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分析尿常规检验中尿分析仪和常规化学法的检验结果论文_马云菊

马云菊

云南省大姚县妇幼保健院 云南楚雄 675400

【摘 要】目的:对比分析尿常规检验中尿分析仪和常规化学法的检验结果,评价两种检测方法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5月~2015年1月,200名来院进行体检包括尿常规检验受检者。结果:尿分析仪法与化学法白细胞、红细胞、尿蛋白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常规化学法为标准,尿分析仪检测法检查白细胞敏感度100.00%、特异度98.05%、符合率98.50%,检查红细胞则为94.67%、99.20%、97.50%,尿蛋白则为95.77%、98.45%、97.50%。结论:尿常规检验中尿分析仪和常规化学法检验一致性较好,在严格质控水平下,尿分析仪可信度较高,可满足检验需求。

【关键词】尿常规;尿分析仪;常规化学法

【中图分类号】RF123.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5-174-01

尿常规是医学检验“三大常规”检验项目之一,是通过各种方法检验尿液中细胞成分,分析管型,进而进行早期肾脏病、血液病、肝胆疾病、流行性出血热等疾病筛查诊断的重要方法,尿常规还可用于不良反应监测、疗效评价等医学领域[1]。尿常规开展方法较多,按照技术途径可分为肉眼检查、显微镜检查、化学检查以及仪器检测,其中化学检查、仪器检测客观性强、敏感度高,最受医院认可。本次研究试对比分析尿常规检查中尿分析仪、常规化学法检验结果,评价两种方法检验效用。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4年5月~2015年1月,医院来院进行体检包括尿常规检验受检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均开展尿常规检查,包括尿分析仪检查、常规化学检验;②临床资料完整。共纳入对象300例,其中男172例、女128例,年龄18~84岁、平均(51±11)岁。

1.2方法

干化学法,每日以标准试纸进行标本测定,将从尿液离心管中取得混匀10ml尿液,待试纸全部浸润样本2s后取出,而后轻轻吸掉残余尿液,上机,按照仪器规程操作测定。一次性尿纸杯收集,采集10~20ml清洁中段新鲜晨尿,1h内送检,一部分送C-500尿分析仪,一部分送尿干化学实验室检查,按照说明书对尿蛋白、白细胞、红细胞进行检查,以加热醋酸法检验尿蛋白。

1.3统计学处理

WPS收集录入数据资料,计数资料以数(n)或率(%)表示,比较采用检验,以P<0.05表示检验水平。

2结果

2.1 检验结果分布

尿分析仪法与化学法白细胞、红细胞、尿蛋白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目前尿常规检查方法较多,肉眼检查、显微镜检查、化学检查以及仪器检测。其中肉眼检查一般观察尿色、成分、透明度,或以酸碱试纸检查酸碱度,一般来说可观察到肉眼可见的血尿,尿浑浊一般表现为脓液、乳糜、结晶等,准确率较差,可用于筛查尿液严重异常。镜检可分为非染色以及染色两种,非染色法开展简单、快速,染色法又可分为离心法、混匀一滴尿法,前者敏感度高,后者简单易行,但敏感度不足。

人工干化学法以及仪器干化学原理并无显著差异,可反映尿液中的细胞含量、比重,并进而分析管型,获取有用的信息[2]。一般来说正常人中新鲜尿中含有的各类细胞含量有上下限,以红细胞为例,人新鲜尿中含有0-2/μl。干化学分析利用化学原料,直接检查PH、尿液中蛋白质。酮体、白细胞等指标,操作简单,以特定的化学反应检测相关物质含量、类型,如以粒细胞酯酶法检测白细胞计数,以偶氮偶合法检测胆红素,以蛋白质误差原理检测尿蛋白,可直接读取数字。需注意的是,不同型号仪器所使用的化学方法不尽相同。近年来,全自动分析仪发作迅速,但价格昂贵,尚未得到普及,尿液分析仪仍然是开展尿常规检查的主要设备。从本次研究来看,尿分析仪检测结果与人工常规干化学法检查结果一致性较好,两者误差较小

目前,许多医院为节省时间,追求效率,大规模使用尿分析仪进行尿常规检验,甚至采用尿分析仪替代常规干化学法检验,但因仪器自身局限性、环节质控不奥为,尿液自动化分析准确性不足,尿自动化法分析是一种半定量分析,并不能作为定性分析,而许多医院常以此作为定量数据,用于疾病诊断、疗效评估,造成误漏诊。此外,为提高结果准确性,需加强尿分析仪检验质控。

尿分析仪检查方法,价格适中、开机时间段,在严格质控水平下,与常规干化学法一致性较好。以尿分析仪开展尿常规检查需注意事项:①规范操作,避免尿液中的活性成分被破坏,影响反应;②需取得代表性尿液;③应避免尿液受污染;④开展长期质控,绘制质控图谱,定期开展标准品尿分析仪检查结果测定、质控图分析,计算不精密来源测量不确定度、扩展测量不确定度、标准测量不确定度[3-4]。

此外,医师还应准确的掌握尿分析仪检验结果影响因素,包括抗生素、维生素C、细菌感染等,做好初步筛查,寻找影响因素。如青霉素滴注后6h内大量原药经肾脏排出,青霉素对仪器测定尿蛋白影响较显著,对干化学法产生假阴性干扰作用。了解这些影响因素,选择合适的时机、方法运用仪器,可提高仪器检验效用,避免受其他因素干扰。

综上所述:尿常规检验中尿分析仪和常规化学法检验一致性较好,在严格质控水平下,尿分析仪可信度较高,可满足检验需求。

参考文献:

[1]袁宏,黄华泥.尿液检验在临床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工程,2011,19(7):148-149.

[2]麦生兴.比较分析两种尿常规检验方法的结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10):173-174.

[3]李红梅,张美娟,瞿卫,等.提高医学实验室标本分析前质量控制方法的探讨[J].实验室质量控制,2011,11(24):5138-5139.

[4]陈小玲.临床尿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探讨[J].临床合理用药,2014,7(4A):39-41.

作者简介:

马云菊(1981.03-),女,汉族,云南大姚人,本科,主要从事临床医学檢验工作。

论文作者:马云菊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6

标签:;  ;  ;  ;  ;  ;  ;  ;  

对比分析尿常规检验中尿分析仪和常规化学法的检验结果论文_马云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