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家庭教育的哲学理念及其指导意义
□海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陈 妍
【摘要】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每个人都无法忽视的问题,文章在剖析家庭教育的内涵与意义的基础上,提出家庭教育中应有的哲学理念,即以爱为首、以德为先、身教为重、尊重个性、携手并进,从而为家庭教育实践提供指导。
【关键词】 家庭教育;哲学理念;实践
家,对于一个人来说是不可或缺的成长环境。习近平作为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在他的治国理政思想与实践之中对家庭的重要作用予以了高度关注。他指出:“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无论经济社会如何发展,对一个社会来说,家庭的生活依托都不可替代,家庭的社会功能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都不可替代。”鉴于此,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问题。[1]因此,家庭教育作为一切教育的起点,在每个人成长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家庭教育中哲学理念的探析能够更好地指导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实践。
(2)对于某项风险比较高的项目可以放弃或者终止。在房地产投资决策阶段,开发商会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更好的识别和衡量。还需要考察存在高风险项目开发的位置、时间段以及物业类型。在前期阶段,还需要对地块的社会性质、自然属性以及相关部门对于土地的使用要求等进行调查和分析。对于那些已经发现不合格的土地,必须要立刻结束开发活动,避免在后期出现更大的损失。
一、家庭教育的内涵与意义
1.家庭教育的内涵
探析家庭教育的内涵与意义之前,需要首先明晰“家庭”这一基本概念。家庭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是指一夫一妻制构成的社会单元;广义则泛指人类进化的不同阶段上的各种家庭利益集团即家族。[2]本文探讨家庭教育主要运用家庭的狭义概念。
家庭教育,在过去的认识中通常认为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首先是父母)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即家长有意识地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以及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施以一定教育影响的社会活动。在现代观念中,又包括家庭成员之间相互的影响和教育。[3]目前在我国较为流行的家庭教育的定义是由学者赵雨林提出的“三道教育”,即“为生之道”“为人之道”“为学之道”。家庭教育可谓是一切教育的起点,具有鲜明的基础性和先导性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教育也有着专门论述,他强调:“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从牙牙学语就开始接受家教,有什么样的家教,就有什么样的人。”微观来看,家庭教育存在于个人成长的每个环节,对个人发展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宏观来看,家庭教育在国家发展、民族进步与社会和谐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重视家庭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2.家庭教育的意义
我国从古代传说以及有文字记载以来,就十分重视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始终是培养人、造就人的重要条件与手段,甚至有时可成为主导因素。[4]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并称为教育的三大支柱。蔡元培先生曾说过:“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学校也。一生之品性,所谓百变不离其宗者,大抵胚胱于家庭之中。”[4]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对于我们每个人、每个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国家是由无数个小家庭而组成的大家,家庭培养国家栋梁,为祖国输送人才,故而小家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大家的水平,乃至民族的兴衰。父母既是孩子人生的衣食保障更是孩子的人生导师,家庭教育至关重要。早在我国古代也有“爱子,教之以义方”“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的典故。这告诉我们,为人父母不仅仅是衣食的供给者,更是人际关系培养、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的榜样。以正确的方式方法教育子女,孩子就会往好的方面发展,长大后做有益于社会国家的事,反之甚至会成为社会的危害,造成家庭、国家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和人才损失。
二是继承浙东“贵专家”的史学传统。浙东史学是在中国历史上较有影响的学术流派,其特点是提倡学术交融,反对门户之见;专攻精研专家,崇尚独创精神;注重实际效果,推崇经世致用。其中“贵专家”是浙东史学的传统。章学诚说:“吾于史学,贵其著述成家,不取方圆求备,有同类纂。”[3]显然章学诚是继承了浙东史学的优秀传统,着眼点还是在“成一家之言”。
二、家庭教育中应有的哲学理念
父母对于孩子的爱是毫无保留的,“捧在手里怕摔,含在嘴里怕化”,他们小心翼翼地呵护着自己的孩子,尽其所能,付出所有都是为了孩子。父母与孩子间以亲情维系的爱是无法超越的,在此情况下的家庭教育拥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但物极必反,不少家庭也因此无限度的“溺爱”,巴尔扎克说,最美的天性,最优秀的灵魂,都免不了溺爱儿女。什么是溺爱,溺爱是奉献的极致。[5]尽管如此,现实中的溺爱往往会收到相反的效果。因此,爱是需要把握尺度,掌握方法的,而不是无限度的满足与付出。
1.以爱为首
何为爱?爱是一种发自于内心的情感,是人对人或对某个事物的深挚感情。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说过,爱使人成为一个人。“爱可以润泽我们的内心世界。人们自己的生命、幸福、成长、自由的肯定性来源于人们爱的能力,即来源于保护、尊重、责任和了解。”[5]如果我们生存、生活中失去了爱,我们就无法体会到生命的价值,无法感受生命真实存在的意义。因此,爱在家庭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无法忽视的。
父母的教育理念往往对家庭教育的方向、质量起决定作用,甚至可能成为家庭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教育理念一旦形成,就会成为相对稳定的精神力量,因此,对家庭教育中应有的哲学理念的分析可以更好地将这些理念与实践相结合,推动家长自身教育能力的不断提高,使家庭教育更好、更快地发展。
家庭中,爱的教育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地位,无形中爱的表达都可成为具有影响力的教育因素,但现实是,家庭教育中爱的力量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甚至有时直接被忽视。亲情之爱的弥足珍贵,不仅有其实用价值,更重要的是其教化育人的功能。爱心的培养就依赖于爱的教育,因此,家庭教育需要爱的教育。
2.以德为先
“人是万物的尺度。”人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就成为了一个独立的个体。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先天遗传因素加后天环境因素的交融铸就了每个人独一无二的个性。个性是人的重要属性。就像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一样,每个人的个性也各有差异,人们也在不断努力实现自己的“个性”,通过“个性”来实现人的“本性”。个性的形成并不全是由先天决定的,个性的发展与成熟离不开教育。
孩子最初的成长场所是家庭,首先有情感交流的也是父母,好的家庭教育可以为一个人建构起一个好的灵魂基础。一个孩子从小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他品德、为人处事态度的培养,甚至长大一些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等的养成都是有好处的。教育就是把学生培养成真正的人,使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而人综合素质的提高离不开道德水平的提升。因此,育人立德为先,家教重在德育。
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一种新型探索和实践。独立学院自产生以来,不断发展,日渐壮大。截至2012年9月,全国有独立学院303所(不含已转制为独立民办本科院校的独立学院),在校学生近200万人,占全国民办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的一半以上,占全国民办本科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近90%。作为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主的高校群体,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与一般本科高校存在同质化现象,而我国台湾地区应用型本科教育较为成熟,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研究台湾地区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状况,对于确立具有独立学院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3.身教为重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不要以为只有在你们同儿童谈话、教训他、命令他的时间才是进行教育,你们是在生活的每时每刻,甚至你们不在场的时候也在教育儿童。”[7]身教胜于言传,父母无意识的行为习惯可能都会被孩子看在眼里,并在他身上折射出来。
每一个人都是从小长大,再为人父母的,从小接受的教育也没有讲过如何成为称职的父母,也不是每一位父母天生就能成为一个好父母的。大多数的父母都是在为人父、为人母之后,在不断摸索、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教育自己的子女的。家庭教育的过程更多的是一个不完美的人引导着另一个不完美的人追求完美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子女与家长都在成长。
2012年,由陈晓卿指导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横空出世,通过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来展现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文化层面的影响,展现了我国源远流长的美食文化,这正是文化输出,文化自信的体现。展现美食背后的故事,聚焦在人物身上与美食的联系[2]。同样,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都有着自己国家的美食文化,通过了解,品尝各地的特色美食,会更有助于加深对于对该国家的理解。
家长的榜样作用是家庭环境对孩子产生影响的重要力量。身教是一种有效的育人方式,睿智的父母会以自己榜样模范的人格力量来感染和熏陶子女,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达成教育子女的目的。
基质栽培和保护地种植由于空气、灌溉水、前茬种植过程滋生以及本身带有各种来源所带入的病菌会逐渐增多而使后茬作物产生病害,严重时会影响后茬作物的生长,甚至造成大面积的病菌、病毒、线虫以及虫卵传播以至整个种植过程的失败,基质消毒是控制土传病害的重要措施之一[1]。目前,基质消毒的方法主要是物理消毒法,物理消毒法不需要使用消毒药剂,主要有太阳能消毒、蒸汽消毒和热水消毒等[2]。设施农业发达的国家,如荷兰、日本等国,一般普遍采用蒸汽消毒法进行基质消毒[3],这种处理办法可以减少生产过程中化学药剂的使用量,保证产品品质。
4.尊重个性
道德是社会思想在个体身心结构中的积淀,它可以为人的发展提供相对稳定、有章可循的社会环境,使人能够自由自觉地进行社会实践活动。[5]家庭教育的一大功能是其德育功能,德是一个人的灵魂,不论从事何种职业,都应首先是一个具有良好品德的人。“教育的最好宗旨是培育完整的人,理性培育与德行熏陶始终是教育的两大支柱。”[6]家庭不仅具有德育的强大优势,德育也是家庭教育的核心内容。
“人的变化发展就是个性的变化发展。教育促进人的发展,实质上就是在促进个性的发展。”[8]个性的教育,家庭往往比学校更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家庭教育能够突破学校规模教育的共性,有广阔的天地实施个性教育。“家庭既是个性形成的第一个微型社会,也是影响个性形成的第一环境和相对持久的环境。”[8]因此,家庭教育要留出个性发展的空间与时间,遵循孩子的个性发展,抓住日常生活进行教育,让孩子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的同时也能满足社会进步的需要。
5.携手并进
父母如何对待工作、对待学习、对待生活,如何对待邻居、同事、社会,父母为人处事的态度、判断是非的准则等等,都像是一本无字的教科书,无形中就会在孩子意识中留下深刻印象,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认识与行为。当父母想要改变孩子某些不良习惯时,不妨尝试通过改变自己来影响孩子,而不是一味地训斥,例如,不让孩子玩手机,自己却玩得起劲儿,这种“言行不一”的做法无疑会引起孩子的质疑,“为什么不让我玩手机,你们大人却可以一直看手机?”这种做法不仅不会达到纠正孩子不良习惯的效果,还会降低自己对于孩子的权威性,教育效果往往适得其反。
9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东北考察时,来到辽宁忠旺集团。他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出台一系列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改革举措,民营企业要坚定信心”。
教育是两代人的事,单纯以父母教诲为特征的教育时代已经过去,家庭教育更多是以两代人共同学习为目的的。家庭教育过程不仅仅是孩子成长发展的过程,也是家长成长发展的过程。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须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身的认识,用正确的方式引导孩子,成为孩子人生成长路上的“知音”。
三、哲学理念对于家庭教育的指导意义
掌握应有的哲学理念,对于家庭教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从深层次上讲,教育问题在本质上属于哲学范畴,家庭教育也不外乎于此。美国教育哲学家乔治·奈勒说过,“大多数一般性的教育问题归根结底是哲学本身的问题。”[9]
首先,家庭教育是一种哲学的实践活动。“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主要是培养人的世界观,培养人正确对待自然与社会,培养人变革自然物质,推动社会发展,使人与人之间处在一种正确合理的关系之中。”[10]在培养人这一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到哲学的领域,这一教育活动也需要正确的哲学理念作为指导,例如,前文所提到的,家庭教育中爱的教育、家庭教育中德育的功能等等。家庭教育中应有的哲学理念可以作为教育过程中的理论指导,进而也能够更好地指导教育实践,父母不再盲目地凭感觉教育自己的孩子。
其次,哲学贯穿于儿童发展的整个过程中。有人认为,儿童一旦开始作为主体出现,他就开始有自己的哲学了。鲍赛克习惯训练实验表明,刚出生的孩子已经能够明显地觉察到自己作为主体与周围的关系,即伴随关系。[10]为了发现伴随关系,儿童经常主动地寻找刺激。长大后,孩子就会像“十万个为什么”一样,每天问各种各样的问题来满足他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开始想要探索更深奥的问题。这些足以说明,哲学在儿童成长过程中无处不在。
最后,家庭教育中处处有哲学。哲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哲学。例如,受生活水平、家长素质、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家庭教育中面临着许多矛盾: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之间的矛盾;言传与身教之间的矛盾;一般发展与个性发展之间的矛盾等等,这些矛盾如果家长能够用辨证的观点全面地分析问题,施以符合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措施,孩子就能健康地发展,反之则会适得其反。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家教和家风的论述 [EB/OL].[2019-06-29].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8/0829/c40531-30257277.html.
[2]百度百科.家庭[EB/OL].https://baike.baidu.com/item/%E5%AE%B6%E5%BA%A D/2221140.
[3]百度百科.家庭教育[EB/OL].https://baike.baidu.com/item/%E5%AE%B6%E5%B A%AD%E6%95%99%E8%82%B2/1060531?fr=aladdin.
[4]邓生民.论家庭教育的起终、内涵和地位[J].江西教育科研,1991(2).
[5]马红斐.家庭教育应有的哲学理念[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
[6]戚务念,章建民.大学生家庭教育:不应被遗忘的角落[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07(2).
[7]潘治富.呼唤高素质的家庭教育[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
[8]刘文霞.个性教育论[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7:26.
[9]岳伟,王坤庆.人:哲学与教育学的契合点——关于教育学为什么需要哲学的思考[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5(3).
[10]张健.家庭教育的哲学断想[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4).
【基金项目】 教育部中小学名校长领航班课题以及海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新时代小学家校共育体系构建与实施研究——基于海南自贸区(港)建设的背景”的研究成果。
标签:家庭教育论文; 哲学理念论文; 实践论文; 海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