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工业企业的分布及规模经济状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状况论文,中国最大论文,工业企业论文,规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本文以1988~1992年间的大量统计资料为依据,分析了我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的行业、区域分布及规模经济状况。结果显示,在上述期间内,我国工业大企业的行业结构变化不大,市场竞争主要表现为行业内企业间的竞争。大企业的区际向东南倾斜趋势仍在发展。与国际大企业相比,我国企业规模较小,规模经济效益较低。由于国家对高集中度行业实行较为严格的价格控制,我国的行业集中度与行业利润率的相关性较低。文章强调,必须制订符合中国国情的产业政策;建立东中西部合理分工;国家对景气波动的调整,既应减少对企业经营产生振荡,也应有助于淘汰落后企业。
在经济发展进程中,大企业或集团企业,不仅在国内经济,同时也在国际经济中扮演着主要角色。因此,为我国大企业的发展创造必要的外部环境,进一步发挥其在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组织变革、贯彻国家产业政策意图中的作用,对于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具有不可替代的重大意义。
一、中国大企业的行业分布状况与变化趋势
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当前中国经济的发展进程必然呈现一种特殊的二重性,即一方面是加速国民经济整体工业化,另一方面是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这种二重性必然对当前中国大企业的发展产生重大作用,也必然在其行业分布的状况和变化趋势中有所反映。
从1988~1992年中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的行业(按行业大类分类)分布状况看,中国的最大工业企业主要分布在对国民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资金密集型的基础产业,集中在能源、冶金、石油加工、化学工业和机械加工等少数行业(见表1所示)。
表1. 1988~1992年中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行业分布情况
以1992年为例,仅11个行业便达420家,占500家的80%以上。与此相对照,有11个行业却没有1家进入中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的行列。由此可以看出,中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的主要行业,除烟草加工业之外,主要是基础产业和生产资料加工业,而没有进入中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的行业则主要是一些属于加工工业的轻工行业。
从1988~1992年中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的逐年的行业分布情况看,呈现以下主要特点:
1.中国工业大企业的行业结构在过去一般时期内基本上保持稳定状态。1988~1992年,一个行业的企业占500家的百分比的变化在1.5%以上的,只有煤炭采选业(最高占8.6%,最低占6.4%)、纺织业(最高占5.8%,最低占1.8%)、交通设备制造业(最高占9.4%,最低占6.2%)、电子及通讯制造业(最高占7.6%,最低占5.8%)、烟草加工业(最高占12%,最低占10.2%)、机械工业(最高占9%,最低占6.4%)等几个行业,除此之外的几十个行业的百分比基本上没有变化。但500家最大工业企业在5年中,企业的变化却很大。从5年的中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的排序结果看,企业之间呈现优胜劣汰,此升彼降的现象,涉及落榜企业和新跻身中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行列的企业,每年均在百家左右。1988年位于500家的企业,到1992年仅剩下342家,即158家企业被淘汰出局。这种变化说明,在短时期内,市场竞争主要表现为行业内部企业间的竞争,即市场占有份额在企业之间的重新调整。而对于社会资源更为有效地在行业之间进行合理流动、重新配置,仅靠市场竞争是难以在短期内有效实现的。因此,国家的产业政策在优化资源配置方面将是十分必要的。
2.1992年同1988年相比,新跻身500家最大工业企业最多的行业为: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16家)、黑色金属冶炼加工业(6家)、医药工业(6家)、化学工业(4家)和橡胶制品业(3家)。以上5个行业是我国在前一时期企业规模增加较快的行业。在这5个行业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化学工业、橡胶制品业均属原先经营规模相对较小的重要产业部门,其规模增加较快是正常的。与此相比,一些最初经营规模相对较小,按发展规律其经营规模也应有较快发展的行业,在过去的一段时期,全行业进入中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的企业数不但没有增加,反而有一定的下降(如建筑材料业、电气机械制造业、电子及通讯制造业),这一现象值得我们重视。
3.1992年同1988年相比,中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中,企业数减少最多的行业是:纺织业(11家)、煤炭采选业(9家)、电子及通讯制造业(9家)、烟草加工业(5家)、电气机械制造业(4家)。在这5个行业中,除烟草加工业以外,均是我国国民经济中既具有重要地位,又系资金密集、技术含量高的行业。这些行业出现上述情况,与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其自身发展要求是十分不相符的,很令人深思。尽管这些行业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不尽相同,但其主要原因可以说是共同的,即在经济发展和体制转轨过程中,国家的产业政策,特别是优化产业结构的政策没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造成了不应有的产业结构失衡和企业规模萎缩。
二、中国大型企业的地区分布状况与变动趋势
1.中国大型工业企业主要集中在我国东部及沿海地区,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实力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1988年至1992年5年间,东部和沿海12个省市每年平均进入500家最大工业企业323家,占500家的64.6%,年均工业总产值占67.4%,销售总额占67.1%,利税总额占60.6%。5年间,东部和沿海地区进入500家的企业数量增长了3.47%。从1988~1992年中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评价分析结果(见表2),以及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趋势判断,中国大型企业主要集中于我国东部及沿海地区的这种地区梯级分布格局,在短时期内难以有较大改变。
表3. 1988~1992年中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地区平均分布状况
位次 省份平均企业数(个)占500比重(%)
1上海61.212.24
2辽宁48.6 9.72
3广东38.0 7.60
4江苏31.2 6.67
5四川29.0 5.80
6山东27.0 5.40
7河南24.2 4.84
8黑龙江 22.2 4.44
9天津21.8 4.36
10
北京19.2 3.84
11
湖南18.0 3.60
12
河北17.6 3.52
13
山西14.4 2.84
14
吉林14.0 2.80
15
湖北13.8 2.76
16
安徽12.4 2.48
17
云南10.6 2.12
18
甘肃10.2 2.04
19
江西 9.6 1.92
20
浙江 9.0 1.80
21
福建 8.8 1.76
22
贵州 7.8 1.56
23
内蒙 7.6 1.52
24
陕西 6.8 1.36
25
广西 5.6 1.12
26
新疆 3.2 0.64
27
宁夏 2.8 0.56
28
青海 1.6 0.32
29
海南 0.4 0.08
30
西藏 0.0 0.00
表4. 1988~1992年中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地区分布增减状况
省份增减企业数(个)增减幅度(%)
北京 -2-0.4
天津 -5 -1
河北 0
0
山西 3 0.6
内蒙 -3-0.6
辽宁 -13
-2.6
吉林 -6-1.2
黑龙江
-3-0.6
上海 8 1.6
江苏 2 0.4
浙江 1 0.2
安徽 3 0.6
福建 -3-0.6
江西 -2-0.4
山东 4 0.8
河南 0
0
湖北 -4-0.8
湖南 -4-0.8
广东 214.2
广西 1 0.2
海南 1 0.2
四川 0
0
贵州 0
0
云南 0
0
西藏 0
0
陕西 3 0.6
甘肃 -2-0.4
青海 1 0.2
宁夏 0
0
新疆 0
0
表2. 1988~1992年我国东部及沿海地区占500家相对比重分布状况
年进入500家
占500家的比重(%)
份实际企业数企业数工业总产值销售额利税总额
1988317 63.4 66.466.760.1
1989315 63.0 66.566.260.3
1990329 65.8 68.368.262.0
1991325 65.0 68.468.563.4
1992328 65.5
- 65.957.3
在上述总体趋势下,中西部地区进入500家的企业在少数年份尚有微弱增加。这表明,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中西部地区企业的整体素质也在不断提高,企业的经营规模亦在不断扩大。
2.区域经济发展重心向东南倾斜,长江经济带蓄热待飞。1988~1992年,进入500家的企业数整个东北地区均呈下降趋势。同期整个华北地区呈平稳发展,略有下降。中南、西南、西北以及华东的内陆省份,除个别略升外,均呈现稳中略降走势。在上述地区程度不同地下降同时,东南沿海地区进入500家的企业数则明显呈上升趋势。
长江流域七省一市5年间稳中有增。作为长江经济带核心的上海市,1988~1992年在500家中的比重由11%上升到12.6%,增长了1.6个百分点。江苏、安徽则分别上升了0.4和0.6个百分点。湖南、湖北、四川、云南等省则呈平稳发展态势。整个长江经济带发展势头见好,中国经济新的增长区已开始初见端倪。
3.从具体省市看5年分布的变化趋势:省际间企业经营规模的差异十分悬殊。位居首位的上海市,高出平均水平(16.67家)2.67倍,几乎等于江西、浙江、福建、贵州等12个省份5年间平均数之和。而5年间500家省际间分布比例的增减幅度,则从另一种全新的角度刻画出中国大型企业向东部及沿海省份集聚的变动趋向(见表3、表4)。值得重视的一个现实是,5年间平均进入500家企业数量多的省份,恰恰是省际间分布比例增长幅度高的省份。这一现实表明,中国大型企业省际间的总体分布状况,即向东部沿海省份倾斜,在短期内也难以有较大的改变。
1988~1992年500家最大工业企业分布省际间流入流出变动较大,东部及沿海地区社会资源区域性流动比例(91.67%)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61.1%)。结合中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地区分布向东部沿海地区倾斜的特征分析。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将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
归纳上述分析,可以对中国大型企业地区分布得出如下结论:中国大型工业企业向东部沿海地区倾斜,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与经济实力具有较大差异。社会资源呈向东部及沿海地区集聚的发展趋势,此升彼落的资源流动性增强。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有拉大倾向,梯级分布的总体格局在短期内尚难有较大改变。
三、规模经济与产业集中度
1988~1992年5年间,企业经营规模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1992年大庆石油管理局销售额首次突破200亿元,达211.64亿元,而原来仅为64.4亿元;1991年销售额超过百亿元的企业仅2家,1992年便达7家;50亿元以上的企业19家,20亿元以上的61家,10亿元以上的167家,5亿元以上的351家,其余企业的经营规模主要分布在5~3.6亿元之间。而1988年企业经营规模相对应的数据分别为(除百亿元外):3家、2家、53家、163家,其余337家主要分布在5~2亿元之间。尽管如此,与国际上的大企业相比,我国工业企业规模还比较小,规模经济效益还比较低。
(一)规模经济的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以大企业为主体的社会化大生产体制始终未能形成,而经济效益较差的小企业却大量无序地繁衍,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中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代表了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水平和规模水平,但依然尚未达到最佳规模经济的程度,其主要表现在一些重要产业规模经济水平偏低和产品生产集中度低两个方面。
从绝对集中度状况看:根据1989年统计分析,我国中型载重汽车CR[,4](4家最大的生产企业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大于80%,其绝对集中度还是比较高的;大中型拖拉机、摩托车CR[,4]大于60%;电冰箱、轻型载货汽车CR[,4]大于70%;自行车、双缸洗衣机CR[,4]为40~50%;电视机、收录机CR[,4]为20~40%;电风扇、内燃机配件CR[,4]为20%。发达工业国家汽车工业CR[,4]达到95%左右,我国仅为50%左右,韩国彩色电视CR[,4]为93%,而我国仅为20%;黑白电视机CR[,4]为75%,我国为21%。近年来,我国多数制造业的主要趋势是分散扩大,集中度下降,在轻工、纺织、材料、机械和电子等产业部门更加明显。
从绝对规模看:世界钢铁企业的规模一般集中在200~500万吨之间和1000~2600万吨之间,而我国达到百万吨以上的企业为18家,接近百万吨的企业有25家,许多企业规模则更低。世界汽车最大的生产厂家一般均在几十万辆以上,生产百万辆以上的企业1987年已达11家,世界最大的汽车生产厂家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当年生产了498万辆。而我国1989年汽车总产量为58万辆,由400多家厂家生产,生产企业数量超过了日、美、英、法、德、意6国生产厂家的总和。我国彩色电视机产量与韩国相近,我国生产厂家有70多家(总装厂),1989年年产量达到30万台的只有10家不到15%;而韩国整机厂仅6家,每家生产规模达200多万台。当然,我国与上述国家处于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国情也不同,不能作这样简单的比较。那么,现有企业的实际规模与其产业的(最佳)经济规模相比较情况又如何呢?下面我们采用表5中若干产业MES估计值对我国的经济规模水平作进一步的分析。
MES(minimun efficient scale)为最小有效规模即经济规模。一些重要产业的企业平均规模显著偏小,通过对24种代表产品的计算(见表5),企业平均规模与经济规模的比值(比例)在25%以下的占75%。比值低的产业多是10年来发展较快的产业和原材料产业,而基础较好、技术壁垒较高、行业管理较强的产业则相反。后者包括“六五”期间国家重点投资的平板玻璃、实行专营的卷烟、基础较好的橡胶外胎和棉纺、有基础并且技术壁垒较高的机床(车床)、起始投资大并且耗能高的氧化铝等产业。
表5.若干产品MES的估计值 单位:万吨(台)/年
资料来源:陈小洪《规模经济初探》,《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89年第7期。
上述结果还表明:MES企业数占全部企业数的比例在5%以下的产业高达67.0%,全部比例的算术平均值仅为7.1%。MES企业数比例较高的产业主要是工业基础较好的产业,如棉纺、通用设备、专业化水平较高品“老三大件”(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和技术壁垒较高的电解铝、氧化铝。
MES企业产量占全部产量的比例,即主要的MES企业的市场份额指标(简记D)更能说明问题。如表7(见下页)所示。D值在30%以下的主要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支柱产业产品(家电和轻微型车)和供不应求、且进入壁垒较低、小企业较多的产品(水泥、合成氨、纸、啤酒);D值在30%以上的主要是具有一定工业基础,且由于资金、技术、资源等原因而进入壁垒较高或专业化水平较高的通用设备,电解铝、氧化铝、中型货车、老三大件等行业,以及工业基础虽弱,但在“六五”期间有国家重点支持的集成电路。
表6.代表产品企业平均产量占经济规模的比例
比例(%)代表产品
5以下生铁、钢、合成氨、纯碱、水泥、集成电路
5~10 纸、中型载货车、电冰箱
10~15
硫酸、啤酒、彩电
15~25烧碱、合成洗涤剂、自行车、电解铝、乙烯、缝纫机
25~30 橡胶外胎、平板玻璃、车床、卷烟
50以上棉纺、氧化铝
表7.代表产业的企业产量占全部产量比例
D(%) 代表产品比例(%)
10以下 水泥、轻型车、电冰箱压缩机 12.5
10~20合成氨、硫酸、纸、啤酒、电冰箱20.8
20~30 橡胶轮胎、彩电8.3
30~40 电解铝、集成电路、卷烟、洗衣机、合成洗涤剂 20.8
40~50
钢、自行车、乙烯
12.5
50~70生铁、烧碱、缝纫机、棉纱 16.7
76以上氧化铝、中型货车
8.4
中国的规模经济利用水平与国外形成鲜明对照:美国早在50年代初,其汽车、食品等20多个产业70~90%的产量来自MES企业;日本的规模经济水平举世公认,钢铁、家电、石油化工、食品各业产量主要来自MES企业;中国与南朝鲜规模经济水平的差距也很大。由此可见,中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虽然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其中达到MES水平的企业不多,其比例远远低于国外水平。
企业合理的经济规模以生产专业化为基础。提高专业化协作水平,才能使众多的小企业或乡镇企业形成有序的分工,才能将其纳入现代化大生产体系之中,使不同规模的企业都能享受规模经济效益带来的好处,社会的整体效益才会不断提高。近几年来,我国工业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专业化水平虽然比以前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总体水平仍然较低。即使在一些专业化水平较高的行业,外购通用零部件价值占全部产值的比例一般低于30%。远低于国外50~60%的水平,在工业发达国家通用零部件生产专业化的程度已达85~95%,工艺专业化程度则达90%以上。另一方面,工业发达国家大型企业与小企业建立起密切的协作关系,由于与大企业配套生产,专业化程度高,产品批量也相当可观。与此相比,即使在500家最大工业企业中,联合型的企业很少,主要以单一产品生产的企业为主,企业之间的分工也普遍不合理,缺少关联机制。长期以来企业追求“大而全”、“小而全”致使大型企业和小企业的生产结构雷同,这也是我国市场行为难以规范的重要原因。
(二)行业集中度
行业集中度的计算,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给出了多种互不相同的方法。这里,采用平均份额和集中系数。所谓平均份额是指该行业每个企业所平均拥有的份额,记为
Cn=100N/行业企业数目
其中,N为所要计算的企业数目,一般为4。集中系数(CI)即用CRn法计算的行业集中度与行业平均份额的比值,记为
CIn=CRn/Cn
它表示的是行业内最大的几个企业的平均规模为全行业企业平均规模的倍数。
运用集中度(CRn)和集中系数(CIn)这两个指数,不仅可以反映某一行业的绝对集中程度,还可反映其相对集中程度;不仅体现了行业中企业数量的影响,也反映了大小企业之间的规模差异。表8即是根据上述方法和1990年行业50家评价的结果计算的我国39个行业前4位和前8位的集中度和集中系数。
从表中可以看出,石油天然气采选业、电力生产与供应业、石油加工业、化学纤维工业和炼焦煤气业依次为我国5个集中度最高的工业行业。值得注意的是,这5个集中度最高的行业均属于重化工业。这也许是由于这些装置型重化工业规模效益高,从而大企业易于形成高集中度地位。
在39个行业中,集中度最低的5个行业依次是纺织业、食品制造业、建筑材料业、工艺美术品制造业和金属制品业。这些行业的共同特点是市场广阔、企业众多、且多为轻工业。
从表8中还可以看出,从整体上讲,我国的行业集中度是较低的。在全部39个行业中,只有石油、天然气采选业的前4位集中度超过50%,绝大部分(64%)行业前4位集中度低于10%,说明我国企业规模水平普遍偏低,企业规模结构不甚合理。
由于集中系数是该行业中最大几家企业为该行业平均企业规模(占市场销售额份额)的倍数。所以它反映了我国39个行业的规模的差异程度,从表8可以看出,我国企业规模差异最大的5个行业依次是:电力生产及供应业、化学工业、交通设备制造业、机械工业和电气机械制造业。这些行业共同的两个突出特征是:(1)存在着明显的规模效益,从而存在着少量大型企业,同时由于市场广阔,企业数目较多,中小企业也较多。(2)从政策影响的角度考察,均受到“五小”工业政策的较大影响。
表8.1990年39个行业集中度与集中系数
续表
资料来源:(1)《1990年中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及行业50家评价》,载《管理世界》1991年第6期;
(2)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马建堂提供。
企业规模差异最小的5个行业分别是:石油天然气采选业、烟草加工业、木材及竹材采选业、采盐业和其它工业。这主要是由于这些行业受自然资源因素约束较大,从而企业数目较少,企业平均规模较大。这里最典型的行业是石油天然气采选业,它既是我国集中度最高的行业,也是企业规模差异最小的行业。根据表8,可以把工业行业分为以下4类:(1)集中度高,规模差异小的行业。其代表是石油天然气采选业,这是一种均齐型的高集中行业。在市场经济中,这种行业既易产生垄断竞争,也易形成寡头垄断。(2)集中度高,规模差异大的行业。其代表是电力生产及供应业,这是最易发生垄断行为的行业。(3)集中度低,规模差异小的行业。其代表是纺织业,按照产业组织理论,这是竞争性市场结构最强的行业,产生垄断的可能性较低。(4)集中度低,规模差异大的行业。其代表是建筑材料业,这类行业由于市场容量大,也是一种竞争性的市场结构。
按产业组织理论,行业集中度越高,大企业支配市场的能力越强,从而行业利润越高。据西方一些学者的实证研究,当集中度超过50%以后,行业间利润率和集中度的正相关关系就开始出现,而在10~50%的区间内,资金利润率反而随集中度提高而下降。
但是在我国,行业集中度与行业利润率间并不存在确定的相关关系。据计算,在扣除一些不可比的突发因素后,平均集中度高达43.3%的石油天然气采选业等5个高集中度行业的销售利润率,竟然和平均集中度仅为1.7%的5个低集中度行业的销售利润率几乎相等。
这一事实并不能说明产业组织理论关于行业企业规模结构与行业销售利润率正相关的命题在我国的失效,而只能说明市场经济下的企业自主行为,在我国还不具备。我国行业集中度与行业利润率之所以不存在确定的关系,主要原因在于国家对高集中度行业实行了较为严格的价格控制。在这些行业,价格不是由具有垄断结构的市场决定的,而是由政策制定的。
如果我们选取市场机制作用比较充分,大部分价格已经放开的消费品行业来考察,结论则是显然不同。
从表9中,可以看出,在市场机制作用比较充分的行业,企业的规模与企业的销售利润率之间存在着非常确定的正相关关系,4家规模最大的企业的平均销售利润率为17.4%,相当于各行业所有企业平均销售利润率4.5%的4倍。烟草加工业和饮料制造业,规模最大的4家企业与本行业所有企业相比,平均销售利润率更是分别相差216倍和8倍。
表9.1990年部分工业企业规模与利润率关系比较
行业 4家最大企业 4家最大企业
行业平均销售
所占市场份额
销售利润率
利润率
纺织业 0.89.0 5.3
食品业 1.49.9 4.5
工艺品制造业
2.38.2 6.1
饮料制造业 3.4
21.4 2.5
烟草加工业18.1
64.9 0.3
饲料加工业 7.09.0 4.2
缝纫业 3.38.9 5.0
皮毛及制造业
2.48.0 2.6
家具制造业 3.4
10.6 3.9
文教体育用品
5.3
27.2 8.3
平均
--17.4 4.3
资料来源:(1)《1990年中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及行业50家评价》;
(2)马建堂《中国行业集中度与行业绩效》。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认为,在我国工业的39个行业中,在市场机制作用尚不充分的行业,企业的规模与企业的利润率之间尚不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在市场机制作用较为充分的行业,企业的规模越大,企业的销售利润率越高,规模与利润率之间的相关系数越大。可以相信,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市场机制在各工业行业中的作用将日益得到充分发挥,企业规模与企业利润率之间的正比关系也将逐步确立。
四、基本结论
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没有企业蓬勃的发展,就不可能有国家的繁荣昌盛。
(一)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制定出符合我国实际的产业政策势在必行
作为发展中国家,由于其经济的后发性,它所面对的是一个已被先行者分占完毕的世界,在这种情况下,重要的是应当如何扶植和发展自己的产业,使之成为中国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支柱。从1988~1992年中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行业分布的变化,可以清晰地勾画出中国产业发展的实际状况以及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在短期内,竞争主要表现为行业内部的竞争,即企业间市场份额的重新调整。同时,在优胜劣汰机制推动下的企业兼并,将是企业重组的主要形式。市场份额比例重新分配或企业兼并,将使资源从落后企业或产业流向新兴企业或产业,使资源在产业间重新配置,而这种资源在产业间的流动转移需要在一个较长时期内方能完成,最终体现为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但是,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经济发展和需求结构的变化正处于争剧的变动中。同时,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市场体系、市场运行机制远未成熟和完善。在这种情况下,仅靠市场的作用,仅靠市场的自由竞争,资源难以实现更为有效的合理配置,社会整体效益低下,不可能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因此充分发挥作为我国宏观管理的重要手段——产业政策的作用,使之成为我国整个调整发展时期最主要的政策之一就是十分必要的。
宏观经济政策追求的主要目标,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而为保证国民经济素质的提高,保证产业有较高的国际竞争力,产业政策就成为宏观调控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应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制定出符合我国实际的产业政策,使之真正成为我国产业发展的大纲和指导方针。企业集团作为实现产业目标的组织载体,将有助于产业结构和产业技术结构的调整。企业集团组建应该在产业政策的指导下结合产业重组与行业发展来进行,使企业组织结构与产业结构合理化、资源有效配置相适应。促进生产集中化,加速综合性企业集团的形成,使之成为我国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国家队”,成为政府与中小企业之间的主要中介。此外,在大企业建立和完善高级专业化的生产体系的同时,也提高了中小企业的专业协作能力,进而提高了产业结构的水平。从一些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看,产业结构的每次转变,实际上都是通过企业集团化、重新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的。如战后崛起的日本,以及70年代末腾飞的“四小龙”之一的韩国,均实施积极的产业扶植政策,使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92年世界500家最大工业公司中,日本所占比重已达25.6%;韩国也有12家在世界500家行列中,尽管其占比重较小,但其最大的三星公司销售额已达495.6亿美元,位于第18位。
在产业组织政策选择上,既必须利用市场机制的自组织作用,同时也必须运用多种宏观调控手段,发挥国家在产业组织结构优化方面的作用,而不能像某些发达国家所经历的那样,主要依靠市场机制优化产业组织结构。不可简单地移植工业发达国家的产业组织的形式,或将某一规模作为合理的规模标准。作为发展中国家应当形成一种如工业发达国家所存在的机制,使产业组织通过企业家的创新活动,形成不断自我增值、自我更新、自我提高的序列。
(二)建立东中西部合理分工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
根据1988~1992年中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评价结果进行趋势判断,中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区域分布依然继续向东部和沿海地区集中。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趋势判断,短期内,这种地区梯级分布的基本格局难以有较大的改变。但在上述总趋势下,中西部地区的销售总额和利税总额的相对比重并没有出现下降,尚有微弱增加。这表明,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中西部地区企业经营规模和企业素质仍在不断增强。
不同区域工业企业规模存在着较大差异,这种差异是由资源禀赋、工业结构和工业发展水平等因素决定的。一般来讲,在其它条件一定的情况下,以对规模要求较高的重工业为主的地区,工业聚散程度较高,企业规模较大;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工业行业多样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工业聚散程度较低,企业规模相对较小。辽宁、上海和广东是上述两种不同经济类型的典型表现。需要指出,我国老工业基地上海和辽宁,在国民经济中依然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1992年比1988年上海在500家最大工业企业中增加8家,辽宁则减少了13家;在500家销售总额和利税额中所占比重,上海由1988年的11.8%和11.0%,分别提高到1992年15.26%和14.68%,而辽宁则由1988年的13.3%和13.2%,分别下降为10.67%和8.59%。其差异之大颇为显著。作为我国新兴加工工业基地的广东,其工业企业规模迅速扩大,其在500家中的分布,1992年比1988年增加了21家。与上海和广东企业经营规模在近年内有较大发展相比,辽宁作为我国基础工业基地,出现了某些衰落的征兆,是与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应有的作用是不相符的。如何改造和振兴辽宁这一老工业基地,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
中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区域分布继续向东部倾斜,资源进一步向东部和沿海地区集中,势必使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拉大。与此同时,通过对应地区工业行业结构的计算与分析,地区间行业相对优势并非十分突出,工业结构雷同。这说明,我国各地区之间的专业化协作水平很低,区域工业自我循环比较严重。这无疑使国民经济的发展在相当程度上丧失区域比较利益和规模经济利益。多年来,我国的产业政策大多被地区政策所取代,致使东中西部产业更不平衡,区域比较优势难以发挥,合理组织区际分工与协作就难以实行。因此,为了合理组织地区间的分工与协作,消除地区间工业生产和流通领域的冲突,促进区际经济协调发展,在确定经济区划、制订区域性产业政策等方面,必须遵循比较优势和产品结构高级化区际协调原则,合理调节发达与不发达地区之间的经济合作,促进“东中西合作”的发展;遵循规模经济规律,合理调节和促进发达地区之间、不发达地区之间的合作。
(三)国家主动调整经济景气波动,是缓解供求矛盾最有效的手段,同时应减少对企业经营发展产生的振荡
企业的经营行为除了取决于企业内部结构(如所有制性质、管理体制、经营形式等)外,不论在量的规定性(实现程度)上,还是在质的规定性(方向)上均难免受到经营环境的限定和影响。特别是企业尚未真正成为独立的经营法人时,经营环境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尤为剧烈。
从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的状况考察,我国经济增长逐渐转入增长周期占主导地位的阶段。在这一阶段里,经济扩张是增长性扩张,经济衰退是增长性衰退,经济增长已成为经济景气波动的主要内容。中国经济增长也是在经济景气波动中实现的。而由于受经济资源供给的限制,以及我国经济宏观调控手段的单一或不完善,经济调控的不成熟,经济扩张极易在短期内形成。为了保证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防止经济过热地发展及其给经济发展带来更大的振荡,就不可避免地实施新的调整。
1988~1992年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经历了这样几个时期:高速增长通货膨胀时期——治理整顿宏观紧缩时期——经济增长恢复及高速增长时期。中国大企业五年的发展是在这样一个完整的经济景气波动中实现的。从国内生产总值和工业生产总值的增长情况看,这一时期呈现出明显的经济景气波动:国内生产总值1989年比上年增长4.3%,1990年增长3.9%,1991年增长8.0%,1992年增长13.2%。由于我国经济结构中第二产业比重大(1992年为48.2%),因此,宏观景气波动的主要动因是工业周期波动。同期,工业生产总值1989年比上年增长8.5%,1990年增长7.8%,1991年增长14.8%,1992年增长27.5%。外部经济环境的波动必然引致企业增长的波动,同时企业增长的波动又成为宏观景气波动的必然结果。以中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销售总额增长变化为例,1989年比上年增长19.82%,1990年增长9.73%,1991年增长24.70%,1992年增长33.36%。而企业经营规模的变动,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更为突出。仅以中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利税总额为例,以1988年为100,1989年和1990年连续两年都不足100,1989年为95.67,1990年为97.93,只是到了经济回升的1991年,利税总额才有回升,达到114.77。
经济景气波动与中国大企业的发展呈现出完全同步的相关性,宏观经济环境与大企业的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一方面,体验过宏观紧缩的企业,在进一步改革开放的条件下,可能会更为关注宏观经济发展形势的变化,研究政府可能采取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以便在新一轮的经济景气波动中及早采取应急措施,使企业发展能较快地适应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更富有灵活性。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政府的直接决策影响经济变动的方式可能会继续缩小,但为了使国民经济稳定、持续、协调地发展,进一步深化改革,调整经济结构,保持经济增长势头,国家对经济发展采取宏观经济调控时,应尽可能减少对企业经营发展产生巨大的振荡。
保证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应尽可能缩小经济景气波动的振幅,尽可能拉长每一次波动过程的上升期。但是我们不可能完全熨平经济的波动,而只能采取积极的宏观经济政策,降低波动的幅度和影响。即通过相对稳定的货币供应量,减少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剧烈波动,来达到“反周期”的目的。从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看,“反周期”政策成为各国稳定经济发展最主要的政策之一。
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考察,由于我国经济宏观条件不充分,基础产业发展严重滞后,重要原材料不足、能源短缺、运输力严重不足,以及外汇短缺的硬约束,因此,在整个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供给不足将始终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严重制约我国经济高速增长。
从近几年企业发展的趋势看:发展较快的加工工业与基础产业的缓慢增长,是当前以及未来相当长时期制约我国工业发展的主要矛盾。从中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五年来人均装备率的增长情况看,基础产业中除石油天然气开采业有明显增长外,基础产业中的其他产业大部分呈下降趋势,而大多加工工业人均装备率呈增长趋势。未来几年,与加工工业进一步扩张的趋势相比,基础产业的发展仍将是有限的;基础产业与加工工业发展的矛盾将难以缓解,并将制约加工工业的扩张。由此而产生的经济振荡,只能通过“反周期”政策来减缓。因此,有必要将“反周期”政策作为我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的主要内容。
国家主动调整经济景气波动,是缓解供求矛盾的最有效的手段。同时国家也应使经济景气调整政策,成为调整企业组织形式、淘汰落后企业的重要手段,将影响经济素质的细胞清除出去。但无论采取何种“反周期”政策,都应当通过“预警”系统,以使企业及早采取应急措施,减少经济景气波动对企业经营发展造成的振荡。
*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中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的行业、区域分布及规模经济状况研究》总报告的缩写。
标签: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论文; 规模经济论文; 行业集中度论文; 经济论文; 工业生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