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传统的建筑施工以手工作业为主,管理模式相对滞后,难以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与成本,甚至会增加资源与能源的浪费。为此,建筑工业化逐渐成为施工企业的转型目标。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与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外模板是建筑行业工业化发展的重要路径,可以为建筑行业实现节能环保发展目标提供必要的保障。本文进一步分析了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以供同仁参考借鉴。
关键词:建筑;预制装配式;施工技术
一、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应用优势
预制装配式构件与传统的混凝土结构构件相比,其重量得到了降低,其承载量得到了提高,在这样的形势下,预制装配式构件通常情况下只占据了传统建筑结构的一半质量,这减轻了建筑工程对地基的需求,并缩短了地基建设和建筑工程的施工周期,减低了施工工程的难度。此外,预制构件在施工现场被安装好后运送到施工场地,便可以进行接下来的施工工程,这简化了整体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并且优化了建筑工程施工结构,提高了建筑工程的可预测性和可规划性。而预制构件的制作可以和施工现场的其他工作共同进行,这种同步施工的方式实现了对施工效率和质量的提高。
现阶段,有建筑结构设计专家的研究结论显示,预制装配式施工并不会和自然环境产生冲突,这符合现代化节能环保的建设理念,并且各种施工材料在应用过程中,由于省略了集成装配环节并不会产生较多的建筑资源浪费,这在减少建筑材料应用数量的同时也减少了建筑固体垃圾的数量。
二、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技术要点
2.1 预制窗体施工技术
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预制窗体施工技术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在预制窗体施工环节中,需要对窗体中预留的螺母通过螺栓进行有效的连接。与此同时,在紧固件连接时,注意在距离作业面300mm 左右的距离对窗体进行调整,确保螺栓可以合理的插入至墙板中的连接孔当中,以便窗体构件可以与紧固件进行可靠的连接,从而有助于在提升预制窗体安装施工质量的同时,全面的将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特点表现出来。
2.2 预制叠合板安装施工技术
利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过程中,比较重要的形式就是预制叠合板安装施工技术。在实际施工中需要重视叠合板安装工作。在实际安装中距离作业层300 mm 处,全面调整和定位叠合板的安装方向,这样才可以避免安装叠合板的过程中出现误差。在安装预制吊板的过程中要加强保护叠合板,避免浪费大量的施工材料,严格控制施工成本。安装预制吊板的过程中,要利用模数化吊装范式,这样有利于满足吊装安装的密实性。在实际安装过程中需要在底部设置临时支架,这样可以发挥良好的稳固、稳定作用。当吊装施工结束后就可拆除临时支架。安装双层建构过程中,需结合实际情况设置双层支架。结束上层叠合楼板结构安装工作后要浇筑缓凝土,放置2~5 d支护,全面检测混凝土强度,满足强度需求后才能开始拆除工作,这样有利于使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的提升。
2.3预制内剪力墙施工技术
为了提升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保证预制构件彼此之间的连接强度是很有必要的,并且有助于保障装配式建筑的抗震性能。基于此,在应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环节中,为了对预制构件彼此之间的精密度进行加强,可建议采用螺栓连接的方式来实现此目的。与此同时,在安装预制构件时,应把插筋预留在下层板当中,以便内墙预制预留板螺栓孔可以有效的插入其中。另外,在施工阶段,可将配比合理的水泥砂浆灌浆料灌入至螺栓孔当中,以便将建筑工程各个结构与剪力墙通过螺栓进行良好的固定连接,从而有助提升整体的强度。此外,在实施预制装配式施工技术时,应注意螺栓在剪力墙中所处的位置应位于结构的中心,有主意提升剪力墙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最后,注意对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成本进行控制,同时注意对周边环境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避免因为建筑施工而影响周边环境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控制
3.1预制构件的保护
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构件从装配的工厂到现场之间需要经历运输、吊装以及堆放的整个过程,由于预制装配构件整体尺寸较大,质量较大,因此对预制构件的成品保护进行充分的重视,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措施:进行预制固定的堆放时,需要码放整齐,并且下部要加软木垫块,应该设计专门存放固定的相应的堆放架;在进行预制构件的运输过程中,需要加设软性的棉垫,同时要对预制装配式运输的车辆进行有效的改装;在进行预制构件的吊装时,需要严格进行力学分析,对不同的预制构件采用不同的方式,这样才能够有效提高施工的质量。
3.2防水工程施工
预制装配式住宅的施工重点是进行防水施工,在进行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需要针对预制装配式建筑的自身特点,对预制墙以及预制板的防水设计进行有效深化,对于重点的防水节点进行优化设计,比如说在预制装配式建筑中的外挂墙板中横缝的处理工作,空调板以及叠合板的预埋件处理都需要进行防水工程的深化设计,这样才能够为工程质量提供有效保障。
3.3培养专业人才
第一要重视专业人才培养,这样才可以使得装配和设计更为专业。进行人才培养主要是技术培训,主管部门可以定期进行有关技术培训,让装配建筑设计人员以及施工人员都能够参与到管理培训中。同时也可以加大人员的交流和学习,这样才可以让更多人都可以参与到装配标准制定上。
第二要引进专业性人才。在招聘过程中管理人员要扩大招聘渠道,重视人才引进,只有这样才可以推动装配建筑产业发展。
第三重视人员培养,可以联合高校开设有关课程或者是专业,加快人才培养速度,提升人才专业水准。
3.4 进行安全文明施工
在进行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克服传统建筑施工的缺陷,这样才能够有效保障施工安全。比如说针对传统建筑施工工艺中脚手架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缺陷,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时,可以采用无脚手架的多功能安全防护体系,广泛采用自动的升降平台的系统。这种新型的防护体系以及升降平台系统在结构上比较简单,所用材料也比较节省,质量相较传统脚手架来说也比较轻,技术也比较简单,容易操作,因此施工速度比较快,安装以及提升阶段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安全防护体系以及自动升降平台能够有效替代外脚手架的作用,广泛用于高空作业,特别适合外墙幕墙以及建筑物外墙的整体施工,也适用于建筑外墙的装饰装修工程。同时在预制装配式建筑进行施工过程中,为了减少对于周围环境的污染,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施工技术人员可以采用永久围墙的措施,利用永久围墙来代替相应的临时围墙,这样可以有效节省工程所使用的材料,节约工程资金,有效缩短工程工期,同时也降低了临时工程所耗费的工程成本。为了减小路边的扬尘,施工技术员可以在围墙边上悬挂喷淋系统,同时喷淋系统所采用的水为循环水的喷淋,这种喷淋方式结构比较简单,喷淋比较均匀,能够有效节约施工过程中所产水的数量,也能够减少施工人员的工作量 ;同时施工技术人员通过扬尘以及造成的监控系统对现场的施工噪声以及施工延长进行及时的控制,将所监测到的数据及时传输到监控系统中,能够做出有效的相对应的措施,实现整个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的目的。
结束语: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是新兴的建筑施工技术之一,其具有施工质量高、建设周期短等优点而在现阶段建筑工程领域中获得了较多的应用。因此,为了提升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水平,有必要对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进行详尽的分析,从而推动未来我国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迎迎,刘子赓,李娟.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及质量验收研究[J].住宅产业,2017,05:40-43.
【2】郭志红.预制装配式住宅的设计要点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26):96-97.
【3】谭美龄,戴国红,郑芳彤.装配式建筑发展前景与造价研究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6):247.
论文作者:吴玉瑞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1
标签:建筑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预制构件论文; 叠合论文; 过程中论文; 螺栓论文; 窗体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