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康复训练结合护理干预对产后盆底肌功能的改善效果分析论文_张秀

盆底康复训练结合护理干预对产后盆底肌功能的改善效果分析论文_张秀

江油市人民医院 四川 江油 621700

【摘要】目的:观察盆底康复训练与护理干预对产后盆底肌功能改善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产后盆底功能患者实施此次研究,例数为120例,时间为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根据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使用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使用护理干预及盆底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肌肉恢复至3级及以上发生率为86.66%,对照组为70.00%(P﹤0.05)。观察组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性功能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护理干预及盆底康复训练用于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中,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肌力,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极高。

【关键词】产后盆底肌功能;护理干预;盆底康复训练

女性盆底肌肉具有维持阴道紧缩感、控制排尿、承托、支持膀胱、子宫等器官的作用。部分产妇结束分娩后,存在盆底功能异常,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又称为盆底肌功能障碍,临床上较为常见[1]。此次研究中,选择我院患者,观察护理干预及盆底康复训练对盆底肌功能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产后盆底功能患者实施此次研究,例数为120例,时间为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根据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排除标准:(1)慢性传染病患者、妊娠合并症患者;(2)语言障碍、精神疾病患者;(3)合并肾、肝、心等严重疾病患者;(4)既往盆腔手术患者。观察组年龄22~38岁,平均年龄(30.25±2.41)岁;经产妇15例,初产妇45例,孕周38-42周,平均孕周(39.45±0.85)周;对照组年龄22~37岁,平均年龄(30.41±2.52)岁,经产妇16例,初产妇44例,孕周38-43周,平均孕周(39.52±0.44)周。两组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训练及健康宣教,告知患者禁止饮酒、咖啡、碳酸饮料等刺激性饮品,改善生活习惯。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及盆底康复训练,具体包括:(1)护理措施:告知患者分娩对盆底肌功能的影响,向患者讲解盆底功能锻炼、盆底肌群锻炼的作用、目的、方法,告知患者产后训练相关注意事项。患者产后30d禁止体力劳动,禁止盆浴,产后60d禁止性生活,产后患者禁止负重,避免长时间坐位加重腹部压力。护理人员应与患者进行主动交流及沟通,消除其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使患者以平和心态接受治疗。(2)盆底康复训练:指导患者实施盆底功能锻炼,使其有意识、无意识的收缩、放松锻炼耻骨-尾骨肌群,患者保持平卧位,将软枕垫置在患者头部,双腿微微分开,做出排便与排尿动作,对盆底肌肉进行收缩,缓慢放松,确保患者学会锻炼方法,如患者不能学会盆底肌收缩方法,可通过“生物反馈”,将肌电探头放置在患者阴道中,通过盆底肌肉收缩发出信号,于监视屏中对情况进行观察。患者根据反馈信号掌握盆底功能锻炼诀窍。锻炼每次应≥3s,注意放松缓慢进行,反复训练,每日2-3次,每次15-30分钟。肌肉训练期间,应对锻炼速率、强度、持续时间进行控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盆腔肌肉恢复状况,60d后对患者盆腔肌肉张力进行测量,总共5级,最高0级,级别越低,患者恢复情况越差。观察两组性功能满意度、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发生率,并进行对比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17.0软件中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比较使用t来进行检验,用(x±S)表示,计数资料使用X2来进行检验,用率(%)来表示,(P﹤0.05)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盆腔肌肉恢复情况对比

观察组1级10例,2级13例,3级29例,4级5例,5级3例,≥3级52例,肌肉恢复至3级及以上发生率为86.66%,对照组1级15例,2级13例,3级14例,4级12例,5级6例,≥3级42例,肌肉恢复至3级及以上发生率为70.00%,有统计学意义(χ2 =4.910,P=0.027)。

2.2性功能满意度、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对比

观察组尿失禁1例,盆腔器官脱垂1例,性功能满意度55例,对照组尿失禁7例,盆腔器官脱垂10例,性功能满意度47例,经对比有统计学意义(χ2 =4.821,P=0.028;χ2 =8.107,P=0.004;χ2 =4.183,P=0.041)。

3讨论

生产及怀孕是女性出现盆底功能障碍的关键因素,产妇生产后盆底松弛,对排尿功能造成影响。并且子宫变大,增加盆底组织压力,并且生产过程中由于肛提肌撕裂等原因损伤骨盆,对患者盆底功能造成影响[2]。

患者如不及时实施恢复性训练,可对其膀胱、直肠、子宫等器官正常解剖位置造成影响,无法对子宫、直肠等有效承托,加重患者不适感及疼痛感。为提升及恢复患者盆底功能,避免出现尿失禁、子宫脱垂等情况,需实施有效的护理及科学治疗。临床上具有众多盆底肌肉康复方法,缩肛运动可对患者盆底肌肉收缩进行有效促进,增强肌群收缩力。并且通过进行健康教育,提升患者对盆底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让患者意识到进行盆底康复训练的意义,并通过对其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消除患者不良情绪,提升依从性及治疗配合程度[3]。

此次研究中,观察组肌肉恢复至3级及以上发生率为86.66%,对照组为70.00%(P﹤0.05)。观察组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性功能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将护理措施及盆底康复训练用于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治疗中可获得显著效果,可保证患者身体健康快速恢复健康状态,回归正常生活。

综上所述,将护理措施及盆底康复训练用于产后盆底功能障碍者中,可显著改善患者肌力恢复情况,改善性功能,具有临床使用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王菊华. 盆底康复训练结合护理干预对产后盆底肌功能的改善效果分析[J]. 中国保健营养, 2016, 26(9):170-171.

[2]袁光辉, 潘思安, 包正军. 心理护理干预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对产后盆底肌肌力恢复的临床疗效观察[J]. 护士进修杂志, 2017, 32(22):63-66.

[3]刘馨, 邵琳, 刘巍,等. 分析生物反馈电刺激结合盆底肌训练对初产妇产后盆底肌功能康复的效果[J]. 中国妇幼保健, 2018, v.33(11):2432-2434.

论文作者:张秀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0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0

标签:;  ;  ;  ;  ;  ;  ;  ;  

盆底康复训练结合护理干预对产后盆底肌功能的改善效果分析论文_张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