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的建筑工程管理分析论文_张鑫

杭州市江干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心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本文对信息化背景下的建筑工程管理问题进行了分析,文章从阐述信息化背景下建筑工程管理的作用入手,进一步研究了加强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的措施,最后探讨了促进信息化在信息控制中的运用要点。

关键词:信息化背景;建筑工程管理;作用;应用措施;信息控制;运用要点

前言

在现代化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建筑工程也变得更加高级与复杂,因此工作人员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问题,必须采取科学的手段做好全面管理。鉴于管理对象需要涵盖一系列的工作流程、参与人员和施工材料等元素,因此单纯依靠人力进行管理无疑会影响工作效率,因此加强信息技术的运用,增强管理的信息化程度,是非常重要的。

1 信息化背景下建筑工程管理的作用

1.1 推动建筑工程管理现代化发展

在对建筑工程加以高效管理的工作体系中,工作人员应该就建筑工程项目的现实施工状况进行全面实时的跟踪了解,及时获知与工程相关的设计变更、竣工验收和款项支付等等工作内容信息,并且在现实的工程施工阶段,增强施工体系内不同利益参与方、不同部门和机构、不同工作人员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共同促进施工任务的高效完成,并且对施工的内容展开全面的监督管理,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得到实现。在施工进程中,会出现许多文件资料,必须对其进行全面整合与存储,若单纯依靠纸质档案的形式,难免会使得工作效率受到影响,特别是对于部分流通难度大的资料,施工管理的安全度和质量更是难以得到保障。所以在整个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管理方应该把信息化技术高效地融合到工程建设事业中去,在文件审批、施工设计、组织规划、施工管理等工作中都引入网络技术,使工作得到高效处理。而且,网络信息化管理还借助网络平台,打破了时空界限,因此有助于管理质量得到质的提升。

1.2 推动建筑工程管理集约化发展

在建筑工程管理体系不断成熟的背景下,管理的流程逐渐科学化、全面化,而与工程施工相关的数据信息也成倍出现,因此数据收集、整合、分析人员的工作量也随之增大,因此利用更先进而科学的方法,对此类数据做更全面的记录、更高效的整理和更准确的分析,为工程建设的决策、施工设计等工作提供可靠的信息基础,提升决策和设计工作的科学性。而在建筑施工项目类型不断多元化、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纸质资料也因此增加,这也进一步凸显了加大信息化技术的运用的重要性,不仅有利于节约资料存储的空间时间,而且有利于使数据查询、整合和存储工作更加有序化、高效化,最终推动工程管理的集约化发展。

1.3 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水平

结合当前经济与技术同步向前的时代趋势,建筑行业也打开了新的发展格局,各种工程项目的分布领域不断扩展,这在客观上也增大了工程管理工作的难度。将信息化技术运用到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体系中以后,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改善,并且使得各个部门与员工之间形成良好无障碍的高效沟通。

2 加强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的措施

2.1 加强信息化应用的统一性

在建筑施工的全程范围内,需要加大对科学技术和工艺的运用,使其对施工细节形成一定的约束和管理作用,进而优化管理的实际效率和质量,并且使得建筑工程的使用价值得到进一步提升。借助信息化技术的科学利用,不只是可以对正式的施工流程做高度管理,也可以确保施工操作满足现实运作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以建筑工程为核心的管理体系内,需要涵盖所有的施工流程,包括招投标环节、相关设计图纸、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数据资料和竣工时的验收报告,以及保修阶段的记录等等(如下图1所示),确保全过程信息搜集的质量和效率。在整个施工项目管理阶段,应该结合工程条件,对操作流程做有效地约束,保证作业流程的正确性。

图1: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的框架内容

2.2 推动信息化中层次化应用

在新的市场环境中,建筑行业中的工程项目已经有了不断扩张的分布领域,和不断变化的复杂内容,所以为了使复杂的工程体系处于有序运行的状态,需要在工程管理工作中倾注更多的精力,安排专业的管理人员,对管理现状做更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对相关部门的运行状况加以调查、审核,最终得到整体性结论。而建筑工程的整体管理,不只是牵涉到施工过程的管理问题,还会关乎单位与政府合作等等事宜。所以,在整个管理体系内,管理人员要对不同部门各个环节的管理办法和模式做准确把握。在管理阶段,如果因为环境和形势变化,必须融入全新的计划方案和管理元素,相关工作人员也需要结合现实状况作出合理的调整处理,使得工程当下的运行不受干扰。在建筑领域,信息资源的配备是管理工作者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科学处理数据,并针对多元化的信息打造多种层次需求的信息交流系统,是改善管理质量的重要渠道。

2.3 促进信息化在工程管理中的适应性

在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应根据信息的不同特点以及管理环节不同编制所具有的不同特点信息管理制度,提高数据信息处理效率的同时,保证管理工作的质量。由于建筑行业施工项目广,涉及内容复杂,施工过程容易受多种因素影响和干扰,因此,相关人员应对影响较大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总结,通过科学技术手段使影响因素朝着对工程质量有利的方向发展。信息化的逐渐推广使用,不仅使人力资源投入减少,管理工作质量提高,同时也使一些管理部门能够适应信息化的发展需求,跟随时代的脚步。

2.4 加强信息化应用的数据化

在建筑信息处理技术中BIM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较为先进的技术之一(BIM技术在项目管理中的运用如下图2所示),在解决工程管理的各项问题中应合理用用该技术对实际问题进行合理有效处理,并作出总结分析,对常见问题制定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因此,相关人员需要对信息处理,并实现信息的数据化,在对工程管理过程中,应对影响工程管理最严重的部分进行深入分析,并制定相关的解决方案,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在对信息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将数据化的信息移交给专业的管理人员,保证工程的质量,同时应该加强对信息管理人员的培养和训练,提高信息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适应社会的实际需求。

3 促进信息化在信息控制中的运用要点

3.1 保证资料得到妥善记录和存档

在工程管理工作中,应该认真完善会议纪要、变更申请、沟通记录、监理工作联系单、监理工作通知单、旁站记录、监理日志等等资料的内容,为后期的工作进展提供参考信息,全面的信息记录也有助于更清晰地展现出工程施工中各个环节的进展状况,通过对信息的分析,领导者能做出更科学的决策。此外,工作人员应该按照规范标准,对工程资料信息进行分类、分科目、分时间节点整理建档工作,要求全面、真实、规范,严禁凌乱不全和弄虚作假。

3.2完善资料的报审、报验制度

对于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资料、报告,需要得到严格的审核,因此完善内业资料的报审、报验制度,落实专人管理显得尤为必要。管理人员应该及时督促和提醒施工单位做好资料的报验和报审工作。以“未经报验,严禁进入下道工序施工”为执法重点,督促施工单位及时做好工程资料的报审报验工作。

3.3建立高效的内部沟通平台体系

在整个施工体系内,由于参与人员众多,需要运用到各种各样的材料、设备,且工序操作复杂,因此调动各个方面的资源进行协同操作,有利于打造更畅通的工作体系。需要建立独立的微信群或QQ群,入群后在群内及时做好信息推送和发布,以达信息公开、交流沟通、互相学习、接受社会监督的目的。

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信息化背景下的建筑工程管理的分析,意义重大。工作人员需要明确信息化背景下建筑工程管理的作用,如推动建筑工程管理现代化发展、推动建筑工程管理集约化发展、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等等;同时把握加强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的措施,包括加强信息化应用的统一性、推动信息化中层次化应用、促进信息化在工程管理中的适应性、加强信息化应用的数据化等等;在此基础上,对促进信息化在信息控制中的运用要点进行研究,保证资料得到妥善记录和存档,完善资料的报审、报验制度,建立高效的内部沟通平台体系。

参考文献

[1]刘志伟,陈泽正.论信息化高速发展背景下的建筑工程管理监督工作[J].工程质量,2016(S1):239-240+248.

[2]刘波.浅述信息化背景下的建筑工程管理[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21).

[3]黎冠威.试析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6(17).

论文作者:张鑫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1

标签:;  ;  ;  ;  ;  ;  ;  ;  

信息化背景下的建筑工程管理分析论文_张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