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体育形成的前提条件_文艺复兴时期论文

现代体育形成的前提条件_文艺复兴时期论文

现代体育形成的前提条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前提条件论文,体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现代体育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它的形成经历了长期的历史过程。自文艺复兴以来,欧洲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所发生的一系列变革,为现代体育于18世纪之际在西欧的初步形成奠定了基础。其中,在哲学和思想观念上由以上帝即神为中心转为以人为中心,近代实验科学体系的形成,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现代国家与公民意识的出现,以及体育活动自身的组织化、规范化趋势,是现代体育赖以形成和发展的5个必要前提。对体育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进行科学的研究,对促进我国体育进一步实现现代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体育,现代化,前提

Premise Conditions of Sports Modernization

Tan Hua

(Chengdu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Chengdu 610041)

Abstract it is the product of the social development that the modern sports,which has undergone a long historical process for its formation.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 series of the reformation taken place in the areas of economy,policy,culture and education in Europe since the Renaissance put the basis for the preliminary formation of modern sports in the western Europe in the 18th century.It is the five neccessary premise conditions for modern sport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that the conversion of philosophy and idea from “God Center”to “Human Center”,the estabolishment of the experimental science system in modern times,the conversion from the agricultural society to the industrial society,the appearance of modern countries and citizen consciousness,the tendency of the organizating and scale sportsactivities.There is an important actual significance for promoting the realization of sportsmodernization in China to study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sports development.

Key words Sports,modernization,premise

1 工业化社会的出现

传统的体育生活方式与现代体育生活方式之间,有着本质的差异。形成这种差异的根源,则是各自所由依存的社会形态的差别。

对人类社会发展次序,学者专家并无一致的看法。但有一点是大多数人所赞同的:工业革命的发生,是人类社会进化的一大分水岭。它不但急剧加速了人类社会进化的步伐,而且完全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同时也对人类体育生活方式的演进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巨大影响。

衣食住行是人类的第一需要,物质财富的生产更是人类社会的第一要务,人类社会的其它活动,无不建立在此基础之上。因此,要考查人类社会的变迁,不能不由此入手。依人类获取生活资料的方式而言,人类社会形态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天然经济、自然经济与工业经济社会。

人类社会之初,只知向大自然索取天然的物品,如采集植物可食的果叶根茎,史学家称之为采集经济;狩猎捕鱼,史学家则称之为渔猎经济。总之,一切生存所需的物品,都是天然产物。一遇灾害,便无处觅食。在这种社会中,人们整日忙于觅食,无暇他顾;即使有所谓娱乐,也不过如猫狗嬉戏而已。这种社会可以称为天然经济社会。

当人类终于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学会了种植、畜养及手工制作,单纯向大自然的索取便演化为人类与自然间的交流:人类运用工具,对自然的动、植物施加影响,进行控制,促进其生长发育,由此而渐渐具备了影响或改变自然环境的部分能力,在一定的范围及程度上摆脱了绝对依赖大自然的状况。于是,人们渐渐定居,农、牧业及手工业逐渐成为人类的主要谋生手段。由于此时人类虽已能够从事生产劳动,不同于天然经济时代的只知向大自然索取天然物品,但所生产的物品仍基本上为自然形态;同时人类的生产活动,仍主要建立在自然形成的家庭、村落等基础上,并由此而形成若干相对独立的自然经济单位,极少有较大范围的社会交往,所以这种社会形态;可以称为自然经济社会。

在世界历史上,恐怕再没有什么别的事件,更能象工业革命一样如此迅速、剧烈地改变世界的面貌、影响普通人的生活了。它令落后的欧洲后来居上,让一度辉煌的文明古国瞠乎其后;“资产阶级争得自己的阶级统治地位还不到一百年,它所造成的生产力却比过去世世代代总共造成的生产力还要大,还要多”①;它以“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之势,强迫一切国家先后走上、或准备走上工业化的道路;它使世界真正成为世界,迫使一切国家和民族都成为“地球村”的一员;它也彻底改变了人类的体育生活方式,使体育成为今日世界的一种特殊通用语言。

上述变化中最显著的是:今天的人类,无论衣、食、住、行乃至于玩,都远远脱离了自然的物质和自然的状态;举目所见,无不是人工制品。“工业”不仅仅是一种生产、劳动的方式,而且是一种社会形态。由此而形成为区别于天然经济、自然经济社会的一种新的社会形态。

上述三种社会形态,都各有与之相适应的体育生活方式。在天然经济社会中,由于劳动能力的低下及人群随环境的改变而四处奔波,必须群行群止,所以原始的体育活动如各种含宗教意义的狩猎舞、战争舞、活动仪式等,都是集体行动,而且功利性极强,纯粹出于个人兴趣的游戏娱乐,几乎完全没有。

在自然经济时代,人群内部人与人之间及人群与外部自然环境之间,已经相对稳定;生产能力的增强,使人类生活的质与量都得到明显提高,并使人类的闲暇时间也随之增加;技术的进步和国家的产生,造成了专门从事艺术、军事的职业人士。相对自立的家庭、家族、村落、庄园等,也造成了自然经济社会中人们在空间结构上的封闭性和时间结构上的简单重复性,由此而造成了传统体育生活方式中体育活动极强的地域性与民俗性、体育组织结构和运行中的宗法血缘性、以及程度不等的对于宗教或军事的依附性等特征。

工业社会骤然加快了社会生活变革的速度,也完全改变了体育生活的面貌。

正如《共产党宣言》中所说:“生产中经常不断的变革,一切社会关系的接连不断的震荡,恒久的不安和变动,--这就是资产阶级时代不同于过去各个时代的地方。一切陈旧生锈的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素被尊崇的见解和观点,都垮了;而一切新产生的关系,也都等不到固定下来就变为陈旧了,一切等级制的和停滞的东西都消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资产阶级既然把一切生产工具迅速改进,并且使交通工具极其便利,于是就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都卷入文明的漩涡里了。……它是使一切民族都在惟恐灭亡的忧惧之下采用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②

很显然,传统的体育生活方式是不能适应这个迅速变化的、在大范围内频繁交往的、高度普遍化和个性化的、文化教育高度发达和普及的新社会的体育需要的。这个社会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新的体育生活方式,即现代体育;现代体育也正是在新的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因此,由各种各样的自然经济社会进到工业化社会,是现代体育得以形成及发展起来的最重要前提条件。

人本主义思想的确立

从时间上看,近代体育萌芽于中世纪欧洲解体之后。中世纪是以神权对世俗的绝对统治为特征的,科学、教育……都不过是宗教的奴仆:人只不过是神的奴仆;人的现世生活只是在被作为末日审判的证据时才有意义;只有在现世无穷无尽地赎罪,将来方可进入天堂。于是,卑污的肉体只会妨碍对灵魂的教化,肉体强壮者常心灵卑下;只有那些弃绝现世欢乐与幸福、彻底禁欲主义的人,才能使自己灵魂获救……凡此种种,支配欧洲社会长达十几个世纪之久。在这个漫长的中世纪,人们并不是自己活动和生活的中心,而只是上帝的“可怜的创造物”,和证明神圣存在合理性的工具。“肉体是灵魂的监狱”成为中世纪最响亮的口号。

14~16世纪源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以人文主义(Humanism)为自己的旗帜和纲领。从字面上看,“文艺复兴运动”只不过是对于古希腊文明的推崇和模仿,然而在实际上,文艺复兴绝不是古代思想和习俗风尚的再生,而是对束缚人的狭隘的中世纪精神的一种否定,是对于更加丰富、更加充实的现世生活的一种尽管还很模糊、但却十分坚定的理想追求。

在文艺复兴时代,哲学、科学、文艺、教育乃至神学,都自觉地或是不自觉地把人或人体、人体运动……作为自己注意的中心。哥白尼(N.Copernicus,1473-1543)、伽利略(Galileo,1564-1642)和刻卜勒(J.kepler,1571-1630)在天文学上的发现动摇了神学中心的根基;哈维(W.Harvey,1578-1657)在医学上的发现,开始了对于人体的真正科学的研究;在彼特拉克(Peterarch,1304-1374)和薄伽邱(Boccacio,1313-1375)等人笔下,充满了对新人和人的现世生活的热情讴歌;达·芬奇(L·da Vinci,1452-1519)、米开朗哲罗(Michelangelo,1475-1564)以及拉斐尔(Raphael Santi,1483-1520)等人用他们神奇般的手,将人体的健美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对大师们的杰作、也对健康美丽的人体和人的创造力燃烧起热情向往的火。宗教改革运动的先锋马丁·路德(MartinLuther,1483-1546)则给了神权至上论的维护者教会以致命的一击:他第一个喊出了“依靠信仰可以获救”而无须教会作为中介的惊世骇俗的口号,并且公开宣称“人是一种特殊的被造物,是为了分享神性和不死而被创造出来的,因为人是比天地间所有一切东西更好一些的一种被创造物。”③

这一切充分表明:文艺复兴时代的人们逐渐形成了对世界的一种新的观念:在他们的眼中,天国和彼岸世界变得遥远了,尘世的生活却离人们越来越近;对生活乐趣的追求,广泛而强烈的活动欲望,受理性支配的探索精神,开朗热情的性格……,这一切与禁欲主义精神是如此格格不入,以至于人们不得不用一个新的口号来概括这种新的时代精神:向生命索取它所能提供的一切东西!

对今人而言,“禁欲”和“纵欲”仅仅是一念之差,然而这一念之差却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由于充分肯定了人和人世的合理性,对人和人体的研究、发展才终于成为一种可能;以发展人性和人体为已任的现代体育,也才有可能最终形成并获得发展。因此,由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运动而完成的从“神本主义”到“人本主义”(即人文主义)的转变,乃是现代体育得以从文艺复兴运动而启其端并最终得以形成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

3 实验科学地位的确立

直至16世纪以前,人类对自身和自身运动的认识,仍然充满了谬误与偏见。在教会的控制下,拉丁神父奥古斯丁(Saint Aubu stine,354-430)的思想长期居于支配地位。他说:“从圣经以外获得的任何知识,如果它是有害的,理应加以排斥;如果它是有益的,那它是会包含在圣经里的。”著名的意大利经院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1225-1274)继承了这个传统,并试图把《圣经》和以亚里斯多德、盖伦等人为代表的古代科学传统统一起来。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只能把反映上古犹太民族对自然认识的《圣经》以及古希腊、罗马学者的论述,当作是科学知识的主要来源,并且认为人类已经穷尽了对自然界的认识。一直到1879年,教皇利奥十三世仍然宣称它是天主教的唯一哲学。这不能不阻遏科学的发展,并使人类对人体及人体运动的认识充满谬误。

例如,在中世纪的大学医学课堂中,教授、讲师高踞于讲堂之上,依据古罗马盖伦等人的著作讲解着人体的结构,听不懂拉丁文的理发师或外科医生根据实验讲解员的提示,向学生展示或演示着人体解剖。直到16世纪初期,人们还普遍接受盖伦的这样一些看法:根据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观点,人体的生理机能也是三位一体的。它分为三个等级:受自然灵气和静脉血支配的植物性机能,它位于肝脏,管理吸收营养和生长;受活力灵气和动脉血支配的动物性机能,它位于心脏,掌管运动;受动物灵气(智慧性灵气)和神经液支配的神经机能,它们位于脑髓,管理身体的应激与感受性;肝脏把食物化为血液,三种灵气混入血液,并在血管中作潮汐般的运动:一部分通过静脉血管供养人体各器官;另一部分从右心室渗入左心室,通过动脉血管输送到全身④。这些使人类对于人体和人体运动无法获致科学的认识。

意大利医生安·维萨里(A·Vesalius.1514-1564)第一个公开站出来对古代权威提出挑战。在1543年发表的《人体的构造》中,他指出了盖伦的许多错误。例如,他认为:左右心室之间不可能沟通;男人并不比女 人少一根肋骨,人体中没有耶苏可用来使死人复活的“复活骨”,等等。他不但背叛了权威,而且亵渎了神灵,并因此而被迫离开了任教的帕多瓦大学。维萨里在巴黎大学的同学塞尔维特(M.Servetus.1511-1553)把研究向前推进了一步。他发现了心、肺间的人体小循环(1553),并且否认人体内存在着三种灵气和两种不同的血液。这就为血液循环理论的最后形成奠定了基础。

英国生理学家哈维通过对四十多种动物的解剖和观察,证明了血液循环的普遍性。他在1616年的一次演讲中公布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并在1628年出版了《动物的心血运动及解剖学研究》⑤一书。他说:“我开始考虑是不是有一种循环的运动。后来我发现实际情况就是这样;最后我看到靠了左心室的作用流入动脉管的血液,被分布到全身和身体各部分,正象靠了右心室的作用流入右肺动脉管的血液流经两肺一样。然后它经过静脉管,沿腔静脉回到左心室,象上面所说过的那样。这样的运动也许可以叫做循环。”⑥

哈维从不提什么灵气之类,而完全依靠解剖实验与观察。他还第一个把血液循环的动力归结为心脏肌肉的机械收缩,并预言在动脉和静脉的末端存在着一种微小的通道(后来称为毛细血管)。不久以后哈维的预言便得到了证实(Malpihgi,1660)。

哈维的发现打开了人类认识自身的道路,他因此而被尊为现代生理学之父。在他之后,阿·波雷利(G.A.Borelli,1608-1679)沿着达·芬奇和伽利略关于动物运动服从一般力学定律的思路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他在于1680年出版的遗著《论动物的运动》一书中,详细讨论了行走、跑、跳、滑冰、举重等时所发生的机械运动⑦。这样,对人体运动规律的进一步深入研究终于成为可能。

对现代生理学作出巨大贡献的另一位科学家,是瑞士生理学家哈勒(A.von Haller,1708-1777),1757年,哈勒出版了他的八卷本巨著《生理学纲要》的第一卷。在这部书中,他不但系统地叙述了当时所获得的生理学知识,而且对于呼吸生理以及神经、肌肉与运动的关系,对于肌肉的受激反应等,都有独到的贡献⑧。

总之,从文艺复兴开始,一些医生已经开始从医学的角度研究体育;到了17、18世纪之交,学者们对于人体及人体运动的认识,已经十分接近于现代科学了。现代体育的先驱们,如卢梭等法兰西的启蒙思想家,意大利、德意志的泛爱主义教育家及其继承者们,正是在对于人体发育及运动实质的科学认识支配下,才有可能开展通过人体进行教育的种种试验。古茨·姆茨(J.C.F.Guts Mu ths,1759-1839)正是在全面继承前辈们成就的基础上,用《青少年体育》(Gymnistik fur die Jugend,1793)一书“填平了横在运动医学理论和新教育之间的鸿沟。”(日本学者岸野雄三语)因此,扫除中世纪神学和古代权威加在关于人体及人体运动的种种认识上的谬误阴霾,冲破设置千年的禁区障碍,是正确认识人体及人体运动的必要前提;而对于人体及人体运动本质的科学认识,则是近代体育得以形成并沿着科学轨道发展的重要基础。

4“国民意识”的形成

现代体育的雏形,其实在中世纪后期已初显端倪。先者有11-16世纪骑士教育中的体育内容,骑士七艺即骑马、游泳、投枪、击剑,狩猪、下棋和吟诗七项,内容和形式与现代体育的初期形式已十分相似;后者有文艺复兴时期维多里诺(Vittolrino da Feltre,1378-1446)的体育实践,维氏曾举办被称为“快乐之家”的贵族学校,每天组织学生按年龄及兴趣分组到户外跑跳、骑马、击剑、游泳、射箭或玩球游戏,这种形式与现代体育教育已经没多大差异,维氏的学生们成了新的“绅士”的楷模,维氏因此而被尊为“第一个新式的学校教师”。

从“骑士”到“绅士”,完成了从封建贵族到资产阶级理想人格的转变。在旧的“绅士”体育的外衣下,包裹着的却是现代体育的灵魂。不过这种绅士教育的对象,究竟只占人口的少数,多数人口因为仍然是农奴,所以没有接受这种教育的可能。

因此,现代体育必须以绝大多数人口平等享有体育的权利为前提,但这一点又以现代民主国家形成、所有人都成为法律上完全平等的公民为条件。唯有如此,才有可能彻底剥掉绅士体育的那身旧贵族外衣。

现代体育最先诞生的那些国家,走向现代国家的进程及时间并不一样,甚至现代国家的形式、结构也有很大差异。但在其实质内容、尤其是在如下对现代体育具有重要影响的方面,却都经历了大致相似的过程:资本主义的发展首先使资产阶级获得了与其经济地位相称的政治地位,然后又通过工业的发展摧毁了庄园经济,这不但使农奴摆脱了封建领主和土地的双重束缚,为大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而且打破了封建割据的状态,造就了统一的国内市场,也使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人们从此成为公民。公民们在逐渐争得法律上与昔日贵族形式上同样平等的权利的同时,在生活方式及价值标准等方面,也渐渐可以与之相提并论。于是,昔日作为贵族象征的某些运动方式,以及一度视为不登大雅之堂的许多民俗运动,也渐渐成为全民族共同的体育生活方式。

由此可知,国家生活的主体由少数贵族转变为大多数民众,乃是现代体育所由产生及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舍此则传统的体育方式或将始终或囿于贵族的生活圈子,或永远只能是传统习俗,而不可能跨越地域的界限,更不可能超越国家、民族的疆域,最终走向全世界。

5 共同运动规则的产生

现代体育是由中世纪体育产生出来的,但是如果把骑士或绅士的体育活动原封不动的照搬照套,现代体育恐怕也难以形成。因为骑士的或绅士的体育,一地有一地的规则,照搬到大众中去,会无法避免规则冲突而使彼此无法勾通;同样,各地的民俗性体育活动,也因风俗民情之异而千差万别,很难交流。在这种情况下,现代各国大体统一的体育就不能产生。

因此,体育活动规则的大体统一,与适合大众开展的组织方式的出现,是现代体育产生的又一必要前提和条件。在欧洲,这项条件的形成经历了相当漫长的历史过程。

这个问题的第一方面,是体育必须从培养少数上层人士的家庭学校,扩展到为培养国民服务的普通学校。正如英国学者博·金所言:“在约·伯·巴塞多(J.B.basedow,1724-1790)提出新教育方法以前,国民教育是不可能完全实现的。”⑨1774年,巴塞多在德绍办了一所博爱学校。在这所学校中,他第一次突破了旧的家庭式贵族学校的教育模式,吸收了不同阶级的儿童入学;学校也第一次根据古希腊体育和德国民间体育,整理创编了较为规范的体育教材,即所谓“德绍五项竞技”,包括赛跑、跳跃,攀登、平衡和搬运,此外,还有依据骑士体育的剑术、骑马、舞蹈,采自德国民间游戏的各种球类游戏及撞球戏。学校每天用半天时间开展体育及游戏活动。这是最早实施有组织的学校体育,所以这所学校的出现被认为是近代学校体育的开端。

德绍学校存在的时间并不长,规模也不大,但其影响却十分巨大。其最大之点,在于它解决了如何对多数人实施体育教育的方法问题,巴氏之后,德国乃至欧洲各地,相继仿效建起了许多博爱学校,体育教育的学校方式因而得以传到欧洲各地,这又进而促使各地体育教育从内容到方法渐趋接近。这种观念和方法一经确立,便不能不对体育运动方法的逐渐统一,产生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在这种影响之下,德国的古茨姆茨及杨氏、瑞典的林氏(P·H.Ling.1776-1893)等人,先后创立了德式及瑞典体操体系,之后又进一步波及欧洲各国。影响所及,不仅促进了学校体育教育的统一,更促进了对各国民间体育方式的整理及统一。古氏更首创大众化的体育组织及体育场,进一步解决了如何面向学龄青少年及多数民众开展体育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各种竞技性运动渐趋统一,并最终导致了成文规则的形成。这是使体育最终成为大众的、世界的体育生活方式的最重要条件之一。

从时间上看,运动规则的形成、尤其是成文规则的形成,比体育教育普及的时间要晚得多。其间大体上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大约从17世纪到19世纪初期,这段时间在某些项目中,由各地分散的活动渐渐形成一定区域内大致相同的运动规则,但仍然主要由于约定俗成的习惯而成。第二阶段为19世纪,此时在各种形式的运动中,已逐渐形成正式的成文规则,并首先在欧洲及北美范围内得到实施。

拳击规则的产生最能说明上述过程。现代拳击运动产生于欧洲。在17世纪后期,英国赛马场上的赌博已极为盛行,由于赌博、舞弊而常常引发骚乱和械斗。为防止这类事件,赛马的组织者禁止观众携棍棒、武器入场,徒手搏斗便成为唯一被认可的解决纷争的手段。久而久之,逐渐形成了为打斗双方所共同遵守的一些约定俗成的规则,例如不许抓扯、不许脚踢、不许扼颈等。此风浸淫漫延的结果,便使这种新型的拳斗方式成为广泛流行的运动方式。据17世纪末的英国文献来看,贵族中拳斗时已不再使用匕首。一位旅游的法国贵族在英国与人发生了争斗,他拔出了匕首,但周围的人却夺下匕首,还用它敲打他的背部,然后折成碎片。这位倒霉的法国贵族只得和自己的对手较量拳击和摔跤,结果被打得狼狈不堪(10)。

18世纪中叶,习俗的影响已足以产生正式的拳击规则。1732年,英国著名拳击家杰克·布劳顿根据伦敦打斗习俗拟定了所谓《伦敦规则》,规定可以使用拳头和皮手套,可以头撞或脚绊,但不准用脚踢和打击腰以下的部位。

19世纪中,拳击比赛在欧洲已十分流行。英国于1838、1853年颁布和修订了伦敦拳击锦标赛规则,1867年约翰·道格拉斯将其整理出版,到1891年这个规则为国际所承认(11)。

从法国文豪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02-1885)写于19世纪60年代的《笑面人》看,当时欧陆各国的拳击已大体统一,和今天已无明显差异。小说第七章描写了一场拳击赛:

“……第三个回合快要以平局告终了,突然矮个头的苏格兰人向前扑去,真正的战斗开始了。……两个斗士选配得完全得当。大个子的爱尔兰人成了自己优点的牺牲品:高大的块头和沉重的身躯使他转动不灵。他的双手是两根真正的棒槌,但身体却是一堆木然不动的重物。而小个子的苏格兰人前后左右跳个不停,牙齿咬得嚓嚓响,快速的动作增添了他的威力。……小个子对大个子,优势属于前者。

……这时是第五回合,(苏格兰人)赫尔姆盖突然一躬腰,接着象蛇一样直起身来,一拳打在爱尔兰人心窝上,大个子身躯摇晃起来。

‘犯规拳!’裁判喊了一声,宣布休息五分钟。……有人给爱尔兰人擦干了眼睛上的血和身上的汗,然后把水壶嘴塞到他的口中。接着比赛又继续进行。

第十一个回合时,爱尔兰人不仅额头上伤痕累累,胸廓也遭到痛击,腹部浮肿,连头顶都受了伤,赫尔姆盖却一点也没有受伤。观众要求停止比赛,爱尔兰人却象醉汉一样摇摇晃晃地说:要是承认他也有权打一次犯规拳的话,他就要继续比赛。人群高喊着:‘同意’……当爱尔兰终于从对方的腋下打击中挣脱出来的时候,他的脸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了。

……已经是第二十五个回合了。从这个独眼巨人摆出的姿势看,这是最后一次较量了,谁都相信他必死无疑。

……但奇迹出现了:两人同时倒地。爱尔兰人利用赫尔姆盖朝他颅骨打来一记重拳的机会,不顾规则,一拳打在对方的肚子上。……大家都鼓起掌来,甚至连输掉赌注的人也不例外。爱尔兰人以犯规拳报复了犯规拳,观众认为他并没有犯规。

主裁判罗茨勋爵兴高采地宣布:‘我赢了1200个几尼!’”

由拳击规则的形成过程可以得知:赛马规则的形成远在拳击规则形成的前。事实上,正是出于对赛马时赌博条件公正性的关注,才促成了赛马规则的形成。在18世纪初,伦敦已开始提前一年公布竞赛大纲及有关规则。这种方式又很快影响到存在着狂热赌博的赛跑、划船、板球等比赛活动中。随着19世纪竞赛活动的日益频繁及全国性、国际性运动组织的迅速发展,体育交往的需要便使运动规则成为体育运动本身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了。

现代学校方式体育教育的形成,使大众能广泛接受系统的体育教育;运动规则的统一,则使大范围内的体育交往成为可能。因此,这二者,是使体育能够打破地域、等级或文化的壁垒,并最终摆脱其传统性而成为与现代社会生活相适应的全新体育方式的重要前提。

6 结论

文艺复兴以来的一系列思想文化变革和工业革命,导致了以下与体育相关的5个方面的变化:

1)在社会观念方面,宗教、神圣中心主义让位于人文主义,“人”已成为社会生活的中心。

2)与此相应,工业革命及文艺复兴运动造成了近代科学的形成与进步,人的生活、人的身体和人体运动,才开始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

3)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转变,造成了对新的闲暇生活方式及身体活动方式的需要。

4)民主社会及现代国家的形成,造成了新的体育主体--公民,在这个过程中,体育也完成了从贵族化到平民化的转化。

5)与此同时,体育摆脱了传统习俗的羁绊,逐渐形成为一种组织化、规范化的身体活动和教育方式。

这些变化为现代体育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前提和条件。

(收稿日期:1994-12-10)

注释:

①,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8,469-471

③转引自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读下册.三联书店,1962.773

④,⑦⑧Setphen F.Mason:A HISTORY OF THE SCIENCES ,上海:译文出版社,周煦良等译.1980年11月中译本,187~207

⑤心血运动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初版,后曾多次重印

⑥W.C.Dampier:A HISTORY OF SCIENCE AND ITS RELATIONS WITH PHY LOSOPHY AND RELIGION,4th edition,Cambrigdge University Press,1958.119

⑨威廉·博伊德及埃德蒙·金·西方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任保祥、吴元训等译.1985年中译本,305

⑩,(11)转引自(匈)拉斯洛·孔.体育运动全史,颜绍泸译,中国体育史学会1986年中译本,139~146

标签:;  

现代体育形成的前提条件_文艺复兴时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