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天堂甲蕃古城屋后危岩综合治理研究论文_吴汉辉

吴汉辉

重庆化工职业学院 重庆 401228

摘要:甲蕃古城屋后危岩位于九寨天堂甲蕃古城,裂隙发育,局部呈碎裂状,危险性较高,直接影响景区内游客及工作人员的安全,通过对危岩的发育条件、形成机理及基本特征分析,对危岩的稳定性进行了定量分析及计算,结果表明,甲蕃古城屋后危岩在暴雨或地震等不利因素作用下极有可能崩落。根据危岩体的特点,采用“拦石墙+桩板拦石墙+被动防护网+清方”的的综合治理方案,确保危岩局部和整体的稳定性。

关键词:危岩;稳定性评价;综合治理

1工程概况

九寨天堂甲蕃古城A15-A21房后危岩位于九寨天堂甲蕃古城,共分4个危岩带,WYD1危岩带主要分布于工程区最右侧山脊,长约146m,高约94~112m,平面面积约8639m2;WYD2危岩带主要分布于WYD1危岩带南侧,长约95m,高约56~77m,平面面积约2250m2;WYD3危岩带主要分布于工程区中部,长约143m,高约76~88m,平面面积约3377m2;WYD4危岩带主要分布于工程区左侧,长约330m,坡高约63~76m,平面面积约7758m2。

WYD1~WYD4危岩带在8.8九寨沟7.0级地震中的崩塌物主要停积于陡崖下部、景区A15-A21房屋以及大剧院后的沟槽中,崩塌规模大,呈散落状态。现甲蕃古城危岩裂隙发育,局部位置呈碎裂状,危险性较高,一旦发生崩塌掉块,将直接影响九寨沟景区游客及工作人员,同时威胁景区建筑及附近居民房屋,直接经济损失将达 1400 万元。因此,需对该区危岩带进行综合治理。

2危岩的形成条件和基本特征

2.1危岩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1)适宜的区域地形构造条件

九寨沟县地处四川省西部地槽区岷山山脉北段的复背斜上,其西、北、南三面均有明显的断裂带,构造复杂,属新构造运动强烈区,由一系列复背斜或复向斜构成,形成了一系列北东向和南北向的构造体系。区内构造总体上表现为一倾向北,形态较复杂的复向斜构造。区内岩层褶曲强烈,岩层破碎,构造裂隙发育。

(2)危岩体的工程地质条件。

工程区内危岩陡崖段高 56~ 112 m,近于直立。岩石主要为结晶灰岩,岩体裂隙发育,岩石破碎,因差异风化,陡崖岩体临空卸荷,岩体应力进行重新调整分布,在斜坡坡脚处产生应力集中,使陡坡产生向临空方向的滑移、倾倒变形,随着时间增长,张拉裂隙逐渐向深部扩展,致使边坡整体稳定性降低。

(3)地震和降雨

地震和暴雨是危岩滑移变形的主要诱发因素,暴雨时,降雨沿岩体裂隙下渗,使岩体自重增加,降低了岩体结构面的抗剪强度,在地震力的作用下,极易诱发边坡岩体崩塌破坏,不利于边坡的稳定。此外,风化作用、植物的根劈作用以及人类工程活动也加剧了斜坡的变形破坏。

2.2危岩带分布及形态特征

甲蕃古城危岩范围广,平面横宽约600m,纵向平均长约670m,面积约0.4km2,基岩出露面积大,地形复杂,节理裂隙发育,工程区内发育2组优势节理,J1组节理倾向286°~295°,倾角67~78°;J2组节理倾向8~13°,倾角11~19°。受九寨沟“8.8”地震影响,危岩区表层岩体松动,部分已发生崩塌、掉块形象,部分危石直接跳跃至居民屋后,岩体崩落后留下的痕迹清晰可见。

3危岩稳定性分析

3.1危岩稳定性定性分析

(1)WYD1危岩带的主体是结晶灰岩,坡面与岩层产状、坡面与J1节理面、坡面与J2节理面、岩层与J1节理面和岩层与J2节理面组合交棱线倾向与坡面倾向一致,倾角小于坡面倾角,均为不利组合。

(2)WYD2危岩带的主体是结晶灰岩,坡面与岩层产状、坡面与J2节理面和J1节理面与J2节理面组合交棱线倾向与坡面倾向相反,为有利组合面;坡面与J1节理、岩层与J1节理面和岩层与J2节理面组合交棱线倾向与坡面倾向一致,倾角小于坡面倾角,为不利组合面。

(3)WYD3危岩带的主体是结晶灰岩,坡面与J2节理面和J1节理面与J2节理面组合交棱线倾向与坡面倾向相反,为有利组合面;坡面与岩层、坡面与J1节理面、岩层与J1节理面和岩层与J2节理面组合交棱线倾向与坡面倾向一致,倾角小于坡面倾角,为不利组合面。

(4)WYD4危岩带的主体是结晶灰岩,坡面与岩层产状、坡面与J2节理面和J1节理面与J2节理面组合交棱线倾向与坡面倾向相反,为有利组合面;坡面与J1节理、岩层与J1节理面和岩层与J2节理面组合交棱线倾向与坡面倾向一致,倾角小于坡面倾角,为不利组合面。

WYD1~WYD4危岩带现状较稳定,但在地震及降雨作用下,危岩体有沿外倾结构面(J1节理面)和不利组合面发生崩塌或掉块的可能。

3.2危岩稳定性计算分析

(1)计算工况

天然工况(自重+裂隙水压力,裂隙充水高度取裂隙深度的1/5~1/2);

暴雨工况(饱和自重+裂隙水压力,裂隙充水高度取裂隙深度的1/2~2/3);

地震工况(自重+裂隙水压力+地震,裂隙充水高度取裂隙深度的1/5~1/2)。

(2)计算参数

据实验资料及类比相似工程,危岩体天然重度26.46kN/m3,饱和重度26.6kN/m3;天然抗压强度标准值34MPa,饱和抗压强度标准值26.8MPa。天然抗剪强度内聚力1.47Mpa,内摩擦角34.07°,饱和抗剪强度内聚力0.96Mpa,内摩擦角32.15°。

(3)计算结果分析

从上表可知,WYD1~WYD4危岩带在天然状态下处于基本稳定状态,在暴雨作用下处于欠稳定状态,在地震作用则下处于不稳定状态。危岩体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在雨水的长期侵蚀作用下,危岩体结构面逐渐贯通,抗剪强度逐渐降低,同时在裂隙水压力的作用下,危岩体有再次产生崩塌失稳的可能性。

4工程方案设计分析

4.1 方案总体布置

依据甲蕃古城危岩的发育特点及九寨沟景区环境等因素,采取了“拦石墙+桩板拦石墙+被动防护网+清方”的综合治理方案。

4.2治理工程细部设计

(1)清方:坡脚残留大量崩塌块石,将崩塌堆积块石分解成块径小于50cm的块石,预计清方量为684.93m³。

(2)A、B、C、D段拦石墙:其中A段拦石墙长58.0m,墙总高5.5m,B段拦石墙长103.0m,墙总高5.0m,C段拦石墙长91.0m,墙总高5.5m,D段拦石墙长92.0m,墙总高6.0m。全部长度344m。

(3)E段桩板拦石墙:布置于中部危岩带WYD3下方坡脚处,总长131.2m,抗滑桩长10m,锚固段长5m,间距5.0m;桩断面尺寸为1.2×1.5m。

(4)F段被动防护网:设置于危岩带WYD3下方,被动网总长度50m,网高5m,总面积250m2采用RXI-200型号。

5结论

危岩的发育和失稳影响因素众多,对特定的危岩有不同的发育环境,通过抓住重点,抓住关键的思路,认真分析影响危岩稳定性的主要因素,采取了“拦石墙+桩板拦石墙+被动防护网+清方”的综合治理方案,确保危岩体整体和局部的稳定性,不但消除了灾害隐患,保护了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还为危岩的综合治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参考文献:

[1]杨志等.泸定县观音阁危岩稳定性分析与治理方案设计・探矿工程( 岩土钻掘工程),2016年10月第43卷第10期:76-82.

[2]叶四桥等.重庆市万州区太白岩危岩综合治・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4年10月第23卷第1期:85-89.

[3]党超等.九寨天堂甲蕃古城A15-A21房后崩塌(含A66房后崩塌)抢险救灾项目施工图设计报告・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六〇六大队,2018年1月.

论文作者:吴汉辉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5

标签:;  ;  ;  ;  ;  ;  ;  ;  

九寨天堂甲蕃古城屋后危岩综合治理研究论文_吴汉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