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 湖南怀化 418000
【摘 要】目的:对急性脊柱创伤的临床诊断及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治疗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我院将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60例急性脊柱创伤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的切开复位椎弓根内的固定治疗,观察组予以患者切开减压椎弓根内的固定治疗,并观察2组急性脊柱创伤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急性脊柱创伤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予以急性脊柱创伤的患者切开减压椎弓根内的固定治疗的效果更为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实施。
【关键词】急性脊柱创伤;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治疗;骨折愈合
脊柱损伤为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之一。其中交通事故、自然灾害均是导致脊柱损伤的因素,脊柱损伤的病情较为复杂,而且会并发很多疾病,如不及时治疗,将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巨大威胁[1],临床上常采用手术治疗急性脊柱创伤,为了提高急性脊柱创伤患者的术后预后情况及生活质量,我院将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60例急性脊柱创伤的患者进行研究,具体情况见下:
1 资料和方法
1.1基线资料
我院将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60例急性脊柱创伤的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在急性脊柱创伤患者本人及家属知情并同意的情况下,采取计算机式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
对照组:共有30例急性脊柱创伤的患者,其中男性:女性=20:10,年龄范围在(19-66)岁,平均年龄为(36.37±9.64)岁,按照致伤因素对患者进行归类,其中车祸伤害的患者:坠落损伤患者:压迫损伤患者=12:10:8;
观察组:共有30例急性脊柱创伤的患者,其中男性:女性=18:12,年龄范围在(20-65)岁,平均年龄为(35.91±9.21)岁,其中车祸伤害的患者:坠落损伤患者:压迫损伤患者=11:10:9。
根据以上资料,我院采用SPSS17.0 for windows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得出P>0.05,表示2组急性脊柱创伤患者的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
1.2方法
2组急性脊柱创伤的患者均接受CT及X线的检查,并在扫描呈现出的影像中进行判断及操作[2]。其扫描包括应阶段脊柱MRI矢状面、脊髓行冠状面、横断面及受损椎体部分。
对照组方法:予以急性脊柱创伤患者切开复位椎弓根内的固定治疗,然后做一道切口于患者伤椎棘突的区域,随后将脊柱损伤患者的腰背部筋膜揭开,采用C臂机对患者的椎体进行定位,定位完成后予以椎弓根螺钉对其进行复位操作,手术结束。
观察组方法:医护人员先麻醉急性脊柱创伤的患者[3],指引或帮助患者呈卧位姿势,使脊柱损伤患者的腰腹处于悬空的状态后,在予以保护工作的情况下,按照C臂机的定位情况予以进针方案,做一道切口于行针位置的2厘米处,然后采取通道开拓措施,将椎间根螺钉打入患者体内进行固定,最后放置引流管。手术后2天,拔掉急性脊柱创伤患者体内的引流管并予以相应的护理辅助患者身体痊愈。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统计2组急性脊柱创伤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等指标,以此来判定脊柱损伤患者手术后的效果。
1.4 统计学处理
2组急性脊柱创伤的患者的数据均进行准确核对和录入,采用SPSS17.0 for windows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等指标为计量资料,使用(X)均数±(S)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使用T检验。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为计数值标,用%表示,当数据对比存在p<0.05时,为2组急性脊柱创伤的患者的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急性脊柱创伤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3 讨论
3.1诊断方法的讨论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高速发展,其医疗技术也在世界前列,对脊柱损伤患者诊断手段有运动X线、CT、及MRI,其中CT是依据患者损伤部位的影像[6],随之清晰的呈现出来,但是在照射过程中,偶尔会出现重叠影像的情况,因此精确性降低;X线是弥补了CT重叠影像的不足,但是其不能精确的呈现出急性脊柱创伤患者部位的微小变化;然而,MRI诊断技术能够对原生三维断面进行清晰的呈像,在国内已大范围使用,特别是针对脊髓中损伤的软组织部位,效果较为明显。
3.2手术治疗效果的讨论
急性脊柱创伤是在人群中常见的外伤之一,大部分的脊柱损伤都是由于直接暴力或者间接暴力所导致的,患者的椎体在强烈的外力作用下产生了骨折,从而导致脊柱的急性损伤。发病急、致残率高是脊柱损伤疾病的特点,当患者脊柱急性损伤时,应当及时去当地医疗部门进行诊断和治疗,以免病情快速发展,导致患者随时都可能会截瘫。如不及时治疗,还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4]。
我院为了改善急性脊柱创伤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采用了2种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的切开复位椎弓根内的治疗,术者予以精湛的手术技巧及操作将患者的椎体进行固定、复位操作,以达到手术的治疗目的,但是,该治疗在实施后,我们发现,患者的手术所进行的时间较长,予以患者椎体麻醉的时间较长,且术中有部分患者缺血较多,从而影响患者的预后及身体康复的时间。故此,该治疗方案效果并不明显。
观察组采用的切开减压椎弓根内的固定治疗,该手术具有简便、易操作的特点。医护人员对急性脊柱创伤患者的受损的脊椎进行减压有效的减压操作,还对患者的椎骨进行了固定,而且切口较小,可减少患者在术中的出血量,其手术时间也较短,也避免了麻醉药物对急性脊柱创伤患者的身体伤害,从而提高了治疗的效率,缩短了术后至骨折愈合的时间[5]。
研究成果显示,观察组急性脊柱创伤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所需时间及术后至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79.65±14.54)毫升、(74.64±10.16)分钟及(8.32±0.18)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进一步说明了对急性脊柱创伤患者在CT、X线及MRI的辅助检查下予以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灿亚.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急性脊柱创伤56例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2015,2(31):6435-6435.
[2]郭立杰.综合护理干预在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术中应用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33):83-84.
[3]尹所,李畅,贺冬.急性脊柱创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9):128-129.
[4]慕志华.92例急性脊柱创伤诊断与治疗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30):77-78.
[5]张俊锋.急性脊柱创伤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6):25-26.
[6]屈平义.脊柱创伤合并脊髓损伤手术治疗及预后效果探讨[J].当代医学,2016,22(4):94-95.
论文作者:向超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3
标签:脊柱论文; 患者论文; 创伤论文; 损伤论文; 手术论文; 时间论文; 对照组论文; 《航空军医》2016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