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观察研究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 86 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3 例, 对照组给予紫杉醇单药化疗, 观察组给予甲磺酸阿帕替尼片(艾坦)治疗, 随访并记录 2 组患者癌胚抗原(CEA)、 细胞角蛋白 19 片段(CYFRA21- 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基质金属蛋白酶- 9(MMP- 9)以及疗效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 细胞角蛋白 19 片段(CYFRA21- 1)值分别为(14. 01 ±1. 04、 4. 42 ±0. 35)ng/mL, 均优于对照组(18. 05 ±1. 86、 18. 05 ±1. 86)ng/mL(P < 0. 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 9(MMP- 9)值分别为(285. 49 ± 35. 47 ng/L、 1008. 28 ± 85. 16 ng/mL), 均优于对照组(494. 82 ± 50. 16 ng/L、 1459. 54 ± 119. 75 ng/m L)(P <0. 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 95. 35%, 高于对照组 76. 74%(P <0. 05)。结论 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确切, 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关键词:甲磺酸阿帕替尼片;非小细胞肺癌;晚期肺癌;
肺癌是呼吸系统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 治疗难度大, 患者病死率高, 而我国又是肺癌的高发国家。文献报道我国肺癌是男性致死性恶性肿瘤疾病的首位因素, 在女性则位列第二位, 其已经成为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严重公共健康问题 。非小细胞肺癌包括鳞癌、 腺癌、 大细胞癌, 占全部肺癌类型的 80% 左右, 由临床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与发现手段, 且非小细胞肺癌在早期症状不明显呈隐匿进展, 故发现时大部分患者已处于肺癌晚期。对于晚期肺癌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 因肿瘤已经有侵犯或转移发生, 此时已丧失手术机会, 仅能依靠放化疗延缓疾病进展,争取延长患者生存期及提高晚期肺癌患者生存质量。目前的报道显示 , 含铂两药联合方案化疗方案为临床晚期肺癌治疗的一线方案, 但因患者耐药等原因该方案可能在用药一段时间后药力逐渐下降。虽然临床有诸多 2 线方案可在一线方案失败后供医生及患者选择, 但总体的疗效不乐观, 为防止肺癌的快速进展, 需要启动三线化疗方案以尽可能的延长患者生存期。甲磺酸阿帕 替 尼 片 为 近 期 上 市 的 VEGFR- 2 抑 制 剂, 能 有 效 与VEGFR- 2 的 ATP 结合, 导致 VEGFR- 2 无法激活, 从而起到阻断下游信号传导, 阻断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 。本研究纳入 2015年 12 月至 2016 年 7 月经一线及二线化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共 86 例, 部分患者给予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 其余患者仅给予对症支持治疗,以期观察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12 月至 2016 年 7 月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共 86 例。对照组:男性 25 例、 女性 18 例, 年龄 56 ~ 75 岁, 平均(66. 6 ±4. 5)岁, 类型包括鳞癌 13 例, 腺癌 30 例; ⅢB 期 15 例, Ⅳ期 24例。观察组:男性 23 例、 女性 20 例, 年龄 58 ~76 岁, 平均(66. 7±4. 3)岁, 类型包括鳞癌14 例, 腺癌29 例, ⅢB 期16 例, Ⅳ期27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纳入标准:病理学检查回示为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分期为ⅢB 期或Ⅳ期;实验室检查回示 WBC≥4 ×10 9 L, Hb≥80 g·L, Plt≥80 ×10 9 。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排除 Karnofsky 评分均 < 60 分者;排除预计生存期 <2 个月者。
1. 2 方法
1. 2. 1 分组及治疗:对照组给予紫杉醇(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 H20057404)单药化疗, 75 mg/m 2 于第 1 天静脉滴入, 与用药后 3 周重复治疗 1 次, 随访 1 月。观察组患者给予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140103)单药治疗, 口服用药, 1 次/天, 每次 850 mg, 连续用药 1 月。治疗过程中严格检测患者血压、 心率, 呼吸等, 注意有无过敏反应。治疗前后对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 细胞角蛋白 19 片段(CYFRA21- 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基质金属蛋白酶- 9(MMP- 9)等指标进行检测。1. 2. 2 指标检测:CEA、 CYFRA21- 1、 VEGF、 MMP- 9 检测均采用酶联免疫法, 酶标仪采用仪德国罗氏 Modular PPE, 试剂盒由罗氏公司配套提供。疗效判断:参考 《实体瘤治疗疗效评价标准》 。
1. 3 统计学方法 搜集的数据采用 SPSS 17. 0 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 正态计量资料以“x ± s” 表示, 2 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 2 组间比较采用 χ 2 检验, 以P <0. 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2 组患者治疗前后 VEGF 以及 MMP- 9 水平分析 2 组患者治疗前 VEGF 以及 MMP- 9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VEGF 以及 MMP- 9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 0. 05)。
3 讨论我国人口众多, 肺癌的发病人数居高不下, 如何更高效的治疗肺癌, 延长肺癌患者的生存期及生活质量一直是我国医学界的一大挑战。肺癌与大多数肿瘤一样, 早发现早治疗对肺癌的治疗帮助巨大, 因现实问题, 我国肺癌早发现早治疗策略实施不理想, 多数患者发现时已处于晚期, 治疗难度巨大。目前临床推荐使用特异性化疗药物来缓解肺癌病情进展, 并取得了一定成果。多数研究认为以顺铂、 卡铂为代表的含铂两药方案仍为治疗晚期肺癌的最佳方案, 来自张黎黎等 学者通过对 117 例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使用含铂两药化疗方案后发现含铂两药化疗方案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效果良好。而 Quoix E 等国外学者也指出, 以铂为代表的含铂两药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效果良好。但晚期肺癌患者肿瘤已经扩展或转移, 另外由于个人体质原因, 临床含铂两药方案常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失去作用效果, 此时需要选择二线方案进行治疗。以拓扑替康为代表的 2 线方案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 但同样面临者药物作用时间短且血药毒性大等问题。
近年来, 肺癌的靶向治疗逐渐受到重视, 其中甲磺酸阿帕替尼片为我国自主研发的小分子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 虽然尚无关于甲磺酸阿帕替尼片在肺癌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但有文献报道甲磺酸阿帕替尼片能明显延长经标准化化疗失败的晚期胃癌患者生存期, 为晚期胃癌的三线化疗提供了一份新的方向。甲磺酸阿帕替尼片主要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 2(VEGFR-2)酪氨酸激酶来发挥作用, 当甲磺酸阿帕替尼片与酪氨酸激酶的 ATP 结合时, 可导致酪氨酸激酶激活失败, 进而导致依赖 VEGFR-2 通路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生成减少, 从而达到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目的 。虽然临床关于甲磺酸阿帕替尼片的研究报道较少, 但多数案例显示甲磺酸阿帕替尼片对于晚期多种肿瘤疗效显著 。血清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基质金属蛋白酶- 9(MMP- 9)是与肺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两种分子, 其血清含量的高低可一定程度上对肺癌化疗效果进行评价 [11 ] 。本研究采用甲磺酸阿帕替尼片对晚期肺癌进行治疗结果显示患者经 1 个月的化疗后其血清皮生长因子(VEGF)及基质金属蛋白酶- 9(MMP- 9)含量明显下降, 下降程度显著高于对症治疗的患者, 提示甲磺酸阿帕替尼片作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抑制剂能有效降低患者肿瘤标志物含量。按实体肿瘤临床治疗效果评价标准发现, 观察组患者短期治疗总有效率达 95. 35% ,反映出该药物治疗经标准化疗方案失败的晚期肺癌的确切性。但本文观察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效果, 其远期效果后或是否能延长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结束语:综上所诉, 甲磺酸阿帕替尼片(艾坦)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确切, 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参考文献
[1]严丽华,吴向坤. 化疗间期序贯应用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2015,07:144-145.
[2]梁绍平,王华庆. 盐酸埃克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J].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15,01:51-54.
[3]崔东凤. 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10:188-189.
[4]陈旭良. 用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观察[J]. 当代医药论丛,2015,14:250-251.
[5]刘扬帆,屈中玉. 盐酸埃克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24:130-131.
论文作者:1邵新宇2崔瑞娥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3月上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13
标签:肺癌论文; 晚期论文; 患者论文; 细胞论文; 甲磺酸论文; 内皮论文; 方案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3月上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