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五医院兴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63714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对普外科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90例普外科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普外科术后常规护理,干预组进行术前健康教育及术后护理(创造良好环境、心理护理、管道护理、疼痛的干预)。结果 干预组术后24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3.02±1.23)分,低于对照组的(4.53±1.45)分;干预组镇痛药物应用75.56%,少于对照组的88.89%;干预组护理满意度97.78%,高于对照组的84.44%(P<0.05)。结论 对普外科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可降低术后疼痛程度,减少镇痛药物应用,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普外科术;手术;疼痛;护理干预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nalysis of impa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pain after surgery in the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The object of this research method is between January 2014 and December 2016 90 cases of patients in the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the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intervention group with 45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implemented routine nursing care after surgery in the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given pre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nursing health education(to create a good environment,psychological nursing,nursing,pain intervention)pipeline. Results 24 h visual analogue scale intervention group after surgery(VAS)score(3.02 + 1.23)%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4.53 + 1.45);the intervention group of 75.56% analgesic drug application,88.89% less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intervention group was 97.78%,higher than 84.44%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patients in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can reduce the degree of postoperative pain,reduce the use of analgesic drugs,and improve the satisfaction of nursing.
[Key words]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surgery;surgery;pain;nursing intervention
普外科是医院的主要手术之一,包括胃十二指手术、小肠手术、结肠癌、直肠癌手术等。如何做好手术后患者疼痛的心身护理,对减少手术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治愈率具有重要意义[1]。近年来笔者所在医院对普外科患者采用一系列护理干预以控制术后疼痛,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90例普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17~76岁,平均(45.68±12.56)岁,将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5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疾病构成、文化程度、麻醉和手术方式等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普外科术后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是进行下列护理干预。
1.2.1 术前健康教育
患者入院后护士除及时接诊,测量血压、脉搏、体温、体重,介绍住院规章及病区环境外,还要重点了解患者疼痛时的特殊生理和行为反应,如出汗、恶心、心悸等,依掌握的资料用不同方式指导患者,给予安慰、鼓励和疏导[2]。对吸烟的患者要劝其戒烟,防止术后因痰多咳嗽而加重疼痛,耐心向患者解释,强调手术的必要性,使患者能坦然平静地接受手术,配合治疗。
1.2.2 术后护理
1.2.2.1 创造良好环境
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l8 ℃~22 ℃,湿度56%左右,空气流通,减少噪音,保持病室安静、整洁、舒适,各种物品放置要井井有条,让患者处于一种轻松、愉快舒适的治疗休息环境中,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尽量将治疗、护理集中在适宜的时间段进行[3],避免对睡眠时间的干扰,以保证患者最佳的睡眠,减轻术后疼痛。
1.2.2.2 心理护理
有调查显示,对患者关爱,使患者受到尊重,就能满足患者心理上的舒适感,疼痛感觉下降[4],及时向患者提供有利于病情的信息,指导患者在医生查房时如何叙述自己的病情,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经常与患者沟通,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操作称呼带敬语,解释到位,微笑服务;使其得到满足感、安全感、尊重感,达到心理舒适。主动邀请家属、朋友前来探望陪伴患者,并尽量满足其身心需求。
1.2.2.3 管道护理
患者术后常留置多根管道,这些管道的留置是患者术后早期疼痛的主要原因。鼻胃管留置使咽部疼痛不适;鼻导管给氧使鼻腔干燥不适,胸腔闭式引流管刺激肋间神经或因牵拉刺激皮肤引起局部明显的锐痛;导尿管的留置让患者有尿频、尿道灼痛感。由专职护士向患者解释留置管道的必要性,取得配合,妥善固定管道,留足翻身活动需要的长度,避免翻身活动中牵拉,病情许可时尽早拔出[5]。
1.2.2.4 疼痛的干预
早期疼痛分3期,即麻醉清醒至24 h内、术后2 ~3 d以及术后3~4 d[6]。第1期疼痛一般为切口疼,腹部手术患者有30%~40%在此期间经受剧烈的疼痛,精神承受着极大的痛苦,患者感到沮丧、烦躁,此时护士除了尽早给止痛药以外,更重要的是给予精神鼓励,向患者说明肌肉松弛是自己缓解疼痛的方法,并解释止痛药可使肠蠕动恢复减慢,为消除患者的焦躁情绪和对止痛剂的依赖性,在进行指导时,应使用安慰性语言。第2期疼痛一般为增加切口张力引起的,如翻身、咳嗽等。此时,护士首先做到的是应使患者卧位舒适。通常取半卧位,床单要整洁、干燥,一边向患者讲明半卧和床上活动的好处,一边鼓励患者翻身,同时帮助患者拉平压在身下的衣服和床单,使其感觉到在关心他[7]。
1.3 观察指标
(1)疼痛程度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8]。(2)患者术后72 h止痛药使用情况。(3)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处理
EXCEL进行数据录入,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包进行,计数资料用个体例数表示,应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取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干预组术后24 h VAS评分(3.02±1.23)分,低于对照组的(4.53±1.45)分;干预组镇痛药物应用75.56%,少于对照组的88.89%;干预组护理满意度97.78%,高于对照组的84.44%(P<0.05)。
3 讨论
术后疼痛是人体对组织损伤和修复过程的一种复杂的心理和生理反应,可见于所有的术后患者,持续疼痛能引起一系列的生理变化,与疾病的转归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手术患者都有相同的对手术恐惧心理,这种恐惧心理除了担心手术能否成功,还担心术后疼痛,手术后疼痛对患者是一种刺激,当患者把术后疼痛想得过于严重时就可能产生恐惧应激反应,恐惧心理对疾病本身和手术后身体康复都是很不利的,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9]。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术后疼痛是不可避免的自然现象,对术后疼痛只能默默忍受,近年来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整体护理质量不断提高,人们对疼痛的认识不断增强,术后舒适无痛是患者生命的基本需求[10],因此护理人员必须细心观察,及时分析患者疼痛的原因,采取准确、及时、可靠、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消除患者疼痛,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本文首先护理人员了解患者的疼痛信息,正确评估疼痛的程度,大多数患者均在安慰、鼓励、分散注意力等护理措施下,疼痛得到明显缓解,仅少部分患者需用麻醉性镇痛药物,结果显示干预组术后24 h VAS评分(3.02±1.23)分,低于对照组的(4.53±1.45)分;干预组镇痛药物应用75.56%,少于对照组的88.89%;干预组护理满意度97.78%,高于对照组的84.44%(P<0.05),故认为高质量的护理才是患者消除术后疼痛,使机体迅速康复的保证[11~13]。
参考文献:
[1]李武平.外科护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7.
[2]张青莲.手术后疼痛护理评估与进展.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3):73-75.
[3]李柳芬.疼痛管理在术后疼痛控制中的应用.护士进修杂志,2008,23(6):656-566.
[4]周立平,胡艳芳,陈皓,等.护士与患者对腹部术后疼痛认识差异的调查.护理学报,2006,13(3):28-29.
[5]文梅,李晓玲.术前疼痛知识教育对腹部术后疼痛控制效果的影响.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8,8(1):13-16
[6]梁桂花,黄夏雷,王坤容,等.舒适护理模式对腹部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齐鲁护理杂志,2008,14(24):31-32.
[7]董加萍.成人疼痛评估方法与疼痛护理新进展.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9):42-43.
[8]张青莲.手术后疼痛护理评估与进展.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3):73-75.
[9]赵继军,陆小英.数字疼痛量表和描述疼痛量表的相关性研究和改进.现代护理,2002,8(9):660-661.
[10]李柳芬.疼痛管理在术后疼痛控制中的应用.护士进修杂志,2008,23(6):656-566.
[11]高凤莉.充分发挥护理人员在术后疼痛控制中的作用.现代护理,2008,14(8):808-809.
[12]张艳丽.护理干预对减轻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观察.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6):104.
[13]杨景芳;刘育琼;莫剑妹.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中国医药导报,2010,5(16):207-208.
论文作者:卢兴华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6
标签:患者论文; 疼痛论文; 术后论文; 对照组论文; 手术论文; 普外科论文; 护士论文; 《健康世界》2017年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