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介绍配电网线损的危害,分析发生线损的原因,提后提出降损节能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
关键词:配电网;线损;节能;降耗
1 引言
电力在人们的生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所以,配电网的损耗问题就变得越重要,降低了配电损耗就可以节约更多的电力资源。配网系统实际的电能传输过程中, 电能要流经较长的线路,再加上内外因素的干扰,使得配网系统很容易面临危机,出现多重线损问题,线损问题的产生会影响供电服务效率,为供电企业带来经济损失,必须加强配网线损管理。
2 配电网线损的危害
2.1 线路发热问题
因为存在线损,损失的电能都转化成了热能,不仅损坏了电路还导致线路中的导体温度一度升高,使绝缘材料的老化加速,使用寿命也急速减短,就可能会发生漏电,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电路中的热量越来越大,温度也越来越高,就有可能出现发热击穿的情况,引发配电事故,出现火灾。还会有线路负荷太大,配电网容量不够,也会发生电器火灾。
2.2 系统故障
系统发热会导致局部故障,例如:线路衔接处,如果接点电阻超大,超出一定范围,则将急剧发热,使得导体接触电阻也随之变大,反复的恶性循环将造成接触处高温受损,最终酿成故障。
2.3 大量的能源浪费
配电网发生线损导致电力资源浪费并且出现发热的情况,就需要通过通风、制冷等方法来散发热量。数据显示,一般的配电网线损是3%左右,严重的会达到10%或者更多。这种情况不仅浪费了大量的电能,还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3 发生线损的原因
3.1 结构设置不合理
在进行输配电网络建设时,没有好好进行整体规划,许多配网线路走向不合理,而且导线的粗细方面不仔细、不合理,使电阻加大,也就导致电能消耗增多。有的线路是裸架设,线路老化严重,电能损耗也越来越多。高压线路的不合理分布,未设置在电网负荷中心,导致供电距离远,也会造成许多的电量损失。
3.2 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我国发展迅速但是发展时间比较短,致使我国配电网的管理水平较低,管理制度也需要完善,在实际运用中效果不明显,产生了许多的资源浪费。在电力进行传输的过程中,会发生偷电、漏电以及收费误差等情况,因此配电网的管理难度非常大,损失的电量越来越多,且原因不明。
3.3 线损考核指标不科学
现在的线路考核标准是通过理论以及公式计算出来的,但是与实际的线损情况不符,有着较大的差异,对线损率的波动产生了影响,与此同时,员工们也会受到影响,变得不愿意认真、努力的工作,就对员工以及线损的管理产生了一些不好的影响。
4 配电网节能降损的具体措施
配电网的损耗分为管理线损和技术线损,因此,配电网节能降损的措施就分为两方面:降损节能技术措施和降损节能管理措施。
4.1 降损节能技术措施
4.1.1 合理选择供电线路路径
通过计算可以得知,在线路中,电能损耗与导线的电阻成正比。在给线路选择路径的时候应该尽量减少或者没有转角,尽可能的一直走直线,这样就可以把超供电半径供电降低。明确线路的供电半径:0.4kV线路不大于0.5km,10kV线路最大为15km,这样能够使线路达到最短,就可以减少电能消耗。在供电时,也应该仔细考虑清楚,尽量减少或不出现近电远供以及迂回供电的情况,这样也可以减少线路损耗。
4.1.2 加强配电网规划以及改造力度
在进行配电网建设、规划以及项目改造时,需要仔细考虑线损有可能带来的影响。细化、优化配电网网架结构规划,要遵守提高降损增效的原则,尽可能的把电网供电的可靠性增加。在进行技术改造时,应该把节能降耗作为重点,大大增加节能降耗方面的投资,一定要落实节能降耗的策略,让这些可以发挥出它们最大的价值,解决配电网损耗能源的问题。
4.1.3 维护、检修设备
应该定期或不定期的对供电、用电设备进行检查,当发现存在隐患时,要及时解决,没有问题要进行维护,降低老化速度,把停电次数尽可能的减少,停电时间减短。输电线路以及配电线路的维护工作要认真得做好,尽量减少漏电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修好。对线路消缺等工作,要尽可能采用带电作业,控制停电作业。
4.1.4 调整三相负荷平衡,降低线损
要经常监测、检查配网系统 A/B/C负荷状态,确保其达到平衡,可以尝试采用三相四线来优化调整配网线路,改变不平衡状态,使配网系统逐渐走向平衡,以此来控制变压器的能量损耗, 进而从整体上达到节能降损的目标。
4.1.5 加快配电自动化建设,提高技术含量
配网实施自动化,可以把供电的服务质量提高一些,还可以减少停电的次数,重中之重就是能够把线路冗余容量减少,线路的投资也减少,所以,应该加大对配电网自动化的研究。建设并完善配网自动化建设,形成一套配电网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信息管理平台,对配电设备运行状态以及配电网络进行实时监控,创建“数字化”配网,实现系统资源共享,提高营销服务水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1.6 做好接点温度测量,及时处理接点过热缺陷
配电网导线、开关以及变压器等连接处接点由于发生了螺栓松动、接点氧化腐蚀等情况,导致接点电阻增大,致使接点过热,电能损耗非常多。为了把因接点过热导致的损耗大量电能降低,运行人员应该定期进行接点测温工作,及时发现接点过热缺陷并立即处理,降低配电网线损。
4.1.7 增加无功补偿,提高功率因数
当线路中有电流通过时,线路进行阻抗会引起电压下降,从而引起功率损耗。当电压和功率一定时,功率因素越低,电流越大,产生的电压降和功率损耗就越大,不仅影响供电质量,更影响电网经济。要运用并联电容器补偿无功的方法,按照“分层分区,就地平衡”的原则,采取集中与分散补偿相结合的方法,集中补偿主要针对变压器本身产生的损耗,对用户则采取就地补偿。
4.2 降损节能管理措施
4.2.1 要积极开展线损分线、分人管理工作。
贯彻落实“统计清楚、分析透彻、重点突破、综合治理”的线损管理总体工作方针,疏通整理好线损管理的流程,并且制定相关制度及细则。运用分线、分人管理,能够更好更有针对性的安排降损计划,效果更好。
4.2.2 加强线损统计分析管理
分区、分片、分电压等级对线损进行统计,定期检查并分析线损现状,及时制定出改进的方案,保证可以及时完成线损指标。月、年度线损率曲线要认真的做好,以便工作人员能够及时掌握系统负荷、功率因数以及线损等情况,也可以提供可靠的依据来满足下年度负荷增长、系统经济运行、提高电能质量及制定降损措施。
4.2.3 加强计量管理
关于计量装置的投入应该加大,越好的装置,计量精度越准确,出现的误差会小很多,我国已经明令淘汰的电能表要全部更换成新型的电能表;在更换电能表时,要仔细观察用户用电负荷,根据这个数据,选择互感器。要选择适宜的,尽可能的减少计量误差;把低压电流互感器由0.5级更换为0.2级,把计量的准确率提高。要定期检查电能表,以免出现问题。加大计量装置的防窃电改造,采用电能表集中安装于防盗计量箱,另外还要对防盗计量箱进行双层保护,在这个箱子外面加一道锁,再加防盗铅封,避免出现偷电的情况。
4.2.4 组织开展营业大清查
重点是查偷漏、查账卡、查倍率、查电表以及接线,可以选择突击检查、定期检查相结合,互查与自查相结合,通过核查帐、卡、票、表四相符情况,对临时用电的管理进行检查,严格遵守电能表校验规定执行,人一定要在现场才可以实测电能表,核查电能表底数,检查
电压以及电流互感器变化,把错接线、错抄录、错倍率等给营业管理造成损失的原因都彻底消除。不允许再出现因为管理不善、表计不准以及责任心不强等原因造成电量损失。
4.2.5 深入开展反窃电工作
对于窃电行为要用相应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严惩,杀一儆百。防止有人不认真工作。要积极做好用电宣传教育活动,营造全社会反窃电的良好氛围;创建反窃电长效机制,巡查人员的工作能力要不断提高,要能及时发现违章用电的行为,并且及时处理。
5 结束语
配网线损不仅对供电系统带来不良影响, 也会影响广大用电客户的经济利益,必须加大配网线损管理力度,采取先进的技术措施来控制线损问题,提高配网系统的运行效率。
参考文献
[1] 孙浩.论配电网节能降损的危害及其管理措施[J].通信电源技术,2016, 33(3):128-129
[2] 朱木锐.配电网节能降损技术改造措施[J].科技与创新,2015(17):142-143
[3]盛万兴,孟晓丽,编著.配电系统综合节能技术[M].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
[4]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编,刘福义,主编.县供电企业线损规范管理辅导[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电压以及电流互感器变化,把错接线、错抄录、错倍率等给营业管理造成损失的原因都彻底消除。不允许再出现因为管理不善、表计不准以及责任心不强等原因造成电量损失。
4.2.5 深入开展反窃电工作
对于窃电行为要用相应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严惩,杀一儆百。防止有人不认真工作。要积极做好用电宣传教育活动,营造全社会反窃电的良好氛围;创建反窃电长效机制,巡查人员的工作能力要不断提高,要能及时发现违章用电的行为,并且及时处理。
5 结束语
配网线损不仅对供电系统带来不良影响, 也会影响广大用电客户的经济利益,必须加大配网线损管理力度,采取先进的技术措施来控制线损问题,提高配网系统的运行效率。
参考文献
[1] 孙浩.论配电网节能降损的危害及其管理措施[J].通信电源技术,2016, 33(3):128-129
[2] 朱木锐.配电网节能降损技术改造措施[J].科技与创新,2015(17):142-143
[3]盛万兴,孟晓丽,编著.配电系统综合节能技术[M].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
[4]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编,刘福义,主编.县供电企业线损规范管理辅导[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论文作者:何健元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4
标签:线损论文; 线路论文; 配电网论文; 接点论文; 电能论文; 措施论文; 节能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