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市化进程滚滚向前,大量需求园林绿化力量,市场被注入新一轮的生机与活力,新兴的园林绿化施工企业争先恐后冒头。除了业内狼争虎斗,整体来看,园林绿化也与其他市政项目一样受到市民广泛监督,一旦丢丑就会吸引极高的关注度。施工企业要想在这既机遇丰富又风险重重的蓬勃市场中树立企业强大形象,就要稳定施工管理与经济来源。对投入的调整程度把握了企业的命脉,一直是园林企业管理的关键。
关键词:园林;施工;企业
前言
城市化进程向前,城市生态文明的建设必须跟进,市场被注入新一波活力,新兴企业冒头,竞争愈发激烈。企业资质不同,成本控制能力也无法比较。因为原初的施工管理过于狂放,不惜一切代价实现理想,企业投入管理无法再进一步。为了有效地施工管理与成本控制两手抓,我们在此提出施工管理的规范与成本控制的科学方法。
1 市政园林工程施工企业项目特点
1.1 多样性
园林绿化工程下属的分支很多,如园林建筑工程、土方工程、园林筑山工程等。分得太细,给成本核算人员添了很多麻烦,增加了工作的难度和复杂度。
1.2 对象的特殊性
园林绿化工程主要指搭配植物以美化生态环境,材料植物为活体,而保护活体需要较高投入,难以控制成本。
1.3 艺术性
园林绿化工程是美的工程,对艺术性有强制性的要求。也因此,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门槛较高,对这些高素质人员的人事工作也需要企业投入较高成本。
1.4 价格的不稳定性
材料植物为活物,价格影响因素多,市场价格浮动大,成本估算难度高。趁性价比高时提前采购后自主养护,也会在记账本上多画几道养护用的赤字。成本种类多。
1.5 后续性
园林绿化项目的基本单位都是活体,成活率无从保证,因此施工方常常承担两年的后期养护,而这会大大增加成本。
2 市政园林工程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的意义
2.1 市政园林工程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的背景
城市化进程滚滚向前,大量需求园林绿化力量,市场被注入新一轮的生机与活力,在经济飞速发展的良好背景下,新兴的园林绿化施工企业争先恐后冒头,狼争虎斗。市场竞争如此激烈,企业要扎稳根基,就要在施工管理和金钱问题上投入心血,避免无谓的花销。
2.2 市政园林工程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的意义
成本控制指在运用成本影响因素时,调节现实操作使其贴近预期。园林绿化施工企业大多数以现代经营思维运作公司,为自己的亏损负责,控制成本自然也是他们自己的任务。大多数在施工开始前,就需要出台合理的成本控制方案。由于施工实际过程与设计方案定然出现差异,现场成本监督也是必要的。有效的成本控制可以减少浪费,保护企业的经济血脉。
3 市政园林工程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的问题
3.1 对成本管理的重视度不高
国内部门企业没有清晰地认识到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如果连企业都不重视自家项目的成本控制,就更不能指望一线员工和外包公司了。施工项目永远是施工企业的重点,管理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难以面面俱到,为达预计目标不惜成本是常有的事。虽然在工匠精神上值得称赞,却会对企业的成本控制和经济来源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分项目外包也会大大增加成本控制的难度。总的来说,成本控制效果非常差。
3.2 责任划分模糊
企业对成本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普及宣传成本控制知识,没有建立全面细致的成本控制规定,诸多事宜的成本控制主体不明确,也就无法避免责任划分上出现灰色地带。成本控制实际应属项目部管理,但在业内大多数人的错误认知中,成本控制似乎应属财务部。对成本影响因素有实际调整权限的只有项目部,因此成本控制的责任也只能落在项目部的肩上。在施工过程中,多数企业施行分散的成本控制,各个部门——技术部、工程部、材料与设备部——分别承担本部成本控制。这是项目管理责任制的一大进步,但缺少全面统筹,各部门缺少交流,容易出现单项成本超支或者成本叠加的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 分包制度存在缺陷
项目最主要的成本是材料成本,除材料本身外也包括相关的运输费与装卸费。材料外包的常见形式包工不包料,指材料外包公司指承担运费不承担材料费用,常常会使他们忽视材料成本,难以控制。即使对此建立制度,落实情况却无从监督。
3.4 成本管理方法单一
业内广泛采用的成本控制方法极其单一化,大多数只是靠大领导在工程开始前随口预测,不仅缺少创新性,甚至连科学性都难以达成,毫无准确性可言。现实施工中会对方案做出大量变动,忽视工程现场的成本变动意味着脱离实际,极其盲目。这样的原始方案,完全无法发挥出成本控制操作应有的力量。
3.5 成本管理未建立信息化系统
在当今这个信息化时代,许多园林绿化企业竟然仍未建立现代化信息化管理系统,保留原始的人工核算方式,跟进困难,集成性差,数据分散甚至可能遗失。如此无以为继的成本控制,怎能为企业的资金链提供有效保证。
4 对策
4.1 加强项目部绩效考核
为了稳定业内人员的成本控制意识,需要加强项目部的绩效考核,同时也能达到准确量化人员绩效的效果。绩效考核应对齐成本控制的基本单位,分项目以时间节点进行,将考核精细化准确化。责任人在项目结束后需要接受二次考核。
4.2 完善制度
现代企业管理要求企业按照部门职能和岗位职责,实现人员的合理调配及相关管理理念的落实。以全面成本控制为目标,建立细化到每个分项目和人员的制度,使得每个成员都切身参与其中。对员工的反复强调也许也能产生一定潜移默化的效果。务必保证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方案进行,避免出差错后大量善后成本。
4.3 多元化
成本控制的制度应因项目而异,多元化是必然的趋势。在不同制度间求同存异,建立统一体系,以便管理者随时调整,也能发展更多可能性。
4.4 信息化
信息化是这个时代的总趋势。信息化建设包括外部信息化和内部信息化,外部信息化即与同行的资源共通,内部信息化即业内部门信息网络化。施工中,集成性的成本控制手段仍然过少,导致很多问题。园林绿化工程使用的施工管理系统,为管理者集合保存施工数据,提供决策用的材料,减少决策失误,自然也避免了为弥补失误而白白耗费成本。同时将其与经济管理系统联动,记录每项支出,实时与预算对比,极大提升成本控制速度。
4.5 预防风险,应对突发事件
风险管理与突发事件应对能力与成本控制能力成正比,风险管理投入费用与风险处置费用成反比。在每个项目开始前为管理者参与设置能力门槛——考核——以确定管理者有对风险的预防和处理能力,并在施工初期做好安全防护预案,全程监控风险区域,可视化管理,以便在安全隐患的早期发现并处理。
4.6 提高施工人员综合能力
为了从源头处尽可能消灭为弥补失误而白白损耗的成本,在落实成本控制制度上应不惜一切代价。就算是为了成本控制,也要不断提升施工队伍综合实力。
4.7 完善后期企业自省体系
部分企业认识到了成本控制的重要性,会在园林绿化施工前进行成本控制,非常令人感动。如果能够对自家成本控制措施的优劣之处产生清晰的认识,就可以更上一层楼。这时评价体系与监督体系的重要性就得以彰显。专门的评价小组和监督小组分合理的阶段实时抽查,给出客观全面的评价,从而给成本控制措施的下一步发展指明方向。成本控制小组一点点地修改措施,一步步地靠近成本目标。
5 结语
企业在业界长久发展的保证是核心竞争力。而成本控制是大多数企业的短板,提高成本控制能力可以高效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间接增强企业总体实力。园林景观施工企业应完善并落实成本控制规范,统筹管理,强化项目队伍建设,实现“人人懂成本,人人会控制”,防范风险。管理人员应对会计理论有基本的了解,制定合理的成本控制措施。“互联网+”时代,各行各业都与互联网融合创新。运用信息化手段可以远程管理,提升综合管控能力。
参考文献:
[1]亓晓慧.园林绿化施工企业加强成本控制研究[J],中国国际财经,2017(24):224.
论文作者:丁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4
标签:成本控制论文; 项目论文; 成本论文; 企业论文; 园林绿化论文; 施工企业论文; 材料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