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吴坤良*
(海南师范大学,海南 海口 571127)
摘 要: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植根于中国人民五千多年来的劳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中华民族文化,凝练于革命先辈在艰苦奋斗年代以及改革开放中形成的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文化中。要始终坚持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指引作用,确保社会主义优秀文化发展的纯洁性与激励性。同时立足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社会实践,不断创作出反映人民群众生活的作品,最后在国际交往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兼收并蓄借鉴外来文明中的精华部分与优秀成果。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
关键词: 坚定信仰;人民主体;兼收并蓄;民族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应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相结合,应用新的创作方法,创作出满足人民群众需要的文化作品,促进人民群众思维发展。我国在国际交往战略布局中愈加展现大国榜样,坚持促进双方价值认同,利益共赢,这要求我们在对外交流时有必要在共同认同价值的文化基础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因此要不断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时代内容更新,使其具备共同价值认同同时具备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理论能力。要满足国际交流对话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需要同时要满足培养中华民族精神文明发展需要。在如何促进社会主义特色文化问题上笔者有如下几点建议: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是为了服务物理课堂的教学,必须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创建的课堂教学环境要符合实际。改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以多种方式获取知识;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更易接受。帮助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性,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帮助学生明白和融会知识,创设“教学做”一体化课堂,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操能力。教师对信息化教学资源科学合理地利用能够显著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改进学生学习成果,减小课堂教学压力,最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3]。更新学生和教师的教学理念,通过混合教学改革实践和教学平台的建设来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师生交流,构建更加和谐的师生关系。
一、坚定思想信仰,坚定文化发展方向
坚定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信仰在思想领域的统领全局地位。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最理想、最合理、最具有革命性的理论,也是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核心组成成分,为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运用正确思想信仰意识的指引作用,塑造中国人民精神文明信仰,坚定中华民族精神意志,增强文化创作者的思想素质和创作觉悟,激起劳动者的劳动创造热情,增强人民群众为中华民族的中国梦实现的拼搏决心。同时凝练民族精神观念认同以及凝聚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坚定信仰促进人民群众的发展,同时这又具有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反过来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不断更新发展。坚定优秀文化的发展方向,必需要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制度,加大教育的投入,积极开展有关活动。大力促进优秀文化、发展健康有益文化的同时,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决心剔除腐朽文化,拒绝腐朽文化对大众的侵蚀,彻底刨除落后文化成长的土壤。
本文在现有企业成长能力评价的基础上,结合电子商务企业交易空间的虚拟性、较强的信息技术的依赖性以及高要求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整合程度等特性,遵从全面性、客观性、科学性、应用性和可操作性原则等指标体系确立的原则,建立了内生视角下的B2C电子商务企业成长能力指标体系,其中企业成长能力为最高目标层,中间准则层为资源能力、管理能力、技术能力和营运能力四个方面,子准则层(因素层)包含有形资源、无形资源等八个方面,因素层之下还有一层指标层。具体如图1所示。
二、立足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社会实践的源泉作用,把握时代脉搏
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主体,也是文化创作的主体。国家的主人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也是推进历史革新的绝对力量。只有立足于人民的主体地位才能掌握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脉搏,才能真正找到文化发展的根,文化发展的源。因此文化工作者既要志向高远,更要立足于立足人民,立足于人民生活的实际,主动接近群众、关注实际,积极体验最真实的人民生活,创作出属于大众、反应生活、把握时代、立足人民的中国特色文化作品。历史表明,脱离人民大众的文化创作会变成无本之木,无法体现人民需求的作品会变成不切实际的作品,因此我们只能从人民需求出发,从社会实际和文化理想出发,尊重文艺创作规律,做好创作与需求的辩证关系,营照良好的文化创作环境,致力创作出思想深邃,内容广泛、符合实际、接地气的优秀文艺作品,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立足于中华民族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伟大实践,确立社会实践对文化的来源作用。同时要求文艺工作者始终确保文化创作的最终来源是社会实践。以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立足于社会实践来不断体现中国特色文化的主体内涵,促进其不断更新和前进。
三、立足于本国实际,立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求
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战略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认识性概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世界人民如何共存所展示的共同价值选择。人类命运共同体具备世界人民的相同价值取向,体现了全世界人民共同的价值观念认同。整个世界的相同认识并不当当只有中国理念推行,而是全人类共同意识相认识,相统一的产物,是多样认同差异解决的集中展示,代表着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的价值认同和利益需求。作为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在国际交流上的展现,它既立足于本地文化,又不断认可文化差别和文化丰富性,展现了社会主义的价值认同和世界性战略眼光。我国要在对外交往与世界性策略上愈加展示大国风范,积极推进双方互动共赢。这要求我们在对外交流时有必要在共同认同价值的文化基础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因此要不断更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时代内容,使其具备共同价值认同时有能力能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在交流对话中与世界各民族文化相交流,立足于本民族文化自信同时兼收并蓄,踊跃借鉴各民族文化的优秀成分,不断促进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新发展。
四、结语
要始终坚持主流意识形态的文化发展作用,坚定文化创作方向。同时要立足人民主体地位,坚定社会实践的源泉作用,把握文化发展的源泉,只有把握住文化的根才能创作出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最后要打开国际视野,在构建共同价值理念交流时吸收最新文化发展前缘的特点,立足于文化交流的同时,展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优秀成就。
[ 参 考 文 献 ]
[1]赵玉.新时代背景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策略[J].文化学刊,2018(08).
[2]卢绍彤.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J].清江论坛,2018(02).
中图分类号: G1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0049-(2019)17-0270-01
*作者简介: 吴坤良(1998-),男,海南万宁人,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6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