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正建筑材料试验检测中心 江苏徐州 221000
摘要:本文主要围绕着建筑材料检测工作展开分析,思考了建筑材料检测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如何得到有效保障,提出了其影响因素,以及如何提高其检测的效果,希望能够为今后的检测带来参考。
关键词:建筑材料;检测;科学性;准确性;因素
前言
在建筑材料检测的过程中,科学性和准确性都是至关重要的,为此,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分析科学性和准确性的要求,并提出更好的检测方法,避免因为检测问题影响检测效果。
1、建筑材料检测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建筑工程需求量的增大,建筑整体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施工的基础,它是指在建筑工程建设中所用的材料总称,分为建筑主体施工材料和装饰装修材料两大类。在施工过程中,建筑材料选择的好坏,不仅影响建筑的质量和耐久使用性,而且更直接决定着住户的人身财产是否安全。由此可见,建筑材料检测工作作为建筑质量管理工作之一,对于建筑质量的控制是十分重要的。因此,该工作无疑成为了所有建筑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下面,我们来看看该工作对于建筑质量的具体意义。建筑材料检测具有科学性、真实性、准确性、严肃性等特点。通过对其的有效实施可以为建筑产品提供内在质量的保证,可以为工程建筑的科学设计以及一项工程质量的确定提供有效依据。
2、建筑材料检测科学性、准确性的影响因素
建筑工程检测实验室的责任和使命是向社会、行业主管部门及其业主提供准确、可靠的检测数据和结果,为工程验收、既有房屋可靠性鉴定及对有争议的工程质量进行仲裁检测等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为确保检测的质量及数据的客观、准确,在建筑工程检测实验室日常质量管理中必须做到科学、公正与严谨。我们知道,影响检测实验室数据和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因素有抽样及样品处置、仪器设备、环境条件、检测方法、试验人员等,只有将这些关键因素控制好了,才有可能确保检测实验室数据和结果的准确、可靠。
2.1 温湿度对检测的影响
在对建筑材料进行检测时,温湿度对建筑材料有很大的影响。有些建筑材料会随着温度的变化材料性能会产生变化,如有些材料会随着温度的升高强度增加,温度下降材料的强度又会下降。因此,温度偏高或者偏低都会对试验结果产生影响。
2.2 加荷速度的影响
加荷速度主要是对材料的强度产生影响。在常温状态下,在对材料进行力学性能实验时若加荷速度较快,则材料测后的强度值一般会比本身固有的强度要高,相反,如实验中材料的加荷速度慢,则材料的强度就会变小[2]。
2.3 试件不具有代表性
试样不具备代表性是指试样的检测结果不能代表整批材料的质量。试样不具有代表性往往是由于施工方送检时采用的是合格的样品,但是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却私自使用劣质产品,还有就是取样人员的职业素质不高,取样过程不规范,这些都会造成取得的样本不具备代表性,造成试验误差偏大,甚至是得出相反的结论。
2.4 误差及数据处理
检测误差一般是由于操作人员操作不规范及设备精准度造成的,一般情况下试验允许误差的存在,但一定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若误差过大则会影响试验结果。误差一般分为四种,第一种是同一样品试件间的误差,是在同一实验中,试件与试件间的误差;第二种是同一样品不同试件间的误差;第三种是同一样品在不同设备上得到的误差;第四种是由人为或外界因素引起的。
在对建筑材料的数据处理时要依据相关的规则来进行,值得注意的是尾上数字的取舍要按四舍六入五单双法进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例如,在混凝土芯样误差中,针对离群数据的误差,钻芯法造成误差一般是由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取芯工艺及芯样制作造成的误差组成的。
JGJ/T 384--2016《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规定,钻芯法确定的检验批混凝土抗压强度是按照推定区间的确定方法。推定区间是对检测批混凝土相应强度真值的估计区间。取芯法的置信区间为O.90,小直径芯样的推定区间的置信度为0.85。这就造成了取芯法存在系统误差。此外,该规范的评定方法的前提条件是各芯样强度值符合正态分布降51,对于小数量样本,往往是不能完全满足的。对于单个构件的强度评定,CECS 03:2007《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是以芯样强度最小值作为推定值,而JGJ/T 384--2016《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是以平均值作为抗压强度代表值,规范的
变更并未给出任何解释,但是这对于混凝土强度的判断存在很大的影响。
随机误差是造成芯样强度误差的最大影响因素。钢筋混凝土本身的性质表现为明显的非均质性,并且施工时混凝土的浇筑质量、拆模时间、混凝土内部微裂缝等都造成了同一个构件不同位置芯样强度存在较大差别。据笔者的大量试验发现,同一个构件所取两个芯样强度,最大相差可以达到15 MPa。钻芯法对于构件本身有一定的损伤,所以钻芯数量有限,取样截面小。取芯法是以芯样强度代表整个构件的强度,当取得的芯样某部位存在有缺陷时,就必然得出整个构件均存在此缺陷的结论,而往往实际情况是该构件只有某一部位存在此缺陷。现对可能出现的随机误差进行总结。
3、完善建筑材料质量检测科学性、准确性的措施
3.1 材料取样要规范
建筑工程中所使用的材料一般都是大批量使用的,而在试验中不可能大批进行试验,只能抽取其中的一小部分来推断总体的材料质量。抽取试样是否合格,将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材料的总体情况,因此,在进行材料取样时要规范。
首先,要采用合理的取样方法,根据材料和工程的不同要求,事先做好合理的取样计划,然后按计划进行取样。在取样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相关程序,确保所取样品具有代表性。只有取得的样品具有代表性才使得对建筑材料的试验具有意义。
3.2 提高检测人员的职业素质
工作人员在进行取样机试验前要进行严格的岗位培训,提高专业的技能水平,对于试样中的数据要求要准确把握。其次,检测人员在取样机试验中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应本着严谨的态度进行试验。取样或实验中的任何粗心大意都会对试验结果带来影响,甚是会产生错误的结果。因此,专业的技术人员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确保实验的准确性。
3.3 仪器设备要配备正确
在试验过程中,由于长时间的使用,硬件设备也会发生一些变化,如,设备长时间得不到维护,精准度及灵敏度都会下降。若上次试验完成后,没有及时对设备进行调整维护,下次试验时很容易出现较大的误差,这对试验结果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因此,在试验完成后或试验进行前要对设备进行检查,将设备调整到最佳的试验状态,确保试验的有效性。
3.4 温湿度要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试验中,由于温湿度对建筑材料有很大的影响,当温湿度发生变化时,有些建筑材料的性能也会发生变化,这就要求试验中要加强环境的检测,将温湿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尽可能的减少外界环境对建筑材料的影响,从而减少试验中的误差。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建筑材料检测的问题,其科学性和准确性都是极为重要的,所以,作为一个极为关键的因素,本文针对建筑材料科学性和准确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总结了有效的检测方式。
参考文献
[1]邓荣荣.建筑材料检测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与管理[J].科学之友,2016,05(15).09
[2]徐华英,王秋红,刘莹.试析建筑材料质量监测检验管理系统的设计[J].华章,2017,02(20).35
论文作者:苗寒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5
标签:误差论文; 建筑材料论文; 强度论文; 材料论文; 科学性论文; 准确性论文; 混凝土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