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产业调整与国际投资的新变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际投资论文,新变化论文,产业论文,世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世界性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转移的新态势
1.发达国家和地区加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在跨世纪的经济角逐中,各国的经济竞争表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但关键和实质是科学技术尤其是高新技术的竞争。发达国家为了走出经济缓慢增长的困境,纷纷推出所谓经济现代化战略,增加对科学技术尤其是高新技术的投入,促进科学技术尤其是高新技术的商品化和产业化,并使之成为经济增长中最活跃的因素和最主要的推动力量。在这过程中,美国推出了所谓“再工业化”,法国推出了所谓“重振工业”,日本推出了所谓“技术立国”战略,核心都是要通过加快发展高技术工业推动经济的高效发展。发达国家高新技术投资占整个R&D投资的比例,已从1970年的22.1%提高到90年代初的近60%,个别国家甚至达到70%。现在,在发达国家,从民间到国会,从农村到城市,都在召唤更新技术,并把它作为加速经济发展的核心和决定力量。正如波特金著《全球性赌注——美国高技术的未来》一书所指出:在世界产业结构的变革中,高技术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支柱。在美国,一方面传统工业在衰退;另一方面信息工业迅速发展,信息高速公路在大规模建设。在近5年中,美国小型轻便计算机增长了6倍,产值从1980年的9.45亿美元增加到1985年的65亿美元,软件的销售额增长了4倍,从17亿美元增加到75亿美元。电子产品市场1980年达到1000亿美元,到1985年超过2000亿美元,销售额相当于3000万辆汽车。据有关资料,自80年代中期以来进入90年代,美国生产率增长的44%以上靠的是科技进步,而其中15%靠的是电子计算机技术,有2/3左右的国民生产总值与电子技术有关。有人统计,美国一年由电子计算机完成的工作量相当于4000亿人一年的工作量,需要美国2亿人口在没有计算机的情况下2000年才能完成。现在,在服务和信息部门工作的人员占就业劳动力已超过70%。至本世纪末或下世纪初在信息部门工作的人员将达到86%以上。有人估计,至2000年电子工业将在本世纪90年代中期超越钢铁工业和汽车工业的基础上,进一步超越石油工业,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与此同时,光纤通信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激光技术和航天技术等也在日益商品化,日益成为新兴产业和现代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西欧、日本也不甘落后,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着力发展高技术产业。亚洲“四小龙”等一些新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也雄心勃勃要跟上发展的潮流。
2.加速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达国家和地区把自动化作为改造传统产业的基本目标,利用电子技术与机械技术相结合,使机械自动化过渡到智能自动化。日本装有机器人的工厂生产一辆汽车只要9个小时,而美国不装机器人的工厂生产一辆汽车要花31小时;用机器人生产的每辆日本汽车的成本,要比美国低2000美元。1963年,日本汽车工业还落后于美国半个世纪,而80年代日本的汽车工业雄居世界首位。日本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其把高新技术用于汽车工业。目前,机器人的应用已从汽车工业推广到重型机械、金属、电气机械等许多传统产业部门。在激烈的竞争中,美国为了挽回败局,也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对几乎所有的大型钢厂进行了改造,在2/3以上的钢铁企业普及了电脑辅助设计和智能制造系统,使之加强了与电子、信息和能源等产业部门的联系。与此同时,还从70年代末至90年代投资1600亿美元对汽车工业进行技术改造,下决心再造汽车工业的辉煌。其他发达国家,这个趋势也很明显。在纺织工业中应用高速工艺,发展汽流纺、无梭织布和无绽纺织;在有色工业中,发展富氧熔炼和闪速熔炼,大型预墙槽炼铅等工艺;在建材工业中,发展水泥窑外分解技术,平板玻琉法工艺;在铁路运输中,发展重载列车运输,提高行车密度,对这些传统产业进行高技术改造。
3.加速调整产业结构和转移部分产业。现在不少国家都在进行结构调整,推动其工业生产由高能耗、高物耗向低能耗、低物耗转变,用精细陶瓷和炭纤维为代表的新材料代替自然材料,改变传统工业的功能,使生产“重、厚、长、大”型产品向生产“轻、薄、短、小”型产品转变,使大型化生产向小型化、专业化转变,使整个产业结构由以制造业为核心的第二产业为主体,向以信息业为核心的第三产业为主体转变。
4.主导产业及产业群体转换周期缩短。五、六十年代开始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也是产业革命),形成了信息工业为核心,包括宇航工业、计算机工业、生物工程、新材料工业、新能源工业的主导产业群体,使信息产业、新材料工业、新能源工业在发达国家成为主导产业。有人预测,下世纪初,将会有新的产业革命到来,它同第三次产业革命的成果结合,将控制整个社会生产过程,产业结构将发生重大变革,生物工程工业将成为领头技术迅速商品化和产业化而成为新的主导产业,工业化和工业现代化将经过信息工业阶段进入生态工业阶段。
5.产业调整的条件改变、竞争加剧。在世界经济发展中,不仅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的转移,而且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新兴产业的培育、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吸纳国外、区外转移的产业,进入90年代都有新的变化,互相之间的竞争进一步加强。随着发达国家经过80年代的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竞争力逐步提高,劳动工资在成本中的影响降低,使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下降,使低工资条件对外资的吸引力下降。据日本经济企划厅公布的一份对日本制造企业涉外投资目的调查材料,得分最高的是占领市场,其次是增加产品的竞争力,第三才是劳务费低。这种现象和趋势表明,六、七十年代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利用大量出口廉价劳动密集型产品,吸引外资建立低工资的出口加工区的有利条件已经减弱。但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利用外资,引进技术,发展外向型经济,也面临一些有利条件。这就是发达国家和地区由于生产国际化和产业结构调整,要进一步扩大资本输出,又使不少厂商要到海外设厂,大企业及其一部分系列化企业要纷纷向海外转移。有人估计,至2000年,几乎所有的资本密集型工业如钢铁、化工、造纸、有色金属等工业,以及一批技术密集型工业如运输和各种电器设备,都要大量到海外设厂。进入90年代以来,日本海外生产的产品已占8%,德国和法国已占20%,美国甚至已高达25%。难怪日本著名经济学家筱原三代警告发达国家,要注意经济的“空洞化”现象。另一方面,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竞争也将进一步加剧:一是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不会自动让出市场;二是五、六十年代挤占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市场的只有一个日本,70年代也只有亚洲“四小龙”,而80年代迄今及往后则有东盟国家(新加坡除外)、南亚国家、拉美国家等数十个乃至上百个国家和地区。这自然就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之间,形成一个群雄逐鹿争市场、争投资的格局。
二、世界经济发展中国际投资的新趋势
1.投资基础设施领域重点化。目前亚洲地区正处于经济起飞阶段,粗略统计今后10年用于基础设施投资将需要1.5~2万亿美元。在亚洲国家中中国是最大的资金利用国,也是最大的国际资本吸纳国。在交通运输方面,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省、东盟、韩国等亚洲国家和地区,到2000年约需1.32万亿美元的投资资金,其中中国约需0.96万亿美元,占亚洲国家和地区所需资金的73%左右。在发电设备方面,中国的资金需要为540亿美元,占亚洲国家和地区所需资金2056亿美元的26%左右。至2000年,亚洲国家和地区的整个基础设施共需近2万亿美元的资金,而中国就需要约1万亿美元。与此同时,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基础设施,如信息高速公路,也需要耗巨资才能完成。仅美国计划在20年内建成信息高速公路,就预计需投资4000亿美元,相当于美国目前国民生产总值的1/6。美国政府只能出资300亿美元,其余要靠大企业投资。新兴工业化国家韩国至2010年建设信息高速公路,也需要550亿美元左右资金,也需要引进国际投资。基础设施投资不仅市场大,而且回报率高。世界银行统计:在国际投资领域中,基础设施投资回报率最高。如世界银行1974~1992年援助的基础设施项目,平均投资收益率达到17%,个别如高速公路高达29%。
2.投资结构高度化。受产业转移趋势的支配,国际投资的产业分布和结构,自80年代以来明显呈高度化的趋势。其突出表现是:跨国公司投资重心开始由原料工业向加工工业,由初级产品工业向高附加值工业,由传统工业向新兴工业,由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保险业、贸易服务业等正日益成为投资的重点。至1988年日本累计海外直接投资1864亿美元,其中金融业419亿美元,占22.47%;加工制造业498亿美元,占26.72%;不动产业206亿美元,占11.05%;商业200亿美元,占10.73%;矿产业139亿美元,占7.46%。进入90年代,这种格局不仅没有改变,而且进一步在发展。法国对欧洲投资的优先领域,明确必须是银行、保险等服务性行业,至1988年这方面投资占其对欧洲总投资额达到80.4%。
3.金融投资产业化。目前,世界金融资本已大大超过产业资本,产业化倾向日益突出。在国际金融市场上,98%的资金都在资本市场上进行投资和投机活动。以美国为例:1956年日平均进出口贸易额占日平均外汇交易额的比重约80%,绝大多数外汇被用于实物交易。而到1976年,这一比重已降到23%,1981年又降到5%,1992年更进一步降到2%以下。这就是说,其中98%的资金都有可能被用来跨国进行股权和非股权投资。目前,继过去劳动密集型轻纺加工企业大发展的第一浪潮,90年代初跨国公司大量进入的第二次浪潮之后,国际金融资本已开始直接进入我国,日渐形成国际对华投资的第三次浪潮。投资主体已开始由工商业资本举办合资、合作企业阶段,进入到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结合的新阶段。在这一阶段,外商多采取产权投资、证券投资、控股、购并及基金等形式进行投资。许多外国资本已设立以直接投资于中国企业或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为目标的基金,并表示希望或提出申请要在我国设立投资公司,扩大在中国的投资。至1996年上半年,外资在我国已设立投资性公司100家左右,其中大部分集中在北京和上海,两地分别为50家和26家。面对这种新变化,必须相应制定新的外资政策,才能吸纳国际金融市场的大量资本,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4.直接投资集团化。目前,跨国公司已成为集贸易、投资、金融和技术于一身的“无国籍”巨型经营主体,成为进行国际贸易和技术转让,扩大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力量。现在,西方跨国公司年生产总值已达到资本主义世界生产总值的50%,控制和掌握了50%以上的国际贸易,垄断了80%以上的新技术、新工艺专利和70%以上的国际技术转让、90%以上的海外直接投资。据统计,至90年代初,全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总额近2万亿美元,其中相当大部分为跨国公司投资。世界巨型跨国公司约为跨国公司总数的1%,其对外直接投资占国际直接投资总额达50%以上。世界最大100家跨国公司1990年对外投资总额达到2800亿美元,占全世界国际投资总额的14%以上。可以预料,跨国公司凭借其雄厚的实力,在进入跨世纪发展的世界经济中,必将成为国际资本尤其是生产资本在全球范围运动的主要载体和主导力量。
5.国际投资水平化。所谓水平化,即国际投资主要在发达国家之间进行,而流入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外国投资则呈下降趋势,这不利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1985年以来,外国直接投资流入发达国家的数额一直呈增长态势,至1989年流入量达到1630亿美元。发达国家在国际投资资本流入量中所占的份额,1980~1984年为75%,1985~1989年上升到81%。在发达国家中,美国是吸收国际投资最多的国家,如1988年,日本海外直接投资的55%,欧共体的65~80%都流向了美国。据有关统计和预测:50年代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的50%投向发展中国家;70年代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大部分集中于亚洲发展中国家;进入80年代全球的国际直接投资年均增长29%,而流向发达国家的国际直接投资年均增长高达46%,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发达国家吸纳的国际直接投资占全球国际投资总额的81%以上。进入90年代,发达国家之间的资本流量将达到1.3~1.5万亿美元,占全球直接投资总额的81~90%。据联合国跨国公司中心《1993年世界投资报告》,流入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国际投资占国际投资总额的比重却从25%下降到19%,而流入的直接投资更少,只占世界直接投资总额的3.2%。
6.投资方式多样化。由于跨国公司自身的资金优势、管理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市场网络优势,进入90年代以来其对外直接投资已突破原来单一股权安排,逐步形成独资、合资、收购、兼并及非股权安排等多样化投资方式并举的格局。其主要方式是:(1)收购兼并企业日益成为对发达国家投资和互相渗透的主要手段。面对本世纪末世界经济区域化、集团化趋势的加强和新的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在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跨国公司以股权方式进行国际投资,信息成本和经营成本均比20年前要高出许多。适应这一变化,跨国公司往往宁愿以收购兼并的方式,对发达国家的成熟市场进行投资,而不愿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多投资。(2)非股权安排日益成为对发展中国家投资的主要方式。这是一种以签订合同的方法,参与东道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投资方式。其主要形式有:技术授权、管理合同、生产合同、设备租赁合作销售、共同投标,共同承包工程等。这种方式不以股权为牟取利润的手段,而以技术、管理、销售、转移价格等途径获取利润。这对东道国来说,既可以引进资金、技术和产品,又可以减少跨国公司对本国企业和资源的控制,加强独立自主的地位。而对于跨国公司来说,则可以避免投资风险和绕过各种进入障碍,占据市场,获取资源,牟取利润。所以,进入90年代以来,这种投资方式日益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进行国际合作的一种重要方式。
7.投资来源集中化。随着世界经济区域化、集团化的加强,国际投资形成了一个以“大三角”为主要成员国的国际投资圈。这就是:拉美国家以美国为中心,亚洲国家以日本为中心,中欧和东欧国家以德国为中心。据联合国统计,1991年其所占比重达到86%。联合国跨国公司中心《1992年世界投资报告》指出,进入世纪之交,国际投资来源的“集中化趋势更为明显,中欧、东欧和发展中国家的外来投资大多集中来自位于同一地理地区的大三角成员国。这种格局与跨国公司以投资国为中心建立地区核心国外附属机构网络的战略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