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历史古镇的园林景观设计论文_陈进文

试析历史古镇的园林景观设计论文_陈进文

桂林市园林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 广西桂林 541002

摘要:古镇是我国传统民俗文化的集中表现形式,不同于古代繁华的城市,小镇更加贴近平民百姓的生活。而为了适应社会的改变,需要对古镇进行改造,如何在保持古镇的历史文化底蕴的情况下对其进行改造以便利人们的生活成为了当下一个广受关注的话题。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以雁山区草坪乡为案例,以恢复小镇记忆,重塑空间肌理,挖掘和展示古镇历史文化,再现市井生活为目标,打造“漓江边,渔洲上,草坪里,冠岩间”宜居、宜商、宜文的山,为我国历史古镇的园林景观设计提供思路和参考。

关键词:草坪乡;历史古镇;园林景观设计

前言

草坪乡位于距礼县县域一百多公里的西南端,总面积达98.06平方千米。有村民委员会13个,村民小组65个,总人口7100人。草坪乡地处高山地区,海拔非常高,最高可达三千两百多千米。这个地区存在着许多植被茂盛的山峰,而且山顶十分开阔,还有一个大面积的草场。此外,由于所处地区的地势高,草坪乡的气温常年偏低,有霜期也比较长,即使是在夏季,仍然会不时发生冰雹灾害。

1历史古镇的园林景观设计理念和原则

1.1设计理念

在设计历史古镇的园林景观的时候,不妨借鉴一些外国的优秀设计作品。通过体会其他优秀设计的内涵,再结合自身对传统文化的领悟,相信只要设计师肯下功夫,就不难设计出优秀的作品。还要注意的是,在设计的过程中要秉承以人为本的原则,使用新型环保材料作为主要的建材,保证居民的身心健康。另外,还要事先调查居民的日常生活习惯,并将这些信息纳入设计的考虑之中,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原则,为居民创造一个和谐美好的生活环境。

1.2设计原则

⑴生态原则。要想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首先要做的就是创造一个适合人居住的生态环境。常常与自然接触的人,他们的身心往往会比与自然接触的人要更加健康,为人处世也会更加积极。所以,设计的适合要尽可能创造一个给居民身心带来愉悦的生态环境。

⑵健康原则。在进行历史古镇景观设计时,除了追求美的视觉体验以外,还要兼顾实际的作用。科学规划植被的种类和种植区域,不仅能满足市民的审美需求,还能够起到净化空气、降低噪音干扰等作用,切实保证了人们的身心健康。

⑶人文原则。古镇的园林景观建设不能模式化、规范化进行,要将古镇本身所含有的历史底蕴展现出来。除此之外,历史古镇的园林景观设计必须基于地域特色,传承和保护地方传统文化,体现历史古镇的特色。

2草坪乡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生态环境保护

2.1山体

⑴保护慢行步道可视范围内山体完整性,山林生态系统的健康。

⑵漓江沿岸生态敏感区域内,严禁开山辟路,开山取石。基于绿道的通达性,可利用现有登山道作为绿道连通,但需控制游客进入量。在冠岩山江边部分可以架设沿江栈道,但要保证栈道对漓江沿线生态景观系统的影响。

⑶对已有的裸露山体岩石进行覆绿,绿化美化。

⑷在事故频发的路段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避免再次出现类似状况。

2.2漓江河滩

⑴尽可能地排除水中地污染元素,保护漓江水体不受污染。

⑵保护漓江沿岸滩涂,禁止挖沙等会破坏漓江生态的行为。

⑶保护漓江两岸植被不受砍伐,保护珍惜植物品种,丰富生物多样性。

2.3农田园地

⑴绿道应该围绕农田园地等进行建设,这样便能够起到保护农业景观和增强绿道防护功能的作用。

⑵在大片连续性的农田间,慢行步道可采用栈道等下层架空方式穿越,尽可能避免占用。

2.4农业用地

⑴保护和维持农田、果园生态系统中简单的生态链以及单一的群落结构。

⑵严格把控化学肥料的用量,并使用质量合格的水灌溉农田,一面造成农田污染。

2.5生物

⑴对野生动物进行保护,并减轻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开发。应配合植物种植,逐步恢复区域生物多样性。

⑵建设慢行步道之前,要现考虑其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并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将其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尽可能地消除。

3草坪乡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

3.1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

⑴绿廊植被的规划设计要因地制宜,使用当地的植被进行绿化,并要求保护生物多样性。在此过程中,可以适当的使用人工植被进行绿化,以便增强生态环境的抵抗力,增强对恶劣事件的抵抗力。

⑵避免绿道的建设对原生植物的破坏,要本着不影响原生生态的原则,对已经遭到破坏的生态聚落进行修复,重新建立原有的植物群落。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遭受外来物种的入侵。

⑶可以在绿道上配置一些观赏价值较高植物,这样不仅能够提高绿化程度,还能提高绿道的观赏性,进而提高了人们的生活体验。

⑷在景观较差的区域,要通过密集种植植被来遮挡视线,尤其是在工业区,这样做不仅能够改善了景观,又能够减轻了环境污染。而在景观较好的地区的植被密度则不宜较高,因为这会阻挡人们观赏风景,不利于提高游玩乐趣。

⑸植物尽可能的选用本土物种,种植应与各地城镇景观风格协调、统一。

⑹在选择植物的种类时,首先考虑的应该时地带性植物。选择地带性植物不仅能够保证生物多样性,还能够带来景观的多样性,一举两得。

⑺出于安全方面的考量,节点区域、地表层区、休息区以及其它公共区域,包括与慢行道边缘相邻的护栏和隔离植被,这些所需要的植被都要符合特殊的安全标准。而且也只有符合标准的植物才不会威胁游客的生命健康,让游客能放心地游山玩水,而不用担心自身的安危。

⑻采用大色块作为基调进行树种选择,可以选择阔叶林和针叶林的组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每段区域的现状及植物特色

⑴碧岩阁-潜经村:这一段的绿道可以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允许车辆通行,方便人们进出,这一部分是在原有的道路上改造的。而另一部分则需在山间另辟,可供人们漫步其中,以此提高情趣。两侧以竹林景观为主,林间碧竹叠翠、绿意盎然,外侧是漓江,勾勒出一幅甜美宁静的漓江山水画卷。对于常年生活在城市里的游客们来说,步行穿梭于竹林间的小路,与辛勤耕作的农民交谈,无疑是一件趣事。建议适当补充种植油菜花等有色经济作物,使其色彩更加丰富,景色更加亮丽。

⑵潜经村-渡船头:“潜经古韵”重点段东起潜经村西至渡船头,该段绿道两侧以展现潜经村的回民风情及白崇喜故里为主,通过沿途村落展现回民的风情,同时在原有农田可作为生态果园观光重点打造,游客们可边闻着果香边骑游,游览果园风光,品尝鲜甜的温柑甜柚。还能让游客亲身体验果农的日常工作内容,享受劳动的乐趣。公路边绿化带与果园种植带可适当放一些桌椅凳椅供游人休息。

⑶渡船头-上南亭:从渡船头到上南亭这一段,由于该段绿道中为冠岩山,所以要把这段的绿道设置成栈道的形式,栈道设计要充分考虑漓江游船的观赏。上南亭靠充分利用南亭洲这个洲岛。把漓江洲岛的美丽景色展现出来。

⑷上南亭-刘家埠头:“田园风光”段东起上南亭西至刘家埠头,该段绿道两侧以农田景观为主,农民、牛、绿树、青山、村舍、场圃、水塘和农田打成一片,勾勒出一幅优美宁静的田园画卷。同时,该段村庄里还保留了一些历史悠久古民居,流传着许多趣味横生的乡间故事。本段绿道建议为生活在嘈杂城市中的游客提供一条体验农田耕作、淳朴生活、品尝农家菜、聆听乡间故事的机会,将绿道与周边农耕路、村里小路连接,并作出一定的引导,同时充分利用原有一个水塘,作为一处主要的观景停留空间。

⑸刘家埠头-草坪乡:“草坪寻古”段位于草坪乡的出入口附近,该镇是典型的“小桥流水,灰墙黛瓦”的特色。古镇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古建筑众多,建议将设计空间向外延伸,结合现有古镇的改造,突出历史人文氛围,提高环境品质。

4草坪乡的园林景观设计主要部分

在草坪乡的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主要分为内街、江景两部分。

4.1内街部分

⑴4.5-6米内街:街道较为狭窄,以地面铺装、局部墙体装饰门前点缀一些花钵景观灯为主,水渠大部分做暗渠,少数较宽的地方可露出路面做水景。

⑵7-8米内街:街道较为宽阔,可做较大面积的墙体装饰、地面铺装、门前组合花钵配合景观灯布置,水渠结合地面铺装做连续性水景。同时,街边可设置特色小品、雕塑、休闲桌椅带动人气,营造古街文化氛围。

⑶重要节点:节点选择建筑进退较大的街道宽阔处,以集散人群、展示渔村历史文化、休息为目的通过挖掘渔村特有的景观元素形成具有强烈历史、文化冲击感和代表性的主题景观,周边搭配相应的景墙、地面铺装、墙体装饰、绿化和休息空间形成建筑、人文、景观相互交融的文化休闲场所。

4.2江景部分

⑴靠近漓江一侧:道路与水面之间的高差较大,通过整治原有的驳岸绿化,增加伸出去的观景平台与亲水栈道,缓解高差,提升道路和江面两侧视线的观景效果。在平台或路边可结合雕塑小品、地面铺装、休闲设施以及亭廊等构筑物营造草坪特有的山水渔村景观。

⑵靠近建筑一侧:合理利用建筑周边高低不同的台地,保留原有大树,通过设置进退不同的平台、挡墙、台阶和文化小品、特色花钵等,营造富有情调、极具文化休闲气息的商业氛围。

⑶流淌的岁月:穿越时间的隧道,沿着古街清澈的泉水,带你领略“漓江边,渔洲上,草坪里,冠岩间”草坪渔村。令人忍不住去追忆过去的岁月,跨越时空,体会古人游山玩水的闲情逸致。

4.3“一线穿三点”的内街景观布局

一线指连通内街的街边水线.街边流淌的汩汩山泉是草坪最为特色的景观优势,设计将水渠结合周边景观进行设计,沿内街主干道,串联各节点,然后将游人引至江边。三点指在内街主干道上分布的三个地块较为宽阔位置重要的三个景观节点。三个节点为“渔舟唱晚”“渔水情深”和“渔上人家”,分别以不同的景观元素的水景展现渔村特有的文化、休闲生活。如一条精致珍珠项链:三个节点就是项链上三颗最大最闪亮的珍珠。

⑴渔舟唱晚

古街设计中最大的一个节点也是进入内街的第一个节点。节点以船桨型水池搭配喷泉、跌水、景墙、渔人画作以及与渔文化有关的雕塑小品组合成一幅优美的渔人休闲画卷。悦耳的水声犹如动听的山歌伴着渔舟穿过层峦叠嶂,带你感受两岸绝妙的风景。在具体设计中,充分考虑古街中的绿化和商业要求,局部设置一些特色花钵、花池,结合街边水流设计极具渔村特色文化氛围的商业休闲空间。渠中可适量设置一些水生植物如睡莲,营造悠闲、静谧的特色水景。

⑵渔水情深

由于次节点用地相对较小但却处于T型路口交叉处,位置十分重要,因此考虑以地面铺装与墙面装饰为主。在原有三颗绿树处设置三个坐凳树池可供游人纳凉休憩。渔人以打渔为生,就像水中的鱼儿,与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多雨的桂林,人们最常看到应该是淅淅沥沥的小雨轻盈的飘在江面留下层层涟漪。本节点设计以涟漪般的地面铺装为切入点,通过周边水池中的鱼、墙边翠绿的一抹竹子还有对面的特色景墙唤起人们对于大自然的感恩之情。

⑶渔上人家

本节点位于沿江路边,属于内街与沿江路的交叉点,视线较为开阔、平展。此处考虑在竖向上增加景观的趣味性。设置高低不同的层叠景墙、雕塑,以及带有一级下沉台阶的景观水池,以较为大块的卵石点缀,可供人休息、戏水玩耍。景观水池来自贝壳造型,景墙设计来自于渔民撒网、布网的劳作原型加以设计,搭配雕塑展现渔村忙碌而充实的江上生活。

结语

综上所述,在设计历史古镇园林景观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多种因素,结合各个专业的知识,还要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原则,才能达成多种元素之间的真正和谐,设计出真正令人满意的作品。

参考文献

[1]郭艳杰.景观建筑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浅述[J].建材与装饰,2019(27):66-67.

[2]樊佳奇.风景园林中景观生态设计应用策略研究[J].居舍,2019(25):106.

[3]徐鹤桐.浅析景观艺术美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J].艺术科技,2019,32(12):74.

[4]黄鑫.城市公园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探析[J].现代园艺,2019,42(17):137-139.

论文作者:陈进文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9

标签:;  ;  ;  ;  ;  ;  ;  ;  

试析历史古镇的园林景观设计论文_陈进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