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的良好审题习惯 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论文_姜翠

培养学生的良好审题习惯 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论文_姜翠

辽宁省朝阳县西营子乡中心小学 122602

所谓审题,就是在对问题进行感知的基础上,通过对问题的数学特征进行分析,从而对所要解决的问题在头脑中有一个清晰反映的思维活动。准确、敏锐、深入的审题是正确分析问题、把握问题本质、探寻解题思路、提高数学解题能力的关键。

一、现状分析

学生学得认真,课堂气氛也好,可作业却错了一大片,测试卷发下去以后,学生后悔地说:“我都会做,怎么就做错了呢?”“这么简单的题,当时怎么就做错了?”仔细审视询问学生出错的原因,我总会遗憾地发现:学生不是看错了数字、看漏题目中的关键字词,就是没弄明白题目的意思,不能挖掘出题目中隐含的条件或者受多余条件的影响。只要我要求学生把题再读一读,他们就会马上反映过来;或者让学生再做一次,他们就能做对了。这些情况,家长、学生和部分老师常常归结为不认真。深入分析,是不是粗心、马虎惹的祸呢?非也,粗心马虎的背后暴露的正是学生审题能力的薄弱。对问题的信息解读时,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问题,从数学的角度解读信息,特别要强调题中关键词的理解。另外,题中的信息比较分散,应指导学生将题中的各部分都要看到;题中信息比较隐蔽时容易忽略,这时要引导学生观察细节。如:甲乙两人同时从A、B两地相向出发,第一次在距A地8千米处相遇。相遇后两人继续前行,到两地后立即返回,第二次在距A地4千米处相遇。这里的第一次“相遇”怎么理解?(我记得第一次在见到“相遇”一词时,学生的理解就是两人遇到、碰头了,而这里“相遇”应该有两人共同行完一个全程、两人时间相等,相遇时甲行了8千米):第二次相遇又是什么意思?这些现象,归根结底都是“审题”出现了问题。

二、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

审题能力的两个要素:习惯和能力。习惯需要长期培养,而方法需要针对性的训练。要学好数学这一科,要努力引导学生做到以下八个字:“眼看”“嘴读”“手画”“脑思”。对于审题,“眼看”是前提,是从题目中获取信息的最直接的方法,这一步一定要全面细心。“眼看”是对其中关键的词语要多加思考,搞清含义,对特殊字、句、条件可以用着重符号批注,例如:“增加到”“增加了”“几倍”“几分之一”“至少”“刚好”等等,全面分析出已知、未知的条件,特别是一些隐含条件,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它几乎无捷径可走,只有在学生自己反复练习、教师分析指导中逐步养成,学生经过了尝试;才会有感悟,才会更深刻地理解教师的分析、指导,教师绝不能包办代替。低年级学生对于题目含义的理解往往是表面、浅层的。对于易混淆的题目,更要增加阅读遍数,找出题目中的关键字词、重点之处,发现其中区别。如:一块花布长50分米,做一条裙子用8分米,最多可以做几条裙子?对于这类题目,学生往往有个习惯性思维是认为求“几条”才是问题的关键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时老师要组织学生通过自由读、分组读、个人读;通过多读、重音读“最多”,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最多”又是一个关键点。学完除法后,我设计了这样一道开放题:妈妈在商场买了几袋糖,给了售货员阿姨20元钱,找回2元,妈妈可能买了几袋糖?这道题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的,原因是学生的着眼点在“几袋”上,造成思维卡壳,需要老师指导学生多读重点读“问题”;用疑问猜测的语气多读“可能”这个词语,直到学生体会其含义为止,才组织解题指导。古语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三、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审题能力

审题教学要像语文教学一样,让学生理解应用题中每个字、词、句的意义,培养学生书面语言的阅读能力。如在行程问题中的“相向而行”“相背而行”的行走情景,如在文字题中出现的“除以”“除”的含义,学生对这些术语没有正确的理解,就无法理解题意,妨碍了数量关系的确立。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思维特征,教师在解题的全程中,要尽量创设一种解题氛围情境。很多教师在引导学生审题时,往往通过一些游戏、故事、角色活动、现实生活来创设情境,帮助学生进一步提升认识、丰富经验、理解题意、体会数量之间的关系。如有些教师在学生学习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前后,常安排一些如帮家里买米买菜等活动,进行铺垫或实际应用练习,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体验运用中逐步体会、理解数量关系,这为学生审题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感性认识,打下了现实基础。教学时,遇到题目中有“比……多”“比……少”、“……是……的几倍?”“……的几倍是……”类型的题时,教师都让学生把“比……多”“比……少”“……是……的几倍?”“……的几倍是……”的关键句变换顺、逆叙述方式各说一次,通过互换数学语言,不仅可以降低题目的理解难度,同时又能丰富学生的数学语言及对数学语言灵活运用的能力。讲“平均分”的意义时,教师一边讲解一边演示,还让学生亲自动手演示并陈述平均分所表示的意义,进而使学生学会在读题时理顺条件之间的关系,提高解题能力。有时我们还需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感受到动手操作也是一种很好的审题方法和思考策略。在解决有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时,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理解题意,解决问题;建立数学模型模拟情景,展示数量关系。有些题目可通过指导学生列表、画图等方法模拟应用题的情景,使应用题的情节、数量关系直观全面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进而扫除理解题意的障碍。

总之,审题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和先导,是做题不可缺少的环节。培养和提高审题能力需要教师持之以恒、因人而宜,耐心地培养学生养成认真、严谨的审题习惯,通过比较系统的训练,让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的审题方法,以便提高解决问题的正确率、速度和质量。

论文作者:姜翠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9年8月总第18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0

标签:;  ;  ;  ;  ;  ;  ;  ;  

培养学生的良好审题习惯 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论文_姜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