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四平市城郊供电公司 吉林四平 136000
摘要:电力行业是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是电力行业的一次革命,提升了我国电力生产的效率与质量,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针对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自动化运行,阐述电力工程自动化的特点与推广的必要性,针对现阶段暴露出来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电力输配;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技和经济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电力工程建设在人们的生活中也越来越显得重要。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电力的需求已经大大超过了以前,对电力建设水平的要求也大为提高。在这种背景下,电力企业所面对的挑战也越来越严峻,输配电力工程是电力系统中十分重要的一个内容,只有输配电力做好了,才能保证电力建设的完整和有效,这是保证人们正常用电的一个重要的部分,也是保证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得以提升的重要环节。
1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的主要特点
(1)高效性。自动化技术以计算机为载体,能够自动控制实现分合闸,不需要人工干预,计算机能够不间断的对数据进行处理然后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发出正确的指令,实现对电网运行的一体化管理,有着较高的覆盖面和灵活的调度方式,满足电力管理的多样化需求。(2)便捷性。电网涉及的机械、一次设备、二次设备等多方面的内容,信息和技术都相当复杂,自动化技术能够把这些信息与技术进行有机的整合分组,并能及时收集各用户的信息,极大地方便了工作人员对电网的监控和管理。(3)安全性。供电输配工作有着较高的危险性,自动化运行技术操作严谨稳定性强,能够取代大多数人工操作流程,有效规避因人工失误而造成的安全问题,同时自动化系统也能够主动监测供配输电过程中的问题,及时反馈给监管人员,大大提高了用电工程的安全性。(4)经济性。用电工程的自动化能够在运行过程中分析计算出哪一条路径最短、哪一条设备运输耗电量最少,有效减低电能的额外损耗,减少冗余环节;当运行设备发生短路或故障时,自动化系统能够自动报警并判断出事故原因和事故发生点,减少检修的成本投入。(5)综合性。电力输配工作流程非常繁琐,涉及多个部门单位,自动化技术将这些流程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具有多功能、高简约的优势,这也决定了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具备较高的知识素养和较广的知识面,以确保输配电的质量水平。
2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存在的问题
2.1自动化运行维护人员科学意识不足
目前,电力资源输送管理工作实施过程中,人们对电力资源实际输送特征的认知存在不足,缺乏对用电工程自动化技术体系特征的关注,难以为自动化运行方案的成熟运行提供支持,导致电力资源输导配送团队的成员难以凭借积累的业务经验,有效实现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维护的优化。一些自动化技术体系建设过程中,对电力资源的配送服务特征考察不足,导致很多专业技术人员在具体业务处置过程中,难以精准全面满足自动化技术运行的实际需求。因为无法全面考察电力资源配送技术的特点及存在的实际缺陷,所以难以为自动化运行维护工作的有效推进提供支持。此外,自动化技术具体操作过程中,人们对自动化技术体系运行模式的认知存在不足,缺乏对科学意识这一关键性因素的重视,导致自动化运行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难以精准达到电力资源输送与维护的要求,难以在自动化技术体系建设过程中,合理实现电力资源配送服务平台的优化构建。
2.2供电流失加大
供电流失问题已经成为现在输配电系统的大忌之一,唯有在运输流程中避免不必要的流失才能对症下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供电流失加大的关键所在是:工作人员使用器械错误或其它人为失误、器械磨损没有及时护理等,此等现象比比皆是,都是供电流失的病根。还有,经过多年的使用,一些器械已经面临过期,应及时更新或整修,否则也可能让供电流失的后果更甚,给相关产业带来更严重的经济损失。
3加强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的自动化运行管理的策略
3.1电力工程输配电自动化可以远程控制输配电工作
电力工程输配电自动化的领域最新情况需要相关从业者参照当下最新的形式去不断参悟,灵活应对它所反馈的情况,当然在电力工程输配电自动化系统总部,可以分析各个输送流程的状态参数信息,别忘记随时做好相关文字台账为日后分析提供参考。也可以使用电力工程输配电自动化系统去代替人工作业处理信息数据,如果发现错误信息系统会及时报告,有效防止了类似危险事件的发生,另外,相关从业者或者负责人此时亦可使用电力工程输配电自动化系统改变出错的环节甚至修复部分组件、零部件,并结合此次教训提出最新改进的经验报告,优化供电系统速率和功能,相信藉由这一大信息功能模块,工作人员和负责人会在硬件上提升对供电流程各个环节的观察监测效用,尽最大可能保障电力工程输配电工作科学、高效的运作。3.2改善管理方式,制定科学严谨的管理制度
完善健全的管理制度是每个企业保证经济效益的根本措施,电力企业应当实行标准化管理提高电力运行效率,保证输配电的稳定性。第一要完善工作流程与责任分配,规范器械设备的使用,明确各部门各人员负责的工作程序,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制定责任制,明确每个人员的负责内容,一旦运行出现纰漏,能够准确找到问题根源;二是要按照电网的规划,进行改造工程,做好电网传输容量提升工作,提高电网配输电的安全和质量项目,优化电网结构;三是完善员工激励机制,制定赏罚制度,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与责任心,营造良好的企业氛围。
3.3加强输配电自动化维护工作人员对灵敏性的关注
所有的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强化电力资源输送系统建设过程中对灵敏性价值的关注,促使更多与输配电技术体系建设活动相关措施可以满足电力资源的输导管理需求,充分发挥输配电管理措施的价值。自动化维护方案建设过程中,技术人员必须认知灵敏度的重要价值,全面结合输配电技术体系建设的实际需要,制定自动化技术建设方案,保证输配电自动化维护工作开展过程中,可以凭借输配电灵敏度强化人们对电力资源输送管理复杂性的重视,进而全面体现输配电自动化资源的应用价值,为输配电管理工作提供帮助。
3.4针对环境问题,有效提高系统运行稳定性
湿度和温度是影响输电设备的主要环境因素。在设备制造过程中,要注意选材的合理,选用散热良好、密封性强的材料,尽量提高设备对环境的抵抗性。加强输电设备的检修力度,对出现损坏的设备能在第一时间做出补修或更换。优化输配电系统,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夏季用电高峰期要提前准备,做好演练工作,保证用户用电的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在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技术领域科技还是相对领先的,至少目前可以保证常态环境下满足全国用户的电量需求指标,让全国各地的供电环境有条不紊、保质保量。然而归结于这项技术在我国发展时间不长,很多细节方面的技术还待商榷和进一步的研究,结合我国国情、用户规模、技术特色、舆论环境等层面考虑,来优化和升级自动化技术到电力系统中去发挥最大程度的效益。唯有确保自动化技术领域再创科学硕果,方可助力我国电力单位的改革进步,推动中国电力运输领域的自动化进程。
参考文献
[1]王莲.关于自动化技术在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的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6(09):187.
[2]杨振宇.咸久维.自动化运行技术在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08):182.
论文作者:刘俊峰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0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7
标签:输配电论文; 技术论文; 电力论文; 工程论文; 过程中论文; 电网论文; 资源论文; 《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0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