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应抓住教材立足考纲论文_洪跃庆

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应抓住教材立足考纲论文_洪跃庆

重庆市涪陵高级中学校 洪跃庆

自新课程教学在全国拉开,课本出现了不同的版本(人教版,北师大版,湘教版),但是考点都相同,所以我们的教学应抓住教材立足考纲,数学“源于现实,寓于现实”,同时新课程中更强调数学语言、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广泛地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学生真正进入到“处处留意数学,时时用数学的意境”。在数学教学实践中,若能始终抓住教材这个“根”,在数学教学上狠下功夫,减少复习资料,不搞题海战术,既减轻学生负担又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

一、重视课前预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高中学生往往缺乏课前预习的习惯,另外许多数学教师在讲课时,滔滔不绝地讲,满黑板的写,使学生产生依赖性,导致上课好像听懂,下课什么都不知道的残局,课前预习让学生知道数学的基础知识是什么,同时,课堂上指导学生阅读数学教材,不仅正确理解书中的基础知识,可以从书中字里行间挖掘更丰富的内容,,潜移默化培养和提高学生准确说练的文字表达能力和自学能力。通过课前预习,学生会真切感受到数学是自然的,是水到渠成的,不是强加于人的。

重视课前预习,首先教师编写学案,通过预习在讲授新课时,应当纠正那种“学生闭着书,光听老师讲”的教学方法,在讲解概念时,应让学生翻开课本,教师按课本原文逐字、逐句、逐节阅读。在阅读中,让学生反复认真思考,对书中叙述的概念、定理、定义中有本质特征的关键词句要仔细品味,深刻理解其语意,并不时地提出一些反问:如换成其它词语行吗,省略某某字行吗,加上某某字行吗等等,要读出书中的考点、难点和疑点,读出字里行间所蕴含的内容,读出从教材中提炼的数学思想、观点和方法。从而使学生能准确地掌握课本知识,掇高课堂效率。

二、阅读考点挖掘教材隐含知识,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高中数学新教材中知识点的抽象性和隐含性比其它学科显得更为突出,数学中的知识点要通过思维和逻辑推理才能揭示,由于学生受思维和推理能力的限制,以及没有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许多学生对数学教材看不懂、不理解。为了完成中学数学的教学目的和任务,首先教师要认真钻研和熟悉教材,把蕴藏在教材中那些隐含的知识点挖掘出来,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和掌握教材以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例如,判断函数的奇偶性的等式 f(-x)=f(x),f(-x)=-f(x)就隐含着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这个前提,而学生往往忽视这个重要前提而导致失误。

再比如如学习数列通项公式时,就应注意 (1)不是所有数列都能写出它的通项公式; (2) 同一数列的通项公式不一定唯一; (3)仅由前几项可以归纳出无限多个“通项公式”: (4)对某些数列,通项公式可以用分段表示。经过教师对教材隐含知识的挖掘,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增加了学生探索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解析课本例题对比考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教材中所选的例题都是很典型的,是经过精选,县有一定的代表性的,例题教学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搞好例题教学,特别是搞好课本例题的剖析教学,不仅能加深对概念、公式、定理的理解,而且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抽象思维能力等方面,能发挥其独特的功效,例题的剖析主疆从三个方面进行:

1 、解析例题的解法: 即解析例题的多解性,课本上的例题一般只给出一种解法,而实际上许多例题经过认真的横向剖析,能给出多种解法。如果我们对课本例题的解法来一个拓宽,探索其多解性,就可以重现更多的知识点,使知识点形成网络。这样,一方面起到强化知识点的作用,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的能力。课堂上解析例题的多解性,还可以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培养学生“目不旁鹜”的良好学习习惯。

2分析例题思想方法

即分析这个例题从已知列结论涉及哪些知识点:例题中哪些是重点、难点和疑点,例题所用的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是什么等等,基至哪一步是解题关键,哪一步是学生容易犯错误的,事先都要有周密的考虑。我们以新教材第一册 62页例 5为例: 已知函数 f(x)是奇函数,而且在(0,+∞ )上是增函数,求证: f(x)在(-∞,0)上也是增函数。这个例题难度虽然不大,但对于刚步入高中的高一学生来说是很难理解其解法的。本例涉及的知识点有区间概念,不等式性质,函数奇偶性,函数单调性;本例重点是比较大小,难点是区间转化,疑点是变量代换;本例所用数学方法是定义法,数学思想是转化思想。本例的成败关键,也就是防止学生犯错误的是如何突破难点和疑点。因为转化思想和变量代换是高中数学的一个质的飞跃,对于高一学生是很陌生和不习惯的。如果数学教师能把课本中例题剖析得透一些,讲解得精一些,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真正领悟,则必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使学生摆脱题海的困境。

3 、完成原版题

即改变原来例题中的某些条件或结论,使之成为一个新例题。这种新例题是由原来例题改编而来的,称之为“原标题”。改编例题是一项十分严谨、细致而周密的工作,要反复推敲,字斟句酌。因此,教师如果要对课本例题进行改编,必须在备课上狠下功夫。“变题”已经成为中学数学教学中的热点,每年的“高考”试题中都有一些“似曾相识”的题目,这种“似曾相识题”实际上就是“变题”。我们广大数学教师如果也能象高考命题一样去研究“变题”,那么必将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当然,在研究“变题”时,除了上面所述的严谨性、科学性以外,还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要与“主旋律”和谐一致,即要围绕教材重点、难点展开,防止脱离中心,主次不分; (2)要变化有度。即注意审时度势,适可而止,防止枯蔓过多,画蛇添足;( 3)要因材而异,即根据不同程度的学生有不同的“变题”,防止任意拔高,乱加扩充。

三、归纳教材知识,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教师在援完教材一节或一章内容后,要根据教材的特点,有重点的对教材知识进行深入浅出地归纳,这种归纳不是概念的重复和罗列,也不同于一个单元的复习,而是一种源于课本而又高于课本的一种知识概括。“概括”需要有一定的思维能力,这种能力不同于其它思维能力,它是通过对众多事物的观察,以及对许多知识的提炼而得出的条理化、规律化的东西,经过概括的知识易记、易懂 对适应知识的归纳、概括不仅是学习的需要,乃至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这种概括能力也是不可缺少的,我们都要在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这种能力,以适应社会工作的需要,这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

总之,新课程理念学习与教学实践是一个复杂的、漫长的、渐进的过程,——吾将上下而求索,与新课程一起成长 !

论文作者:洪跃庆

论文发表刊物:《少年智力开发报》2014-2015学年第1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17

标签:;  ;  ;  ;  ;  ;  ;  ;  

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应抓住教材立足考纲论文_洪跃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