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业也蓬勃发展,当前,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施工技术也在不断的完善和研发。在这些施工工艺中,后浇带施工技术是其中被广泛应用的施工技术种类,并且后浇带施工对提高房屋建筑的施工质量有非常好的效果,虽然后浇带施工技术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经过对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完善和不断的研究,这些问题一定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促进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为确保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后浇带;施工技术;房屋建筑工程;应用
1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
1.1施工材料的选择
房屋建筑工程中在运用的后浇带施工技术时应用到的施工材料主要有混凝土、外加剂和其他后浇带材料。施工材料质量在工程的施工中是非常关键的,不仅要确保后浇带材料符合相关质量标准,还要确保施工质量符合施工标准。
1.2后浇带的科学设计
后浇设置时,首先确保后浇带的设置位置要科学合理,应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特点结合相关规范标准综合分析,然后合理确定设置位置;其次,为了有效的避免施工中出现不均匀沉降现象而对结构造成不利影响,在设置后浇带的间距时应科学合理;在后浇带施工中,要加强对后浇带施工过程中的时间控制,后浇带施工中时间和施工质量是对施工过程造成影响最大的因素。通常情况下,后浇带施工要在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达到一定时间的后进行,这样的时间差,一旦控制效果不佳,很可能造成施工的质量受到严重影响。最后对施工中的温度要进行严格的控制,一般在进行后浇带的施工时,要求后浇带混凝土的施工温度要比其他两侧的混凝土温度低。因此,为了科学的控制施工温度,混凝土浇筑时,要对温度的问题进行仔细的控制,严格参照施工的标准进行。
2房建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作用
2.1解决热涨冷缩问题
房屋建筑后浇带的施工都是在自然温度变化情况下进行的,而混凝土的浇筑作业受到温度的影响非常大。通常情况下,混凝土出现热胀冷缩的现象是极为普遍的,房屋建筑的施工中,很可能由于施工期季节变化而出现热胀冷缩的现象,导致房屋建筑的结构受到不利影响。而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应用到房屋建筑施工之后,就可以有效缓解热胀冷缩现象对结构产生的不利影响,使房屋建筑的结构稳定性得到提升和保障。为了确保房屋建筑的结构稳定性,同时避免房屋建筑受到热胀冷缩现象的干扰,房屋建筑的后浇带设置位置必须要经过科学的设计,减少施工中的混凝土裂缝,最大程度的保障房屋建筑的施工质量稳定性,确保后浇带的施工达到规定的标准,充分发挥后浇带的作用。
2.2妥善处理不均匀性沉降问题
房屋建筑的施工应用到的大部分材料是钢筋和混凝土,钢筋和混凝土材料的自重较大,因此房屋建筑的自身重量就较大,再加上若遇建筑物的地基地质构造不均匀,很可能造成房屋建筑的不均匀沉降,这也是房屋建筑施工中最常见的问题。一旦在房屋建筑中出现了不均匀沉降,就很可能造成房屋建筑的结构遭到破坏,在房屋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应用后浇带施工技术就可以有效避免这一问题的出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房屋建筑的施工中采用后浇带施工技术,能够有效保证房屋建筑的结构整体稳定性和结构质量,这样就可以有效的减小不均匀沉降对建筑物造成的不利影响,也避免因不均匀沉降使结构局部部位上受到应力过大而产生裂缝或破坏,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因不均匀沉降而出现的质量问题。也就是说,后浇带施工技术能够将房屋建筑因不均匀沉降而产生的质量问题得到有效控制,使建筑受到不均匀沉降的影响度减小。
3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策略
3.1切实做好施工准备工作
在房建施工中应用后浇带施工技术,首先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也就是设计后浇带的模板,必须提前把模板预设出来,然后测算模板的参数,确定模板的参数需要满足施工需求。同时,在前期施工中预留后浇带处混凝土浇筑时,必须控制好施工质量,并防止钢丝网出现破坏现象。
3.2合理把控房建施工中混凝土浇筑的时间
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后浇带施工技术,为了有效提升房屋建筑施工质量,需要在房屋结构全部完成沉降工作之后,才能进行施工操作。通常在混凝土构件完成收缩之后,需要养护两个月左右,才能进行后浇带施工操作。在房建施工中进行后浇带施工操作,需要严格把控混凝土浇筑时间。对于后浇带混凝土模板的支撑,需要设计科学合理。在混凝土的配制时,其强度应提高一个等级,配料中混凝土的水泥、砂石和外加剂的用量以及水灰比均应合理,才能使混凝土后浇带的质量得到有效的保证。在混凝土浇注前需把施工缝冲洗干净,把模板内沉积的积水清理干净,并在接缝处刷水泥浆结合层,然后才能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从而保证整体施工质量。
3.3需要合理控制施工宽度以及施工间距
在房建工程施工中,为了使建筑物的整体性满足建筑施工要求,保证建筑物的整体性、稳定性达到要求,提高房建工程的结构整体性能,必须合理控制施工宽度以及施工间距。根据房屋建筑物工程后浇带研究人员的研究发现,在建筑物的高度处于22层以下时,在房屋建筑中设置了应力钢筋,那么就需要在建筑物结构中安装大跨度后浇带,只有把后浇带安装完善之后,才能把应力钢筋切割开来,并且及时焊接钢筋,才能防止房屋建筑的后浇带两端出现下垂或者弯曲问题。在控制后浇带施工宽度与间距时,需要把宽度控制为7m左右,在控制间距时需要充分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避免会出现失误,对于温度较高的地区房建施工,需要把施工间距减小,寒冷地区增大间距。
3.4加强对模板支撑体系的质量控制与混凝土养护
在房建施工中应用后浇带施工技术,必须做好模板支撑体系的搭设工作,施工中不仅需要参考施工图纸,而且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勘测,才能不断优化后浇带施工方案。在主楼和裙房施工过程中,需要架设梁板结构,需要根据主楼和裙房的结构重量来设置合适的模板支撑,才能有效承受房屋建筑的重量,形成完善的加固支撑系统,使房屋建筑的施工质量有效提升。在后浇带混凝土浇注完成后应在周边设置护栏防护以防上人破坏,此外,在房屋建筑工程后浇带混凝土的养护过程中,需要加强湿润养护,在14d之内使后浇带混凝土保持湿润状态,避免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并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对于有防水要求的地下室,需要加强防水处理,避免出现渗漏问题。
4结语
在我国的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其主体结构主要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使用的钢筋材料强度较高,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以及耐久性,能够使房屋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大大提升。在房建工程施工中应用后浇带施工技术,主要解决房屋建筑工程的不均匀沉降和温度应力对结构的不利影响,并确保了房屋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谢永强.浅析房屋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要点[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5):173.
[2]杜勇,闫标.房屋建筑工程中后浇带技术的应用及施工要点浅析[J].建筑知识,2017,37(09):94.
[3]汪兵.房屋建筑工程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探讨[J].江西建材,2017(08):60.
[4]申永坤.浅析房屋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要点[J].建材与装饰,2017(16):48-49.
论文作者:朱朝明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8
标签:混凝土论文; 房屋建筑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结构论文; 房屋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不均匀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