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海外投资与香港的对内地投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香港论文,中国论文,海外投资论文,内地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后被英国殖民主义者所占领。在“一国两制”方针的指引下,中英签订了联合声明。当前正值香港回归之际,特撰文以兹庆贺。香港是一个国际性的自由港,是集贸易、金融、航运、信息和旅游的国际中心。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90年代后,其对内地的引资、融资、转口贸易的桥梁和窗口作用日益重要。因此,研究一下香港对祖国的投资、中国向境外投资以及香港与内地、特别是与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技术、资金、信息、股市等方面的互补性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香港对内地的直接投资
据统计,从1979年—1995年香港对祖国的直接投资累计达776亿美元,占实际利用外商投资总额1331.58亿美元的58.2%,位居外商投资之冠。香港在祖国的合资与独资企业已超过13万家,约占大陆三资企业(27万家)的50%。以1995年为例,港商对内地的新投资项目实际投入资金为200亿美元,占当年引进外资总额的53%。“8.5”期间,港商在祖国的直接投资项目累计达130225个。而港商的投资主要分布在华南地区,以及上海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但近几年来,也开始向中西部地区投资。
首先,香港毗邻广东省,港商的主要投资集中在这里。据统计,广东省从1979—1995年利用外资总额达529.95亿美元,其中港资为399亿美元,占75.3%。进入90年代后广东省利用外资增幅上升,如1991—1995年广东省实际利用外资406.43亿美元,其中港资为301.42亿美元,占同期广东利用外资的74.16%。这5年,香港在粤投资年平均增长57.8%,远高于同期广东利用外资总额年均增长速度(50.6%)的7.2个百分点。1995年广东的三资企业共计59582家,其中港资企业49331家占82.8%。在港商投资的企业中,合资企业21095家占42.75%,合作企业18230家占36.95%,独资10016家占20.3%。港商在粤的投资主要集中在沿海城市,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惠州等,大约占70%。例如,以深圳为例,从1979—1995年,港商在深圳的实际投资为61.4亿美元,占外商在深圳实际投资总额的65%,兴办三资企业近万家和“三来一补”企业1.2万家。深圳的外贸约有86%是通过香港促成的。1995年深圳对香港的出口总额达188.7亿美元,对香港的进口总额达133.7亿美元,分别占深圳全年出口和进口总额的90.7%和77.1%。再如,珠海与香港仅有一水之隔,两地在资源、资金与技术方面具有很大的互补性。据统计,到1997年2月止,港商在珠海的协议投资总额为79.28亿美元,实际利用港资总额达14.37亿美元,分别占珠海利用外资总额的61%和51%。港商在珠海兴办企业达2477家,占珠海外资企业总数的52%。其中投资额超过1000万美元的港资企业达200多家,它对珠海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加之现在珠海地方政府又出台了8项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主要有:如内销比例最高可放宽到100%,指全部用国产原料制成的产品;又如对外商投资企业和外籍人士的服务价格实行国民待遇;注册资本超过3000万美元的投资者,允许在珠海设立投资公司和综合性开发公司;以及放宽外资的经营范围,允许外商经营第三产业。可以预计,这些优惠政策必将吸引更多的外资与港资。
据有关部门统计,到1994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实际利用外资累计总额达280亿美元,分别占广东和全国外资总额的69%和17%。港资已成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现在,港资在此地区15年来既获得了丰厚的利润(据统计,按10%的利润率计算,1995年港商在祖国内地的企业利润总额大约为556亿港元),同时也面临着大型跨国公司的竞争,包括地区和行业竞争。港资的特点是:投资规模小;大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市场占有率低。据调查,港资规模低于500万美元的占90%以上,超过1500万美元的不到2%。而且在珠江三角洲的港资只有10%的企业以打开中国市场为目的。这说明港资企业在市场竞争力方面远远不能与欧美日等国在中国的外商投资企业相比。
在过去的16年中,港商之所以在珠江三角洲进行巨额投资,是同香港经济的转型有极为密切的关系。香港从80年代起,其加工工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纷纷向祖国内地转移,主要是向珠江三角洲地区转移,到90年代完成。故香港与珠江三角洲地区形成了所谓“前店后厂”的跨地区港粤经济分工模式。所谓前店是指产品运往香港销售或外销,而后厂是指加工生产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因为这里的土地成本和劳动力成本都比香港低得多,约为1∶10。这样,香港经过对外投资和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或工序,在10年内实现了由出口导向型制造业加工基地向以服务业为主导型经济的转轨。目前,香港已成为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业的中心,和区域性旅游业、信息业的中心。据统计,从1987年起香港制造厂商向内地转移后,制造业占GDP的比重由1982年的65%上升到1995年的88%。据统计,香港有五分之四的生产线已转移到内地,珠江三角洲地区已成为香港的主要加工生产基地。
如上文所指出,由于中国对外商投资企业逐渐实行国民待遇,取消一些特别的优惠政策,以及鼓励外商向中西部地区投资,并给予优惠。同时,港资还面临着国际大型跨国公司竞争,包括投资规模、产业部门和地区。所以,港资长期华南地落户,既有其优势的一面,也有其劣势和不足的一面。而就性质而言,只具有相对的优势。所以,进入华南地区的港资也将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新的投资选择。
其次,除了广东之外,港资还在其他地区进行投资。现择其要者而述之。一是港商在福建的投资仅资于广东省。据统计,从1979—1995年,外商在福建投资总额为386亿美元,其中港资占61.4%。仅厦门市,港商投资达78亿美元,投资项目多达1600个。福建现已成为香港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同时,由于上海近几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浦东开发区的发展,为港商在沪投资提供了新的机遇。一是香港各大财团与上海大型企业共同开发房地产业或基础设施建设,二是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如与欧美等国的跨国公司联合在上海投资开发,其投资行业包括金融、房地产、基建、电讯、酒店和旅游业等等。据1994年7月的统计,外商在上海的协议直接投资中港资占55%。而到了1995年底,港商在沪的投资已达169亿美元。
再次,港资近几年在祖国内地的投资由于中国外资政策的调整、欧美日等外国资本的竞争和沿海地区人工成本的上升,其投资结构和地区也逐渐发生变化。例如,前几年港商多投资于房地产、酒店、饮食、娱乐设施和出口加工型轻工业。但这几年港商转向制造业的投资不增加,例如对电厂、电讯、公路、码头和桥梁的投资有上升之趋势。究其原因,80年代港商在沿海地区投资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利用当时沿海地区廉价的劳动力和地价便宜;二是开拓大陆市场,就地生产就地销售。而经过十多年的经济发展,国内情况已经起了很大的变化,沿海的上述地区优势已经丧失,而内地在劳动力和原料的区位优势上与沿海地区相比则更明显。因此,港商开始向中西部地区投资。加之地方政府对外商给予更多的优惠政策,如允许外资企业的产品大部分在内地销售等等。从引资导向和发展趋势来看,可以作下列预测:1)国家已将中西部基础建设、重工业和高科技等列入国家重点项目,港商可以利用国际商业国际商业网络与欧美的跨国公司合资开发中西部;2)港商投资中西部可利用中西部的科技实力开发高科技产品,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而西安、成都、武汉、重庆等城市又是高科技人才的密集地区;3)中西部各省区已在香港注册了约160家企业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在香港招商引资。
二、香港的国际金融地位和对祖国内地的融资作用
1、香港是全世界第五大金融中心,现已有40多个国家的493家外国银行,海外银行办事处159家,世界上100家大银行中85家在香港经营业务。金融服务人员达35万人。香港银行系统的总资产是中国银行系统总资产的1.3倍。香港是全世界第5大外汇市场,每天的营业额约为900亿美元。它还是全世界第6个衍生金融产品市场。香港股票交易所的市场结算金额为上海、深圳股票交易所的5倍,在全世界排名第三。特别是在操作上它利用时差与伦敦的股票市场相衔接。目前香港的外汇储备已达621亿美元,相当于中国外汇储备(1050亿美元)的60%,但是它没有外债。外汇储备量,居世界第七位。如果按人均计算占世界第二位。据统计,流向祖国内地的外国直接投资中有60%要经过香港,而香港在祖国的投资又位居第一。
2、银行贷款融资。据统计,1994年底,香港银行的总存款为17918亿港元,总贷款为31853亿港元,存贷款差额为13935亿港元。据《1996香港》一书统计,从1980年至1996年12月,香港的金融机构对祖国内地金融机构的债权,平均每年增加30%,达3000亿港元。而在香港信贷市场进行融资的有利条件虽然是现在大陆所不具备的,但是大陆可以充分利用香港来为中国企业进行贷款融资。
3、股市融资。香港是世界上最大的股票市场之一,且机制与操作比较规范。据中国银行高级官员透露,中国在1996—2000年期间固定资产投资总量为1万5千亿美元;另据世界银行预测,在未来的10年中,中国的基本建设投资将为8千亿美元左右。据中国银行高级官员称,今后仅国有企业改革就需要800亿美元的资金。当然,大部分资金要由国内来筹措,但是相当大的一部分资金要靠引进外资,其中包括在股票市场上的融资。据了解,中国B股市场正在准备向海外市场发展,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力争将B股在境外作为第二市场,透过香港介入国际金融市场。由于深圳靠近香港这个国际金融中心,深圳B股一直以港币标价、用港币交易,而上海B股则以美元标价。现在深圳股票市场已成为把香港及海外资金与国内企业联系起来的重要桥梁。目前香港的中国基金平均已有3—4成投资于深、沪B股。据透露,香港、深圳、上海三地的证券交易所正在积极研究让国内B股到香港上市的问题,即香港市场在成功引入红筹股及H股在香港上市之后拟再引入B股。中国B股又称境内上市的外资股,只允许外资和香港、澳门、台湾同胞及海外侨胞购买。从1991年开设至今,已在上海、深圳两地发行上市的企业达86家,筹集外资约30亿美元。这有利于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的发展和持股,有利于中国证券业的发展。这有利于香港市场发挥其为中国企业的集资作用,也有利于香港与证券业的互补共进。对此,香港证券界人士表示欢迎。
4、银行债券市场融资。据了解,中国银行已先后23次发行债券,在东京、新加坡、伦敦、纽约等资本市场上发行3亿美元债券,所得资金用于开发油田和电力等项目。这次发行的3亿美元债券为亚欧浮息债券,摩根史丹利和中国银行国际分行担任主承销商,债券期为7年,利率为6个月伦敦同业拆息加,分别在香港、卢森堡挂牌买卖。据中国银行高级官员称,到1996年底,中国银行的总资产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17%,而股票和债券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2%和11%。这些数字表明,直接融资在中国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5、中资企业对香港的投资和引资的双重作用。香港的中资企业是指中央各部委以及各省、市、自治区属下的海外机构。在香港的中资大型企业主要有:中银集团、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华润(集团)有限公司、香港中旅(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光大集团有限公司、中信(香港集团)有限公司、保利集团、中信兴业、中创集团、首都四方集团、粤海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华闽(集团)有限公司等。近几年,又成立了中银发展基金、新中港集团、新粤华集团等。这些集团在港的目的就是以中资企业为基本力量,联合在香港的华资、甚至英资在港大发展,同时借助中资开拓大陆市场以及引进外资。目前,在香港的中资企业达1000多家,在香港累计投资总额已达200多亿美元,已超过美国和日本成为外来的最大投资者,居第二位。投资行业包括贸易、金融、国货、旅游、化工、能源、交通、电子、航运、房地产业、制衣等。在经营管理、融资和稳定香港经济发展方面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例如华润集团,近年来确立了以“贸易为主,综合性、国际化”的方针,积极涉足香港金融、房地产业。又如中旅集团提出“依托内地、立足香港、面向海外”的发展战略。再如,1994年5月1日中国银行香港分行正式参与港币发钞,成为继汇丰银行和渣打银行之后的第三大发钞银行,并出任香港银行公会主席。由此可见,中资企业将为香港的经济和金融体系的稳定、发展,为巩固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以及香港回归后在“一国两制”的长期发展中发挥其重要的积极作用。
三、中国企业的境外投资
中国的境外投资,大致可分为三部分,一是如上所述在香港的投资,如中资企业以及通过金融证券市场的融资;二是通过香港市场走向海外的投资,包括直接和间接投资;三是从祖国内地直接向海外的投资,即这里所讲的境外投资。
1、目前,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很小,其境外投资总额仅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3%。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相比都相去甚远。中国海外企业的年平均投资额为110万美元,而发达国家为600万美元,发展中国家为450万美元。据中国外经贸部统计,到1996年中,中国的海外投资项目达4933个,中方投资总额达400亿美元。这些企业或机构为扩大出口、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提供信息方面都起了桥梁和窗口的作用,同时也积累了一些管理经验和培养了一批经销人才。从投资地区的分布来年,分布在134个国家和地区,主要集中在港澳地区、美国、俄罗斯、泰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中国的境外投资者绝大多数为国有大型企业集团。从其经营行业和投资模式来看,大致有以下几种:1)技术投资模式,即以技术参股。例如,中国四川国际经济合作公司与乌干达昌博公司签订协议,合作开办香子种植园,面积达600亩,中方带技出资50万美元,三年后每亩可创汇120万美元。2)劳务投资模式,即以劳务输出为主,同时开展综合经营。例如,吉林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1992年成立时注册资金只有200万元的贷款,职工仅10人。而现有资金已达4亿元,已签订对外劳务合同4亿美元。此外,还有金融投资和生产投资模式等等。1995年中粮海外公司经营额超过72亿美元,约占公司当年总经营额的58.8%。中国的境外企业规模平均比较小,竞争力弱。从1995年全球500家大公司排行榜来看,中国只有两家公司入选,即中银集团和中粮海外公司,分别居第167和第338位。
2、问题与对策。境外投资企业如上所述,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问题也不少,其中有些还相当严重,如不采取相应措施纠正,则会给国家造成极大的损失。
1)经营管理上的问题。首先,投资目的和动机仍停留在开拓国外市场、出口创汇阶段,缺乏公司全球化的意识。未能充分利用企业自身的竞争实力、内部化与区位优势,形成规模经济和规模效益。第一,投资规模小,且投资产业分散;第二,投资区拉过度集中,如境外投资的一半投资在港澳地区;第四,前期工作失误多,如对投资地区的市场预测不准,对投资国的法律法规和外资政策不甚了解,可行性报告不规范、不准确等等。
2)违章、违法行为。目前,由于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的转轨时期,许多制度不够健全,尤其在境外投资方面,更不健全。下面仅举一些现象作一佐证。其一,未经外汇和外经贸部门的批准,擅自在境外投资。所需资金以进口的名义汇出或截留境外出口货款。其二,大部分利润留存境外,汇回利润极少。据对辽宁186家境外投资企业的调查,汇回利润只占中方投资总额的14%。其三,“返投资”现象的弊端。所谓返投资是指中国的境外企业利用其所得利润或本金再返回到中国国内来投资,举办三资企业,以享受外商投资企业的优惠待遇。返投资现象,实际上是一种欺骗国家的行为,为本单位或某些个人谋取私利。它违犯了国家在境外投资的目的,违犯了国家境外投资利润和外汇管理的规定,如境外投资利润或其他收益未经外汇管理部门批准,不得擅自挪作他用或存放境外,必须按期调回并办理结汇手续。返投资现象使国家税收减少,扰乱国家金融秩序和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其危害性极大。
3)对策。第一,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境外投资的管理、审批和外汇管理制度。第二,加强对世界市场的调研工作,发挥咨询服务机构的作用,对投资国的情况要明,可行性报告要准确无误,而且主管部门要在审批程序上严格把关。第三,为防止境外投资的流失,要加强立法和执法力度,亦可借鉴国际上通行的惯例。第四,加强政府对企业境外投资的指导和协调工作,为企业到境外投资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服务。
97回归后的香港经济将按照基本法的规定,实行港人治港、特区政府自治的原则运行。据外国和中国有关研究机构的预测分析,香港在当前的国际大背景下,在内地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情况下,香港经济仍将保持其稳定和繁荣发展的势头。而香港与祖国将会继续在经贸、投资、股票市场等等发挥多方面、多渠道的优势互补作用,发挥它的自由港的优势。让这颗“东方明珠”放射出更加光彩夺目的光芒!
(来稿时间1997年6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