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本市场:未来10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资本市场论文,未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中国未来10年经济增长:资本市场持续成长
1.改革开放20年,中国经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新世纪的最初十年,中国经济仍能保持一个较快的增长速度。中国经济的较快增长是中国资本市场得以迅速发展的基础。首先,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着国内与国外、城市与农村、地区之间以及产业之间诸多不平衡,缩小这种不平衡为未来经济的持续增长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其次,过去20年的经济发展,在劳动力供给、科学技术以及基础设施等方面,为未来经济增长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第三,我国储蓄率和投资率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保持较高水平,未来一个时期国外资金仍将看好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增长有充足的资金保证,预计,中国实际GDP将保持7—8%的增长率。 中国经济增长的良好前景,为中国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1)投资率预测。未来十年, 我国在建的一批较长周期的大型项目和将要上马的大中型项目,将进入投资高峰期,已经形成了较大的潜在投资需求;同时,投资体制改革逐步到位,我国资本市场日益发育,融资渠道拓宽,投资资金供给能力比过去更为宽松,我国目前投资率不仅高于一般国家的水平,也高于与中国有着类似的文化传统和社会习惯、储蓄倾向较高的东亚国家。因此,预计我国未来十年投资率将保持在35—36%的范围,最低可能下降为33—34%,最高可能上升为37—38%。
(2)储蓄率预测。我国国民储蓄率和居民储蓄率一直很高的, 未来10年,仍能保持这种状态。因为一方面居民收入持续增长,贫困地区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尚未确立也要求居民储蓄的增加。而下一世纪初劳动人口增长较快,抚养率降低。因此,居民储蓄倾向在短时间内不会发生大的改变,它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继续增长,虽然增长幅度可能开始下降。
(3)未来十年的金融投资增长预测。金融深化进一步进行, 中国金融资产总额以高于GNP的速度增长。在此基础上, 可流通的证券化资产占金融资产的比重达40%。中国的金融相关比率从1978年的95.2%增长到1996年的225%,大约以年均6%的速度递增。中国的金融相关比率如果以年均3%的速度递增,则将在2010年达到340%,预计2010年的名义GDP值在25万亿(实际GDP为19万亿元)左右,到2010年中国的金融资产总量将达到85万亿左右。如果中国的金融资产在2010年要达到85万亿,金融资产增长速度大约在13%左右。中国未来十几年的直接融资将会出现较大的发展,证券效益必将以比总体金融资产增长速度快的速度增长。我们预计证券资产的增长速度为24%,2010年的中国可流通的证券资产大约在36万亿,占全社会总的金融资产的比例为40%左右。此时,中国社会将进入完全意义上的金融经济时代。
2.2000—2010年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也存在一些制约因素。首先,由于新技术的运用,供给能力大大增强,世界经济出现了全面过剩。随着我国加入WTO,经济中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企业、 农产品特别是奶制品和金融电信等服务业在管理体制、市场份额方面将产生较大的冲击。其次,国有企业面对生产过剩缺乏积极进取、开拓市场的动力;因制度不健全、不完善,非国有企业在扩大规模时十分谨慎。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进展缓慢。同时,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一些职能部门对一些商品和服务的管理制度限制了居民消费支出。缺乏必要的转移支付制度,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受到限制。第三,经济发展中的各种不平衡虽然为经济的发展留下了空间,但是,这些差距的加大,会影响国内经济的内部循环,增加扩大内需的难度,进而影响到全国的经济增长速度。
3.为了实现2000—2010年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应该采取以下的政策选择。首先,保持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必须立足于启动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要加大解决收入分配差距的力度,调整居民收入结构,提高部分个人收入水平。同时,采取积极的财政金融政策启动投资需求。其次,以加入WTO为契机加大体制改革力度, 加大对我国行政管理体制进行调整和改革;弱化垄断地位、强化竞争意识;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核心努力激励供给创新。对不合理的经济结构进行调整,而且更多地依靠市场机制来进行。第三,以倾斜的政策为条件(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采取一些优惠政策等)推进西部大开发;以城镇化为依托,振兴农村经济;以教育产业化为纽带,提高劳动力素质,以劳动市场为中介合理优化劳动力资源。
展望2000—2010年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前景,经济增长的潜力大体仍保持在7—8%快速增长的区间。从变化轨迹看,国民经济在2000—2010年前5年增长可能要快一些,后5年可能有所放缓,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宏观经济政策操作不当或实施力度不到位,国民经济在2000—2010年以低于7%的速度增长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因此, 当前就必须针对需求、供给、结构和体制等领域存在的问题,采取综合对策。
二、未来10年中国居民部门的资产选择
1.未来十年影响我国居民部门资产选择的几个基本因素的变化趋势
第一,居民收入增长到一定水平会引致边际储蓄率提高,从而引导资产选择向高风险高收益的证券资产转化。同时,随着社会保障体系逐渐建立起来,居民收入结构将发生制度性的变化,各种社会保障基金规模不断壮大。按照发达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惯例,社会保障基金的一个重要投资渠道是证券市场。这一制度安排将会极大地提高这一部分原属于居民部门收入的证券市场边际投资率。
第二,在未来的十年中,对民营资产的产权歧视,尤其是对民营高科技企业的产权限制将会逐渐地淡化,取之而来的是民营资产产权的国民化待遇和战略性调整的国有资产产权逐渐个性化(例如不久前刚刚实施的国有股配售方式)。这将会极大地吸收居民部门的投资,因为无论是民营资产产权股份化、市场化带来的巨额资本增值,还是庞大的国有股配售都会使得居民部门证券化资产投资呈几何倍数激增。因此只要贯穿改革始终的产权制度改革得以一贯地坚持,未来十年居民部门资产选择向证券化资产倾斜的趋势将会具备一个强大的制度基础。
第三,只要未来十年中国经济走依靠技术进步带动经济增长的模式,价格指数和利率的走势当不会对与经济增长率高度相关的证券化资产投资收益率构成有竞争力的威胁。从而为居民部门资产选择证券化趋势提供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
第四,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为代表的金融体系不断完善,将会使得居民证券化资产选择更为便利和可行。同时,也使原来属于居民实物资产投资的部分转化成证券投资。
2.居民资产选择对未来十年证券市场发展的推动作用
首先,从2000年至2010年居民资产选择中始终保持大约80%的金融资产。在金融资产增量中,居民手持现金增量始终保持金融资产增量的10%左右,证券化资产在金融资产净增量中所占比重从2000年的23%升至2010年的42%,银行储蓄存款形式的金融资产增量从2000年的66%降至2010年的48%。到2010年,在居民部门的金融资产选择中,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比例大体相当,为构建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并重的现代金融体系奠定了基础。
其二,由于通过发起人股份上市,一部分居民将会成为股票市场投资者队伍中的超级大户,成为与机构投资者并驾齐驱的重要投资者。个人投资者中,最优秀的投资者的证券资产增长将远远高于居民部门平均的证券资产增长速度,出现证券资产在100 亿元以上的超级个人投资者。
在未来十年中,居民部门对证券化资产的投资流量每年净增12%—16%左右,从而为中国证券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创造了条件。
3.在未来的十年中,中国证券市场不断的发展规范拓宽了居民资产选择的空间,为追求资产实现安全性和收益性完美统一的居民部门提供了良好的投资机会,从而使居民部门资产选择证券化方向得到不断的强化。
首先,我国证券市场在未来的十年中,从发行制度、信息持续披露制度、市场监管体制、违规处罚制度等方面全方位的规范化建设将会不断提升证券市场在投资者心中的信誉,使越来越多的居民将证券化资产列为资产选择的对象。
其次,证券化资产的收益率直接关系到居民资产的选择。居民部门资产选择从固定性收益的银行存款向高风险的证券化资产转移是以证券市场指数快速成长为基础的。中国证券市场在未来十年中保持较高的成长性,无疑将会为投资者给予丰厚的回报,这反过来会对我国居民部门资产选择的转型构成巨大的刺激,促使居民资产选择向证券化资产方向的转换。
三、未来10年中国资本市场制度结构演变
1999年,几项对于推进市场深化具有重大意义的制度变革措施相继出台,为未来十年中国资本市场制度结构的相对快速演进提供了一个起点,尤其是1999年7月1日《证券法》的正式实施,为中国的证券市场提供了有法律保护的生存依据及未来稳定、健康发展的基石。
首先,拟上市公司的甄选,股票的承销、发行、上市诸环节更多地由市场来决定。甄选方式由行政分级推荐向市场中介推举演进。政府的角色转为监管中介人,从而脱离因自己推荐、自己处罚而导致的尴尬局面。承销方式由卖方绝对占优向供需双向选择演进。未来十年中,随着越来越多的超大型企业转向国内资本市场发行超级大盘股,以及增发、减持公司股票的试点全面铺开,承销方式由卖方绝对占优转向供需双向选择将不可避免。发行方式由核准制向注册制演进。随着投资者的成熟和中介机构力量的壮大,政府对证券市场一线监管的职能应渐趋弱化,发行方式将由核准制逐渐向注册制过渡。上市制度的演进将使募股融资拥有更大的选择空间。未来十年中,随着甄选、承销、发行制度的改革,在上市方面行政管理的力度也将日趋淡化,承销商与发行人一起对证券上市的时机、上市交易所进行优选,企业通过证券市场融资的选择空间将更为广阔。
其次,监管与信息披露、监管处罚过程、市场退出条件及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将大为加强。要在未来十年中建立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和监管体制,加快法规制度建设,加速与证券市场相关的各项法律,如投资基金法、投资者权益保护法的立法工作,为监管当局的监管行为提供一个强有力的法律平台。公开监管处罚过程,提高监管当局在市场中的公信力。同时,加大证券市场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特别要严格惩治掠夺性的重组行为,建立市场化的上市公司退出机制。建立交易信息披露的事后追踪制度,披露主体要对所披露信息的质量负责。在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的处理上,更重要的是要建立交易信息披露的事后追踪制度使披露主体对其所披露信息的质量负责。
再次,建立稳定有效的交易体系与资金通道。资本市场在交易清算体系、资金循环通道及从业机构功能方面的综合性发展框架将日趋稳定。借助电脑和网络技术的力量,交易模式的拓展度和清算体系安全性将大为加强。建立多层次的证券上市平台,以培育根植于中国本土的风险投资基金。
最后,有选择地打破各从业机构分业的界限,提高中国证券从业机构为客户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的能力。自1999年下半年以来,有选择地打破各金融机构分业经营界限的思路已经付诸实施。从允许证券公司参与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允许证券公司作股票质押贷款到允许保险基金通过购买证券投资基金而间接参与股市,资金互流的闸门已经悄悄松动。未来十年中,在国内经济发展的推动和国际机构竞争的压力下,从事综合性金融业务、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实力型机构将会以一种稳妥的方式出现。此时,中国的金融业发展模式将实现从分业到混业的过渡,金融监管也将从分业监管走向综合监管。这种金融综合监管模式既结束了单纯的分业监管体系,也意味着与货币发行和货币政策制订合二为一的传统监管模式的彻底分离。
四、国有股减持:未来10年中国资本市场的战略任务
中国证券市场上不仅“国”字号的企业在数量上占据很大比例,而且,在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中,国家股、法人股等非流通股本占到70%甚至80%以上。大量国有股、法人股不能流通一直是中国证券市场悬而未决的一大难题,蓄积至今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非流通股群体。国有股、法人股不能参与资源的动态配置,大量存量资产沉淀下来不能进行顺畅的调整,新增资产不能有效地与存量资产进行市场化的交易,这使得证券市场对资源进行再配置的功能严重弱化。少量流通股本无法推动庞大的企业机器进行运转;企业产业升级和产品换代存在着严重的资金缺口;新的机制无法有效地通过重组等方式注入企业并发挥主导作用;原本稀缺的资源由于重复建设和条块分割而无法整合和进行有效的再配置;大量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无法通过规范的退出机制得以价值实现,因而无法通过国有资产自身的流动生成新的投资,其他投资主体的新增投资也无法获得资本注入与退出的空间。
上市公司国有股本的持股主体缺位使得企业的治理机制因此被弱化。国有股减持不仅可以改善公司的股权结构异化问题,而且可以通过引入更加多元的投资主体和更科学完善的决策和控制机制,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深化企业的公司化改革。通过企业资产重组、国有股回购与配售等国有股减持方式实现国有资本的适当退出和投资重心的战略转移,证券市场日益成为国有经济战略调整的重要舞台。上市公司中涉及垄断经营的行业中国有经济的比重将进一步加强。上市公司中涉及一般性竞争行业的国有经济不仅存量会大幅减少,而且在增量上也会呈明显减少甚至彻底退出的态势。具备产品更新、产业升级潜力和市场机会但目前经营困难的企业将通过国有股放量减持、并购重组等方式吸纳多方投资,盘活存量,实现产业调整和市场整合新增上市公司中非国有经济成分将大量增加。国有股顺利流通所获得的资金在实现国有资产价值增殖的同时,为国家加强对市场的宏观调控和对经济的控制力融得了大量的资金,有助于国家产业政策的推行和实施。
通过证券市场减持国有股的新方案、新思路不断产生,除了正在试行的国有股回购与配售方案外,还出现以下模式或方法:将国有股转换成优先股和具有否决权的优先股模式、发行可交换债券变现国有股模式、以股换债模式、产业投资基金模式、配股权转让模式、建立上市公司法人股流通市场(即C股市场)模式等等。 虽然对各种方案设计的操作性和影响力的论证尚不是十分充分,但是,将上述各种思路归结起来看,国有股减持问题实际上是未来一段时期内中国的证券市场又一次金融创新开始。
五、迅速实现中国上市公司的产业更替与升级:未来10年中国资本市场核心任务
未来十年,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将不仅会发生巨大的变化,而且变化的节奏会越来越快,变化的内容也会越来越丰富多彩。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革命、知识经济社会的来临将会深刻地影响产业的格局,从而为产业调整带来更多的机遇与挑战。西方发达国家政府逐步放松反托拉斯的管制,采取国家干预的政策,对工业系统进行整合,大力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动传统产业向现代高技术产业的转变。大企业间正在进行一场更大范围的并购、联合、扩张和重组,这些并购行为背后的动机,无论从政府的角度,还是从企业的角度看,都是为了在21世纪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做准备。
信息技术的发展,有力地优化了传统的产业结构,网络以及更新的数字通讯和信息服务浪潮,正在广泛地、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经济和社会生活,影响着21世纪的产业格局。
在经济全球化和产业知识化的趋势下,中国必须从积极参与国际分工的角度,根据国际竞争力这一标准来确定哪些产业已具备国际竞争力而应重点发展,哪些产业具有潜在竞争力而应大力培育,哪些产业应该放弃。
未来十年,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式将会由行政的计划手段为主转向依靠市场机制为主,产业结构调整的主体也将会由政府转向企业,企业将会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导,产业的更替和升级是企业成长的必然选择。企业的成长不仅包括销售额的扩大、资产的增长等数量的扩张,同时还应该伴随着企业结构的演进;企业要素结构的演进,即企业占支配地位的要素由劳动力,逐渐转向技术和知识;产品结构的演进,即企业研究、开发、生产的产品所包含的技术含量从低到高;产业结构的演进,即企业所从事的产业从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演进。
现有上市公司将主要以并购的方式实现产业升级。对于已上市的公司而言,其产业结构的更替和升级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进行,一是通过新增投资来实现,二是通过兼并和收购等方式来实现。通过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使之升级是新增投资的主要目标。兼并和收购则是使上市公司实现产业更替和升级的捷径。上市公司的产业升级将会主要通过自觉的并购行为以及高科技公司的“买壳”上市等方式进行。
对于新上市公司的产业结构升级,国家应该从产业发展政策上把握。在未来十年,中国有望接纳发达国家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同时,中国作为国土与人口大国,随着近20年的经济持续发展,市场购买力大大提高,已经开始成为现实的巨大市场。在未来十年,加快高新技术发展是中国产业升级的一项战略性任务。到2010年,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在制造业中的增加值的比重将会由目前的12%上升到25%,中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应该充分利用当代最新的科技成果以及发展中大国的后发优势,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上市公司进入新产业的模式。上市公司介入新产业模式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是“金蝉脱壳”,原控股股东把上市公司的控股权让位于高科技企业;二、参股、收购、兼并高科技企业、项目、或科研机构,实现资产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三是组建新企业;四是通过以股权换股权、以股权换资产或以资产换资产在上市公司和控股公司间进行资产重组。其中,第一种形式一般代表着上市公司最为彻底的行业转移,因为一般控股权的变更不仅给上市公司带来优质资产,还会在经营理念,管理模式等方面带来积极的转变。
六、未来10年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在中国的发展趋势
自90年代以来,我国曾经出现过衍生产品市场,但昙花一现。随着中国进入WTO的日益临近,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不可避免, 市场的动荡将加剧。建立与发展中国的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已是大势所趋。预计在未来的十年中,中国衍生金融产品的交易种类和数量均将迅速增加。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合约额增长速度将超过原生产品交易额增长速度,成为中国金融市场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在金融衍生产品中,债券期货、期权;股票指数期货、期权;利率期货、期权;利率调期;外汇期货、期权等品种均会出现,并有迅速的发展。
未来十年推动中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发展的重要动力,来自中国进入WTO的压力。进入WTO,要求中国经济必须在很大程度上按照国际市场的规则运行。这意味着从现在起,中国必须加快市场化进程,包括打破行业垄断,促进竞争;放开利率管制,实现利率市场化;放开汇率管制,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对外开放金融市场。这五个方面的变化对经济产生的一个重大影响是,释放中国经济中潜在的风险。随着市场化程度的加深,潜在的、以其它方式集中爆发的风险会通过的价格、利率、汇率经常性的变动释放出来,形成日常性的收益波动和风险。于是,风险就成为所有市场参与者在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
价格、利率、汇率的市场化提高了市场参与者规避风险的需求,是衍生金融工具产生的经济基础。1979年以来的改革开放,基本放开了对商品价格的管制,但利率和汇率管制依然存在。同时,在部分商品和服务领域,依然有经营垄断和价格管制。经济活动主体对于由价格、利率、汇率波动产生的风险只有很浅的意识,或基本没有意识。银行以及其它金融机构对利率变化的风险也基本没有意识。
随着中国进入WTO的日益临近和市场化进程逐步加快, 计划经济的痕迹将会被更迅速地除去。价格、利率、汇率管制的完全放开,将会使市场参与者迅速体会到风险的滋味,他们对风险规避和风险管理的工具——金融衍生产品也将产生巨大的需求。
金融衍生产品可以比原生产品更好地规避风险和管理风险。按照以上的观点论述金融衍生产品产生的原因,并不意味否定金融原生产品也具备规避风险的功能。只是比较起来,衍生产品比原生产品在规避风险方面更有效率。
金融衍生产品出现顺序。对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出现顺序的预期也是根据需求进行的。按照需求变化,衍生产品出现的顺序可能是股票指数期货、股票指数期权、可转换债、认股权证、利率期货、债券期货、利率调期、债券期权、利率期权、外汇期货与期权。
七、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及在全球资本市场中的地位
伴随着经济的一体化、网络化、知识化和虚拟化,全球经济的运作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各先进经济体的经济发展重心已经从追求实体经济数量、规模的扩张转向追求经济素质、竞争能力和财富积聚能力的提升,衡量财富的尺度也发生了变化,有形的物质财富的缓慢积累让位于无形的金融财富的快速聚集,金融市场在促进全球经济发展以及财富积聚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各国际金融中心正在为成为有数的几个世界级的超级资金集散地而角逐,跨国公司,尤其是跨国金融机构之间的合纵联横预示着对国际金融资源配置权的进一步集中。经济体与经济体之间、市场与市场之间、机构与机构之间对国际资本支配权的争夺已经进入决战阶段。要么为我所用,要么受制于人,舍此别无其他选择。
相比之下,中国资本市场的成长和发展,至少到目前为止,基本上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下进行的。虽然在吸引外资方面进行了许多探索,也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但是,在中国资本市场与国际资本市场的接轨方面却一直没有取得突破,更谈不上资本市场与国际资本市场的 融合和参与国际资本市场的竞争。然而,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国际资本市场竞争的压力以及加入WTO后国内金融服务市场的对外开放,要求资本市场在不断发展和完善自身的同时,对来自外部的变化作出反应。
在未来10年,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建设的战略任务是:首先,资本市场必须完成与国际资本市场的接轨;其次,资本市场必须融合到国际资本市场中去,成为国际资本市场的一个部分。同时,资本市场将以自身的实力参与国际资本市场的竞争;最后,资本市场在成为国内资金集散地的同时,还将成为国际级的资金集散地。
未来10年,中国资本市场将在不断对外开放过程中,基本完成中国资本市场规则与国际资本市场规则的接轨,完成游戏规则的国际化;中国的证券发行制度完成由核准制到注册制的过渡;在人民币成为国际性货币的同时,中国资本市场将完成A股与B股的合并;除了对某些领域有股权限制之外,中国资本市场将对海外投资者完全开放,从而使自己真正融合到全球资本市场之中。为此,证券市场必须在法律制度框架、市场规模与结构、市场参与者定位和交易工具4 个方面作出根本性的变革。
首先,外资进入、外汇管制的放松以及其所引起的资本市场规则的变化将使以股票和债券为主的直接融资方式将在整个资本市场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市场参与者的范围将更加扩大,内外投资者将享受大致相同的待遇,金融创新不断发展,金融产品的种类将变得丰富多样。
其次,证券市场的规模和水平将进一步提高。我国证券市场的规模目前与国际成熟证券市场相比差距很大,同时国民经济的证券化率也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据统计,到1999年1月底, 纽约证券交易所3105家上市公司的市价总值已达到10.5万亿美元,纳斯达克(NASDAQ)的市价总值为3万亿美元,东京股票交易所的市价总值为2.5万亿美元,伦敦交易所为2.3万亿美元,法兰克福为1.2 万亿美元。 而到1999年底,我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总数为1040家,市价总值27788 亿元。1999年底我国证券市场市价总值占GDP的比重约为33%, 流通市值占GDP的比重为8.25%。而在1996年, 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证券化率则已分别达到,美国115.6%、英国151.9%、加拿大83.9%、澳大利亚79.5%、荷兰96.5%、新加坡159.7%、日本67.2%。 一些发展中国家的证券化率也远高于我国的水平,1996年,韩国为28.6%、泰国为53.9%、墨西哥为31.8%、印度为34.4%、埃及为20.9%。
十年之后,我国上市公司数量预计将超过2000余家,股标市价总值可达到13万亿元人民币,此时上市公司所有股份均可流通,证券化率可达50%以上。从规模和自由度来看,我国资本市场在亚洲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也日益凸现。
最后,金融产品的品种更加多样化,金融创新进一步加快。各种衍生金融工具将陆续引进我国资本市场。由于市场投资者的成熟运用及监管者的监管能力增强,会有意识地增大金融创新力度,开发出更多、更新、更能适应我国国情的金融工具,许多新的金融工具将应运而生,不断创造新的金融工具在资本市场上广为应用。
证券市场的建设者们今后面临的任务将会越来越艰巨和繁重,而留给他们的时间却并不宽余,尤其是未来10年,将是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确立起自己在国际资本市场中地位的关键时期。
标签:投资论文; 中国资本市场论文; 衍生金融资产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海外投资论文; 中国模式论文; 金融论文; 企业资产论文; 上市公司监管论文; 国有股论文; 经济学论文; 衍生产品论文; 证券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