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生价值观研究及教育建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北京论文,价值观论文,建议论文,大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价值观的基本特征与类型
当前,历史性的社会转型引发了人们思想深处的变革——价值观的变化,成为社会研究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作为青年的优秀群体,具有对社会变化的敏锐觉察力和思想意识的先行性,并对全社会的价值观产生影响。价值观作为心理结构的核心成分,是心理学关注的研究课题。科学地研究大学生的价值观系统及其发展变化的特征是本文的主要目的。
价值观是指在主客体相互作用中,人们对事物及行为的意义、效用的评定标准,是推动并指引人们决策和采取行动的核心因素。
(一)价值观的主要特征
1、价值观的正负极向。
作为评定标准,价值观有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之分,任何类型价值观的正负极都表现出积极与消极两种性质。积极的价值观会使人的言行表现出健康向上的特征,消极的价值观则会对个人与社会产生不良的后果及影响。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价值观对人的言行具有动机和导向的作用。价值观反映了人们的主观认知世界和需求状况,如需要、人生观、道德观、世界观等。人们的许多行为是受价值观所支配的,价值观使人们的行为朝向于有意义的事物,推动人们去达到目标,实现价值。因此,树立正向的价值取向,对大学生的行为指导具有积极作用。
3、价值观的社会依从性。
价值观是环境与教育长期影响的结果,具有社会依从性。从其形成上来看,是可变性与稳定性的统一。价值观一经形成后便会相对稳定。当环境变化不大时,人的价值观多表现为一种量的变化;但是,当环境产生巨大变迁时,往往会引发一些人的价值观发生质的变化或主导价值观的转移。大学生处于价值观形成与定型阶段,表现出了可变与稳定的特征。因此,研究社会变迁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4、价值观的多样性。
每个人的环境不同、人生阅历不同,价值观也各有差异。有人崇尚科学,有人重视经济效益,有人追求管理地位。主导价值观的差异直接影响了人们的言行举止的分化。不同群体生活和工作的环境不同也会影响到群体的主导价值观,如艺术家群体多以审美型价值观为主,社会活动家以社会型价值观为主,自然科学研究者以科学型价值观为主。
(二)价值观的基本类型
价值观并非单一结构,它是一个多元结构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包含了许多成份,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具有各种成份,只是相对强弱不同、主导价值观不同。德国哲学家斯普朗格(E.Spranger,1928)在其《人的类型》一书中提出了六种价值类型:科学型、实用型、社会型、政治型、信仰型、审美型。这一理论被广泛接受,并被著名心理学家奥尔波特等人编制成《价值观研究量表》(Study of Value),用于测查和研究价值观。
本研究依据奥尔波特的六种分类标准并进行了适宜国情的修订,对各类价值观进行了正向描述,目的在于从价值观的积极性质来研究大学生的价值观特征。
1、社会型:注重关系与友爱,为人处事公平正义;关心他人, 乐于助人,诚实可信;喜欢民主有效的集体,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2、科学型:重知识,爱科学;看重能力,勤于思考, 追求真才实学;讲原则,不拘人情;重理轻利,理性化。
3、实用型:看重事物的功利价值,追求实用性,讲究经济效益, 追求财富积累;以是否有利于个体或集团和社会的生存与发展作为评价事物价值的标准。
4、 信仰型:追求理想与信仰;喜欢探索人生的意义与宇宙的奥秘;注重精神生活与道德修养;凡事随缘,顺其自然;相信宗教与自然的力量。
5、审美型:追求艺术美感,做事尽善尽美;讲究生活、学习、 工作丰富多采、和谐完美;以美感、对称、和谐的观点评价与体验事物。
6、政治型:关心国家与民族发展,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追求自尊与自强,责任感强;重视领导管理能力的培养,希望显示自己的能力与影响;关心伟人生平;勇敢顽强,喜欢奋斗与竞争。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基于价值观的上述特点及类型,本研究主要从心理学研究的角度,探讨大学生这一特定群体的价值观体系所表现出的特征。
1、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系统和主导价值观的表现特点。 本研究通过分析当前大学生对六种价值观的比较性评价,确定各种价值观在价值系统中的排位主次,确定当前大学生的主导价值观,分析价值观系统的表现特征。
2、大学生的价值观受社会变迁的影响而发生的演变现象。 本研究通过对近十多年大学生价值观研究结果的比较,分析大学生价值观变化的特点及其社会依从性。
3、学科性质、 性别差异和职业定向与大学生价值观表现特点的关系。本研究通过对不同群体大学生价值观的差异检验,以确定学科、性别、培养方向与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系。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选择了北京地区的九所大学268名大学生,涉及了30 多个学科专业,这些学生来自全国30个省市和地区。学校包括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轻工学院、首都经贸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联大、中国科技经营管理大学、北京语言学院。对这些大学生施测了《价值观类型量表》,此量表是以奥尔波特价值观量表为基础修定而成的标准化测验,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三、大学生价值观体系中的回归趋向与多元化特征
表1 北京大学生价值观等级排列表
价值类型 社会型 科学型 实用型 信仰型 审美型 政治型
平均数23.07
23.50
23.5723.66
25.06 26.36
排列等级1
2
3
45 6
从表1结果中可以看出, 大学生的价值观体系表现出了主次之分和多元化的特点。六种价值观的等级排列顺序为:社会性、科学型、实用型、信仰型、审美型、政治型。这一结果反映出了当代大学生的价值主流倾向。
(一)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回归
统计结果表明社会型价值观位于大学生价值观体系中的首位,社会型价值观的主要特点是重关系,讲友爱,公平正义;关心他人,乐于助人,待人诚实;喜欢民主有效的集体,注重和谐的人际关系。在几年前的青年价值观研究中(中国社科院,1992),发现青年人的价值取向明显地表现出个体本位和实用主义取向的增长。但随着大学生对近年来社会现象的反思、精神文明建设的加强和社会对传统美德的呼唤,大学生们对社会型价值观的认可也在提高。传统文化中倡导人际和谐,强调人际规范,注重群体本位或集体意识价值观念,为许多大学生所推崇。群体本位取向出现了回归趋向,并展示了新的特点。从个体心理发展的角度看,大学生已经意识到建立和谐人际关系和人际运作能力在现时生活和未来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另一项有关大学生心理的研究(许燕、梁向芬,1997)表明,大学生面对的首要心理问题是来自人际交往方面的各种困惑,并把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看,社会现代化的特征使个人的社会效应弱化,使集团效应日益显示出主导作用。人们逐渐看到集团经济与个体经济在规模上的差异,研究团体化与研究个体化在成果上的差异。在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关系”成为集团与集团、个体与个体的各种连结的纽带。大学生意识到他们未来将生存并运作在社会大群体中,社会型价值观对其言行的指导作用日益重要起来,使其在价值体系中一跃为第一位。
(二)价值观的多元化取向
大学生的价值观体系已由传统的单一取向转变为多元化取向。大学生的价值选择表现出了多重性与宽松性的特点。从表1 所显示的结果中可以看出,社会型、科学型、实用型和信仰型几乎并驾齐驱,经统计检验结果表明它们之间的平均数差异并不十分显著。这说明大学生群体价值观体系的建构,已经不是以某种价值观为核心的单一主导价值观为特征,而是以多元价值观为基础的兼容性价值体系。现代社会发展的多元化特征,使大学生对文化与知识的吸纳也遵循了多元化的原则,他们探索不同的知识领域,培养多种能力以求适应多元化的世界。价值观的研究结果体现出,大学生除注重团体效应和人际关系外,也重科学,讲究实用,并追求理想。在大学生的价值观体系中的兼容性,还表现在大学生对一些特点不同的价值观念能够兼容并蓄,而不是将之对立与排斥。他们既注重真才实学,又重功利,既看重物质享受,又加强道德修养。以是否有利于个人生存与工作发展作为评价事物价值与指导行为的标准,将现代的与传统的价值观、民族的与外来的价值观整合在价值体系中,一反传统价值观念的绝对严格性与界限分明性。
四、大学生价值观的变化与社会依从性
表2 不同时期大学生价值观的变化
等级排列 1 23 4 56
1984年 政治型 审美型 科学型 实用型 社会型 信仰型
1989年 政治型 审美型 科学型 实用型 社会型 信仰型
1992年 实用型 社会型 政治型 科学型 审美型 信仰型
1997年 社会型 科学型 实用型 信仰型 审美型 政治型
表2综合、比较了四个时期有关大学生价值观的研究结果, 从中反映出了社会环境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影响,及不同价值观的演变特点。其中主要说明了大学生价值观的演变是以十多年来社会变动为背景的文化变迁。国外政局的动荡、国内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经济改革、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撞与整合等,都是大学生价值观演变的影响因素。
(一)价值观演变的社会依从性
价值观具有社会性,它是由社会产生,并随社会变化而变化。表2所显示的不同时期大学生的价值观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发展特征。
1、社会发展的相对稳定性决定了人们价值观的稳定性。
表2结果显示,1984年有关价值观的研究结果与1989 年的研究是一致的,这与1984年和1989年中国社会特征未发生重大变化是相吻合的。而1992年的价值观研究结果与1984年和1989年的结果表现出了显著的差异,这与当时中国社会发生的巨变是紧密相连的。社会经济体制的改革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了强烈的社会震动力,首当其冲的是对人们价值观的冲击力。近几年的社会变化,使大学生的价值观体系表现出多变的特征,这也反映在1989年、1992年和1997年大学生主导价值观的变化上。从政治型转化为实用型,继而又转化为社会型。从这些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价值观的变化是中国社会发展跳动的脉搏。
2、社会发展特征决定人们主导价值观。
1984年的研究结果表明政治型的价值观雄居榜首(雷霆、杨国枢,1984),体现了当时传统的“学而优则仕”思想仍存留在大学生们的头脑中;“文革”十年对美的事物排斥及对美的追求压仰,解禁后的人们对美充满了无限向往,特别是女生把审美型价值观放在价值体系的首位。从1989年有关北京大学生的研究结果(彭海平、陈仲庚,1989)看,政治型在大学生的价值观体系中为主导价值观,反映了当时大学生对我国政治事务及国家发展的关注性与社会参与性。这时的政治型价值观与1984年政治观的层次已有所不同,大学生的政治型价值观已从个人发展型转化为社会关注型。1992年“小平南巡”,掀起了我国经济建设的高潮,在高校也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大学生开始注重实用价值,注重经济效益。社会竞争机制的加强,择强弃弱的现象,使大学生更以是否有利于个人生存与工作作为事物价值的评定准则,这些都体现出了实用型的价值观念。孙建敏于1992年对大学生价值观的研究结果验证了这一点,表2的结果显示,当时大学生的首要价值观是实用型。1997年, 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再次呼吁公平正义、助人为乐、建立和谐的社会人际环境,强调团体的凝聚力和集团效应,使社会型价值观念跃居头位。中国社会近十年来翻天覆地变化,社会转型对人们的价值观念带来巨大冲击。价值观从政治型转变为实用型,继而又转向为社会型,这说明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的演变与整个社会演变趋势基本上同步。这一演变过程的相伴性反映了大学生价值观形成对社会环境的依从性。
(二)主导价值观的不同演变趋势
表3 不同时期大学生主导价值观的变化趋势
年代1984年1989年1992年1997年
政治型1 13 6
实用型4 41 3
社会型5 52 1
表3显示了不同时期大学生主导价值观的变化趋势。 政治型价值观由1984年、1989年的首位退居1992年的第三位,又跌至1997年的末位,表现出不断递减趋势,说明当前大学生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注程度和政治热情有所低落。但是,自“五四”以来,关心政治及国家命运已成为北京大学生的传统风格,这一风格仍保留至今。与香港和台湾的大学生相比,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大学生对政治的关注程度仍明显地高于港台地区的大学生(雷霆等,1984;许燕,1997)。实用型价值观表现出起伏变化的状态,由1989年的第四位,升至1992年的第一位,又落至1997年的第三位。社会型价值观则表现出不断递增的趋势,由1984年、1989年第五位,升至1992年的第二位,到1997年的第一位。这三种价值观的变化趋势说明,不同的价值观由于受社会、文化、经济诸因素的影响与制约作用不同,表现出了不同的变化趋势。
五、不同群体大学生价值观的差异特点与相关因素
大学生是一个复合性群体,不同群体间的各种特征及环境差异,使大学生的价值观表现出不同特点。本研究比较文理生差异、男女生差异、师范生与非师范生的差异,显示了学科、性别和培养方向与价值观的相关关系。
(一)学科因素与文理科大学生价值观的差异比较
表4 文理科大学生的价值观差异检验表
文科
理科
(143人) (125)人文理差异
价值类型 平均数 排列平均数 排列T值显著性水平
等级等级
审美型23.591 26.346 -3.35 0.001* * *
社会型23.612 22.592 1.41
0.160
信仰型23.703 23.624 0.12
0.905
实用型23.824 23.363 0.57
0.567
科学型24.695 22.471 2.86
0.005* *
政治型26.826 25.975 1.07
0.286
文理科大学生虽然大都生活在同一校园,却接受了不同类型的知识教育与思维方式的训练。学科性质的差异也使文理科大学生表现出不同的价值观偏好。其差异主要表现出两个特征。其一,在价值观体系中六种价值观的排序不同,如科学型被理科学生排在第一位,而被文科学生排在第五位,审美型被文科学生排于第一位,而被理科学生排于第六位;其二,在主导价值观上差异显著(差异检验T值达0.001,0.005 水平)。文科学生的主导价值观是审美型,他们追求美的事物,注重生活的和谐完美与丰富多采。而理科学生的主导价值观则是科学型,他们体现出重知识,爱科学,勤于思考,遵循科学原理,讲究实事求是的特点。文理科学生由于学科性质差异体现出不同的价值风格,这说明不同学科学生其主导价值观与其所学专业非常接近。但本研究无法确定是价值观的类型决定了大学生对学科的选择,还是学科的学习性质决定了大学生的价值观类型。
(二)性别因素与男女大学生价值观的差异比较
表5 男女大学生价值观的差异检验表
男女
(112人) (156)人 男女差异
价值类型 平均数 排列 平均数 排列T值显著性水平
等级 等级
科学型21.45124.965 -4.54 0.000 * * *
社会型22.83223.231 -0.55 0.584
实用型23.64323.502 0.17
0.864
信仰型23.84423.543 0.39
0.698
政治型25.14527.216 -2.57 0.011 *
审美型26.61623.964 3.16
0.002 * *
由于生理特征和家庭、学校、社会对其性别角色要求不同,也导致男女大学生的价值观差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六种价值观的等级排序不同;二是主导价值观不同,男生为科学型,女生为社会型;三是在科学型、政治型和审美型价值观上男女差异显著(T值达0.000, 0.011,0.002水平),男生比女生更注重科学型、政治型, 女生比男生更偏爱于审美型。
(三)职业定向和师范生与非师范生价值观的差异比较
师范生与非师范生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培养目标与职业定向上。两类学生的差异表现出六种价值观的排序不同;主导价值观不同,师范生为信仰型,非师范生为实用型;在信仰型和审美型上差异显著(T 值达 0.002,0.023水平),而且均表现为师范生的注重程度高于非师范生。 这些差异都与他们各自的培养目标和职业要求相对应,非师范专业多为应用型专业,与实用型价值观相吻合;师范专业对理想追求与道德修养及工作完美感的高要求,与信仰型、审美型价值观相吻合。
表6 师范生与非师范生的价值观差异检验表
师范生非师范生
(156人)
(112)人二者差异
价值类型 平均数 排列 平均数 排列
等级 等级T值显著性水平
信仰型22.71124.974 -3.07 0.002 * *
社会型23.08223.042 0.05
0.958
科学型23.42323.623 -0.24 0.809
实用型24.01424.971 1.29
0.199
审美型24.26526.186 -2.29 0.023 *
政治型26.57626.075 0.62
0.811
(四)不同群体价值观差异的跨时空性
在上述不同群体的价值观比较中,最典型的差异体现在不同团体的主导价值观上,而且这些差异表现出一定的时间与区域的稳定性。在另一项关于大学生教育价值观的研究中(许燕,1995)也发现同样的结果,如理科学生比文科学生更偏重于科学价值观;男生比女生更看重科学与领导(政治型)价值观,女生比男生更看重审美价值观。而且,这些价值观的差异不仅表现为时间上的稳定性,也表现出了跨区域性。北京大学生与港台大学生表现出一些共同的价值倾向(许燕,1997)。如北京、台湾与香港的男女大学生均在审美型、科学型和政治型价值观上性别差异显著,女大学生偏爱于审美型,男生偏爱于科学型与政治型。由此可见,学科性质、性别差异和职业定向与大学生的价值倾向具有特定的关系。
六、教育建议
综上所述,当代北京大学生价值类型的排列等级从高到低依次为:社会型、科学型、实用型、信仰型、审美型、政治型。大学生的价值观表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和传统价值观的回归倾向。北京大学生价值观的演变特征表现为:不同时期大学生主导价值观的变化与社会演变趋势相吻合;同时,不同的主导价值观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不同性质的大学生群体其价值观表现出了显著差异,学科性质、性别差异和职业定向与大学生的价值观具有特定关系。依据上述结果,我们提出如下教育建议。
(一)加强教育自身的引导性功能
价值观教育是当前大学生教育的核心内容。早在本世纪70年代,在世界范围内就开展过一场轰轰烈烈的“价值澄清”(Valuesclarification)问题的大讨论。 “价值澄清”是指一种以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为核心的教育方法(方俊明,1990)。通过教育来帮助受教育者建立起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价值观,是关系到国家与社会发展前途的重大教育问题。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与定型阶段,教育的引导作用至关重要。价值观的正负极向决定其对大学生言行的积极与消极的导向作用。教育工作者应该准确地把握大学生价值观的主流。从本研究结果看其价值观的主流倾向是积极的,教育者要因势利导。价值观教育并非是只强调社会所认可的主导价值观,它是对整个价值观系统的一种全面性教育。六种价值类型在每个人身上都存在,大学生价值观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价值观的主次、发展水平和正负极向上。教育的关键是要以各类价值观的积极特征为出发点对大学生加以引导。如社会型价值观为当代大学生的主导价值观,教育者应该培养学生友爱互助、公平正义的品行,防止学生出现具有个人主义色彩的圆滑倾向和为了寻求和谐的人际关系而丧失公正性原则的品质。位于第三位的实用型价值观其正负极向更为明显,教育的引导作用也更加突出。其实用型价值观消极特征的极端发展,会使学生成为一个见利忘义、不择手段的个人主义者;价值观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明辨实用型价值观的正负两极性特征,教育学生正确的实用观是以有利于社会和个人健康成长为前提的,而不是建立在损害集体和国家利益基础之上。因此,价值观教育的主要作用应该是引导大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念。
(二)加强价值教育的环境调控作用
教育环境是指直接影响到教育实施及效果的外在因素,包括教育者的价值观和教育的社会环境等因素。
在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时,教师自身的价值取向及价值类型会对学生产生最直接的影响。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播者,也是人格的示范者。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将学科及职业所需的价值观潜移默化于学生的意识深层。如文理科学生、师范与非师范学生的价值观差异就说明了这一问题。而教师价值取向的高尚与否,也对学生起到了言传身教的作用。教师对人生、社会及世界的看法,做事为人的原则,往往会对学生今后的人生道路产生重要影响。因此,高校要提高对教师意识层次的管理,通过提高育人者的价值水平来加强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
价值观具有社会性,价值教育离不开社会环境。学校无法直接控制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思潮的走向,但学校可以通过对社会发展规律及特征的理论与实践性分析,提高学生理论思维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教育使社会环境的积极影响得以强化,使消极影响得以弱化。其关键在于加强并提高政治理论课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质量,要针对大学生价值观的薄弱环节,开展教育。如不仅让学生关注国家与民族的发展,更应增强其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提高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这些价值观的高层次内容并非过时,而是非常必要,是建构及传扬中华之魂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