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课程背景下儿童课程开发的一些思考论文_刘丹丹

关于新课程背景下儿童课程开发的一些思考论文_刘丹丹

(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第七实验小学,河南 安阳 456300)

课题《新课程背景下儿童课程研究》研究成果 项目编号:JCJYC18020503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全新的教育实验的儿童课程应运而生。儿童课程注重新教育理论的研发与探索和实验,涵盖大量的古诗词要求以及阅读书籍作为基础,引导学生完成读书笔记的书写,从而有所收获。同时,儿童课程还应当从儿童的特点出发,将听说读写等应用在习作中,让学生可以通过口头完成日记。因此,本文笔者根据自己日常的实践,针对新课程背景下针对儿童课程的开发提出自己的一些心得与体会,希望可以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儿童课程;开发

引言

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学校因为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出现了许多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同时,为了满足学生生命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未来的健全发展,应当立足于学校发展的实际情况开发儿童课程。为此本校开展了以“晨诵、午读、暮省”的儿童课程开发。因此,本文围绕这一课题深入分析儿童课程开发的价值以及怎么开展儿童课程等问题进行分析,进行深入地分析与实践,希望可以以开发儿童课程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一、新课程背景下儿童课程开发的主要内容

本校以新课程教学改革为背景,积极地进行课程开发,构建了一种以“晨诵、午读、暮省”为一体的儿童生活方式,希望儿童可以养成良好地学习习惯以及生活习惯。其中晨诵是通过早晨诵读的方式,培养学生养成一种与黎明共舞的学习方式,深入体会我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感受诗歌带来的美丽意境。晨诵主要分为晨间诵诗和生日赠诗以及情境诵诗等多种方式。晨间诵诗是在早晨特定的时间之内,引导学生使用一首时刻打开黎明,为美好的一天注入新鲜的血液。此外,晨间诵诗大部分是一些包含深远意义的诗,这可以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诗歌带来的力量,把握诗歌的深层次奥秘,并在晨间诵读中产生新的感悟,并萌生新的力量与美感。情景诵诗则是在特别的日子,或者是特别的场景,有针对性的选择一些诗歌,比如教师节、母亲节等。而日常的诵诗应当选择一些天真纯净以及奋发向上的内容,最关键的是儿童可以诵读深切地感受其意义。日常诵读作为晨诵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丰富学生的情感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作用。而生日赠诗是在班级之中孩子生日的时候,选择一首诗歌或是故事进行创编,比如金子美玲的《向着明亮那方》,可以将学生的名字融入到诗歌当中,让全班的学生一个朗诵给他听。同时,教师还可以将学生日常学习以及生活中的一些细节拍成照片,在学生生日的时候做成美丽的课件,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观看。午读是一种阶梯性的阅读方式,学生可以寻找自己喜欢的故事书,在中午的时候进行领略和赏读,从而培养学生爱心、责任、合作、诚实等思想意识,使得学生可以在学习的进程中一直保持着纯真与快乐。暮省指的是学生根据自己一天在学校发展的情况写成随笔的日记。教师和学生使用日记以及书信等形式,编织充满意义的生活,并借助日记记录学生的成长。暮省是儿童课程开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和学生通过课堂随笔共同成长、共同进步。同时,学生的随笔还会成为学生的心灵独白,成为学生相互倾诉以及创造童话文学的有效形式。特别是对于低年级段的学生而言,这种随笔的方式更是家长与学生沟通的有效方式,可以起到沟通家长与学生联系的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新课程背景下儿童课程开发的相关措施

儿童课程作为新教育实验体系之下集中研发以及探索和实践为一体的课程体系,包含大量的诗词以及阅读书籍等,同时针对学生的读书笔记以及日记等,丰富学生的学习收获。在新课程背景下,开发儿童课程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作用。本文笔者结合自己日常的工作经验,针对儿童课程的开发提出自己的一些思考,现将其分析如下:

(一)教师应当积极转变教学观念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要想实现儿童课程在小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教师应当转变的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良好地学习习惯。首先,教师应当认识到“晨诵,午读和暮省”在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性。其次,在实施教学活动的时候应当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写作能力。再者,应当在教学中积极举办各种读书活动,比如举办“读书明星”以及“书香班级”和“教师读书沙龙”、“班级读书交流会”、“读书演讲”以及“亲子共读”等活动。最后,本校针对《新课改背景下儿童课程的实验研究》这一课题,开展区域研讨会,并将学生参与活动的剪影以及学生的阅读记录册进行保存,积极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编写了校本教材

为了贯彻落实儿童课程的建设,学校方面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作用,邀请相关专家共同开发校本教材,并针对低年段的学生,侧重于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以及养成习惯。在编写校本教材的时候应当紧紧围绕小学生的学习以及生活经历,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学校以及周边的资源编写校本教材,比如一些实际性的物体,在学校的指示牌以及学校周边的广告牌等等,引导学生多识字、认字、造句等,逐渐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同时,在教材的编写上应当尊重小学生的特点,做到图文并茂,突出小学语文元素在课程开发中的作用。

(三)打造特色的语文阅读方式

为了推进儿童课程的开发,提高课题研究成果的实效性,应当达到特色的语文阅读方式,组织教从课堂教学的一个教学点,打造适合自己的特色课程。同时还应当依托教材的根本,突出学生在儿童课程开发中的主体地位,同时,教师还应当多阅读书籍,积极参与课题的研究以及研讨活动,将自己的经验与其他教师沟通交流,并学习别人优秀的学习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为打造特色的语文阅读方式打下坚实地基础。

三、结语

综上所述,儿童课程开发中的“晨诵,午读和暮省”可以增强学生的记忆力,拓宽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而且还可以启发学生的智慧,继承古代先贤的智慧,并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与分析世界。

参考文献

[1]石磊,杨易玮,范存嘉.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儿童歌曲弹唱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艺术评鉴,2019(09):129-130.

[2].徐州市民主路小学 发掘课程情蕴 涵养儿童心智[J].江苏教育研究,2019(13):2.

[3]葛红蕾.阅读 唤醒儿童的自我力量——浅谈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的多元阅读策略研究[J].名师在线,2019(13):25-26.

[4]谭黎黎.初探学前儿童音乐教学法课程实践教研中学前专业学生的心理调试[J].大众文艺,2019(08):163-164.

论文作者:刘丹丹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9月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3

标签:;  ;  ;  ;  ;  ;  ;  ;  

关于新课程背景下儿童课程开发的一些思考论文_刘丹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