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o导o用"课堂中"导"的实践与思考--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为例论文_周龙生

"学o导o用"课堂中"导"的实践与思考--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为例论文_周龙生

周龙生

福建省宁化县教师进修学校

摘要:阅读教学中,我们常常没能处理好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关系,要么放任学生天马行空,自圆其说,要么就教师包办代替,一讲到底。笔者从本县"学o导o用"语文课堂的实践中针对教师"导学"这一论题进行具体的分析,希望能为教师提供借鉴。

关键词:学导用;导的实践;思考

"释疑导学"是我县语文"学·导·用"教学模式研究流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为学生提供发表、呈现、解惑、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舞台,对调动学生积极性,帮助学生找到自信是非常有益的。但在课堂实验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深思的问题,正如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陈日亮所认为的"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语言问题非语言化""离开文本自说自话",要么教师任由学生"天马行空,自圆其说,自问自答"或是教师特意找一两个学生回答,草草了事。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味迁就于学生的各种展示,被学生"牵着鼻子走",对教师的主导和学生学习的主体关系没有对好位,而缺乏教师有效引导的课堂,导致学生盲目地学、被动地学、肤浅地学,教师早已忘记语文课是姓"语",这已违背了创建"学·导·用"教学模式实验的初衷,严重地影响了45分钟的课堂质量。那在课堂中应该"导什么"又应该"怎么导"呢?笔者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为例来探讨这个问题。

一、字斟句酌--引导学生品析文中的关键字词句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全国统编教材人教版八下第六单元的一首歌行体古诗, 诗人借事感怀,叙述自己全家为躲避安史之乱而流离失所,最终流落到成都浣溪沙边暂时居住,然而刚刚住下没多久,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才建好的茅屋就被秋风所破,导致一家人遭受风吹雨淋的凄惨经历,但作者即使在这种惨况下还念念不忘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穷苦百姓,深刻表达了作者身处茅屋却心忧天下的崇高思想。要让学生感悟到作者的情感,就要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文本的基础上抓住关键的字词句去赏、去品、去悟作者的语言,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还原当时的情境,感悟诗人的情感。

如,本诗一开始就直接写出了茅屋被风吹破的情形。但要让学生感受当时风大而猛时就应引导学生抓住"号""卷""飞""挂""飘"等动词重点赏析,特别是引导学生用换词比较法去分析"卷"替换成"吹"或者其它动词的不同,带领学生在朗读中去感受作者在用词的准确与妙处。风"怒号"用拟人修辞写出了秋风声势之盛,"卷"字不但突出了秋风的迅猛,而且还形象地再现出狂风吹茅的动态之势。若换成"掀"或"吹"等词,表现力则没"卷"字强。在这样的引导教学中带领学生徜徉在诗人言语的精妙细致之中,为下文学习"群童盗茅""秋雨入茅"作了铺垫。

再如第三段,写狂风刚停息不久,大雨就接踵而来,屋漏床湿,诗人为何通宵未眠?因为生活"寒苦"啊!"布衾多年冷似铁"中的"冷"和"铁"字,能否换成"硬"和"冰"呢?通过用替换法让学生对比朗读中,引导学生得出:用"冷"和"铁"字更能准确地表现出棉被使用很久早已变成了"黑心棉"了,既黑又脏,早已失去了保暖的作用。然而诗人一家为何不洗一洗,甚至换一床新的棉被呢?因为家里一贫如洗, 实在没有能力换新的被子,因此,既不可能拿去洗,更不可能换。再者,"铁"字能比"冰"字更加准确传神地表现出天气的寒冷。从而让学生在读、品、析、悟中还原作者当时所处的环境,从而体会到诗人一家的贫穷,更为诗人由已推彼联想到其他百姓的穷苦而"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的转折作了铺垫,从而学习诗人在自己身处贫寒中还心怀百姓的广阔胸襟和爱国忧民的旷世情怀奠定了情感基矗

二、缘情求理--引导学生体悟文中的差异点、矛盾处

孙绍振教授认为:文本解读要做到缘情与求理的统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缘情就是引导学生"披文入情",仔细体会作者在作品中灌注的思想感情,特别要留心体味作者感情的复杂处、微妙处,追求"感同身受"的效果。求理就是要引导学生去思考作者的表现合乎不合乎情理。朱熹也说:读书要留意"缝罅"处,从"缝罅"处去体悟。从"缝隙"中去体悟文章的差异点、矛盾处,不合常情、有悖常理的地方。

近段时间,笔者接连听了四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公开课。可是让我感到惊诧的是每位教师在讲解梳理第二段"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时板书中几乎一致用到"群童抱茅"或"群童夺茅",而不敢用"群童盗茅"。为什么呢?因为老师们对"盗"字的解读心中没底,没法做到"缘情"与"求理"的统一。作者为什么要写第二段?又为什么要写群童抱走秋风吹下的诗人家的茅草?对群童的所作所为,作者为什么用"欺我老"而称之为"盗贼"呢?人教八下教师用书上是这样写的:严词斥责顽童,可见老人当时心情的暴躁,同时又令人感到很幽默……如果以为诗人是在极其认真地谴责他们,那还不能算是正确地理解了杜甫,理解了这几句诗。怎样才能是理解了诗人杜甫呢?教师用书上没说,而这又恰恰是本文重点要引导学生学习思考的问题之一,也就是我们教师应该认真引导学生从文本的"缝隙"中去体悟文章的差异点、矛盾处,不合常情、有悖常理的地方。

大家都知道,作者杜甫是我国唐代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爱国爱民,一生写了许多爱国忧民的好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他晚年的重要作品。他之所以称呼群童为"盗贼"应是含蓄双关的写法。我们思考一下:这群孩童为什么在大风大雨之时不回家躲雨,却顶着狂风、冒着大雨去抢夺诗人屋上被风卷走的茅草?这群孩子拿茅草去又有什么用?或当柴烧,或拿回家盖补自家被风吹走的草房。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来分析,安史之乱起来后,作者因为对朝政不满而决定弃官,带着家人躲避战乱而加入了众多逃荒之列。总而言之就是民众生活太苦了,才导致小孩他们冒雨盗茅埃为更好地让学生理解杜甫的为人,教师还可出示杜甫写的《又呈吴郎》这首诗,诗中写道:"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以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诗人爱国忧民、推己及人的大爱。总之,本段的学习要引导学生在矛盾与有悖常理处去体会诗人用一语双关而又含蓄的写法,做到缘情求理的统一,从而感受诗人当时的情感。

三、知人论世--指导学生还原写作历史语境

孙绍振教授说:要读懂作品就要做到知人论世的统一。所谓知人,就是要让学生了解作者的经历与个性特征,因为任何作品毫无例外都打上了作者生活历程与生命感受的烙印,也必然受到作者个性的影响;所谓论世,就是要引导学生了解作品产生时的特定历史条件,在特定历史条件背景下观照作品的内涵。要理解透彻文本的主旨就要指导学生还原历史语境,做到知人与论世的统一。

课前,可根据班上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孩子们查找或教师提供杜甫写于安史之乱时期的诗歌进行历史背景的还原,创设情境,让学生了解文本中所述的"丧乱"对黎民百姓所造成的巨大的创伤与痛苦,从而探寻一条进入诗人内心世界的路径,以感受诗人情感的脉动与思想的跳跃。"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的无奈;"布衾多年冷似铁,床头屋漏无干处。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的痛苦……不需多言,学生对安史之乱时唐朝山河破碎、人民穷苦的惨景一目了然。天寒可以克服,贫寒可以忍受,但在诗人千疮百孔的内心还能做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坚守,这种"心不寒"正体现了出诗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理想人生追求。

让"学生学",更要 "让学生会学"。 我们借助文本细读,科学地处理好教师"导"的作用,引在关键处,导在恰当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伟大的文本背后引领学生看见一位伟大的作家,才能深入其灵魂,感受其作品的魅力,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水平得以真正提高。

论文作者:周龙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工》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3

标签:;  ;  ;  ;  ;  ;  ;  ;  

"学o导o用"课堂中"导"的实践与思考--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为例论文_周龙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