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学附属第四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江苏镇江 212000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脑血管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将2013年2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60例脑血管病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并观察2组脑血管患者的SDS评分、SAS评分、Barthel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脑血管患者的SDS及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Barthel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脑血管病患者优质护理的效果显著。
【关键词】脑血管;Brather评分;SDS评分;SAS评分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6-240-01
脑血管疾病为临床常见多发疾病,高致死率、致残率为该疾病主要特征,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严重威胁[1],脑血管疾病在临床中较难被治愈,因此优质的护理环节对患者的临床效果及生命质量具有积极意义。我院对脑血管疾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获得较好的效果,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将2013年2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60例脑血管病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如下:
对照组:男19例,女11例,平均年龄为(56.32±5.77)岁;
观察组:男:女=18:12,平均年龄为(54.55±5.23)岁。
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无显著差异。
1.2 方法
对照组方法:给予脑血管患者传统的护理,主要包括环境护理、术前指导及术后健康教育等。
观察组方法:给予脑血管患者优质护理,具体措施如下[2]:
1)病情评估:医护人员须对患者的疾病史、用药史、性格特征及家庭因素等资料进行收集,并在患者入院后对其生命体征进行检测,每天对患者的血压、血糖进行测量,联合数据指标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及分析后制定具有针对性意义的治疗及护理方案。
2)环境护理:医护人员须将患者安排至安静卫生、光照较好的病房,将病房温度设置在22度左右,湿度为57%左右,病房多采用蓝色或绿色格调,以此舒缓患者焦虑、抑郁及恐惧的不良心理。
3)舒适护理:3-1)术前舒适护理:医护人员将患者的病房及身体进行清洁,主要包括头发、胡须、手脚指甲的修剪,在此基础上可与患者沟通、聊天,以消除患者术前的紧张心理,并促进和谐的医患关系。3-2)术后舒适护理:待患者手术结束后,将其送至病房,对患者的各项体征指标进行监测,待患者神智清醒后给予宽慰,告知患者手术的成功性,以此消除焦虑、抑郁及恐惧的不良心理。
4)疼痛护理:除打扫病房外,还须关注患者的术后切口情况,如发生异常情况将告知医师采取补救措施,由于患者在术后会伴随剧烈疼痛,医护人员可开放轻柔音乐或为患者按摩,对于疼痛无法缓解的患者可适当的给予止痛或镇静药物进行治疗。
5)康复护理:对于术后体征指标正常、意识清晰且恢复良好的患者,医护人员可依据其身体状况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功能恢复锻炼,可先指导患者站立、对于无法自行站立的患者可动员其家属进行协助,待患者能够自我站立后,由患者家属或医护人员搀扶下进行行走训练,并在康复训练过程中对患者进行适当的鼓励及嘉奖,以此建立患者术后恢复的信心,提高其的生活能力。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统计2组脑血管患者的SDS评分、SAS评分、Barthel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
1.4 统计学处理
2组脑血管病患者的数据均采用SPSS17.0 for windows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患者的察并统计2组脑血管患者的SDS评分、SAS评分、Barthel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为计量资料,使用(X)均数±(S)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使用T检验,当数据对比存在p<0.05时,为2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脑血管病患者的SDS评分、SAS评分、Barthel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3 讨论
脑血管病以脑中风或脑血管意外为主,主要临床表现为脑部缺血性或出血性损伤。对于该疾病的药物治疗往往不能达到良好的预后效果,因此须配合优质的护理才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能力及提高生活质量。
传统护理主要包括对患者实施环境护理、术前指导及术后健康教育,但该护理未从患者的对疾病产生的焦虑、抑郁的心理角度出发对患者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及术后康复护理,因此不利于患者的预后情况,该护理存在缺陷。
对脑血管患者实施的优质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病情评估为护理依据”的护理模式,首先医护人员对入院患者进行相关资料(疾病史、用药史、性格特征及家庭因素)的收集,以此更好的了解患者的各项情况,从而为后期的续航护理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上为患者进行指标(血压、血糖)评估,可避免患者由于血压、血糖在住院期间急剧增高而突发脑血管意外从而危及生命;对患者实施有效的舒适护理(围绕术前、术后)不仅可消除焦虑、抑郁及恐惧的不良心理,依据患者的身体恢复状况对其实施循序渐进的康复护理可显著提高其生活能力,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3]。
观察组脑血管患者的SDS评分、SAS评分、Barthel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进一步说明了给予脑血管患者优质护理可消除其负面心理,并且于术后对患者实施有效的康复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从而提高了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1]谢小培.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病变的临床护理措施[J].糖尿病新世界,2015,35(18):154-155.
[2]顾艳.急性脑血管病的护理进展[J].健康导报:医学版,2015,20(11):145-146.
[3]李唯一.脑血管病后遗症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5,23(18):135-136.
论文作者:张丹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4
标签:患者论文; 脑血管论文; 评分论文; 术后论文; 对照组论文; 满意度论文; 医护人员论文; 《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