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国际新闻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探索
文/章 彦 张恒军
摘要: 当下,全媒体传播是我国新闻业中业界和学界热议的重要话题,国际新闻人才培养在这一背景下也被赋予了全新的意义。通过20多年的摸索与实践,我国国际新闻人才培养模式已初步具备自身特点,同时也存在更大的讨论和改革空间。本文结合全媒体时代特点以及当前我国媒体的主要任务,探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国际新闻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创新与实践路径。
关键词: 全媒体 国际新闻 人才培养
《求是》杂志2019年第6期发表的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文章《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再次针对我国新闻事业的建设内涵和发展方向做出明确的战略指导,由其所引发的诸多讨论既令人兴奋也引人思索。与此相呼应,2019年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举行的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统筹处理好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中央媒体和地方媒体、主流媒体和商业平台、大众化媒体和专业性媒体的关系,形成资源集约、结构合理、差异发展、协同高效的全媒体传播体系。
中央以上论述及举措表明,我国对将来新闻传播媒体发展的国家方略已然清晰明朗,这对新闻媒体及新闻教育事业来说,意味着深度融合、变革创新的机遇,也是当前我国在国际新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的重要依据。
研究方法采用计量学方法、数据挖掘方法;研究工具采用Python、Excel等数据处理分析工具对专利申请公开时间、公开国家、公开机构、技术分类号等字段进行提取和统计;研究角度从专利时间分布、专利空间分布、专利内容分布这三大方面全面揭示了全球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趋势、技术公开国家、技术来源国家、技术研发机构、技术研究方向、研究热点等情况,期望为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参考。
一、国际新闻人才培养的必然性和紧迫性
1.我国在国际舆论领域的责任感使然。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集体执政以来,主动适应国内外形势,密切关注国内外舆论。我国领导人高度重视国际舆论领域形成和发展的不同态势,也多次指出在意识形态的较量上不可放松和让步。这并非是以二者对立的态度指导当前舆论工作,而是以具有前瞻性的眼光积极适应新闻舆论发展的普遍规律。国际领域中从来就是矛盾频频,对话和对抗处处存在,如果我们不能积极主动抢占国际新闻领域中的信息发布权,不能有序培养我国在国际事务中为政府和民众立言发声的高端人才,终究会造成被动应对的不利局面,故在国际舆论领域的“占位”之争不可避免,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责任重大。
2.中国文化“走出去”及“走进来”的需要。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随着开放程度的加深与开放重点内容的变化,我国早已从多年前的物质层面需要转向了文化层面需要,而在文化交流层次上,民众显然已不满足于基础的和浅层的信息交流,而是对现代世界国家的价值观和人民文化生活的精神内核,产生了更多更浓厚的兴趣,国外民众亦然。出于文化互补性和经济交融性等原因,各国各地区深层交流的愿望与日俱增,特别是自“一带一路”倡议以及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提出后,我国大踏步地迈出了关键步伐,吸引了从欧美、东南亚及非洲等诸多国家的注意,与之相关的国际和区域事务的报道频率也随之提升,世界各国对这一发展趋势的关注度空前。
3.培养复合型人才。培养复合型国际新闻传播人才是今天新闻专业教育领域的一个共识。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廖祥忠指出,必须立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情,培养具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底蕴,具有卓越创新思维能力,富有学科交叉、跨界融合、专业复合、博学多思、一专多能时代特征的一流传媒人才。显然,对于任务更为复杂和繁重的国际新闻报道领域,其专业人才更加需要具备以上特质。当下,全媒体格局的特征之一就是打破媒介之间的明确界线,新闻传播专业人才要成为全媒体通才,这意味着现代新闻教育不仅需要在专业的内容生产、表现形式和渠道呈现上突破传统媒体工种的局限,并且还要在文科知识与理工科知识之间、专业能力与综合能力之间架构流畅无碍的知识体系,从单一的专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到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这是对未来我国新闻人才的必然要求,国际新闻传播人才自然不能例外。
二、国际新闻人才培养的三个倾向度特征
一般意义上来说,“国际新闻”概念中最为核心的关注对象是国际事务,主要是指在地理范围上区别于国内和地方事务的世界其他各国或地区内所发生的有关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大事要事。在此基础上,国际新闻人才亦指熟悉以上相关事务同时能够将其完整、清晰、准确、及时地报道出来的专业人才。不过,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速度加快、国际政治经济交往活动频率猛增以及各国在文化交流层次上的不断深入和拓展,对于国际新闻人才的内涵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其培养模式呈现了以下特点。
近年来,伊犁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坚持“四个最严”,落实“四有两责”,深入推进监管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监管制度机制,有效加强监管能力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效。2015年荣获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食品药品安全保障工作先进集体。
1.培养多语种能力。国际新闻报道领域对其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中本身包含了外语方面的要求,国内多所高校国际新闻及其相关专业亦将其纳入目标课程体系,例如,大连外国语大学新闻学本科专业多年来以英语强化为重要手段,开设了旨在提升英语应用能力的读、写、听、说课程;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则在2019年的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招生中直接增加了以覆盖非通用语言为目的“小语种+国际新闻传播创新班”。以上非常清楚地说明了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始终需要将语言能力训练放在重要位置,并且随着我国外交活动的深入以及友好国际伙伴关系圈的不断扩大,需要更多知晓和熟悉最前沿国际动态、有外交才能的新闻传播人才,熟练掌握一门甚至多门外语则是满足这一要求的前提条件之一。
由2017年中国最好大学排名对评价高校设置的门槛可知,参与其排名的医药类院校均满足“本科招生规模在100 名以上且近5年发表论文数量在100 篇以上”的标准。根据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2017年中国最好大学排名主要以“人才培养(45%)”和“科学研究(40%)”两项核心指标对高校的发展实力进行评价,辅之以“服务社会(10%)”和“国际化(5%)”指标,共细分为9个指标观测点[5];详见表1。参照二级指标的内涵对评价指标进行归类发现,2017年中国最好大学排名以投入性指标为主,完全采纳客观的定量指标,既包含体现规模、总量的数量指标,又含有反映效率、均量的质量指标[6]。
3.应对来自世界秩序调整的机遇与挑战。当今世界格局变化很快,过去的世界秩序和游戏规则正在被重塑,在这一历史转折点上,机会与挑战并存,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国际社会中的存在感愈来愈强,曝光度愈来愈高。在国际问题商讨、国际争端解决乃至人类生存和发展等事关全球性的诸多议题中,中国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国际表现和国际形象也日益深入人心,诚如《求是》文章中所说,目前国际社会上理性客观看待中国的人越来越多,这正是我国主流媒体的历史机遇,也使得国际新闻人才培养的任务愈加紧迫。
1.创新理念:国际视野为重国家立场为本。在国际新闻专业人才的创新培养过程中,教育理念的更新是首要任务。实际上,不论是从培养话语权意识角度还是从夯实外语能力角度来看,其最终都将服务于培养对象的国际视野和环球眼光,服务于培养对象的国际时政洞见能力、国际议题分析能力及对国际形势变化趋势的判断能力,因此国际眼光和韬略是国际新闻人才教育体系中最基本也最重要的培养目标之一。与此并重的是坚持守住国家立场教育,所谓守住国家立场是指不论发生什么,始终坚持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出发点,进行真实、客观、全面的报道,为我国在国际领域获得更多的舆论支持而努力,从家国之计到全球发展的这种顺位秩序不能改变。国际网络社会发展迅捷,各类信息平台彼此开放,相互融通,个人化、小众化、功利化的新媒体比比皆是,其背后的传播主体在信息发布的专业性上难以保证,在国际新闻领域一旦出现不实消息或者有失偏颇的言论,将直接损害我国利益。此时国际新闻人才的价值突显,只有具备国际眼光和国家信念的,才能在国际新闻潮头中立住阵脚。
三、国际新闻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分析
(1)钻孔放样。在确定帷幕灌浆轴线的过程中,严格按施工图纸进行测量放样。应用木桩对孔的位置进行标识,合理控制桩距,相邻桩距之间的距离控制在20m,在正式开钻前,为了保证孔位和设计位置之间的距离≤50mm,应用米尺再次进行复核。
2.培养话语权意识。国际事务和国际争端中的话语权之争从来都是暗而不宣,但它确实存在。长期以来,我国新闻媒体在国际上的发声频率和关注度总是难与国外知名通讯社及知名媒体相媲美,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在国际报道领域寻找空间,摆脱“人微言轻”的现状。因此,我们要着眼于国内新闻传播领域“走出去”的发展趋势,将眼光瞄准国际话语权。这需要我们从基础的新闻专业教育和本科生、研究生新闻人才培养入手,通过逐步提升我国新闻传播人才在国际话语权问题上的敏感度、参与度等,以培育话语权意识为路径,实现国际话语权的转移和重构。这无疑是一个长期的人才储备系统工程,最终将会考验我国国际新闻人才在国际报道竞争中的真实水平。
2.创新内容:着眼世界发展传播多元题材。尽管在国际新闻领域充斥着各种矛盾、冲突,纷争,但整体上来说,和平和发展是当今主题,这毋庸置疑。鉴于新闻对于人们认识世界所起到的“窗口”作用,需要将世界范围内更加多元和更加深刻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面貌全力呈现出来,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大建设目标之下,要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国际新闻报道领域的内容改革,并将这一改革目标预置到国际新闻人才培养的方案中来。无论是在国际新闻采写的业务教学中,还是在基础理论教学中,都可从发展角度出发,关注国际领域中最具影响力事件的同时,也关注各国不同的社会生活细节、展示普通人群的心愿梦想、促进世界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探讨可能隐藏在各类矛盾背后的共同价值观。纷繁芜杂多变、为利益所驱动等等虽说是国际事务的本质特征,但其本身也可能代表了一种略显陈旧的世界观,当今世界发展的多种可能性值得我们反思,到底有没有可能从新的思路上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切实有效的成绩,从这一点上来说,国际新闻报道的创新内容方面留给了我们较大空间。
3.创新方法:融合媒体教育,提炼综合素质。方法论研究是我们了解和把握事物发展和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在国际新闻人才培养这一问题上,必须将传媒时代发展特点和传媒教育特点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1·25”讲话中强调,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新闻舆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以上极具前瞻性的观察与认识已经明确地为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摆正了方向,即开展融合媒体教育,培养通晓不同媒体运作特点,在传播理念、内容、技术、手段和效果上具备领先性、智慧性等特点的全能人才。具体面向国际新闻人才要求来说,其培养对象需要率先了解国内外媒体的布局和发展特点,明晰国际媒体格局中的变化趋势,能够敏锐、准确地发现变动规律,并且运用不同国家受众群体喜闻乐见的接受方式,例如,从其熟悉的话语角度、新鲜的文化图景角度等开展全面有效的新闻传播活动。这对于国际新闻人才来说,无异于在其传媒综合素质上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这亦为大势所趋。
4.创新路径:中外联合培养,实践锻炼当先。国际新闻人才的培养需要高屋建瓴的思路和布局,目前,我国国际新闻传播人才缺口高达数十万,因此业内共识认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建设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入手。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专业1983年成立,是我国最早的国际新闻专业之一,其以培养“全球新闻人”为发展目标,从课堂教学到实践锻炼进行通盘考虑,并体现在课程体系设计和校外实践基地共建的具体实施方案之中。在这一点上,其与中国传媒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等多所国内高校的培养思路近乎一致。其中,双语授课、全英文课程、中外教师联合授课等形式保证了国际新闻人才培养具备扎实而深厚的知识后盾体系。同时,国内高校与国外相关企业、高校以及科研机构展开合作,形成联合培养模式,通过交换师资、共同研发专业课程和派出学生深入国外媒体进行语言实践训练和专业技能培养等形式,真正意义上地开创和实现国际新闻人才国际化培养的创新路径。
总之,国际新闻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变化服务于当今国家发展大计和国际变化时局,结合现代新闻传媒业的发展趋势以及我国媒体面临的紧迫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要坚持一体化发展方向,通过流程优化、平台再造,实现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有效整合,实现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管理手段共融互通,催化融合质变,放大一体效能,打造一批具有强大影响力、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所谓国际形势局局如棋,国际事务天天如新,在中央决策眼光所到之处,可以清楚地看到,这是我国媒体走向世界和改变世界的重要一步,也是国家积极应对国内外风云变化,把握国内外舆论话语主动权的有益探索。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J].求是,2019(06).
[2]蔡雯.媒介融合前景下的新闻传播变革与新闻教育改革[J].今传媒,2009(01).
[3]廖祥忠.创新新时代传媒人才培养 打造新时代一流本科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19(05).
[4]代芳芳.论全媒体时代国际新闻传播人才的创新培养[J].新闻爱好者,2018(06).
作者单位 大连外国语大学文化传播学院
本文系2018年度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新闻传播学专业《高级新闻英语》课程双语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8-555)的研究成果、受大连外国语大学学科建设经费资助。
标签:全媒体论文; 国际新闻论文; 人才培养论文; 大连外国语大学文化传播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