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园本教研中提升幼儿教师的实践智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幼儿教师论文,智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日本著名学者佐藤学认为,在教师的专业知识领域中存在着有别于一般大众知识和各领域研究者“理论性知识”的教师所固有的知识领域,即“实践性智慧”。幼儿教育是一种具有高度的丰富性、复杂性和情境性的特殊实践活动,必须有实践智慧的支持,实践智慧构成了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和核心条件。幼儿教师实践智慧的培养渗透于各个方面,其中,园本教研是提升幼儿教师实践智慧的一种有效途径。
一、幼教改革:呼唤幼儿教师的实践智慧
教师的实践智慧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基于善的教育价值追求,对教育教学工作的规律性把握、创造性驾驭、深刻洞悉、深度思考、敏锐的感悟与反应以及灵活机智应对的综合能力。一般来说,实践智慧具有下列特点:
(一)动态生成性
实践性智慧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对复杂的教学情境及关系的顿悟,体现了教师在具体教学情境中随机应变的能力。变化的教学实践活动使得教师的实践性智慧永远处于发展生成的过程中,教育教学过程成为教师构建实践性智慧的过程。教师需要捕捉课堂上瞬间发生的信息,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随机应变,然后加以判断调整,从而为我所用,而这种应变过程也就是教师实践智慧的展现过程。
(二)个体性
每位教师由于年龄、经历、思维方式、行为特征以及对教育教学的感悟不同,所表现出的实践智慧具有不同的个性色彩,形成了教师独创的实践智慧。实践智慧是最具教师个体色彩的体现,它很难被公共化或者技术化地分析论述。因此,要有效地传递“实践性智慧”,不仅需要知识,而且需要经验,这种传承具有根据接受者的个性特点和成熟程度加以解读、吸收的性质。
(三)内隐性
教师的实践智慧主要产生于教育教学经验以及对其实践活动的感知、体验、辨别、顿悟,是教师长期内省反思所得隐性知识转化而成的高级思维形式。它是隐性而模糊的,往往具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默会性,很难用恰当的语言描述或传递,但又对教师的判断和决策隐蔽地发挥着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教学活动。实践智慧是内生的,仅仅通过传授知识无法实现,只能依靠对经验的总结和对实践的反思来捕捉它。
(四)创新性
创新是智慧的精髓。教师实践智慧所表现的行为不是模仿名师、照搬理论,而是要打破对教育常规的过分依赖,在一定的教育情境下有针对性地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采取与众不同的课堂教学和处理教学问题的方式。
(五)行动实效性
实践智慧是解决实践中的问题所需要的智慧,是教师经过长期实践积累沉淀而成的个人知识,是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必须依赖于具体的教育场景。可以说,实践性是教师实践智慧的内核,是实践性智慧得以提升的“生命土壤”。
当前,让智慧回归教育,让智慧唤醒课堂,让智慧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是时代的呼唤,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是课堂焕发生机和活力的契机,是时代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大使命。幼儿教师仅仅有广博的知识、深厚的理论修养和熟练的专业技能是不够的,更为重要的是,要有内含着教师对幼儿及幼儿教育的认识、体验、领悟水平的行为智慧,也就是说,真正意义上的教师专业发展应该是基于认知情境理论的“实践智慧”的发展。推进幼教改革,需要我们构建变化的、复杂的动态系统,开展灵活的、充满智慧和创造性的保教实践活动,展现教师创新性的保教观念和开放性的保教意识。同时,幼儿教师也只有运用实践智慧去体悟,才能使他的工作进入到科学与艺术结合的境界,充分展现出自己独特的个性风格。
二、园本教研:提升幼儿教师实践性智慧的一种有效途径
园本教研,即以园为本的教研,是以幼儿园为研究基地,以一线教师为研究主体,以幼儿教师在保教实践中遇到的真实问题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活动。园本教研所表达的是一种研究的价值取向,而非一种具体的研究方法,是教师职业生活的基本方式和特征。园本教研的过程实际上是教师不断地建构和完善属于自己的理论、形成个体的教育观念、提高专业素养、促进专业发展的过程。在园本教研中,教师通过不断地反思自己的行动经验,丰富自己的行动策略,改善教育教学行为,提升感性的、表面化的经验,从而内化为实践能力。这是以行动研究为主要形式的教学研究实践活动。因此,园本教研就是解决教师实践智慧的行动研究,是提升教师实践智慧的有效途径。增强教师的实践智慧,应该是园本教研的一个核心内容。
审视当前园本教研的开展状况,我们看到,园本教研活动的形式已从单一的理论知识讲座、听课、评课,发展到开始注重个体行动研究与团体合作研究;活动的内容也从仅仅研究学科、教法,发展到对幼儿园教育、保育的全方位涉及,呈现出了多样化的特点。但是仔细分析,我们发现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1)重理论,轻实践。重视学习新的理论,忽视对理论在教师生活实践中运用情况的探讨,园本教研成了学科培训、知识培训。(2)重集体培训,轻个别指导。以为自己认真地参加了培训就理应获得提高,教师成了知识的“受体”,使所学的内容只能留于表面。(3)重视集体评课,停留在“听一听”的层面上;轻视个人反思与集体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不足。
三、教师专业成长:在园本教研中不断提升实践智慧
(一)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中
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与行业人员的根本区别,也让教师成为一个个面对生命、塑造生命,为人类发展无私奉献的伟大人物。幼儿园追求的是充满人文关怀的幼儿的诗意成长。教育学大师马克斯·范梅南在《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中,多次强调全身心的投入对于发展教育机智具有决定性意义。他说:“教育智慧与其说是一种知识,不如说是对孩子们的关心。”正是因为这种全身心的投入,使教师进入一种专业状态,发展实践性智慧。对教师而言,园本教研是一种体验,是教师主体生命的投入,是教师生命的展开过程。只有全身心地投入,走进幼儿的生活世界,才能与幼儿融为一体,获得丰富的智慧资源,并且在不断的反馈、调节、体验中,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批判性的反思,改善自己的保教行为,从而体味到保教的乐趣和生命的意义,在生命价值追求中彰显出职业魅力。
(二)汲取教育理论智慧
幼儿教师的理论智慧和实践智慧共同构成了教育智慧。他们两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理论能为处理问题提供某种理念和思路,对实践问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实践智慧是对教学理论的超越,它渗透在教学理论的具体应用之中,将理性原则的普遍性与经验感觉的特殊性有机结合在一个既定的教学情境中,使得教育理论得以情境化和具体化。因此,我们要正确地把握教育理论,避免教育理论课程缺乏实效,流于形式,要努力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为实践智慧的产生奠定基础。
(三)在实践中研究感悟
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敏锐的发现问题的能力也是教师实践智慧形成的一个主要标志。园本教研是以真实情境中的问题为基础、以研究和解决实践中的问题为核心的,因此要倡导解决问题式的行动研究方法,引导教师自己发现问题,在实践中开展研究,在研究中进行实践,创造性地解决一些真实问题,丰富自身的实践智慧。这一过程,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
(四)在反思中推进深化
保教实践是一种复杂的实践,离开了思考,这种实践就会平面化而不够深入。教师的实践智慧主要是在个体经验感悟基础上,通过反思生成并表现出来的,进而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没有反思就没有教师的实践智慧,就没有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应利用实践前反思、实践中反思和实践后反思深入地思考已有的经验、应然的教育教学理论及直觉例行的决策行动,建构反思性的实践智慧。在园本教研中,应当引导教师进行自我反思,反思活动的设计、活动的实施、活动的效果如何,反思在真实的情境中幼儿是如何学习的、幼儿学到了什么等。这是教师与自我展开的对话,通常被人们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要素。同时,我们还要鼓励幼儿教师在集体沟通中反思,如集体备课,听、说、评课,师徒结对等。这样,在不断的反思——实践——调整——再反思——再实践——再调整中促进幼儿教师的发展。
(五)在合作对话中促进生成
实践性智慧具有个体性的特点,园本教研也强调了幼儿园和教师在教研中的主体地位,但是园本教研是由研究者和骨干教师引领的教研活动,强调教师与教师、教师与研究人员之间的合作。在园本教研中提升幼儿教师的实践性智慧并不是各自为战和孤军奋战的,同样需要群体合作研究,这样有利于形成一种研究的文化,建立起群体合作的学习型组织。首先,教师要与同行展开对话。可以通过开展集体备课和课例研究,观摩他人的课堂教学并与之研讨,共同分析探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种种现象和问题等,实现各自观点的交汇、包容、激荡、冲撞以及不断互动,促进教师实践性智慧的有效提升。其次,幼儿教师要与幼儿展开对话。要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氛围,认真倾听幼儿的内心感受,尊重幼儿的看法,改进教育行为。再次,需要专家的专业引领和帮助指导,实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对话。专业引领的主要形式可以有专题理论讲座、参与式培训、案例式的听课研讨、参与课题研究、案例会诊、现场会诊等。通过专家和一线教师的相互对话,使幼儿教师的经验优势与专家的理论优势有机结合,形成优势互补,有效地促进幼儿园教研活动的开展,推动园本教研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