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胡兆顺

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胡兆顺

武汉建开工程总承包有限责任公司 湖北武汉 430022

摘要:建筑是人们为了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利用他们所拥有的材料,并根据科学的规律和一定的美学原则而创造的一种非自然的环境。在现代建筑,尤其是大城市的商业建筑和住宅建筑中,建筑高度往往高达数十米甚至数百米。建筑物的质量关系到人们能否安全、正常地进行各种生产和生活活动。因此,为了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经常使用各种方法和技术来保证建筑质量。在现代通用的施工中,后浇带因为能够有效防止建筑项目因为自身沉降或收缩的不均匀而出现裂缝,致使建筑物的质量出现安全问题,所以在建筑项目的施工中被广泛应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分析

导言

我国大部分城市建筑以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主体,但这种结构存在诸多缺陷。混凝土和钢结构属于特殊的建筑材料,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其形式容易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会造成建筑裂缝现象,严重影响到整个建筑的结构安全和质量。因此,施工人员必须注意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保证施工质量,才能使施工项目顺利进行。

1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设计原理及功能

首先,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为了有效防止浇筑施工阶段的混凝土结构,受温度等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变形收缩,造成双壁双梁的出现,等等...要求根据具体的施工要求和工艺,在墙体和地板上预留施工接缝,并通过混凝土的划分,将其均匀地划分为多个部分,并在相应的时间内进行内部收缩,通过浇注振动操作,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

其次,在建筑材料中加入适量的铝粉添加剂以提高混凝土强度,有利于减少裂缝问题的发生。此外,后浇带位置的设计应严格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和模板的消耗情况,并在对现场进行有效控制和分析后进行具体的设计工作。有利于保证施工的效率和质量,对促进后期施工工作的顺利有效的开展和实施具有积极的意义。

2在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工作要点

2.1要把握好施工宽度和施工间距

只有在现代后铸带施工过程中对施工宽度和施工间距进行比较严格的控制,才能保证建筑的整体性和完整性。当建筑物的楼层高度低于22层时,如建筑物是在地基和地板上,严禁用力效应断开和切断钢筋,以保证建筑结构的整体安全。针对大跨度后浇带施工技术施工中存在的现象,可以要求对强制钢筋进行有针对性的切割和处理,并在后浇带施工过程中按要求进行焊接和连接。因此,避免施工两端因用力过大而出现下垂和弯曲是有效的。一旦出现上述问题,就必须在7米以内控制后浇带的施工宽度。除此之外,在后浇带间距设置过程中,一般需要严格按照施工的实际情况来对其进行设置。例如,如果施工的具体场地是在广州地区,虽然图纸上规定施工间距为40cm,但通过对当地的气候环境给予考虑后,适当的减小了后浇带间距。

2.2充分把握对混凝土浇筑的时间

在混凝土浇筑后的施工操作中,一般可以在65d左右实施封闭浇筑带。过了这段时间,整个混凝土结构的收缩将保持在我们预期的标准水平。一般来说,只要按照相关的作业流程标准进行作业,最终就会达到75%。许多高层或超高层建筑使用后浇筑沉降带,但在运行前,主体建筑和裙楼必须分开。高层地基沉降稳定后,相关的浇注工程将开始。同时也要注意浇注的有利时间,考虑施工难度、时间、成本等各种因素。此外,还有后浇式温度区,后浇式带相关技术的时间限制约为75d,在实际运行中将按照本标准实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有一点需要关注的是,浇筑温度会随着季节气候温度变化进行变化,因此,在进行浇筑作业操作时,一定不要在极端高温或者极端低温的条件下进行操作,这种极端的天气特征对混凝土的强度有很大影响。混凝土浇筑完后,应根据温度情况及时进行养护,务必保证足够的养护时间。

2.3后浇带的具体施工过程

规划后浇带的宽度和位置后,可在主体建筑完成后进行后浇带的施工。为保证后浇带工程的顺利进行,其施工人员在施工前必须清理后浇带内部,彻底清理内部生活垃圾或钢筋、砂石、混凝土等建筑垃圾,而后浇带附近的混凝土浇水使其湿润,主要是后浇带两侧的位置。其材料的选择也在前面作了说明,即补偿收缩混凝土的选择比原混凝土等级高一级。在此之后,施工人员必须按照施工图纸进行钢板的规划工作,将符合施工图纸的钢筋和格栅放入钢板内,并在浇注浇注带时,它必须使用充分搅拌的混凝土。浇注带后不能有大块不利于使用的水泥或沙子。其次,在浇水时,网格的位置不能被破坏。一般来说,施工作业应在温度适中、温度低的情况下进行。为完成后浇带施工,不应拖延过长,否则过长会导致混凝土开裂。

2.4地下室后浇带混凝土浇筑

在使用该技术进行地下室屋顶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应当注意的是:一是基于后浇式混凝土施工的自性,用于不同类型和区域的施工,铸造所需的时间也不同。其中,混凝土浇注时间的确定是以混凝土现场收缩为依据的;二是在施工接缝后的浇注带施工中,要优先考虑施工接缝的清洗操作;并使其湿度始终在规定的范围内。同时,要注意混凝土表面的清洁。在没有明显的水的情况下,水泥砂浆被铺设。第三,在选择混凝土材料的过程中,不要选择会产生收缩问题的混凝土材料。原因是混凝土材料直接影响工程的整体质量和稳定性。因此,应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合理选择和混凝土施工,使浇注施工规范化、科学化。

2.5模板支设

后浇带技术的应用质量对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必须严格按照有关施工标准和程序实施,同时给予应有的重视。其中,混凝土建筑工程在分层施工时,应严格按照相应施工图纸的设计进行,并通过模板支撑技术的合理应用,保证了施工作业的质量。同时,建设工程在进行施工时,应当按照设计的施工计划的各流程进行施工,并保证各环节和各项目的施工质量都能提高。严格停止和管理不合理的施工方法和设计方案的肆意变更,对于后期施工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实施具有积极意义。

2.6施工材料和施工位置的合理选择

一般情况下,在后浇带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明确施工后浇带混凝土施工的最小外部力部分,并在施工时施工剪力墙,后浇带的施工不能在中间位置进行。在横梁和模板上选择施工现场是正确的。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由于弯矩大或剪应力大而造成施工压力过大的现象。在选材过程中,需要根据要求对裂缝进行处理。裂缝中的碎片和水需要清理,但需要确保后铸构件的表面保持一定程度的水分,并且需要持续超过24小时。在后浇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最好选择不收缩的微膨胀混凝土。一般情况下,可以选用掺有膨胀添加剂的水泥混凝土进行后浇带施工。如果要增加后浇带构件的强度,需要选择带有高等级标签的混凝土进行施工,并根据施工要求进行匹配,以保证后浇带施工的进度和质量。

3结束语

在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过程中,要重视材料的选择,合理确定浇筑时间,做好后浇带的设置工作,更好地发挥后浇带技术的重要作用。此外,在施工完成后,应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它,以确保施工项目的整体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揆元,吴振林.浅谈建筑后浇带的施工技术[J].建筑施工,2017,(16):115.

[2]周剑.房建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J].科技经济导刊,2018,(23):90.

[3]朱如盛.分析房建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06):166.

论文作者:胡兆顺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0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胡兆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