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腔穿刺技术改进论文_胥韵

膝关节腔穿刺技术改进论文_胥韵

(贵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贵州 凯里 556000)

【摘要】 目的:探讨膝关节腔穿刺技术改进之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需要接受膝关节腔穿刺治疗的患者90例,随机均匀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传统膝关节腔穿刺技术,对照组应用改进后的膝关节腔穿刺技术。结果:在两组膝关节腔穿刺手术一次性成功和临床并发症并发情况上,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不断地改进应用膝关节腔穿刺技术,特别是在无关节积液患者穿刺手术治疗过程中。

【关键词】膝关节腔;穿刺技术;改进;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6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5-0067-02

为了研究改进之后膝关节腔穿刺技术的应用价值,本文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需要接受膝关节腔穿刺治疗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参与人员进行如下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资料来源于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需要接受膝关节腔穿刺治疗的患者9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患者45例,包括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28例,患者年龄均在46~8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5.0±5.5)岁。对照组患者45例,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27例,患者年龄为47~86岁,平均年龄(57.5±6.0)岁。主要包括髌骨软化症患者19例,半月板裂患者41例,退行性骨性关节炎患者30例。

1.2 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传统关节腔穿刺技术治疗方法

1.2.1.1患者配戴好帽子以及口罩,让患者仰卧在手术台上,帮助患者伸直两下肢。

1.2.1.2针对患者穿刺部位,实施常规皮肤消毒措施,医师要配戴无菌手套,还要铺好消毒洞巾,应用适量的2%利多卡因,起到局部麻醉作用。

1.2.1.3使用7-9号注射针头,往往作用在患者髌骨外上侧,由股四头肌腱外侧向内下刺入关节囊;或于髌骨下方,由髌韧带旁向后穿刺达关节囊。

1.2.1.4完成抽液之后,若需要注射相关药物,应更换别的无菌注射器。

1.2.1.5在手术实施结束后,使用消毒纱布,覆盖穿刺部位,使用胶布进行固定。

1.2.2观察组改进后关节腔穿刺技术治疗方法

1.2.2.1通过超声定位或者X线定位方法,判断所选穿刺部位是否准确,也可通过脑压管测定压力的方法来判定。

1.2.2.2在穿刺过程中,先用5ml无菌注射器配0.9×37(mm)的注射针头,抽取准备好5ml 2%的利多卡因,在正确的穿刺部位进行穿刺操作。在推注过程中,注意保证速度缓慢,通过药液阻力的大小判断穿刺针是否进入关节腔。若感觉药液推注压力较小的话,表示成功穿刺入关节腔;若感觉药液推注压力较大时,表示未进关节腔内,此时可能误穿刺入其他部位,比如髌骨下脂肪层、关节软骨、韧带、骨质内等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2.3在膝关节穿刺手术当中,需要注射的药物,比如玻璃酸钠注射液、臭氧等,与穿刺(或抽吸)的注射器预接三通管,需防止连接单一注射器时,穿刺成功后更换注射器进行药物注射的过程中摇动穿刺针而造成穿刺部位的偏移。

1.2.2.4在穿刺全过程中,最好进行双人操作,其中一人固定穿刺针,另外一人进行药液推注、关节腔积液抽吸以及注射器更换等等。

1.2.2.5在推注臭氧时用另一手扪及关节两侧,若穿刺到位时可触及关节囊均匀的扩张且患者不会有疼痛不适的感觉;若穿刺失败则会使患者感到较剧烈的疼痛或形成局部的隆起。

1.2.2.6在推注药液之后,让患者活动膝关节,如果能够听到较大的气过水声,也能判断药液注射到位。

1.2.2.7若先推注玻璃酸钠再推注臭氧,在前面的玻璃酸钠尚未完全推出针尖时推注臭氧会感觉阻力很大,当玻璃酸钠被完全推出针尖后,推注阻力会骤然下降。如果没有阻力的明显下降而持续性的维持搞阻力,必须再次判断穿刺针是否移位或误入髌骨下脂肪层、关节软骨、韧带、骨质内等组织内。

1.2.2.8通过正确的穿刺方法能够从关节腔内抽出关节腔积液是判断穿刺是否成功的重要依据。

1.3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选择SPSS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数资料选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选用t检验,(P<0.05)说明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膝关节穿刺术一次性成功率对比

观察组膝关节穿刺术一次性成功的患者有41例,一次性成功率为91.11%;对照组膝关节穿刺术一次性成功的患者有25例,一次性成功率为55.56%。观察组膝关节穿刺术一次性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临床并发生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并发关节穿刺损失出血症状的患者有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8.89%;对照组并发关节穿刺损失出血症状的患者有9例,药物注入软组织内的患者有2例,穿刺失败患者有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8.89%。观察组临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综上所述,近年来,骨外科患者发病率逐渐升高,在骨外科患者治疗当中,膝关节腔穿刺技术很常用,是主要的诊疗技术,比较常用的是上膝关节腔穿刺技术与髌下膝关节腔穿刺技术[1]。在之前的膝关节腔穿刺手术模式下,往往要求病人处于仰卧位或者坐位姿态,通过感觉穿刺针突破滑膜来确定穿刺针进入患者关节腔[2]。虽然这种穿刺技术有效,但准确性欠缺,容易出现多次穿刺问题,病人不容易耐受,很容易导致患者滑膜血管出血,特别是针对关节积液不多的患者来说,实际操作难度较大。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今研究人员已经对关节腔穿刺技术进行了改进。

应用改进后的膝关节穿刺技术,判断标准更权威,在往患者膝关节腔内注入适量利多卡因,与向患者膝关节软组织内注入的感觉不同,注射阻力不同,会出现阻力降低或消失的感觉,这种感觉比较强烈,容易体会[3]。相关研究表明,注射玻璃酸钠时,往往会感觉很费力气,病人也有感觉痛胀。此时应继续深插针头并移动,直至阻力消失,病人痛胀感消失后,继续注射。这当中阻力的消失,如果通过不间断地进行玻璃酸钠注射阻力变小至消失来评估,则可肯定有些许玻璃酸钠注入了患者软组织当中[4]。

总之,通过推注药液阻力变化情况来判断针尖是否进入关节腔,准确性较高,对患者的影响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万洪武.膝关节腔穿刺术的技术改进[J].实用临床医学,2013,14(11):37-39.

[2]袁宏杰,马晓亮,吕琳等.不同膝关节腔注射入路的成功率对比及分析[J].颈腰痛杂志,2015,36(5):395-397.

[3]马爱琴,常娟.无痛膝关节腔穿刺术中集束式技巧应用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23):158-159.

[4]李晓勤,顾楠,吕琳等.超声引导下外侧膝眼进针膝关节腔注射与盲法膝关节腔注射的对照研究[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6,22(11):838-841.

论文作者:胥韵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9月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7

标签:;  ;  ;  ;  ;  ;  ;  ;  

膝关节腔穿刺技术改进论文_胥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