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环境评价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的应用论文_李宗毅

地质环境评价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的应用论文_李宗毅

柳州市鹿寨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广西柳州 545600

摘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是现在人们关注的重点工作,尤其是最近由于极端天气,发生概率进一步提升,导致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都受到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地质环境评价是综合性评价当地地质环境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适宜性的评价,可以有效的提供环境建设、环境保护以及区域经济开发的决策依据。具体进行地质环境评价的过程中,获取的信息和数据可以促进后续对于地质资源的可持续开发,进而促进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地质环境;地质灾害;灾害防治

前言

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地质灾害是十分常见的一种灾害问题,由于其会对人类产生较大的危害,十分直接的影响到经济发展,因而必须要充分做好防治工作。现在有关工作人员对于地质相关内容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发现地质灾害的形成包括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而要对其进行有效的防治,必须要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进行分析,确保环境利用和灾害防治相关工作可以得到有效开展。

1、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1.1地质灾害

近些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加剧的同时,地质灾害发生概率也在逐渐增加,地球的地壳运动是地质环境变化的一个主要原因。部分地区的人们在实际进行自然资源管理的过程中不能够充分意识到开发工作的合理性安全性,很容易致使自然资源开采的工作对于生态环境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这样一来就会导致当地地质灾害发生更加频繁。

1.2地质环境评价

地质环境评价的信息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评价模型也具有局限性,因而实际开展地质环境评价的过程中,需要建立多种模型,综合应用方法,确保评价的准确性。实际进行评价的过程中,通常使用工具型GIS软件的二次开发获取基础的专业数据,应用SDM进行数据挖掘,集成这两种技术,将信息划分为三个结构多个阶段,其中第一层是数据层,主要是GIS空间数据库;第二层是数据的挖掘和分析,通过SDM对数据进行进一步的挖掘,进而获取灾害概率较大的地形和地质环境;第三层是用户层,对人类行为进行统计,评价和分析,进而供决策使用。

1.3防治工作的开展

地质灾害工作就是指人为不合理因素作用或者地壳运动等原因,导致土地移动之类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往往会导致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的负面因素。现在对于地质灾害有关问题的研究已经得到了人们的充分关注,已经成为了各界共同研究的问题,而要做好防治工作,一方面要解决灾害的问题,另一方面还需要有效的可持续利用相关地址环境因素,最终从根本上做好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从这两个方面出发,如何将地质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应用,以及防灾减害进行有效连接和融合,才能够从根本上实现地质灾害的有效防治。随着我国人口密度和城镇化发展的进一步推进,灾害已经正在减轻,但也可能出现短期的逆流。长期以来,对于地质灾害起到主要促进作用的,包括地球表层动力作用累积效应、松散体的积累以及持续作用三个方面。

2、灾害防治

2.1监测和警报工作

监测工作主要是指对于地质环境出现的变化进行实时有效的监测,确保对于当地底层的变动情况能够保持一个较为了解的状态,可以及时的对环境变化进行预测和分析,对可能诱发灾害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分析。警报则是指对于灾害报警系统的构建工作,要求能够结合监测工作,及时的分析出灾害的发生时间以及发生特点,并针对性的向周围居民发出防灾信号,这对于行政工作和技术工作有着较高的要求。预警机制一般需要结合当地地质环境,由专家进行审查后,进行针对性的区域规划,对其中存在的严重危害进行进一步的筛查,确保地质灾害隐患可以得到有效针对,在此基础上可以提前准备好防灾减灾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搬迁工作

监测报警相关的工作是最基础的工作内容,在此基础上还需要进一步做好搬迁和治理的工作,其中搬迁工作是指长期都可能出现严重地质灾害的地区,用搬迁避让的方式来保障居民生命财产安全。这样可以减少不必要的伤亡,确保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除此之外,可以综合应用各种工程治理的方式来有效的改善当地的地质环境,进而避免一定程度的灾害隐患。这两种方法共同应用的过程中,都是将地质灾害的调查数据作为基础和依据,进一步分析出地质灾害的隐患问题,并最终确定隐患的地点和特点,并做出有效的应对。

3、地质环境评价在灾害防治中的应用

近些年来,地质环境的进一步变化加剧的条件下,我国的自然环境灾害逐渐变得隐蔽性更强且破坏性更强,这样一来就很容易出现难以发现且难以处理的地质灾害问题。而地质环境评价的应用可以具体化的评估地质环境,有效的进行风险控制,并强化对于周围地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1促进技术力量发挥作用

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其如何影响地质资源利用效率,如何有效防止地质灾害带来严重后果,都是现在对内在激励的主要研究渠道,而对风险区域当中地质灾害的评价体系也是由这些因素构成。实际进行防治工作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有效的强化技术标准和预警体系的制定,另一方面也需要确保应急响应和仿真响应之间能够更加贴切,强化技术方面对于重大地质灾害的认识水平和处理效率。

3.2小范围的地质环境评价

工程建设实际开始之前就应当结合相关技术,对于工程周边的小范围的地质因素进行针对性的评估,详细的分析当地地址信息和可能影响到灾害的因素,进而在此基础上做好风险控制工作,有效的确保建设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一步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概率。后续对环境进行利用的过程中,还需要在有效评估地质体系的基础上,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做好环境利用的相关工作,考虑环境评估成果的基础上来对环境进行有效且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利用。现在相关研究报告显示,地质灾害的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相当一部分的地质灾害是人为因素导致的,所以实际进行地质环境评估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考虑人类活动对于环境的影响效果,在此基础上避免人类的建设活动和自然生态之间产生的冲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3.3区域地质环境评价

对区域的地质环境的利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工程建设的具体特点进行分析,对当地的地质环境安全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判断,在此基础上充分了解监测区域相关的地质环境,有针对性的进行分类建设工作。在充分的了解了周围地质环境因素的基础上,科学利用地质环境中的具体因素,细致划分自然资源因素,进而更好的对当地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服务和帮助。对于一些相对来说发生地质灾害概率较大的地区,可以进行区别化的建设工作,进一步降低地质灾害的波及范围和危害。区域性的地质条件建设方法相对来说具有更高的操作要求,在调查工作完成之后即应当开始进行基于当地环境因素的可持续性建设,在这一过程中,思维不可局限在传统价值观念中,而应当以发展的眼光出发,勇于探究技术的发展性,勇于探索坚持建设,对周围的地质环境进行具体细节的功能划分,从建设方位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

结束语

地质灾害具有不可避免性和不定时性,因而实际地质灾害的防护工作就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近些年人们愈发重视探究地质环境的相关影响因素以及防治的工作,通过不断的探索和追寻,目前相关的评价机制已经有所完善,文章从这一点出发,分析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当中,地质环境评价工作的应用,希望可以给有关从业人员以启发。

参考文献:

[1]尚晓雨,王磊.生态地质环境评价方法探讨[J].地球,2019,(2):95-97.

[2]邓萍.我国地质环境综合评价与规划[J].世界有色金属,2019,(3):165-166.

[3]王勤荣,王国强.农业地质环境调查、分析与评价[J].新农业,2018,(21):58-60.

个人简介:李宗毅,1985年8月生,男,壮族,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鹿寨县人,在职研究生。

论文作者:李宗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7

标签:;  ;  ;  ;  ;  ;  ;  ;  

地质环境评价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的应用论文_李宗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