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路桥第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山西 太原 030006)
【摘 要】公路路基路面排水是提高公路质量,延长公路寿命的主要方式,尤其在高温多雨山区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因此合理的排水基础对公路质量具有很大影响。在实际设计中,必须结合公路特点和地理位置灵活应用排水技术,完善公路路基与路面排水系统,减少多雨天气对公路的影响。
【关键词】高温多雨地区;路基路面;排水技术
【中图分类号】U4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544(2016)24-0073-02
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公路建设量不断增加。山区地理环境恶劣,而且公路路基与路面很容易受到雨水的影响,导致公路路基与路面出现了很多的质量问题。此种问题与山区公路路基与路面排水设置具有很大联系,必须及时进行分析,提高山区公路质量,减少经济损失。本次主要结合实例进行分析,希望可以给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1.因素分析
1.1 项目地理位置
该公路位于渝东南地区,属于西部开发省际到长沙公路的核心部分。路线全长70多千米,路基宽度为米,分离式路基宽米。
1.2 路基路面排水设计中考虑的因素
进行公路排水设计,尤其是山区多雨地区公路排水设计时,必须对道路等级、地形、地质、降雨、气候及地下水等因素进行分析,还要综合了解路基路面排水特点,进而设计良好的排水系统。第一,地理条件。山岭地区地势变化较大,地形凹凸不平,排水设计是否完善与工程耐久性具有很大关系。因此,必须结合工程特点认真收集并整理相关资料,全面了解项目地理情况。第二,气候条件。大气降水是公路的主要补给来源。该地区雨季集中在5月到8月,降水量较多。第三,地质条件。山区公路容易受到岩石、分化及地质等因素影响,设计排水时,必须充分考虑排水稳定性,合理应用多种排石方法。第四,水文条件。受降雨影响,路基出现了严重冲刷,对路基整体稳定性造成了很大影响,增加了施工难度。
2.山区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
2.1 山区公路路基排水设计
第一,进行边坡排水设计。一般采用截水沟方法进行边坡排水设计。一般随着降雨量增加,对边坡产生的冲击力越大,进而影响了边坡稳定性,导致大量雨水聚集在路基上,对路基与路面质量均造成了很大影响。虽然截水沟的设计提高了山区公路稳定性,但是依然存在很多问题。(1)截水沟设计不合理影响了自身作用的发挥;(2)需设截水沟的位置未设计,导致边坡冲刷严重;(3)截水沟位置不恰当导致边坡受到了冲刷;(4)设置截水沟时不能处理好防渗漏,影响了边坡稳定性。因此实际设计中必须充分考虑边坡水流情况,结合水流方向、面积等设计合理的截水沟。考虑到冲刷对截水沟的影响,可以采用浆砌片进行处理。水流较大或冲刷严重位置可设置多条截水沟,减少山区公路路基路面的侵蚀。此外,在路堤边坡位置延长截水沟长度,远离填方边坡。
第二,设计地下排水系统。(1)出现地下水涌出时,可以采用盲沟方式将水引到其他位置;(2)为了避免地下水渗透到公路,可以在公路侧旁设置盲沟,与横向盲沟协同作用,提高山区公路稳定性。(3)如果地下水位较低,可适当变化盲沟深度,可以利用管式盲沟发设计。一般根据水管直径、水流大小及渗透量进行计算。结合该地地下水情况,采用以下方式处理。路基基地出现泉眼时,设置盖板涵与横向碎石盲沟,引出地下水;碎石盲沟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水位、沟底纵坡坡度及出水等情况,埋置深度必须要满足渗水需求;碎石沟通常采用5到40毫米的碎石设置,而且要控制好填料中细粒含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路面排水设计
第一,路面表面排水。路面表面排水的主要目的是及时排走路面表面的降水,避免因路面积水影响运行安全。一般路段路面汇水通过路肩横坡及路面的两侧设置横向排流。超高路段内侧半幅路面与一般路段相同。在超高内侧中央设置路缘带纵向排水沟和集水井。第二,路面内部排水。路面内部排水的设计部件可以延长路面使用寿命,还可以节省资金浪费。(1)填方路段排水设计。给将水土工布与透水土工布铺设给排水砂垫层底部,合理控制洪水孔横向排水管坡度与沿线距离。填方植槽防护路段与土路肩设置三维网植槽绿化,土路肩与路基结构均设置防水土工布。(2)挖方路段排水设计。挖方路段排水与填方砌路段相同。第三,中央分隔带排水。经过分析发现,中央分隔带排水设计时,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进行操作:(1)提高防渗层效果,给路基路面及中央分隔带利用水泥浆稳定侧壁,并敷设防水土工布。(2)为了防止中养分隔带出现渗透困难问题,可以在中央分隔带每隔十米位置设置全断竖向石盲沟。(3)为了保证横向排水管排水通畅,可以给中央盲沟设置倒立、梯形断面,并设置级碎石透水软管,风机室对集水井淤泥进行清除。(4)为了避免通信管线设施及人孔阻断中央分隔带排水,设计时可以将碎石盲沟设置在通信管线下方,并设置透水土工布。
2.3 路基路面综合排水
进行高速公路排水设计时,可以实现各种排水设施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排水设施的排、拦、截作用,将水迅速的排出到公路范围外。
综合排水设计操作中要求地表与低下排水设施协调,同时路面与路基排石及桥涵等排泄结构物也要合理布置,加强防护与排水工程的结合,同时还要加强路基排水与沿线农田水利及相关项目的联系,不断提高路基路面稳定性与强度,进而提升道路的使用效果。
进行该山区公路路基路面综合排水设计时,具体操作如下,(1)借助路肩与路拱横坡及中央分隔带排水系统或者低下排水感到系统等,直接将积水排出到路界范围外。(2)坡面一般可采用浆砌片设置截水沟,让其汇水经过急流槽流到涵洞或河流中。在低下水位较低的位置,还可以采用设置纵向碎石盲沟方式拦截低下水。(3)路基边沟主要拦截流向路基边坡的水,或者使用地下排水管道收集水,一般可经过排水沟、跌水及急流槽排到天然水体或桥涵中。(4)地下水通常借助碎石盲沟等汇集、拦截并将地下水排到地表设施或地下水层中。
3.了解路基路面排水设施施工要点
建立完善的排水设计方案后,还要加强施工协调,充分发挥各个排水的作用。经过公路路基路面综合排水系统应用后发现。(1)排水设施施工时间较紧时,尤其是施工中临时排水设施的设定,必须根据工程计划实施;(2)进行排水设施施工时必须编制合理的施工计划,充分发挥排水设施的作用,减少施工难度。(3)进行排水设计与设施设计时,必须遵循简单、方便原则。同时同一类工程不能只采用一种标准化结构设计。(4)进行排水设施施工时,还要结合工程特点,编制合理的施工计划,充分发挥排水设施的作用,避免增加排水设施施工难度。
4.结语
山区公路路基路面排水系统的设计与山区公路的使用寿命及稳定性具有很大联系。经过实际分析可知,只有结合工程特点,选择合理的排水系统,就可以有效避免或防止地下水涌入,同时还减轻了山区公路路基与路面受到的侵蚀,提高了公路路面稳定性,具有较广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有安,王玉金.青藏高原边缘山区公路路基、路面抗冻设计研究[J].冰川冻土,2015,(02).
[2]刘涛.山区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5,(38).
[3]李妮贵.探讨山区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4,(37).
[4]何浩.山区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的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6,(08).
[5]杨玉芝.山区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J].民营科技,2015,(01).
论文作者:张小梅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知识》2016年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2
标签:路基论文; 路面论文; 公路论文; 山区论文; 水沟论文; 地下水论文; 设施论文; 《建筑知识》2016年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