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就业问题探讨综述_企业经济论文

我国就业问题探讨综述_企业经济论文

我国就业问题讨论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就业问题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就业问题已成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挑战,就业问题解决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也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一、我国就业的现状

1.中国已经进入商品过剩时期,但最短缺的是工作岗位,是饭碗。赵晓认为,先不算需转移出来的富余人员,我国需就业的劳动力数量为1.77亿人,相当于全部劳动力总数的1/4。再加上各种企事业单位富余人员2000万,我国需就业和再就业的劳动力就达到1.97亿人。假设今后我国的经济增长率为8%,就业弹性系数为0.13,则每年对劳动力的新增需求为800万。两者相抵,我国还将有1.89亿的劳动力处于失业或隐性失业的状态,相当于现在城镇全部就业人员的90%,或者全部劳动力人数的1/4。未来5年造饭碗的压力相当于过去50年。(注:赵晓.处于临界点的中国失业问题[N].证券时报,2002—06—21.)

2.经济与就业没有同步增长。范剑平认为,2002年我国经济出现了一个现象,就是在经济增长率出现明显回升的同时,就业却没有同步增长。根据经济增长与就业弹性的计算方法,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就业弹性是0.32,即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以带来320万人就业。现在我国的就业弹性已经下降到0.10,即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只能带来100万个新增就业岗位。如果2002年经济增长达到8%,就可以新增800万个就业岗位,但是,一季度运行下来,就业岗位却没有增加。(注:中国经济面临考验,增加就业挖掘内需是重点[N].深圳商报,2002—08—26.)

3.城乡劳动力的竞争趋于激化。邓聿文认为,当前就业问题的严重性表现在它与农村问题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农村滞存了数以亿计的剩余劳动力,入世的冲击,仅考虑3%的粮食进口,就将减少农业就业机会上千万个。因此,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在现有1000多万的基础上,每年还将至少增加200万。(注:邓聿文.调整发展观[N].中国经济时报,2002—06—06.)

4.陈淮认为,按照“十五”计划的数字,“十五”期间将有400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向城镇和非农产业就业。从农村的发展需要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要求看,5年转出4000万剩余劳动力还是远远不充分的。从城乡平衡发展的要求看,我们需要在未来5~10年的周期内,每年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出1500万~200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方面城市劳动力正在不断降低选择就业岗位的条件,另一方面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正在通过种种就业技能的学习途径提高自己对就业岗位的竞争能力。城乡劳动力对有限就业岗位的直接竞争已经不可避免。(注:陈淮.应尽可能多地使农民转出来[N].中国经济时报,2002—12—24.)

5.失业率不断上升。李培林认为,目前中国的失业问题是建国以来的第5次高峰。虽然统计的城镇登记失业率只有3%~4%,但实际的失业率在8%~9%。失业人员中,包括700万左右的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000多万下岗失业人员,120万~150万城镇农民工失业人员,70万待业的大学和专科毕业生。(注:唐福勇.2002经济焦点问题:就业,入世之后是增是减[N].中国经济时报,2002—12—24.)

6.再就业率下降。贺劲松认为,再就业人数不断上扬。目前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已达1150万人,今后还将不可避免地增加,构成庞大的再就业需求。而再就业率却逐年走低,已从1998年的50%降至2001年的30%,2002年上半年仅为9.1%。再就业率持续下降又直接导致再就业困难群体逐渐增多。(注:贺劲松.我国的就业空间有多大[N].中华工商时报,2002—12—24.)

7.结构性矛盾凸显。白天亮认为,2002年劳动力市场整体上是“僧多粥少”,但各技术等级的劳动力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对技术工人的需求近年一直在上升,但从未表现得如此突出。劳动力市场的这一现象,集中暴露出我国劳动力供求的结构性矛盾。一方面,失业人数不断增加,劳动力供给持续增长;另一方面,劳动者的素质不能满足需求,不少岗位空缺。结果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就业矛盾并不能得到相应缓解,还形成一批就业弱势群体,如年龄偏大、技能水平偏低的劳动力。(注:白天亮.就业格局悄悄变[N],人民日报,2002—07—30.)

二、产业就业压力的原因

1.我国就业和再就业是长期面临的基本问题。刘伟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总量大,农村5亿多,城镇2亿多;而且劳动力的新增量也很大,每年1300万人左右,相当于欧洲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二是从我国经济结构变化上看,我国处于工业化加速时期,工业化加速时期最显著的社会变化就是农业产值和农业人口比重持续下降。1978年,我国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2%,现在是45%。未来30年,我国农业人口还要再下降30个百分点,未来农村转移人口的规模和速度还将进一步加大。三是失业与空位并存的问题在短期内只能缓解,而不能最终解决。我国劳动力总量大,对人力资本的投入又有限,存在大量没有受过培训的简单劳动力。因此,劳动力素质问题也是要长期面对的问题。(注:张玉玲.如何认识中国的就业压力[N].光明日报,2002—09—23.)

2.就业问题的出现是经济转型的结果。邓聿文认为,在一定意义上说,中国出现大批待业和失业人口,是中国为提高经济效率和效益付出的代价,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成本。另外,大批劳动力的失业不仅源于市场经济体制,还源于中国庞大的人口数量与有限的资源之间的矛盾。(注:邓聿文.调整发展观[N].中国经济时报,2002—06—06.)

3.就业问题的出现源于市场调节作用的局限性。赵磊认为,面对我国总量绝对过剩的劳动力,市场的调节作用必然受到局限,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时间上的局限。在计划经济下,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是低效率的,正是这种低效率为市场调节提供了发挥作用的余地。但是,在劳动力总量绝对过剩的背景下,随着市场机制在广度和深度的扩展,市场对劳动力供求的调节作用将日趋接近临界点,其作用正在趋于递减。(2)空间上的局限。从微观来看,市场对劳动力供求的调节作用是有效的;然而从宏观来看,市场对劳动力供求的调节作用似乎越来越力不从心。比如,农村剩余劳动力难以被城市吸纳,城市下岗工人再就业越来越困难,失业的波及面越来越大,就业弹性系数越来越低。(注:赵磊.警惕就业问题上的市场失灵[N].光明日报,2002—06—04.)

4.国有经济长期垄断,造成了巨大的就业压力。胡鞍钢认为,国有经济长期垄断服务部门不仅阻碍经济增长、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还极大地阻碍了创造就业机会。虽然服务业已成为我国新增就业主渠道,在整个创业和新增就业中的贡献已经超过发达国家,从增量看已经达到58%,但服务业创造就业的能力却在大幅下降。从新增就业总数来看,“九五”期间服务业吸纳就业能力较“八五”期间下降了一半。有关统计数字表明,我国城镇国有经济在新兴产业中的比重明显高于国有经济中就业在城镇就业中的比重,也大大高于制造业中的就业比重。2000年,我国城镇教育文化广播产业国有经济比重高达96.7%,卫生体育社会福利业国有经济占87.5%,科研占86.8%,而这些部门在西方国家基本是私人化或民营化的。此外,我国金融保险业中国有经济占68%,交通运输业国有经济占66%,房地产业国有经济占63%。胡鞍钢指出,国家继续向上述部门投资,出现近年来我国在职职工平均劳动报酬增长过快现象,也是目前城镇失业率上升、就业率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注:扩大就业要倚重服务业[N].经济参考报,2002—08—28.)

5.有人就我国就业问题的原因向专家进行了调查。30.9%的专家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快,给城镇就业造成冲击。29.1%的专家认为是国企改革深化造成就业紧迫。2000年和2001年,城镇单位分别比上年同期减少2220万人和1906万人,其中国有企业比上年同期分别减少1858万人和1879万人,分别占城镇单位减少人数的83.7%和98.6%,直接造成失业、下岗。29.1%的专家认为是经济结构调整不到位产生就业压力。经济结构调整不到位,即非公有制经济建设不到位,第三产业发展不到位。(注:李晔鸿,张海旺.2002年中国经济强弱看点[N].中国经济时报,2002—08—16.)

6.企业创新没有搞好。王诚认为,核心就业是指与企业创新活动相联系的就业。从表面上看,就业或下岗失业的困难来自于国有企业改革力度的加大和政府事业单位的机构精简改革的深化,以及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释放速度加快,但根本原因是企业创新和核心就业扩展的发展缓慢和滞后。企业创新虽然使得一个企业或行业的就业量在短期内有所缩小,但是它所推动的技术进步和就业机会的增加却可以使就业大为改善。(注:王诚.就业思路上的四大误区[N].光明日报,2002—08—15.)

三、如何看待当前的就业形势

第一种观点,巨大的就业压力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国家信息中心的一份预测报告认为,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造成社会资源尤其是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使实际经济增长远低于潜在经济增长。根据奥肯定律,失业率每高出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就低于潜在国民生产总值3个百分点。按此推算,我国潜在经济增长应比目前的实际经济增长率高若干百分点,但实际情况是目前增长8%还需扩张性经济政策的支持。其次,失业率过高有失社会公平。失业增加是经济社会变革过程中多因素作用的结果,让少数人——失业者承担损失(或成本)显然是不公平的,失业率上升进一步拉大了居民收入差距。(注:段树军.预测报告分析:新一轮景气周期正逐步形成[N].中国绿色时报,2002—12—12.)

第二种观点,就业形势是国民经济发展运行状态的集中反映。刘福垣认为,首先,就业不仅是人谋生、乐生的需要,而且是个人纳入社会关系总和成为社会人并保障人的本质、人性不退化,随着人类社会整体进步得到不断升华的基本条件。一个国家失业人口比重过大,超过自然失业率,就说明资源分配结构等经济结构存在失衡现象,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偏离了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其次,劳动力脱离社会生产过程是社会资源的一种浪费。企业追求的是个别资本的效益最大化,政府应该追求社会总资本效益的最大化。微观成本的节约有时是宏观成本的浪费。活劳动是一种潜在的不能储存的劳动能力,降低活劳动成本,微观经济效益提高,但节约的活劳动如果不用于其他劳动过程,对社会来说就是一种浪费。宏观成本和微观成本的差异是社会总成本的虚费,是全社会的损失。国家制定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是以社会资本运营为对象的,因而政府应该尽量减少失业人口。只有千方百计增加就业,不断降低社会成本,才能达到宏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注:刘福垣.就业是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N].人民日报,2002—09—30.)

第三种观点,15~20年后中国的就业矛盾才有望得到缓解。赵晓认为,中国劳动力总供给近10年内将会从7.13亿增加到7.81亿的峰值,此后缓慢下降,到2020年可下降为7.75亿。按照7%~8%的经济增长率以及较高的就业弹性系数0.1707测算,20年内劳动力总需求将从5.76亿增长到7.41亿。也就是说,大概在15~20年后中国的就业矛盾才有望得以缓解。但“十五”期间劳动力供求矛盾十分突出,每年需就业人口总数约2000万人,而每年能提供的就业岗位只有1600万人,五年下来积累的失业人数总共将达到4000万人。中国的失业率有可能超过国际警戒线12%,接近于14%。这在新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必须引起高度警惕。(注:赵晓.处于临界点的中国失业问题[N].证券时报,2002—06—21.)

第四种观点,就业的矛盾在日趋尖锐,但就业格局的变化中也有许多积极因素。如下岗生活保障逐渐向失业保险并轨,全国领取失业保险的人数明显增加。下岗职工在劳动力供给中的比重逐渐降低,劳动力供给以就业转失业人员、新成长失业青年及农村劳动力为主。这表明,下岗这一过渡性机制正在弱化,用人单位通过市场自主调节用工、劳动者自主择业的机制基本形成,市场导向的劳动力市场正在步入正轨。这样一个大市场的形成终将有利于促进就业。至于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国企改革的深化,最终的目的是使整个经济发展进入良性循环,将对经济增长产生巨大的作用,而就业岗位的增加最终还要靠经济的增长。(注:白天亮.就业格局悄悄变[N],人民日报,2002—07—30.)

第五种观点,不应过度夸大就业问题的严重性。魏杰认为,在评价目前的就业形势中,就业机会的增加比前些年降低了,但是在这里要看到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公开就业人数的增长速度似乎减缓了,但是隐形就业的人数却在增加。在现实生活中,有隐形失业的问题,也有隐形就业的问题,例如非单位就业、非组织就业的现象就是隐形就业,而这种非单位就业、非组织就业的现象已经很多。随着社会生活的日益复杂化,隐形就业的机会会很多,应该看到这种隐形就业也是就业。所以,不能因为公开就业人数相对量的增长速度放慢,就过度夸大就业压力,而应该看到新形势下新的就业机会及就业状况,从而形成新的评价就业问题的指标体系。(注:魏杰.应向市场要就业[N].经济参考报,2002—08—22.)

四、我国的就业空间有多大

第一,入世对我国就业的影响。乐观的观点多是基于入世前的调查分析而且乐观的程度也非常高。国际失业与就业委员会认为中国加入WTO后,每年国内生产总值将提高3个百分点,相当于300多亿美元,并认为每提高1个百分点的国内生产总值可以增加400万个就业机会,由此得出了入世后中国每年可增加大约1200万个就业机会的结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一项研究表明,2000—2010年的10年间,就业弹性会比20世纪90年代平均提高50%,达到0.15左右。以此推算,如果2000—2010年中国的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7%的水平,入世后能够比入世前每年平均增加450万个左右的就业机会。悲观的观点也多是依据入世前的预测和分析。根据华盛顿国际经济研究所的评估,如果中国在对美的WTO谈判中让步,即放开受到保护的农工产品,将导致增加失业工人1100万人。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的研究人员在1996年测算中,预测入世将减少1/4的就业机会。(注:唐福勇.2002经济焦点问题:就业,入世之后是增是减[N].中国经济时报,2002—12—24.)

第二,尽管就业和再就业工作难度不小,但我们仍然面临着许多有利条件,有着巨大的就业空间。从大局看,我国经济正处于高速成长阶段,为解决就业问题提供了有利条件。从所有制看,私营、个体经济是增加就业的一个重要途径。随着党的十六大召开,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迎来新的发展时期,为就业提供了较大空间。从产业看,第三产业是我国扩大就业的主要出路,社区服务是再就业的主要领域。目前,我国第三产业、社区服务业有很大的就业潜力,每增加1个百分点就可增加就业岗位85万个。在我国城市,至少有1500万个社区就业岗位可以开发。从企业看,中小企业是再就业的主要载体。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已超过8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我国新增就业岗位的80%来自中小企业。为了改善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环境,我国制定了中小企业促进法,银行也表示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只要抓住这些机遇,促进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就能为再就业打开又一条新路。(注:贺劲松.我国的就业空间有多大[N].中华工商时报,2002—12—24.)

第三,就业岗位的增加出现了新亮点。“十五”计划执行一年多来,就业岗位的增加上出现了一些始料不及的新亮点。比如,“十五”提出结构调整是主线,设想中重视的是高新技术产业,但最近两年中国发展最快、对就业岗位的增加贡献最大的是制造业。目前有个说法是中国正在成为世界制造中心,最近两年家电业的发展再起波澜,汽车业也出现了新企业、新品牌不断涌现的局面。制造业以及配套产业正成为吸纳就业的新源泉。(注:张玉玲.在世界范围配置就业资源[N].光明日报,2002—05—20.)

五、政府在就业中的作用

第一种观点,政府工作的重点应该发生变化。范剑平认为,作为政府来讲,宏观调控的最大目标,必须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它们的排序。当经济可能步入良性循环时,政府工作的注意力应放在就业上来。在当前经济增长势头不错,就业又很困难的情况下,政府工作的重点应该发生变化,应该把就业放在首位。(注:中国经济面临考验,增加就业挖掘内需是重点[N].深圳商报,2002—08—26.)

第二种观点,政府应该强化自己的责任。赵磊认为,在市场经济日益走强的今天,政府对于就业问题不能无所作为,而是有必要强化以下责任:一是“保”,即尽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不仅使结构性失业者,而且使总量过剩的劳动力也能得到切实的生活保障。二是“导”,即推出相关的政策措施(如税收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尽力增加就业机会和扩大就业量。三是“促”,即加大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以促进就业的增加。(注:赵磊.警惕就业问题上的市场失灵[N].光明日报,2002—06—04.)

第三种观点,政府应强化对就业机会的创造。魏杰认为,政府对就业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不应把再就业数量作为评价政府政绩的指标,更不能“腾笼换鸟”,不能排斥外地人员在本地就业。评价政府对于就业问题贡献的标准,应该是对就业机会的创造。创造就业机会是政府应做的事情,至于是哪些地区的人就业,则是就业者之间的选择和竞争问题。应防止因为就业压力而加大清理外地人员及民工的倾向。(注:孙明泉.如何看待当前的就业形势[N].光明日报,2002—08—02.)

第四种观点,保护就业弱势群体是政府最基本的功能之一。杨宜勇认为,经济发展是就业之母,但是经济发展不可能自动解决所有的就业问题。即使在比较理想的情况下,自然失业率(西方发达国家目前一般为6%左右)的水平也是不可能长期打破的。那么,这个时候政府必须采用事后的办法,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来解决下岗失业人员的后顾之忧。一方面,要解决他们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另一方面要通过提供有效的培训,帮助他们尽快重返劳动力市场。保护就业弱势群体是政府最基本的功能之一。(注:杨宜勇.把促进就业作为经济和社会政策的优先目标[J].经济活页文选,2002,(13).)

高书生认为,对比较弱势的群体,政府可以适量地购买一些岗位,但一定要严格限制。如何既解决就业,又推动市场就业机制的建立,是重点要考虑的问题。(注:王南.中国真实的失业率到底是多少[N].中国经济时报,2002—09—16.)

第五种观点,政府应提供创造就业的环境。范恒山认为,政府直接提供就业岗位永远解决不了就业问题,改善政府行为的关键是政府不是自己去寻找创造就业的机会,而是提供良好的就业与创造就业的环境:一是优化就业环境,要降低创业的门槛,要对新办的企业减免税收,要扫除一些无形的障碍,协调政策目标的冲突;二是指导就业行为;三是提供就业的基本保障。保留一个适当的失业人数是市场经济的需要,政府的工作重点是放在托底的保障上,即解决最贫困人口的基本生计问题,相应地通过其他改革来解决资金的合理使用问题。(注:王南.中国真实的失业率到底是多少[N].中国经济时报,2002—09—16.)

六、扩大就业的途径

1.宏观政策取向要从促进增长转向充分就业。国家经贸委经济研究中心认为,按经济学原理,宏观政策有四大目标,即高水平和快速的经济增长、高就业率水平和低非自愿失业、价格水平稳定以及国际收支平衡。这四大目标应该努力做到同时兼顾,但却很难等量齐观。事实上,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时期在宏观政策取向上对这四大目标是有不同偏重的。对于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而言,失业通常是比增长更重要的目标。因此,为缓和失业压力,保证改革的稳定环境,包括宏观政策在内的国家经济政策取向有必要由促进增长向充分就业转变。(注:杨明炜.宏观政策要从促进增长转向充分就业[N].中国经济时报,2002—09—11.)

2.采取就业优先的增长模式,效率与就业并重。刘国光认为,目前,我国未能充分利用的社会资源潜力中,最为醒目的是劳动力资源。中国大量人口的就业压力源于极大的劳动力供给与有限的资源之间的矛盾。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在经济发展战略上应采取就业优先的增长模式,而不能采取其他资源优先的增长模式。效率与就业这一尖锐的矛盾,决定着中国未来的政策选择和经济发展,用牺牲效率与效益来扩大就业机会,将丧失国家竞争力,永远处于落后境地。而片面追求效率效益,将使更多的人进入失业行列。解决效益与就业的惟一出路,是采取效率与就业兼顾并重的政策。一方面有选择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另一方面同时发展以制造业为骨干的传统产业。只要政策措施对头,就既可以达到效率提高的目标,又达到充分就业的目标。(注:刘国光.我国经济增长的几点思考[N].经济参考报,2002—10—09.)

3.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张小建认为,积极就业政策基本框架包括五项基本内容:一是以提高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能力为取向的宏观经济政策,这类政策主要是鼓励扩大就业总量、创造就业机会。二是以重点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为取向的扶持政策,这类政策主要是运用政策杠杆将所创造的岗位优先用于解决困难群体就业。三是以实现劳动力与就业需求合理匹配为取向的劳动力市场政策,主要是通过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促进劳动力市场供求之间合理匹配。四是以减少失业为取向的宏观调控政策,主要是规范企业减员,引导大企业分流富余人员,减轻社会失业压力。五是以保障下岗失业人员基本生活为取向的社会保障政策,主要是安排以下岗失业人员为主的就业困难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注:白天亮.访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张小建[N].人民日报,2002—12—09.)

4.就业岗位增加要优先于社会收入水平提高。陈淮认为,按照一般规律,社会收入水平、生产率和就业岗位之间存在着相互连动的关系。收入水平增加总是建立在生产率提高基础之上的,而生产率提高总是会形成对就业岗位的排斥。在我国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战略措施中,有必要特别注意控制社会收入水平的提高速度,一方面尽量减低由此形成的对就业岗位的排斥;另一方面要防止过度推高城镇劳动力再生产费用水平,从而造成社会保障体系发展的困难。(注:陈淮.应尽可能多地使农民转出来[N].中国经济时报,2002—12—24.)

5.大力扩展制造业。樊纲认为,这几年流行一个概念,叫做“提升产业结构”,即应该大力发展高新科技产业和服务业,逐步增加高级产业,淘汰低级产业,把我们的产业结构向高端提升。对于一些发达国家来说,这种提法也许是对的;对于我们的某一个地区来说,这也许是对的;对于个别企业,也许是对的,但对于中国这个整体来说,在今后的几十年时间内,这个提法却是不对的。我们无疑要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经济当中的技术含量,但即使我们有了新的较为高级的产业,也仍然不能丢掉那些劳动密集型、技术含量低但仍有竞争力的所谓“低级产业”,否则几亿农民转产、进城的问题就无法最终解决。一个企业可以不管这个就业问题,有利润可赚是最主要的;一个地区、一个城市也可以不管“中国农民”的就业问题,只要本地区的就业满足了就行。可是作为中国这个整体,作为中央政府,不能不管几亿人就业的问题。(注:樊纲.中国还应大力扩展制造业[N].经济参考报,2002—09—04.)

6.扩大就业要倚重服务业。蔡昉认为,从投入产出效果看,每投资100万元可提供的就业岗位,重工业是400个,轻工业是700个,第三产业是1000个,说明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的就业吸纳能力极大。现在一些政府部门在理论上对非公有经济已不歧视,但在实际服务中还存在歧视,如在贷款和准入政策方面。许多国家的经验证明,服务业产业带有非正规的特点,即规模不大、不以公有经济为主、大银行都不愿向其贷款。因此,必须清除歧视性制度障碍,否则将不利于就业问题的良性解决。(注:扩大就业要倚重服务业[N].经济参考报,2002—08—28.)

7.大力发展社区就业。杨宜勇认为,社区就业存在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有意识地通过发展社区服务业促进再就业应该成为今后再就业工作的重点。统计资料显示,1999年我国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只有27%左右,而一般发展中国家为35%~45%,发达国家为60%~80%。发达国家的社区就业份额为20%~30%,发展中国家为12%~18%,而我国只有3.9%。即使按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最低水平计算,我国社区就业的份额由3.9%提高到12%,大约可以增加2000万个就业机会。(注:杨宜勇.社区就业:中国城市就业的新增长点[N].光明日报,2002—06—11.)

标签:;  ;  ;  ;  ;  ;  ;  ;  ;  ;  ;  ;  ;  

我国就业问题探讨综述_企业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