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君
郴州市中医医院 湖南郴州 423000
【摘 要】目的 探究急诊护理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心理状态血气指标及预后康复质量的影响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将选择30例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收治于本院2015年3月~2016年6月期间,将其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n=15)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n=15)给予急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血气指标以及预后康复质量。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焦虑自评量表)以及SDS(抑郁自评量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血气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GC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为心肺复苏后患者进行急诊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急诊护理干预;心肺复苏;血气指标;预后康复质量
本次研究主要探究急诊护理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心理状态血气指标及预后康复质量的影响研究,将2015年3月~2016年6月期间在本院接受心肺复苏抢救的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5年3月~2016年6月期间在本院接受心肺复苏抢救的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n=15)其中男患者8例,女患者7例;年龄最小为30岁,年龄最大为65岁,平均年龄为(52.63±3.25)岁;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n=15)其中男患者9例,女患者6例;年龄最小为31岁,年龄最大为65岁,平均年龄为(52.28±3.96)岁;给予急诊护理干预。利用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分析,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对比价值。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成功后,为所有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心肺复苏之后,为所有患者进行急诊护理干预,(1)心理干预:心脏复苏会让患者生理以及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患者会因此出现恐惧、不安以及焦虑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以及交流,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树立治疗疾病的信心。(2)脑部复苏:为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时也要配合进行大脑复苏,告知患者家属应在患者结束心肺复苏之后将湿毛巾湿敷在患者额头,利用亚低温治疗,将室温保持在18~20℃,让患者脑代谢率下降,减轻患者脑再灌注损伤。(3)心电监护:患者在进行心肺复苏后,心电尚未完全稳定,随时可能会出现停跳现象,因此应增加对患者的心理监护以及生命体征监测,护理人员应每2h进行一次巡视,保证可以及时发现室性早搏以及传导阻滞等情况,及时作出相应处理。
1.3观察指标
观察以及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以及预后康复情况。利用焦虑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AS、SDS)对两组患者进行心理状态评判。利用美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以及格拉斯哥昏迷评法(GCS)判断患者预后康复质量。
1.4统计学处理
用SPSS20.0统计学处理软件处理研究中相关数据,用()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用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心脏复苏是一种急诊科救治心跳骤停患者的重要方式,主要为了帮助患者挽救脑细胞,避免出现脑缺氧,临床为患者进行心肺复苏可以有效降低致死率以及致残率,保证患者安全[1-2]。患者在进行复苏后较易产生各种不良情绪,观察组护理人员给予患者心理干预、脑部复苏以及心电监护,护理人员可以更加有效为患者缓解不良情绪,提高治疗效果[3]。本文研究结果为,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以及SDS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血气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GC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证明了急诊护理的重要性以及有效性。
综上所述,为心肺复苏患者进行急诊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血气指标以及预后康复质量,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倪焕娟,杨喆. 急诊护理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心理状态血气指标及预后康复质量的影响研究[J]. 河北医学,2016,22(10):1711-1713.
[2]陈慧琼. 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7,5(6):122-124.
[3]江孝丹. 急诊护理对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后康复情况的影响分析[J]. 饮食保健,2017,4(19):85-86.
论文作者:刘艳君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8
标签:患者论文; 心肺论文; 急诊论文; 血气论文; 心理论文; 对照组论文; 指标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