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论文_孙凯

双鸭山市人民医院;黑龙江双鸭山155100

【摘要】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对于老年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7年9月于本院实施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的46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一组实施常规护理,为常规组,一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为研究组,每组23例患者,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方面的数据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疼痛评分以及卧床时间数据均优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6.09%(6例),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35%(1例),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整体提升手术效果,加快患者恢复,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可以在老年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中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

老年患者本身的耐受力比较弱,实施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创伤比较大,手术出血量比较多,术后也较易出现并发症[1]。因此,护理方式的选择对于手术效果和并发症的控制十分重要,为了明确临床护理路径对于老年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护理效果,作者选取了2014年4月至2017年9月于本院实施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的46例老年患者进行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4月至2017年9月于本院实施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的46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一组为常规组,一组为研究组,每组23例患者。常规组中有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11例,患者年龄59~76岁,平均年龄(65.5±1.4)岁,其中股骨头坏死5例,髋臼发育不良5例,股骨颈骨骨折6例,退行性关节炎4例,陈旧性骨折3例;研究组中有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13例,患者年龄60~78岁,平均年龄(66.7±1.5)岁,其中股骨头坏死4例,髋臼发育不良6例,股骨颈骨骨折4例,退行性关节炎5例,陈旧性骨折4例。所有患者均为单侧置换,两组患者及其家属均同意本次分组护理方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常规组

本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主要内容包括:术前检查;健康教育;手术准备;术后输液护理;用药护理;切口护理等等。

1.2.2研究组

本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主要内容包括:

(1)成立护理小组

由科室护士长带头成立护理小组,护士长担任组长,将科室护理人员分为多个护理小组,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并进行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及其护理知识的系统性学习。

(2)术前护理

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访视,了解患者的身体情况和心理情况,确认患者是否患有其它疾病和药物过敏史,并与患者进行交谈,告知手术方案和术前注意事项,交谈过程中,实施心理护理,安抚患者的情绪,帮助患者建立手术信心[2]。

(3)手术准备

完成各类手术器械、药品和手术室的准备工作,根据手术步骤和需求摆放手术器械,清洁手术室环境,调节手术室温度,对各类药品和卫生器具进行清点和记录。

(4)手术护理

帮助患者采取正确的体位,辅助麻醉师进行麻醉,建立静脉通道,接通导尿管,行生命体征监测;辅助医生开展手术,传递手术器械;及时的更换被污染的铺巾;在安装人工关节前,仔细检查假体包装,保证人工假体完好、无菌、型号正确[3]。

(5)术后护理

冲洗手术切口,清理周围血污,辅助进行缝合,将患者转移至病区,与病区护士完成交接工作。患者卧床期间,病区护士要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重,监视导流管的导流情况,并对手术切口进行护理,及时的更换敷料,遵医嘱进行输液和用药,不定时的询问患者身体情况;对患肢进行护理,如按摩护理、体位护理,防止发生静脉血栓。

1.3观察指标

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主要内容包括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量、卧床时间以及疼痛评分(采用VAS评量表);同时采集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

1.4统计学原理

采用SPSS20.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分别应用t、X2检验,P<0.05表示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比较

表1: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统计

 

常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6.09%(6例),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35%(1例),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

3、讨论

近几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各类关节疾病的临床发病率逐渐提升,如股骨头坏死、骨折等等,随着人类年龄的增长,骨密度与骨钙质逐渐流失,因此,老年患者患关节疾病以及骨折的发生率会更高,人工关节置换术是目前比较常用的一种用于治疗各类关节病变的方式,主要是利用人工关节代替病变关节,缓解或消除关节疼痛,帮助恢复关节功能[4]。

手术护理方式的选择将直接关系到手术效果和并发症控制。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系统化、专业化的护理模式,与常规的骨科护理相比,其具有更为全面、周到的优势。在赵敏[5]的研究中指出“临床护理路径下,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仅为3%,且手术时间、卧床时间、疼痛评分均优于实施常规护理的患者(P<0.05)”。本次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35%(1例),手术时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研究结果略有出入,不排除受到病例数的影响,由此可见临床护理路径的优势。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整体提升手术效果,加快患者恢复,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可以在老年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中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宋毅力.临床护理路径对老年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18):138,140.

[2]李晓芬,李林枝,肖素萍等.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护理效果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3,11(12):1067-1068.

[3]杨琳,李琦,王馨曼等.基于 GRADE 系统的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髋关节置换病人手术前后功能锻炼的系统评价[J].护理研究,2016,30(22):2728-2735.

[4]陈佳英.循证护理为基础的临床护理路径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8):34-36.

[5]赵敏.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J].安徽医药,2015,19(11):2237-2239.

论文作者:孙凯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11月下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7

标签:;  ;  ;  ;  ;  ;  ;  ;  

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论文_孙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