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景观规划的主题和文化可以充分体现园林景观的审美功能。本文首先介绍了园林景观规划主题与文化的重要性,其次分析了在传统园林景观及现代园林规划中主题和文化的表达核心,最后论述了如何让现代园林景观规划更好地体现出主题与文化的融合。
关键词:园林景观;规划;主题;文化
前言
搞好景观设计,对进一步推动中国城市形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景观规划的主题和景观设计的要素也是不可或缺的。只有将园林与新颖的主题和有特色的文化有机结合才是真正成功的景观。在规划中,我们应该坚持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规划中的园林还必须展示文化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的特征,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较好的设计效果。
1.园林景观规划主题和文化的重要性
现代景观规划不仅要美化环境,还要保护生态,它还必须将当地的城市精神和风格以一种独特的建筑方式将其从侧面反映出来,是精神和物质的有机结合。园林景观的功能更多地体现在渲染环境氛围和供人们的赏玩上,极大地拓展了园林景观审美功能的范围。在园林规划过程中,景观的主要功能是为人们提供一个休憩的场所。众所周知,园林是由各种历史文化构成的集合体,它实现了历史与文化的互动,而这种结构可以形成人们想要的生活环境。在规划过程中,除了要表现相应的文化特征外,还要满足其装饰功能,使大众能够真正欣赏景观。在表达其装饰特征时,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相关观众正在观看的阶段。第二阶段由观赏者自行感悟与体会,因人而异,每个人都可能获得不同的感想。第三阶段是做出一定的理解并获得新的东西。这种阶段性的观赏方式反映了观众对园林景观的直观把握,在园林欣赏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园林建筑师在进行园林规划时,运用各种技术来构建不同的主题,从而升华主题的内涵,使其更具文化性。对于景观而言,其主题和文化对未来的发展是非常重要和有益的。
2.景观规划中主题和文化的表达
2.1中国传统园林景观
中国是东方园林艺术的发源地,其悠久的园艺历史积淀了深厚的传统文化。在中国特殊的历史文化发展进程中,传统园林始终承担着文化传承的责任。无论是园林景观萌芽的开始,秦汉园林,魏晋南北朝的自然景观,唐宋文人园林,还是清AI写作意园林,都遵循着自然为上的原则。基于这种园林景观建设理念,中国的传统园林巧妙地将山水植物和建筑结合在一起,创造了空间有限的无限美景。以自然界中的真实场景为基础,将建筑与自然所创造的美感融为一体,最终形成“天人合一”的主题公园。
中国传统园林的建设始终强调“造园之始,意在笔先”的意境,特别注重场景的融合和场景的感受,赋予自然景观高尚的品格和高尚的精神。同时,中国传统园林景观的一大特色是注重诗画创作和优雅意境的创作,中国传统园林的雕塑家将各种元素巧妙地整合到特定的物质空间中,赋予其一定的精神感受,使之升华为与受众共鸣的艺术空间,进而通过意境,突出了园林独特的文化内涵,而这也是中国传统园林的核心所在[1]。
2.2现代园林景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园林的形式和内容日益丰富和多样化。各种园艺技术的发展与传承,丰富和深化了中国现代园林的发展。随着中西方园林文化的不断交流和相互渗透,现代园林的发展迈出了新的一步,也为现代园林的重要性赋予了新的意义。就现代园林景观而言,它们展示的最突出的特征是要满足时代的不断进步,促进现代社会和园林的相互融合。现代园林的设计方法和理念比传统园林更为丰富,总的来说,现代景观的主题和文化方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第一,以人为本。现代社会提倡“以人为本”的理念。因此,在现代园林景观规划中,应注重塑造人性化的园林。把大众的个人经历放在重要位置并呈现出来。而主题和文化应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心理活动和生活习惯,突出时代的特征。
第二,多样性。现代园林的特点是外向和开放,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为现代园林的建设提供了更多的创新元素。科技的进步让园林规划的独特性有了进一步的提升,运用现代科技可以让园林更具有简洁性,让大众体验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之外还感受到如今科技的便捷与进步。
第三,自然精神。在现代园林规划中,必须创造出适合自己的灵活主题,最大限度地实现与自然的和谐。通过艺术方法再现自然,在保护和认识自然的基础上,注意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效应。以自然环境为依托的现代园林景观建设应充分体现了其人文价值,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将当地的、社会的精神与自然的精神融合在一起,实现现代社会与自然精神的和谐统一。
3.如何在园林景观规划中更好地体现主题与文化
3.1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有必要根据相关自然条件和园林景观设计目标从而进行综合分析,实现园林统一与和谐的发展。景观规划不仅是构思园林艺术的过程,也是实现园林内容和形式的设计过程。因此,在规划景观时,首先要掌握园林的功能和性质,然后根据园林的性质和功能确定园林的主题,并根据主题进行构思。而主题必须符合时代精神,民族文化的特点和城市的独特风格。例如,城市广场的建立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它具有休息,文化和商业的多种功能,是展示城市风格和文化特色的窗口。而在设计景观时,设计师必须遵循集成和创新的原则。在设计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注重传统,还要跟上潮流,实现创新。园林的主要目的是让人们更好地休息和交流,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因此,在建筑中,园林的主题必须以这些功能为基础,以适应各个年龄、阶层、职业与旅游者的多样化需求,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注重对旅游者的尊重和人文关怀[2]。
3.2保护生态,创造美丽环境
现代城市园林景观的设计与城市生态保护密切相关。园林规划必须严格按照当地生态环境的要求进行。这就要求相关设计师注重园林的外在美和实用价值,同时要注意景观建设所需植被对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影响,这样,就可以进行生态环境的保护。在规划城市景观时,有必要保护当地原生态植物,避免引入外来物种造成当地生态环境失衡。而这就要求设计师在园林规划前对场地进行详细检查,不仅要分析当地的植被,还要掌握当地的地形和环境,发现特有物种,然后根据这些物种,选择园林建设所需的植被或引入其他植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城市内创造一个新的文化环境,营造一个独特的美丽的城市环境氛围[3]。
4.小结
塑造景观的最终目标是利用景观突出主题,以主题表达特定的文化理念,最终实现优秀景观。无论哪个时期,只有主题突出、文化意义深刻的景观作品才能被接受和认可,才能不被历史的洪流吞没。将被公众真正的认可并且将它们所代表的主题和文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景观作品才可以被不断地继承和创新,从而发出它们真正的光芒。
参考文献:
[1]郭阳.关于园林景观规划中主题及文化的探讨[J].包装世界,2016,(06):68-69.
[2]俞政,沈伟荣.园林景观规划的主题与文化探究与讨论[J].中国园林设计研究,2011(9):55-56.
[3]吴志明.绿色建筑的暖通空调设计节能与优化措施[J].江西建材,2015,(23):49.
论文作者:臧佳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3
标签:园林论文; 主题论文; 文化论文; 景观论文; 园林景观论文; 景观规划论文; 自然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