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贸易政策调整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分析_关税论文

对外贸易政策调整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分析_关税论文

浅析外贸政策调整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我国经济论文,外贸论文,政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6年是我国外贸政策作出重大调整并付诸实施的一年。从1995年12月31日起,取消对176个税目的商品进口许可证和配额控制;从1996年1月1日起,出口退税率由原来的17%、13%、6%,经1995年7月1日下调为14%、10%、3%后,再次下调至9%、6%、3%;从1996年4月1日起,降低4963个税目的关税税率,使中国的平均关税税率总水平从此前的35.9%降至23%,并准备在今后2—3年内进一步降低关税税率总水平;使中国平均关税达到目前发展中国家平均15%左右的水平;逐步取消对关税的减免规定,首先被取消关税减免的为:外商在华直接投资所进口的设备物资,技术改造和重大建设项目所进口的设备,经济特区,开发区建设项目进口的各类物资,周边国家易货贸易,利用世界银行、国外政府贷款进口的设备物资等。我国外贸政策所作的上述调整,从总体上看,符合当代经济国际化发展的大趋势,对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对外开放程度,增强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联系,促进国内与国际市场接轨,建立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等都具有十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与此同时,在近期内也对国民经济各个方面产生了一些不利影响,本文拟从四个方面分析一下外贸政策调整的利弊。

一、对我国进出口的影响

外贸政策调整直接影响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在现行外经贸政策和近年来人民币汇率稳中有升的条件下,推动外贸出口数量增长和效益提高的重要因素是相对稳定的出口退税。实际上很长一段时间,许多出口企业是靠出口退税来维护经营的。然而,国家对出口退税是按名义税率计算的,由于出口退税规模增长过快,国内生产和流通环节征税不足,造成了中央财政少征多退、入不敷出和退税额长期不能及时足额到位的局面。于是,在半年时间内,国家两次大幅调低出口退税率,这一举措对维护中央财政收入,促进外经贸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有着积极意义,但同时也对出口进而对整个进出口贸易产生了许多不利影响。一是出口退税率下调提高了一般贸易出口成本,导致出口大幅度下降。据有关部门测算,出口退税率下调导致企业每出口1美元即增加成本0.34元人民币。出口企业面临效益滑坡和经营亏损的巨大压力。为保证效益,减少亏损,出口企业只能减少出口,从而使得出口量减少。据海关统计,1996年前6个月外贸出口均低于1995年同月水平。出口总值640.6亿美元,比1995年同期下降8.2%,其中国有外贸企业下降幅度高达26.6%。二是财政拖欠应退税款平均为半年,少数达7、8个月,欠退税不仅占用了大量流动资金,还加重了企业的利息负担,企业一方面要支付出口退税拖欠税款的利息,同时还要支付罚息,使得出口企业资金更加紧张,经营更加困难。三是使得出口售价提高,削弱了我国出口产品的对外竞争能力,丧失了部分国际市场。

关税政策的调整对进出口贸易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是可以促进进口的增长。降低关税后,原来不享受减免税部分的实际进口费用下降,进口成本降低,这部分产品的进口数必然会增加。据测算,关税每降低1%,会促使进口增长0.3%左右,同时这次关税政策调整对4月1日以前设立的外资企业进口自用设备、技术改造项目和重大建设项目进口的设备在减免税方面都给予了宽限期,在宽限期内仍可享受减免关税和进口增值税的优惠,从而促使进口加快。

二是有利于进口商品结构的优化。国外高新技术和成套设备进口,有利于不断提高我国国民经济的科技含量,生产更多的高新技术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增加国民经济急需而国内市场短缺的原材料的进口,有利于保证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

三是有利于建立统一规范、公平合理的进口税收政策,促使我国向国际经贸规则靠拢,改变我国“高税率、多减免”的矛盾。

四是有利于促进我国进出口贸易相互协调健康地发展。进口的增加使得我国的对外贸易顺差有所减少,有利于削弱其他国家的贸易壁垒,改善我擌口企业的国际经营环境,从而增加出口,拓展国际多元化市场;同时贸易顺差的减少,还会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推动企业扩大出口。

二、对国内市场的影响

从总体上看,关税调整对国内市场影响不很大,但对具体产品的影响程度差异较大。基础原材料,尤其是不可再生的原材料降幅最大,工业制成品降幅较小,生产资料降幅较大、生活消费品降幅甚微。例如原木的税率由15%降到8%,而金银手饰的税率仅由80%降到60%,汽车的税率仅从110%降到100%。同时还有大量工业制成品的关税没有调整。在这种情况下,关税下降对国内消费品市场的直接影响是有限的。热点消费品,如汽车、家电、计算机等产品的国内市场价格没有明显下降。相反随着边贸、易货贸易减免税的取消,某些产品的价格还有可能上升。但降低关税对国内市场却有着较大的间接影响,进口原材料的大幅度降税,会使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进而促使企业产品价格有所下降。

进口关税大幅度下降对市场的另一个影响是缓解国内通货膨胀压力。这种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关税降低使生产成本下降而减缓物价上涨;另一方面随着关税下降带来的进口上升,使贸易顺差较小,相应减少外汇占款,从而使人民币发生减少,这也对抑制通货膨胀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前面谈到,出口退税率的下调,直接影响了我国一般贸易的出口。今年以来经济增长的动力发生了变化,经济增长由前两年的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净出口“三驾马车”拉动,变为主要由消费、固定资产投资“两轮”驱动。国外需求拉动大为减弱,对国内经济生活产生较大的制约作用,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产生较大的影响。据统计,1996年上半年,我国进出口相抵,顺差8.8亿美元,大大低于上半年同期顺差131.7亿美元的水平,约合人民币1021亿人民币。这就意味1000多亿元的产品挤占国内市场,在今年投资增长平稳、国内市场销售不旺的情况下,形成了对国内市场的巨大压力,造成工业企业产成品库存增长,产销率下降。据估算,外贸出口增长率每降低1个百分点,国内生产增幅相应降低0.09个百分点。而经济增长率每降低1个百分点,将影响160万左右的人就业,从而影响社会稳定。

三、对国内企业的影咸

关税下降对国内生产企业可以说是机又与挑战并存,但总体看是利大于弊。

首先关税降低能使企业税负下降,成本降低;其次取消对外商投资的进口设备物资的减免税后,使得国内企业在使用进口设备、物资方面与外商投资企业处于平等的地位,使国内企业的竞争地位相应提高。从行业看,调整关税对各行业的影响不尽相同。受益最多的是以进口原材料为主或进口原材料较多的制造业,汽车、电子等在此次降低关税中受影响不大,这些行业产成品税及其半成品及零部件的关税在此次调整中变化不大,总体上看仍处于受保护地位。相反,机械、电子等行业,由于外商投资企业的进口设备,物资的减免税取消还使国有企业的竞争地位有所增强。在这次关税下调中,面临较大挑战的是国内的某些原材料生产企业,如有色、化工、纺织原料生产企业。随着关税的降低,外国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相对容易,国内这些生产企业一方面在价格上要受到国外产品的竞争,另一方面也将在产品质量、效能、售后服务等方面受到国外企业的挑战。

其次,关税调整有利于企业引进技术和设备,促进国内生产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改革开放以来,引进技术和设备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从“六五”到“八五”,我国生产和出口增长最快的一些产品,大都依靠引进技术和设备。多数重要的出口生产企业,都较全面地引进技术进行过改造。近两年引进技术和设备的积极性有所下降,“八五”与“七五”相比,对外贸易总额增长了1.1倍以上,而技术引进只增长了48%。这种趋势如果持续下去,会影响我国产业今后若干年的竞争能力和经济增长前景。这种问题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1994年人民币汇率大幅度下调后,企业引进设备和技术的成本大幅度上升,许多企业无力负担昂贵的引进费用。关税水平下调后,引进技术设备的成本下降,会提高企业进口技术设备的积极性,这是企业进行技术改造的良好契机。

四、对外商投资的影响

这次关税政策的调整对我国吸收外商投资的影响表现为:

第一,从投资结构来看,以来料加工为主、立足于短期盈利目的外商劳动密集型加工业,投资额有所减少,这是因为其投资回收期短、产品附加值低,取消对其进口设备和原材料的优惠,大大增加了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出于自身经济利益的考虑,外商投资有所减少。而以长期盈利为目的的外商资本、技术密集型企业,投资稳定运行,并有可能增加。

第二,从投资区域来看,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外商投资继续向沿海地区特别向经济特区集中,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外商投资则开始从我国沿海地区向越南、印度、印尼、马来西亚等亚洲国家或我国内陆地区转移。这是因为,这次关税政策调整对经济特区在进口自用设备和原材料方面还保留若干优惠,基于此,一些外商在投资时会选择这些地区。而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了减轻因取消优惠带来的成本上升压力,必然向劳动力成本更低和政策更优惠的地区转移。

第三从长远和整体情况来看,这次关税政策的调整对国外跨国公司、大财团等投资者利多弊少,有利于我国持久高效地吸收外商投资。其投资项目回收期长,产品附加值高,取消对其进口设备和原材料优惠,对其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影响较小,那些外国大公司、大财团不会因取消关税优惠政策带来的暂时不利而减少投资,相反,随着我国更加开放和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还可能逐渐增加对我国的投资,通过竞争获得更丰厚的利润。

标签:;  ;  ;  ;  ;  ;  

对外贸易政策调整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分析_关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