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国帅 刘帅
青岛北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101
摘要:绿色建筑的设计可以降低建筑本身以及建筑在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量,进而达到节约资源,减少环境负荷,提升经济效益的目的,对于缓解我国能源危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绿色建筑的设计将会是建筑行业今后发展的趋势,建筑专业的设计人员必须对建筑所处的实际环境足够了解,在设计过程中运用绿色环保的理念,使人们的居住和工作环境越来越健康、舒适。
关键词:建筑学;绿色建筑;设计;发展趋势
1、建设节能型建筑的意义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对环境的污染却越来越严重,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学设计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绿色建筑并不是单纯的花园理念、绿化理念,而是指建筑在整个寿命周期中合理占用资源,与环境和谐相处,不破坏生态环境的理念,与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等观念一脉相传。
1.1减少破坏绿色植被和能源的浪费
传统建筑建设需要大量的木材、砖石、有机化合物质等。这种建筑方式会造成大规模的植被被破坏,山林遭到过度采掘,甚至空气和水都遭到巨大污染。这种破坏环境而进行的社会建设模式不符合如今所倡导的绿色节能和可持续发展观。建筑建设中利用的胶水、泥土、甚至壁纸和涂料等都有化学成分,这些化学成分是空气污染的罪魁祸首。
1.2改善建筑物和室内的空气热环境
在建造节能型绿色建筑时,会根据地势和周围环境设计相应的建设方案,利用地形走势、山川河流、草木植被等自然景观进行充分融合改造。这样可使建筑环境提升,同时延长光照时间,节省了照明也就节省了电力资源,符合节能降耗的设计标准。充足的阳光对建筑温度也有一定的保障作用,可减少供暖设备的使用,降低煤炭消耗和空气污染。
2、绿色建筑设计的重要性
2.1适应国家的相关政策
国家对环保建设十分重视,出台了许多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符合的法律法规。并制定了相应的发展方针,大力建造节能建筑,推广环保材料和新型节能材料,对能源开发新技术大力支持,在重要行业引入新型能源技术,比如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
2.2可以满足市场的需要
房地产行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因此将房地产行业与绿色节能设计融合起来有利于促进二者的有机结合、共同发展。绿色节能概念的引入,可以使房地产企业开辟新的发展模式和重点宣传方向,有利于企业在众多的竞争者中独树一帜、吸引消费者的注意,消除房地产消费不景气的危机。这种新型绿色设计同时也是人们所追求的绿色简洁的生活模式,促使了房地产事业的发展,同时提高了社会发展水平,提高了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3、绿色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
3.1高效性
建筑工程往往具有规模大、涉面广以及工期长的特点,建筑规模和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固然难以更改,但工期的长短却是可以控制的,此方面所指的高效性有很大一部分是指整体效率。绿色建筑技术所提倡的是利用一切可用自然资源、绿色资源以及生态资源,根据整个建筑要求来进行全面的规划,充分提升建筑使用寿命。若要充分达到此目的,则需要针对土地、水源以及各类材料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如建立水循环系统,或是对土地进行深度规划,增加可用面积等。
3.2地域性
我国地大物博地区众多,且各个地区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异,无论是经济发展方面,还是气候条件、地形地貌等方面,而这也曾为我国建筑行业发展方面带来了诸多困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东部沿海地区,其在很多方面均与我国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有着较大的区别,很多施工技术均难以在该地区的建筑建设中发挥作用,但绿色技术的应用即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在整体规划时,其会对当地资源进行调查和整合,并进行合理分配,将因地制宜原则充分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如大规模应用当地可用材料,即可以减少运输成本,也会减少因汽车尾气带来的污染。
3.3协同性
很多事物均有多面性,而这取决于具体站在哪一个角度来看待,若以经济发展方面而言,绿色建筑实质上就是一项工程建筑,而从生态发展方面来看,其则是一项有助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绿色系统。基于此,在进行绿色设计时也要实现协同性,使建筑工程能够与生态建设协同发展。
4、建筑学中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
4.1因地制宜设计
绿色建筑,因地制宜,从建筑施工的实际情况出发非常有必要。在设计规划当中,不同的气候条件和区域特征,要使用不同的绿色建筑设计思路和方式。综合上述因素,最大限度上利用通风、集热方式,降低因为这些原因给建筑设计带来的不良影响。例如,在充足光照的地方加装太阳能设施,能够很好的使用太阳能,降低能源消耗。常年温度比较低的地方,选择保温性能的墙体材料,在常年高温炎热的地方要对怎样将遮阳板进行仔细勘察和研究安装,达到降低太阳辐射的目标。
4.2优化群落,保护自然
建立绿色空间的重要内容就是要可以依赖植物群落结构以及功效的关系,构建单位空间内最大的生态功能、将维护最低成本的最佳植物群落。城市绿色空间要模拟真实的自然植物群落,将乔木作为主要植物,关注不同地方的多种树种,综合各种草木花卉,这样搭配好的景观才更加美观、结构科学合理、物种丰富多样、表现了非常好的层次感。遵循自然设计的规模需要将城市的特定地理山脉作为实际的前提条件,重视山水地貌以及自然风景使用到建筑景观设计当中来,保证人工景观与自然景观可以完美融合,保证城市绿化设计空间更加开阔。
4.3充分运用可再生能源
对于建筑工程项目中可再生能源的充分运用同样也是促使其最终节能效果提升的重要模式,这种可再生能源的运用主要就是针对太阳能、风能以及地热能进行建筑物的匹配性研究,将这些技术手段较好引入到建筑物中,促使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原有电力能源的消耗,并且在清洁性方面也能够发挥出理想的作用价值效果。这种可再生能源的具体应用方式和手段可以说是比较多的,尤其是结合相应技术手段的不断成熟创新,更是表现出了较强的应用效果,但是其对于可再生能源的依赖性比较大,需要促使其能够结合自身所处区域的可再生能源分布特点以及建筑物的需求进行有效布置,如此也就能够较好推进相应绿色建筑的布置和优化,提升其整体水平。
4.4生态化与节能化
在建筑的发展中,绿色生态建筑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设计上需要加强对设计方案的认识,需要从大自然角度出发,真正实现建筑与自然的结合,并且还需要在建筑材料、建筑施工方面体现出自然性与生态性,尽可能的应用生态理念与新技术,并将其作为主要的能源材料。另外,绿色生态建筑还需要强调降低能耗,简而言之便是要实现建筑结构简单、多样化、低能耗、低维护的模式,其中在绿色建筑中采用最为频繁的便是保温门窗可以采取挤塑板等材料,加强对太阳能技术的应用,真正起到良好的节能环保效果。此外,在自然通风设计的时候,需要对建筑物外的空气流动情况加以了解,保证空气流动,通风合理性,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内部空气质量,还会带给人们更加方便的居住环境。
5、结束语
综上所述,一个建筑的审美特性以及使用特性是由最初的建筑设计决定的,在绿色建筑设计中,建筑师要综合考量所有的元素,才能设计出令人满意的作品。因此,建筑学中绿色建筑设计在发展过程中将会始终遵循以人为本、因地制宜、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促进绿色建筑设计向精细化、节能化、系统化以及健康、舒适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潇衍.建筑学中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J].江西建材,2016,21:40.
[2]张晓玲.对绿色建筑设计发展趋势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7:120-121.
[3]李鑫,杨琳.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4:279-280.
论文作者:展国帅,刘帅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5
标签:建筑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节能论文; 环境论文; 发展趋势论文; 生态论文; 能源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