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农村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在农村水利建设中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发挥着防汛抗旱、保障洪水排泄安全的重要作用,在农业生产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随着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视力度不断加大,农村农业生产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首当其冲。解决农村农田水利工程管理问题成为新农村建设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本文基于我国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特点,对农村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加强农村水利工程建设长效管理机制的有效对策,以供有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特点;长效管理;对策
引言
农村水利工程为农村人民的生活、生产提供了水资源保障和防洪防涝安全,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农村水利工程直接关系到农村农民生活和农业生产,各地应该加强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目前该市农村水利工程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间题,需要不断加强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促进农村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
1、当前我国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特点
1.1、公益性
农村水利工程往往都是由政府出资、群众出力建设,属于不计经济效益的公益性富民工程。这也成为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制约因素,由于收不到经济回报,工程很难吸引外来投资的管理,只存在政府的干预和宏观管理,由政府出钱进行维护、维修和管理,渐渐的提高了生产成本,政府难以承受与日俱增的工程建设消耗,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开始出现了被忽视和力不从心的局面,甚至许多工程遭到破坏,最终丧失了原有功能。
1.2、特定区域的服务
当前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很大一部分属于灌溉工程和饮水工程,因此灌溉工程和饮水工程建设都是在特定区域建设的民生工程,对固定面积区域产生影响,不存在冲突,反而很好的做到利益共享和利益共存。
1.3、服务范围广
我国建于农村的水利工程的功能多样,既要保证当地农民的正常农业生产灌溉、排水等生产活动,还要蓄积水量以备干旱时使用,在雨季调节水量以免发生洪灾冲毁农田,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多方面的功能决定了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相关的工作内容和工作量加大。此外,很多的水利工程存在年久失修的情形,工程运行周期较长,对于后期的维护管理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了继续投入使用,保证设施的稳定性,当地管理工作还要做好防范风险事故发生的准备。因此当前我国农村的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存在服务范围广、管理难度大、风险事故多等诸多问题。
2、农村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缺乏有效的管理体系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村水利工程建设数量越来越多,虽然对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制定了对策,但由于农村水利工程数量较多,加_卜农民的法律意识较薄弱,国家制定的政策无法得到落实;此外,存在部分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年份过久、管理人员年龄较大以及观念落后等情况,这些都阻碍了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2、农民观念守旧
农民习惯于靠天吃饭,依赖自然,加之每年的农业生产活动的收入有限,对经济投入较大、人工投入较多的农田水利工程心存疑虑,很大程度上会质疑水利工程建设对农业生产产生效益能否达到水利工程建设投入的预期。水利工程建设会对农作物产生怎样的积极影响。这些观念是普遍存在于农民之间的,就算农业生产活动喜获丰收也会将功劳归功于“天”,对小型水利工程的效益忽略不计,甚至张冠李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资金投入不足
虽然近年农村水利工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各级政府对农村水利工程的重视程度下降,在加大对其他行业投人的同时削减了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资金投人,限制了农村水利工程建设。
3、加强农村水利工程建设长效管理机制的有效对策
3.1、建设和完善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体系
合理有效的管理体系是农村水利工程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基本保障。因此,从事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相关部门和企业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其建设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明确从事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人员的职责,并保证各尽其责;二是建立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监督制度,并成立由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监督小组,以不定期检查的方式对农村水利工程进行监督检查;三是建立相应的奖罚制度,对违反相关制度的员工进行相应的处罚,并奖励工作能力和积极性较高的职工,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3.2、增强农民科技认知,普及节水灌溉理念
要想改变农民对水利工程的看法,就必须从实际出发。农民在进行农业生产中最看重的两个因素就是生产效率和经济投入收益,这从根本上决定了农民对生产方式的选择,水利可以此为出发点,加强水利工程管理的同时,让农民真切的感受到水利工程建设的效益和益处,从而使农民认可水利工程的好,进而促进农民对水利工程的管理,形成良性循环。除此之外,要普及节水灌溉理念。大关县由于所处地理位置,降水丰富,水利工程建设的引水、输水和配水工作相对简单,但是节约用水的灌溉方式也是务必要普及,这样才能保障水利工程防洪抗旱的主要功效。
要想改变农民对水利工程的看法,就必须从实际出发。农民在进行农业生产中最看重的两个因素就是生产效率和经济投入收益,这从根本上决定了农民对生产方式的选择,水利可以此为出发点,加强水利工程管理的同时,让农民真切的感受到水利工程建设的效益和益处,从而使农民认可水利工程的好,进而促进农民对水利工程的管理,形成良性循环。除此之外,要普及节水灌溉理念。例如大关县由于所处地理位置,降水丰富,水利工程建设的引水、输水和配水工作相对简单,但是节约用水的灌溉方式也是务必要普及,这样才能保障水利工程防洪抗旱的主要功效。
3.4、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队伍的培养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为了促进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发展,必须成立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可通过培训的方式为水利工程建设培养一批具备丰富管理经验与较强专业技术的全能y人才。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要想做好此项工作,应尽量多地深人工程施工场地进行观察、思考与调研,一旦发现间题,及时采取适当措施解决,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结束语
总之,农村水利工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目前,我国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仍然是薄弱环节,面对当前的问题和不足,根据当地农村地理特征,深入农村基层,检查一线生活和生产环境,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加强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各种措施。政府加大重视,增加政府投资,采用先进的设计和施工技术,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机制,实现全方位的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用长远的眼光、发展战略,做好农村水利建设,有利于造福农村,为人民服务。
参考文献:
[1] 白玛.强化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长效管理机制建设与思考[J].中外企业家,2015,03:182+185.
[2] 熊敏博.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思考[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2,12:153-154.
[3] 王纪.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分析[J].江西建材,2012,06:127-128.
[4] 陈汉新,苗润.常州市农村水利工程长效管理情况的调查和思考[J].江苏水利,2013,01:32-33+35.
论文作者:周俊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3
标签:工程建设论文; 水利论文; 农村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农民论文; 农业生产论文; 长效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