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开展主题活动新途径创造思想政治工作新机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政治工作论文,新机制论文,新途径论文,主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江泽民总书记最近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目前,“党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形势更复杂、任务更繁重、工作更艰巨了”,“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思想政治工作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必须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努力进行创新和改进,特别要在增强时代感,加强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上下功夫。这要成为今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近几年来研究新形势,探索新思路,在基层党建和政治思想工作方面锲而不舍,反复实践,以机制创新为先导,以教学科研为中心,以主题活动为抓手,积极开展思想工作的新路子,从1998年9月至2000年7月在各院(系)普遍开展了“跨世纪党建工程”主题活动,取得了较好成绩。
一、研究新情况,确立新思路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院(系)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有了一些新的情况与变化,带来了很多问题与困难。一方面是由于社会变革和学校改革发展引发的师生思想多元、价值多元的矛盾与冲突;另一方面是由于工作重点转移带来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地位、作用、队伍、方法、保障等方面的新问题。从实践来看,后一方面问题更具基础性。上外党委从学校实际分析近年来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新问题,认为主要有六点:(1 )院(系)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从中心地位转移到政治核心和服务与服从于教学、科研中心工作的地位,在观念上、做法上都有很大改变,并且在很大程度上直接依赖院(系)行政领导的支持与参与度;(2)党务干部队伍不够稳定, 虽然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了辅导员队伍建设,但这支队伍流动性较大;部分党务干部对做好工作信心不足,缺乏成就感;(3)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时间不易集中, 特别是在实行学分制以后,选修课大大增加,过去那种固定半天集中学习时间已基本不复存在,各院(系)总支安排活动的时间更为分散;(4 )上级对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布置教育题目较多,视点转移频繁;(5 )经费缺乏必要的保障渠道;(6)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往往局限于“学习、 讨论、交流”的“老三篇”,要求一律,形式呆板,缺乏创新性与吸引力、渗透力。
针对这些新的情况与问题,1998年夏,校党委在总结基层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情况时,多次召集部分总支书记座谈会、党务职能部门研究会、党校干部研讨会和总支(直属支部)书记工作例会,组织学习邓小平党建理论、中央发布的高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上海市教育党委文件等,认真总结前三年开展“凝聚力工程”活动的基本经验和存在问题,逐渐确立了新的工作思路:一是重新明确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保证人才培养政治方向和全面素质教育的根本基石,抓好高校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和丧失信心;二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一定要贯彻创新精神,以新的载体来进行,从上外实际出发,集中开展有针对性的基层主题活动是一个有效途径;三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在“覆盖”、“围绕”、“渗透”上狠下功夫,要通过做人的工作,促进和推动教学、科研、改革的发展,可以大有作为;四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强调学科化、研究化的知识特征,做到党建工作科研化,达到出人才、出文章、出效益的目的;五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作好“基本建设”,建立新的经费保障机制。
二、运用新方法,形成新机制
1998年9月上外党委经研究决定以“跨世纪党建工程”为主题, 在全校基层组织普遍开展为期两年的思想政治工作主题活动,以新的方法进行运作,主要是:
——贯彻一个主题。即在一个相对集中的时段里,以一个大的主题贯彻始终,以期在新形势下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时间分散、人员分散情况下形成一个相对优势,作到“三集中”:集中主题、集中时间、集中内容。主题活动的选择需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包容性和实践性。在针对性方面,主题确定可以依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战略规划和教工思想建设实际而定。在包容性方面,主题确定的内涵不能太窄,要能包容基层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多项内容。在实践性方面,党委强调这个主题活动不只是理论性探讨,而必须是要立足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最后才形成课题论文,作为实践活动的理论总结,严禁“空对空”,要在实效性方面经得起检验。
——开展多种活动。上外“跨世纪党建工程”主题活动通知下达后,党委强调要立足实际、针对思想热点开展活动,各院(系)积极申报了19项各式内容的活动项目。从内容上看,有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的多个项目;从形式上看,有结合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行政管理建设和学生社区文化建设的多种课题。从参加课题人员上看,涉及面也是较广的,既有党务干部(党总支和支部书记等),也有院(系)领导、党员教授、工会主席和学生辅导员等。
——搞好四个结合。在这次主题活动中,上外党委在抓好普遍性思想教育的基础上,着重强调四个结合:一是与教学、科研等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要求通过支部和党员教师的示范作用、辐射作用,促进和推动中心工作发展。改变以往“两张皮”现象。二是与难点攻关紧密结合。要求抓住思想政治工作的热点、难点,而不是一般问题,立足攻关,取得成效,改变以往“雨过地皮湿”的现象。三是与培养紧密结合。要求通过组织发展和教育,改善干部队伍结构,加快培养中青年人才。四是与政工研究紧密结合。要求通过实践活动,把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列出具体工作项目,按科研课题方式进行,提高工作的学科性、研究性。在“跨世纪党建工程”中对于每一课题都采用科研方式来申报审批和检查,促进了党务干部学习理论、深入研究、撰写论文的积极性。两年来已分批完成成果20篇,其中公开发表的有约10篇(次),被国家教育部、市教育党委内部摘报的有约5篇(次)。
——建立新的机制。从“跨世纪党建工程”始,上外党委在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主题活动中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运行机制,即:
在这个机制中有三个特点:一是组建主题活动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挂帅,主管副书记统筹,党办、组织部、宣传部、纪委办、工会、团委等单位领导参加,共同抓好这一工作;二是建立专项课题经费制度,由校党委会讨论确定,设立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专项经费,从98年至2000年达到每年3万元左右,每个课题平均支出经费已达4000 元以上;三是课题申实行“三倾斜”,即向学院(系)倾斜、向创新课题倾斜、向师德建设倾斜,引导主题活动健康发展。
三、开展新活动,取得新成果
2000年7月,上外党委对“跨世纪党建工程”进行结题检查。 各总支原申报项目均提交了工作报告。从检查情况看,开展基层主题活动取得初步成果,在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方面有所突破,在四个方面表现较为突出:
一是突破基层教工支部建设难点,在“围绕”、“渗透”上下功夫。教工支部建设一直是高校党建的难点,上外国际经济贸易管理学院党总支分析了实际情况,一方面学院青年教师比重大,专业热门,教师兼课较多,挤占了校内教学、科研的投入,影响学科发展后劲;另一方面教工支部党员有24人,占到学院全体教工数的约50%,但有些党员教师对组织生活缺乏热情。党总支在“跨世纪党建工作”活动中列出“加强教工支部建设、促进学科全面发展”项目,由教工支部组织开展。他们坚定信心,对症工作,以教职工共同关心的提高科研质量的问题,先后开展了“教学、科研系列谈”、“知识经济大家谈”、“邓小平理论宣讲及知识问答”、“六个一”活动(上好每一次课、每学期精读一本学术著作、每年力争公开发表一篇论文、每年在院科研报告会上作一次专题报告等)、“新世纪创新文化建设”活动,以党员教师为核心,积极组织,把组织生活搞得有声有色,使党员认识到模范作用应与出色完成教学、科研工作相结合。在这些活动中,不少党员重新焕发精神,有的原先上完课就到校外赶场,不关心支部建设的,如今也积极请战,在支部研讨会上献计献策;教师积极分子队伍不断壮大,学院每年都有一到两名教工入党,形成了良性循环;科研方面,党员教师积极带头,论文数量、质量不断提高,不少论文入选了学院出版的《培育一流国际工商管理人才》一书;教学方面,在党员教工的带动下,年轻教师的稳定性不断增强,不少同志参加了各类政治和业务进修,教师责任心也有很大提高。
作为国家级重点学科的上外俄语专业的问题则是另一类型。这个专业历史长、师资强、成果多、影响大,但由于近年来大气候的影响,专业不景气,学生专业思想不牢,教师人心不稳,影响了专业的持续发展。在开展“跨世纪党建工程”活动中,党政一班人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生命线,抓学科建设,首先要抓思想建设,只有把党员教师团结起来,把重振学科作为中心工作来抓,才能走出危机。系党总支根据党政联席会议精神,决定把“围绕学科建设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学科建设”作为党总支的工作目标,尽力做好学科建设的“份内事”。他们以党员教师为核心抓好五件事:(1 )积极组织教工学习邓小平教育思想;(2)支部成员带头树风范,开展“重温入党誓言、 重塑专业信心”的活动;(3)调整支部结构, 将原有的两个教工党支部合并为一个,增强党员教师的交流与责任感;(4)紧密围绕学科建设这一中心, 开展为学科建设献计献策大讨论;配合行政共同创办俄、英双语班教学改革;(5)采用办班等多种方式筹资,改善教职工的福利待遇。 通过这些活动使每个教师都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大大加强了全系的凝聚力和专业信心,教师教书育人、学生积极向上,全系出现了新的面貌。
二是加强学生支部建设的重点,在“示范”、“辐射”上下功夫。学生支部建设向来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点,但相对来说,各基层组织重发展、轻使用,在发挥党员作用方面有时显得较为薄弱。上外国际经济贸易管理学院党总支开展了“学生党员作用责任制活动”,从四个方面入手,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学生党员作用和促进学校文明建设等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一是通过四项措施把各年级学生党支部建成学生依赖和依靠的政治核心,即年级的重大活动须先在党支部讨论,形成共识之后,再向学生推行;在各类学生组织中,要求党员必须起主导作用;党支部要定期讨论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有针对性的素质教育活动;要求每名党员联系数名积极分子,每名积极分子带动和影响数名学生,形成以党员为核心的扇形辐射局面。二是给每位党员发一本联系册,记载党员的所见所闻所为,定期在支部会上交流,作为考察学生党员的原始材料和了解学生情况的主渠道。三是要求每个学生党员都在一个组织形式中发挥作用,给学生党员都赋予一定社会工作与职责,从团学联到年级团总支、学生工作组,从党章学习小组到班级、团支部,使学生党员在社会工作实践中增强责任,锻炼提高。四是实行学生党员负责寝室文明建设制度,要求每个学生党员负责联系2—3个寝室,协调同学关系,开展寝室文化和卫生评比,涌现了一批学校、物管部门和同学三满意的文明寝室。
三是积极开展组织创新的探索,在“教育”、“荐优”上下功夫。传统的基层党建组织发展是以大学党校培养为主渠道,但由于学生积极分子数量多,侧重面不同,难以及时培训。上外西方语学院积极开展组织创新、以创立二级业余党校的方式,全面加强大学生的政治教育,被学生们誉为“政治摇篮”,成为向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的主渠道。西方语学院党总支在98年10月首先成立了院级业余党校,由总支书记任校长,副书记、学院院长任副校长,发动学院党政工团各种力量,组织了一支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等参加的党校教员队伍,现 16名教员中有教授3人,副教授6人,占56%,在大学生中具有很强的号召力。 这些党员教师讲课内容贴近现实,新颖独特,并以“套餐形式”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比如对一年级新生进行党的基本知识和如何写入党申请书教育;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接受组织考验,争取全面进步的教育;对预备党员进行新时期党员形象和修养教育等等,充分激发大学生的上进心和政治热情。活动形式以业余为主,力求多样,把课堂讲授与专题讨论、参观调查、个人演讲等形式结合起来,把党课上得既有针对性、系统性,又生动活泼。业余党校更为重要的一个特点是授课教师不论职位高低、资历深浅、年龄大小,上课都是满腔热情,语重心长,并且讲的是身边人、身边事,亲切感人,使大学生易于接受。该院三年来共有300 多名学生受到党课熏陶,占在校生的85%,全院现有党章学习小组11个,入党积极分子200多名,占学生总数的62%,今年以来已发展学生党员14 人,学生党员占总数的12%以上,被《组织人事报》在头版予以报道。
四是紧紧抓住制度建设这个根本,在“建制”、“实施”上下功夫。在基层党建工作中也曾有过“高潮时一阵风,落潮时一地空”的现象,上外党委要求各学院党总支要在建章立制和执行规章上做细做实,促进基层党建工作逐步上台阶。上外英语学院党总支积极响应党委号召,率先开展基层党总支和党支部的二级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制建设。该院曾在行政工作中开展过“目标管理”实践,在此基础上,该院党总支与党支部以规范二级责任、目标、考核标准与奖惩措施为主要内容,建立了“二级思想政治工作系列制度”,主要内容有五项:1.党总支与党支部联席会议制度,每学年党总支与各支部召开两次联席会议,共同确定学院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目标、任务,分析思想状况,提出党建工作课题;2.党员干部“三、二、一谈心制度”,即要求每位总支委员与三位教师、支部书记与两位教师、支部委员与一位教师每学期开展谈心活动;3.支部书记担任教研室主任制度,即实行基层主管党政一肩挑,能主动参与和组织教研室的日常工作,在教学改革中勇当排头兵;4.党员干部与民主党派人士联系制度,即党总支委员每学期要与两名党外人士联系,每学期要召开一次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座谈会,集思广益,参政议政;5.学生入党积极分子二级培养制度,采取党总支总揽规划,党支部分级管理实施方式,领导还深入到学生支部了解发展对象情况。通过五项制度的实施,使学院思想政治工作面貌大有改观,一些过去被认为是“软任务”、“难考核”的思想政治工作落到了实处,提高了政治工作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