章性质的“审计组工作准则”。将目前散落在各个审计准则中对审计组长和审计人员行为规范的各项规定,重新加以整合,形成《审计机关审计组工作准则》,成为审计机关专门规制审计组长行为的规范性文件,方便于审计机关对审计组长的统一管理。

标签:;  ;  ;  ;  ;  ;  ;  ;  

审计组长地位和职能的评价与分析及改进建议_审计质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