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就业结构优化分析_劳动生产率论文

我国就业结构优化分析_劳动生产率论文

浅析我国就业结构优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结构优化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经济结构优化对策

摘要 本文认为我国就业结构优化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人均收入、合理有效利用劳动力资源、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优化的总趋势是减少第一产业的就业份额,提高第二产业的就业份额,使第三产业的就业份额最大。具体措施是:搞好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总量;提高人口素质;建立全社会的保障体系;实行土地改革,逐步改善家庭联产承包制,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彻底转移;促使劳动力市场发育成长,实行人才流动自由;现阶段,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关键词 就业结构 优化 人口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就业问题已成为当今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发展与稳定、公平与效率等多种矛盾的焦点,尤其是在我国,由于人口失控,这一问题更为突出。其主要表现是就业结构不合理,因而不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人均收入的提高和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为了实现赶超发达国家的战略目标,有必要加强对就业结构及其优化的研究。

一、就业结构优化的内容

就业结构是指劳动力资源在不同产业间的配置方式。就业结构优化包括下列内容:①劳动力在各产业间的分布状况是,第一产业份额将不断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份额将不断提高,直至达到第三产业占相对优势;②技术工人相对于普通工人的比重不断增大。③脑力劳动者相对体力劳动者的比重不断增大。④就业结构变动的灵活性不断增强,适应资产结构和技术结构的变动而变动的结构变动功能和结构转换功能日益增强。

就业结构优化是产业结构优化的基础,因为劳动力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相对价格是推动产业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它能否适应资产结构与技术结构优化的进程,关系到产业结构优化能否不断实现,并最终决定着人均收入的提高幅度和劳动力资源的利用程度。

二、影响就业结构变动的主要因素

1.收益导向因素。收益不仅指收入而且包含工作条件,社会地位等,追求高收入、社会地位优越、工作条件舒适的职业,是每个劳动者的自然选择。这是就业结构变动的主要因素。

2.制度因素。这是从政府方面而言的因素,是影响中国产业结构现状的主要因素。首先是政府所追求的“充分就业”政策,从而促进社会安定往往成为政府的一项重要目标。其次,是政府对劳动力转移问题上的政策,如户籍管理制度、农转非制度、招工用工制度、大学毕业生分配制度、退役军人安置制度等。另外,政府对社会保障的制度以及对某些产业就业的鼓励政策都会直接影响就业结构的变动。

3.产业技术构成要素。各产业技术经济特点不同,对各种资源密集度的要求不同,在一定产业规模下对就业的吸收能力是不同的,因此造成产业间就业结构的差异。

4.劳动者知识技术结构因素。它直接影响着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人们从某一行业转至另一行业,往往需要通过重新学习,掌握新的劳动技能才能适应新的工作。在生产技术不断进步的过程中,不同技术工种的工作越来越难以互相替代,因此,劳动者的素质及技能水平就日益成为就业结构转换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失业与职位空缺并存就是其表现。

5.劳动生产率上升因素。由产业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劳动者熟练程度增强或技术进步导致的劳动生产率上升将对就业结构产生两种效果,第一种带来就业的扩大,如汽车工业,由于其产品需求弹性比较大,该部门能够获得高于一般产业部门的超额利润,从而吸引生产要素向该部门流入。第二种引起就业的减少,如农业,由于其产品大多需求弹性较小,且产业规模一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将降低产品价格,使该部门的收入下降,生产要素向外流出。

三、我国就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业劳动力过剩严重,城镇存在显形失业。我国现有农村劳动力4.3亿,预计到本世纪末,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将达到2亿。这部分人滞留在人均不断减少的土地上,人均产量不会大幅度提高,农民人均收入增长缓慢。城镇显形失业主要是部分城镇新增劳动力的失业。我国劳动就业制度的改革是从部分放弃对城镇新增劳动力的就业的统分统配入手的,因此他们成为失业压力的首批承受者,他们在获得就业选择权利的同时,也付出了失业的代价。由于在业劳动力就业的稳定性,这种失业压力很难传递到在业劳动力资源的范围内。

2.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缓慢。我国1952年农业就业份额为83.5%,1977年下降到74.5%,1985年为75.9%,现在约为70%,除去向乡镇工业转移的劳动力,实际农业就业份额约62%,与其他国家相比,下降速度是比较缓慢的,二元结构特征极为明显。

3.农转非的不彻底性——兼业。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以工兼农的现象,是中国与大部分西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农转非的不同之处。世界上许多国家农村二元结构经济的变动是与农民身份的游离与耕地集中经营双轨并进的,而在中国则是一轨单进。

中国农民以工兼农的兼业特征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乡镇工业中的以工兼农,另一种情况是大量跨区域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以工兼农。

中国农民以工兼农,不仅适应了现阶段农民的基本要求与心态,而且也减少了由于农村工业结构调整和劳动力的转移而引起的经济和社会波动,缓解了由传统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的许多磨擦和矛盾。显然,兼业的存在是对传统体制下农民固守土地的自然经济的一种否定,它标志着农民已由传统农业向商品经济迈出了一大步,这是农村商品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然而,兼业毕竟是经济转换时期的产物,即它是农村工业化的产物,又是农村工业化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产物。因此,兼业不是农村发展的方向。

4.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周期性带来的直接后果——民工潮。目前,流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中,季节性外出和常年外出约各占一半。季节性流动一般集中在春节前后、夏收前后、秋收前后,一年三个小周期。常年流动的民工集中在春节前返乡、春节前后外出打工,一年一个大周期。无论季节性流动,还是常年性流动的劳动力,都在春节后出现流动高峰。给我国交通运输造成了极大紧张。

5.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层次的初级性。从转移的产业看,是一种“技术粗放型”转移。首先转移的重点是城乡第三产业,其特点是行业多、范围广、就业所需资金少,如保姆、清洁工、个体摊贩、饮食和维修等服务行业。其次是城市非竞争性的第二产业,一般指劳动强度大、技术简单、城市工人不愿从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例如:建筑、纺织、煤炭制品等部门。第三是乡镇工业,一般多从事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的工种。就业结构的趋同化,使他们就业的领域十分有限且竞争异常激烈。

6.从第二产业来看,城市工业企业隐形失业严重、冗员丛生,而且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

第二产业中,乡镇企业隐形失业不存在,企业用人即招,不用人即辞。而城市工业企业则不然,国家统包统配安置了大量城市劳动力,除非犯有严重错误,否则一般不能辞退。企业内人浮于事、因人设事的现象比比皆是,劳动生产率提高缓慢,甚至有所下降的现象非常普遍。

企业中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①无技术的壮工、非熟练工就业较难,有一定技术水平或工作熟练的劳动力却供不应求,许多企业的一些关键劳动岗位后继无人,不得不重新招用一部分已经退出工作岗位的老职工顶岗。②高技术企业的一般技术人才比较充裕,而高级技术人才奇缺。③一般管理人员比较多,高级开拓型管理人员较缺乏。④一线岗位招工相对难,而二线特别是三线岗位招工比较容易。

7.第三产业就业份额低。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严重滞后,1985年就业份额为10.78%,比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数16%还少约5.2%,今年就业份额约为15%。主要是交通运输、教育、医疗、直接服务业的落后以及农村第三产业不发达。

8.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的劳动力少,转移速度缓慢。本来我国第三产业极不发达急需劳动力充实,而第二产业隐形失业严重,有大量富余劳动力可以供给,第二产业应向第三产业大量转移劳动力,但建国以来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的劳动力却很少,第三产业就业份额的增加,主要来自城市新增劳动力。

综上所述,我国就业结构主要存在下列问题:①第一产业就业份额过高,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就业份额低。②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劳动力比较少,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的劳动力更少。③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的速度慢。

四、原因分析

造成我国就业结构现存问题的原因主要有:

1.人口政策偏差,人口失控,导致农村和城市剩余劳动力过量。建国以来,我国人口和劳动力都有很大增长,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由于人口政策出现偏差,人口失控,特别是由于1950—1957年和1962—1973年两次生育高峰的影响,使进入劳动年龄的人口迅速增加。

2.社会保障制度欠缺。农村人口的保障是土地,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可能彻底。城市职工的保障是工作单位,因此隐形失业才那么严重。

3.转移渠道不畅通。表现为户籍制度使农民不能在城镇长久居住,使城市劳动力流动困难重重;统分统配制度,使劳动者一切找组织,缺乏内在转移动力和外在压力;城市房屋产权制度使流动人口难以租到房子;劳动力市场不完善,流动信息不明;企业现有产权制度使企业无法辞退多余的职工;土地制度,使土地只能小规模分散经营,无法获取规模效益和长期投资。

4.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低,城市隐形失业者知识技术结构层次不高。这是劳动力转移缓慢的内在原因。普遍表现为文化程度偏低、生产技能单一,学习和掌握新的生产经营技能困难,因而就业和再就业的机会少。

5.第二产业吸纳能力有限。第二产业由于技术构成和资本有机构成相对较高,劳动生产率就比较高,因而不可能大规模吸收剩余劳动力。发展第二产业需要大量的资金,而我国在这方面又特别欠缺,所以近期内第二产业的整体规模不会扩大很多,再加上新技术的采用对就业有一定的制约作用,所以总体上看,第二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收是有限的。

6.第三产业严重滞后,劳动力就业缺乏丰厚的载体。在三个产业中,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是实物生产,第三产业是为第一、二产业服务的产业。这种服务包括相关服务和直接服务两部分。其中相关服务是随着实物生产的增长而伴随发展的产业,如金融、保险、运输、通讯、信息等,直接服务是为个人提供服务的产业,它随人均收入的提高而发展,如保姆、饮食、美容、健身、旅游、教育、医院等。第三产业的就业增长率,在实物生产增长的情况下,要高于第二产业的就业增长率,因为,实物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远高于服务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因此,第三产业处理增长产品的劳动力多于实物生产部门。

本来在利益机制和价格信号的作用下,第三产业会随着实物生产部门特别是第二产业的发展而相应发展,但是在我国由于计划体制的束缚,它们之间的关联效应被人为割断,因而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甚至成为“瓶颈产业”,如交通运输、教育、医疗等,其根本原因是价格机制不合理,第三产业收费过低,使之无利可图,从而发展缓慢。第三产业发展上不去反过来又影响了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的发展,因此,必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五、优化我国就业结构的措施

我国就业结构优化的目标是提高人均收入、合理利用劳动力资源,推动产业结构优化。从世界各国产业结构变动的历史过程来看,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位次变动趋势是由“一、二、三”向“二、一、三”和“三、二、一”转变。我国现有三次产业从总体上看仍处于低水平上,在三次产业内部,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是决定人均收入提高和就业结构的决定性产业,理应全力投资发展制造业,但由于第三产业的反作用力,使第二产业的发展受阻。因此,现阶段应优先发展第三产业,待三次产业协调后,再重点投资于制造业,使产业结构逐步升级。

优化就业结构的总设想应是:控制人口总量,优先发展第三产业,疏通劳动力转移渠道。

具体应采取下列措施:

1.搞好计划生育,坚决控制人口数量。我国人口已超过12亿,即使在实行计划生育以后,每年自然增长的人口也达1000多万,其中绝大多数是农村人口(近1000万),还不包括不上户口的所谓“黑户”。计划生育工作城市做得比较好,农村比较差。因此,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难点在农村。如果对计划生育稍有放松,农村人口的膨胀将会给经济带来更大压力,因此必须严格实行一胎优生的政策。

2.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应具有全民性,既包括城市居民也应包括农村居民,从内部体系看应重点在养老、失业、医疗保险等项目,解除劳动者的后顾之忧,为计划生育工作、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彻底转移、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人才流动等工作创造良好条件。

3.促进劳动力市场发育成长。劳动力市场发育不够,劳动力在就业、再就业过程中就必然受到来自行政等方面的干预,人才单位所有、部门所有、一次分配定终身,严重损害了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而信息不畅又使得失业的压力增大,各种非经济因素的加入,更影响整个经济活动向不规范、无规则方向发展。劳动力市场发育的深层次改革是企业产权的落实,即企业用人自主权和个人择业自主权,使富余人员能走向社会。

4.提高人口素质,优化劳动者的知识技术结构,增强就业结构转换功能。我国人口从总体上讲素质偏低,特别表现在知识技术结构上,对于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极为不利。其原因:一是人均收入低,没有钱投入到教育、保健等方面,二是闲暇时间少。从而导致第一循环:即:素质低→人均收入少→劳动生产率低→闲暇时间少→学习锻炼少→素质低。

要想提高人口素质,就必须使第一循环过渡到第二循环中,过渡的关键是以社会保障为基础,利益为动力,失业为压力。第二循环是:劳动者愿意学习锻炼→社会培训、锻炼场所增多→第三产业发展→就业机会增大→劳动者愿意学习锻炼。

通过第二循环的运转,最终获得第三循环的效果,即学习锻炼多→素质高→人均收入高→劳动生产率高→闲暇时间多→学习锻炼多。

5.逐步改进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自80年代初期实行以来,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极大发展。这种体制实现了几千年来农民的梦想和政治变革目标,即“耕者有其田”,有利于农民的生活保障,适应了生产力低水平的要求,促进了社会的稳定,然而,改革十几年,农村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劳动力大量过剩,在产业结构要求不断优化的情况下,它也暴露了一些缺点:①限制了农业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②土地规模小,不利于农业机械化的推广使用,技术水平长期上不去,规模经济差。③在土地收益递减规律作用下,每亩土地的粮食产量无法大幅度提高。④多数农民种地只为自己和牲畜吃,而花钱靠出外挣钱。⑤劳动力出去后,种地的多为妇女、老人,素质差不利于科学种田。

结果,使我国粮食产量长期徘徊在人均350公斤左右,稍有波动,人心就不稳,要想再提高每亩土地的粮食产量,从体制上讲就是要逐步改进家庭联产承包制。当然,这种改进,要因时因地制宜,逐步进行。

6.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这是优化就业结构、进一步发展第二产业进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所在。发展第三产业,关键要尊重价值规律的作用,通过“看不见的手”来发展。比如,改革之初,先放开商业、饮食业,结果这两个部门现在就发展起来了,而交通特别是铁路,放的小,现在仍然紧张。另外,发展第三产业,需要很多资金,可以引进外资,不少发达国家对我国服务业很感兴趣,交通运输应该先行。

7.改革户籍管理制度。现在的户籍制度,有利于城乡治安管理,但都限制了劳动力资源的流动,不要说农村向城市流动需要九牛二虎之力,就是城市与城市、乡村到乡村的流动也相当不容易,而且在这个问题上产生了许多腐败。改革户籍制度要实现下列目标:①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彻底转移。②通过乡村工业的聚集,中小城镇的扩展,发展新兴城镇,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和空间加大。③使城市之间人员流动自由。当然,改革户籍制度,也要保持治安稳定,这要借助于现代通讯手段、电子计算机辅助管理。

8.改革土地制度。土地是生产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有价格。当前,农村土地是平均承包,不能买卖,不利于农村土地集中;城市使用土地是批租,不利于企业产权的落实、外资的引入、住房的私有化、商品化等,因此要把土地的无偿使用改革为有偿使用。

9.实现城市居民住宅的商品化。现有住房是职工通过工作单位分配的,形成苦乐不均的状况,而且一部分领导干部的多分多占成为腐败的温床之一。因此,要逐步实现城市居民住宅的商品化和私有化,它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彻底转移和城市之间的人才流动,更有利于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如房地产业。

10.改革政府的就业目标,变“充分就业”的目标为不充分就业。不充分就业的比例大约为3—5%,当然不能太高,否则影响社会稳定。不充分就业有利于解脱国家和企业的思想包袱,更有利于增强在业者和失业者的压力感,促使其积极进取。

标签:;  ;  ;  ;  ;  

我国就业结构优化分析_劳动生产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