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品种被称为“国家审查”(续)_棉花论文

棉花品种被称为“国家审查”(续)_棉花论文

棉花品种多“国审”这么说(续),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棉花论文,品种多论文,这么说论文,国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银棉2号(审定编号:国审棉2005001),原名:sGKz8,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邯郸市农业科学院、北京银土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选育。

特征特性:三系配套转基因抗虫杂交一代种,黄河流域棉区作春棉种植生育期125天。植株较松散,株高95.3厘米,茎秆坚韧,茸毛少,叶片中等大小,叶色稍深,第一果枝节位6.5节,单株结铃16.1个,铃卵圆形,铃尖明显,铃壳薄,苞叶较小,吐絮畅而集中,单铃重5.7克,衣分42.6%,籽指10.2克,霜前花率92.6%。出苗较快,前期长势强,后期长势转弱,耐枯萎病、耐黄萎病,抗棉铃虫,不宜在黄萎病重病区种植。

产量表现:2003~2004年参加黄河流域棉区抗虫春棉品种区域试

验,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平均亩产分别为229.0公斤、97.6公斤和90.4公斤,分别为对照品种中棉所41的121.1%、126.4%和129.1%;2004年生产试验,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平均亩产分别为233.2公斤、97.9公斤和93.7公斤,分别为中棉所41的123.9%、126.6%和128.7%。

审定意见:该品种适宜河北东部和南部,山东,河南东部、北部和中部,江苏、安徽淮河以北,天津,山西南部,陕西关中等黄河流域棉区作春棉品种种植。

鲁棉研15号(国审棉

2005002),原名:鲁H9513、CKz10,山东棉花研究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选育。

特征特性:转基因抗虫杂交一代种,黄河流域棉区作春棉种植全生育期129天,株高90.5厘米,茎秆粗壮坚韧、茸毛多,叶片中等大小、深绿色,第一果枝节位7.3节,单株果枝数13.0台,单株结铃16.8个,铃卵圆形,铃壳薄,吐絮肥畅集中,单铃重5.7克,籽指10.3克,衣分40.7%,霜前花率88.5%。前期生长势强,后期长势一般;耐枯萎病、耐黄萎病、抗棉铃虫。

产量表现:1999~2000年参加黄河流域棉区抗虫棉品种区域试验,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平均亩产分别为244.2公斤、99.4公斤和88.0公斤,分别为对照品种中棉所29的108.8%、109.2%和109.0%;2001年生产试验,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平均亩产分别为为277.0公斤、115.0公斤和110.9公斤,分别为对照品种中棉所38的112.7%、122.5%和125.0%。

审定意见:该品种适宜河北东部和南部,山东,河南东部和北部,江苏、安徽淮河以北,山西南部等黄河流域棉区轻病区作春棉品种种植。

鲁棉研20号(国审棉2005003),原名:鲁7H1、GKz12,山东棉花研究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选育。

特征特性:转基因抗虫杂交一代种,黄河流域棉区作春棉种植全生育期133天。植株塔形、稍松散,株高94.6厘米,茎秆粗壮、茸毛少,叶片中等大小、深绿色,第一果枝节位7.3节,单株果枝数13.0台,单株结铃16.1个,铃卵圆形,单铃重5.7克,铃壳薄,苞叶大,吐絮畅,籽指10.6克,衣分42.1%,霜前花率93.1%。前中期长势健壮,后期长势一般;耐枯萎病,耐黄萎病,抗棉铃虫。

产量表现:2001~2002年参加黄河流域棉区抗虫棉品种区域试验,2001年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平均亩产分别为254.9公斤、107.8公斤和101.2公斤,分别为对照品种中棉所38的101.8%、112.1%和112.1%;2002年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平均亩产分别为245.0公斤、102.4公斤和94.5公斤,分别为对照品种中棉所41的107.6%、110.0%和109.4%。2002年生产试验,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平均亩产分别为237.4公斤、96.6公斤和88.8公斤,分别为中棉所41的104.8%、105.9%和103.3%。

审定意见:该品种适宜河北南部,山东,河南东部,江苏、安徽淮河以北等黄河流域棉区轻病区作春棉品种种植。

鲁棉研24号(国审棉2005004),原名:鲁H963、GKz25,山东棉花研究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选育。

特征特性:转基因抗虫杂交一代种,黄河流域棉区作春棉种植生育期136天。植株筒形、较紧凑,株高97.5厘米,茎秆稍软、茸毛少,叶片中等大小、色深,皱褶明显,第一果枝节位7.3节,单株果枝数12.8台,单株结铃15.6个,铃卵圆形,单铃重5.7克,铃壳薄,吐絮肥畅集中,籽指10.4克,衣分41.5%,霜前花率93.6%。出苗好,苗齐壮,前期发育快,长势旺而稳健;抗枯萎病,耐黄萎病,抗棉铃虫。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参加黄河流域棉区春棉品种区域试验,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平均亩产分别为234.7公斤、97.5公斤和91.1公斤,分别为对照品种豫棉21号的120.0%、118.5%和123.4%;2004年生产试验,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平均亩产分别为222.5公斤、91.5公斤和87.5公斤,分别为对照品种中棉所41的118.2%、118.4%和120.2%。

审定意见:该品种适宜河北东部和南部,山东,河南东部、北部和中部,江苏、安徽淮河以北,山西南部,陕西关中等黄河流域棉区作春棉品种种植。

鲁棉研25号(国审棉2005005),原名:鲁8H7F1、GKz29,山东棉花研究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选育。(未完待续)

联系电话:0311-5815432

标签:;  ;  ;  

棉花品种被称为“国家审查”(续)_棉花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