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论文_雷文霞 李君清

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论文_雷文霞 李君清

雷文霞 李君清 山东省寿光市田柳镇第二初级中学 262713

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与学生的思维品质关系极大。优良的思维品质,必定会导致思维能力的迅速提高,也能促进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中学历史教学重视开拓学生思路,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思维习惯,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创造能力都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就历史教学中思维品质的培养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开拓思路,强化概念,解决问题

教学中概念问题贯穿全文,起穿针引线的作用,是教学中首要解决的问题。例如“是什么”、“说明什么”之类“是什么”的问题,即打好基础,抓好历史概念体系的教学。历史概念是对历史事物现象到本质特征全面而准确的认识,它体现了历史事物的核心内容,揭示了历史事物的性质和意义,并作概括的评论。历史概念包括历史人物概念、历史事件概念、历史现象概念,要引导学生把握历史概念体系,形成有机联系的历史知识结构,掌握历史发展过程中阶段特征与内在规律。其次就是妇孺皆知的“为什么”,即要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主要矛盾方面与次要矛盾方面,从具体客观入手又要分析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等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

二、利用教师的主导示范作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信息、培养和提高思维能力的主渠道,教师的导向作用举足轻重。捷克著名学者夸美纽斯说:“教师的当务之急是用自己的榜样来引导学生。”根据历史学科特点,结合学生实际,在历史课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师的主导、示范作用。在传授知识时,不追求知识的数量,而追求知识的质量;在培养学生历史思维时,不是只把结果给学生,而应把得到结果的方法教给学生。着眼于能力培养,较多地侧重于历史理论,给教学增大了难度。根据这个特点,我们要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备课,处理好教材内容,把握住教材结构与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教学时注重传授知识的准确性、传授方法的实用性,让学生容易接受和掌握。

三、调动学生的内驱力、自信心

兴趣对人的认识活动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孔子说得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中,兴趣是一种激烈而持久的动机,唯有热爱历史,才会在积极持久的学习热情中获得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首先,我认为应以历史教育的实用性和社会性来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使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历史是前人生活的再现,包含了前人一切成功和失败的经历,是人类经验和教训的总汇。以史为鉴,古为今用,正是历史学社会功能的突出表现。因此,整个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力求做到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尽量选择一些与教材有关的具有代表性又是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教育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进行分析,科学地使历史感和现实感融为一体。这样,学生通过历史课的学习,就会觉得历史并非过眼云烟,而是完全可以和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接轨。 其次,丰富多样的教法也能促使学生思维活跃。如增加一些趣味性较强的历史故事、古诗,又如发挥直观教具的功能,利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等手段效果更佳,还可以加强知识的横向联系、横向迁移。

四、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训练学生的思维,要讲究教学方法,应根据思维的内容、特点等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才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1.激发兴趣。心理学认为,兴趣是求知的前提,积极的兴趣是一个人获得知识、发展能力不可或缺的心理品质。中学生的兴趣特点是容易激发起来,却难于维护稳定。历史教学激发学生兴趣,要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青少年学生都喜欢听生动的故事,这是中学生特别是初中生的心理特征之一。教学中可运用生动形象的讲述方法,或者在讲课中适当穿插一些历史故事,不失为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方法。

2.指导阅读。针对学生不善于读书,不会进行分析、概括,有的教师在教学中重视指导学生读书,选择典型内容说明具有重要意义的问题,使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进行思维活动。

3.巧设疑难。“思源于疑”,思维活动通常是由疑问而产生的;只有当学生对所学问题产生疑问时,才能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

4.纵横联系。为使学生在学习中能打开思路,学会全面地观察问题,抓住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分析问题,进而把握其本质,教学中需注意纵横联系。这里有两种办法:一是以一国历史为线索、以时间为纲的纵向联系;二是以问题为线索,将同类问题或同一时间不同国家间相类似的问题进行比较的横向联系。

5.分析与综合。分析和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和方法,二者是相互联系的。在教学中,只有对历史现象的各个方面进行具体的分析,再综合起来把握其整体,才能深入理解历史现象的本质,掌握历史发展的规律。

6.比较异同。心理学的研究启迪人们: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在教学中,可对彼此有某种联系的历史现象加以对照,确定其异同点,从而使学生认识历史现象的本质。比较的方法很多,诸如同一历史时期的同类历史现象、不同历史时期的同类历史现象、一个历史事件的不同发展阶段、一个历史事件的两个对立面等都可以进行比较。比较的目的是找出异同,透过现象抓住本质。

总之,在历史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品质,既有利于提高历史课堂效率,也有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

论文作者:雷文霞 李君清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4年3月总第16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1-23

标签:;  ;  ;  ;  ;  ;  ;  ;  

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论文_雷文霞 李君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