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依恋的测量及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综述
马 骄
(广东理工学院 广东·肇庆 526100)
摘 要 依恋是个体对依恋对象的一种感情上的情感联结和纽带,从婴儿期开始形成,在个体的一生中不断发展,并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人际信任产生影响。国内目前对大学生依恋的研究方法主要有问卷法和访谈法,并且应用这些方法研究了大学生依恋与情绪调节、人际关系等反映心理健康水平的因素的相关关系。
关键词 大学生 依恋 心理健康
1 依恋的概念
作为依恋理论的创始人,约翰?鲍尔比提出了依恋(attachment)这一概念,他将依恋定义为一种“个体与具有特殊意义的他人形成牢固的情感纽带的倾向”(John Bow lby,1969),依恋的形成从婴儿期开始,并在个体的一生中不断发展,会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人际信任产生影响。
2 依恋的类型
关于依恋的类型,目前的理论主要将依恋划分为三类型或四类型。关于依恋类型的确定,有许多心理学家做过相关研究。美国心理学家艾恩斯沃斯(Ainsworth)采用创设“陌生情景”的方法,通过观察和分析婴儿在陌生情景中的行为表现,将婴儿的依恋分为三种类型:(1)安全型依恋;(2)回避型依恋;(3)抵抗型依恋。1990年,Main等在此三类型的基础上,提出依恋的第四种类型,即混乱的依恋,也叫不安全——解体型依恋。除此之外,还有Florsheim提出的十类型说等,但是十类型说在研究和生活中应用较少。在以上的三类型或四类型说中,除了第一种类型——安全型依恋之外,其他类型的依恋又被统称为不安全型依恋。
由上文分析可知,市场集中度偏低已成为我国房地产业面临的严峻挑战。较低的市场集中度既没有带来充分竞争和消费者福利,也无法实现规模经济和抵御市场风险,严重阻碍行业健康发展。为破解市场集中度偏低带来的诸多问题,优化中国房地产业市场结构势在必行。
3 依恋研究现状
依恋对于个体的终生发展有重要作用,所以许多心理学家对于依恋做了大量相关研究,也相应得出了许多研究结果,为依恋理论中的大部分内容提供了理论支持,尤其证明了个体和至少一个依恋对象建立温暖、亲近、信任和敏感的依恋关系,对个体的心理适应能力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另外,关于依恋质量对个体人格发展和心理健康的影响,得到的结果基本一致,但是关于依恋的年龄和性别差异的研究,得到的结果有许多不一致之处,未来关于依恋的研究,可以在此领域进行进一步的探索。
采用变频器可以使各种 T况下机泵的电耗降至最低。若流量降低,节电率则会大幅度增加.况且变频调速器的性能价格比总的呈F降趋势,其容量又在进一步大型化、高压化。所以,在石化企业全面推广变频调速器是必要的。
4 大学生依恋测量
依恋的测量方法主要四种:观察法,投射法,量表法,访谈法。这四种方法各有优缺点,根据这四种方法的应用的便捷性和可靠性这两点,问卷法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方法。依恋的测量问卷编制的依据主要有两种:类型学和测量维度。类型学是依据依恋理论将依恋分为不同类型,在实际的测量中应用较多,目前比较典型的问卷有成人依恋访谈(AAI)、成人依恋问卷(AAS)和Q分类问卷等。与类型学不同,测量维度的研究模式认为依恋有两个维度: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个体的依恋风格不是直接划归为某一类型,而是根据个体在这两个维度上的表现来确定,比如亲密关系体验问卷(ECR)。
相对于观察法和投射法,量表法施测过程简单,不易受评分者主观因素影响,信效度较好,适用的年龄也比较广泛,无论是儿童、青少年还是成人依恋都可以使用这种方法进行测量。类似的,访谈法也适用于儿童、青少年和成人,比较典型的如儿童依恋访谈(Childhood Attachment Interview,CAI)和成人依恋访谈(Adult Attachment Interview,AAI)。访谈法的优点在于,既充分收集了与依恋相关的信息,又对依恋类型进行了区分,能满足依恋研究的需要,因此访谈法在成人依恋的测量中使用较多。
目前国内在依恋的研究中,对于大学生的依恋的测量,主要方法是访谈法和问卷法,在测量工具方面,成人依恋访谈法测量工具更多,如成人依恋访谈(Adult Attachment Interview,AAI)、当前关系访谈(Current Relationship Interview,CRI)和依恋访谈(Attachment Interview,AI),除此之外Q—分类评估应用也比较广泛。问卷法的工具大部分来自于对国外学者编制的问卷进行修订,常用的如亲密关系体验问卷(ECR)、父母同伴依恋问卷(IPPA),部分国内学者编制的问卷仍存在修改的地方,应用并不广泛。
5 大学生依恋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根据国内对大学生依恋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文献,大学生的依恋类型与情绪调节、抑郁及人际关系存在相关关系。在情绪调节方面,大学生的成人依恋类型会影响他们对情绪调节策略的选择,而情绪状态的调节水平会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在抑郁的相关研究中,安全型恋类型的个体抑郁水平更低,不安全依恋型个体抑郁水平更高,而不安全依恋类型中矛盾依恋型个体抑郁水平最高;在大学生依恋类型与人际关系的相关研究中得到的结果显示,安全型依恋个体人际交往能力最高,高依恋回避和高依恋焦虑的个体人际交往能力较低。总的来说,我国关于大学生依恋类型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大多集中在具体症状表现,但缺乏与大学生整体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也缺乏更符合我国国民特色的研究成果,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融入更多的本国文化及民族特色。
参考文献
[1] 吴薇莉,方莉.成人依恋测量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02):217-220.
[2] 张珂.成人依恋的相关研究综述[N].山西青年报,2015-07-26(009)
[3] 拓瑞.安全依恋对人际信任的影响[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4.
[4] 孙远,桂莎莎.大学生依恋现状及其与自尊、人际关系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04):567-569.
中图分类号: G444
文献标识码: A
作者简介: 马骄(1993.06.13-)女,回族,湖北省襄阳人,硕士研究生,广东理工学院,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应用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