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效应下房价上涨对我国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居民消费论文,效应论文,房价论文,实证研究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引言
上世纪90年代末本世纪初,我国曾把发展房地产市场促进经济增长和居民消费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战略,而且将房地产业列为支柱产业。2001年至2009年的9年间,我国住宅平均销售价格上涨了一倍多。但遗憾的是,房地产市场的这种繁荣并没有伴随居民消费率的改观。近年来,我国居民最终消费率逐年降低,2008年下降到35%左右。我国目前国内消费这种低迷局面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一大隐患。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房价与居民消费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进行深刻反思。
房地产价格波动影响消费的实证方法的选择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建立在消费函数理论基础上,从宏观总量和微观家庭两个层次进行分析。总量模型可参见Dvornak & Kohler(2003)③、Catte et al.(2004)④、Lettau & Ludvigson(2004)⑤,微观模型可参见Campbell & Cocco(2004)⑥、Belsky & Prakken(2004)⑦。另一类利用的是非结构化模型对时间序列进行的计量分析,如美国学者Mehra(2001)⑧运用美国季度时间序列数据采用DOLS方法同时考察了3个样本期间的消费方程;张存涛(2006)⑨,李玉山、李晓嘉(2006)⑩是通过建立ECM模型进行研究。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利用这种非结构化模型来说明各经济变量之间的内在关系。
综观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其主要研究结论大致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房地产价格上涨将增加居民消费。例如Poterba(1995)(11)认为房价上涨通过提高持有者信心推动消费增长;Engelhardt(1996)(12)运用PSID数据对房价增长与当前有房者的消费之间的联系进行了直接检验,估计房地产财富效应存在,其边际消费倾向大约为0.03;Case et al.(2001)(13)研究发现美国等14国的房地产市场的财富效应显著,而且比股票市场的要大;Boone(2002)(14)验证了G7国家存在较强的财富效应,并且近几年逐渐增强。第二类是房地产价格上涨对消费影响不明显。例如Phang(2003)(15)运用新加坡的数据检验房价上升对消费的影响,发现不存在财富效应或抵押效应;Tan&Voss(2003)(16)利用澳大利亚数据建模发现房地产市场财富效应不显著。第三类是房地产价格上涨将抑制居民消费。这一结论在国外文献中较少看到,但是我国学者得出这一结论的比例较大。张红(2005)(17)运用1992-2003年的年度数据对我国住宅财富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住宅价格波动与消费负相关;朱新玲、黎鹏(2006)(18)利用2000-2005年的季度数据对我国房地产的财富效应进行了协整检验,其结论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房地产价格指数存在长期的反向均衡,影响弹性系数为-0.35,即高房价对消费有明显的挤出效应。
大多数学者研究了房价对消费的影响结果,却很少对产生这种结果的机理和原因进行详细的分析。我们认为,一方面,根据消费持久收入假说(PIH)和生命周期假说(LCH),房地产作为投资品,当房地产价格上涨时会增加家庭财富,形成财富效应,促进消费。但另一方面,由于房地产也是消费品,当房地产价格上涨时,在预算约束效应、流动约束效应和替代效应等的作用下,当前的收入水平之下相应的消费量将减少,其结果是产生挤出效应,抑制消费。本文拟从财富效应和挤出效应两个方面来说明房价影响消费的机理。而且,我们采用城市居民消费性支出与可支配收入来计算居民消费率,这样可以剔除诸如政府消费等较少受房地产影响的因素,更好地反映房地产价格对居民消费影响。本文拟用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房地产销售价格指数以及以城市居民为代表的居民最终消费率相关的时间序列,利用所设定的房价与消费的数理模型进行协整检验确定长期均衡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VEC),并利用脉冲响应做预测分析,理清我国房地产市场目前发展状况对我国居民消费产生的影响,为宏观经济政策制定者制定正确的制度和政策提供理论和实证支持。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一部分是问题的提出与文献回顾;第二部分是房地产波动影响居民消费的理论分析;第三部分是实证分析;最后是结论。
房地产市场价格上涨对居民消费的双重效应影响机制
为了了解房地产市场价格上涨对居民消费的财富效应和挤出效应的具体作用机制,我们将居民分为自有房屋者和房屋租赁者两大群体,采用预算约束线进行分析。
模型假定:(1)房地产价格变化,其他普通商品价格相对不变;(2)房地产财富转化为消费需要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假设居民房产数量不变;(3)假定居民当期证券等金融财富不变,当期收入相对不变。
这就是居民消费率与房地产价格之间的内在关系。由此可进一步分析财富效应与挤出效应的具体作用机制。
首先来看房价上涨所产生的财富效应影响机制。对于自有住房者来说,房价的上升导致净财富的增加,在财富效应的作用之下将会扩大预算约束增加消费。另一方面,如果房价增加,消费者可以通过抵押贷款或卖掉房子来实现收益,这种实现的收益将对个人消费产生积极的影响。即使持有人并没有再融资(诸如抵押贷款)或出售房产,由于财富贴现值的增加,消费者将预期他们比以往更加富有,同样会增加预算扩大消费,这种没有兑现的财富仍可通过财富效应促进消费。当然,若房价下跌,则将产生负的财富效应,制约这部分群体的消费。
其次来看房价上涨所产生的挤出效应影响机制。对于租房者来说,由于房价上升,房租随之上升,租房者不得不支付较高的房租,预算约束更加紧张从而产生对消费的挤出效应。另一方面,对于想要买房的租赁家庭来说,若信贷紧缩或金融系统不能为这种贷款需求提供支持,此类家庭可能为了支付较高的首期付款和未来更多的贷款而增加储蓄,在预算约束效应、流动性约束效应和替代效应作用下消费支出从原来的预算中挤出,从而产生挤出效应。
计量分析
(一)样本选择
我们采用2001年第一季度到2009年第四季度的季度数据作为样本,以房地产销售价格指数(P),居民消费率(C)作为依据。
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房地产价格指数中包括房地产销售价格指数、普通住宅指数、多层住房指数、经济适用房指数、别墅指数等各种指数,在此我们采用的是房地产销售价格指数。居民消费率由本人根据所搜集的数据整理,由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居民每季度的人均消费性支出除以人均可支配收入,因此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的居民最终消费率,采用此数据的好处是以居民实际消费数据为根据计算,剔除了受房地产价格影响较小的诸如政府消费之类的因素,能够更好地反应房价上涨对居民消费影响的问题。由于居民消费率具有明显的时间序列季度特征,我们采用移动平均比率方法进行调整的结果如图3所示。因EVIEWS里C只能表示常数,因此图形中我们将居民消费率用表示,C表示经过季度调整的数据。其中C表示平滑以后的居民消费率,P表示房地产销售价格指数。从图形上我们可以观察到房地产价格指数与居民消费率大体上保持一种相反的趋势。其中,图3数据均根据国研网数据库中的数据整理。
(二)实证分析
1.检验
判断时间序列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首先要检验各个序列的平稳性,只有非平稳的时间序列才可以进行协整检验。单位根检验是检验序列平稳性的常用方法。本文采用检验ADF(Augmented Dickey-Fuller)验证变量是否平稳。
从以上结论我们可以得知,时间序列P(房地产销售价格指数)、CC(居民消费率)是不平稳的,经过一阶差分后的数据DP、DCC是平稳的,所以是一阶单整序列,即I(1)。
2.JOHANSEN协整检验
Johansens提出的基于向量自回归方法的协整系统检验,简称Johansen检验或JJ检验,这种方法通过建立基于最大特征值的统计量来判别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
检验结果均表明在0.05的置信水平最多存在一个协整向量。
根据设定模型(4)得到相应的协整表达式,也是长期均衡模型:
检验结果发现,居民消费率CC以及房地产价格指数P之间有显著的长期动态均衡关系,即房地产价格指数P与居民消费率CC之间的弹性为-0.7957,即房地产价格指数变动一个单位,居民消费率反向变动-O.7957。由于系数较大,我们可以得知房地产价格波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是显著的。因为房地产价格上涨对我们居民消费的影响结果是抑制,因此我们可以知道目前挤出效应发挥了主要作用。
3.格兰杰因果检验
从以上格兰杰因果检验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居民消费率CC与房地产销售价格指数P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4.VEC模型构建
如果非平稳的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就必然可以建立一个误差修正模型,当出现一个大范围的短期波动时,模型会使内生变量收敛于长期协整关系,而短期部分调整可以修正长期均衡偏离。通过对模型滞后长度准则(Lag Length Criteria)的检验,滞后二阶比较合理。
修正项CE前的系数描述的是在扰动致使时间序列偏离其长期均衡水平时,时间序列本身向长期均衡水平调整的方向和速度。具体而言,第一个系数0.002853,表明当居民消费率(CC)偏离长期均衡水平时将做正向调整,数值较小因而调整的力度也较小。第二个系数-0.304874,表明当房地产销售价格指数(P)偏离长期均衡值时将做逆向调整,并且调整的力度较大。
5.脉冲响应
基于上述VEC模型,我们进行冲击效应分析,以分析经济变量受到冲击时的脉冲反应过程,其结果如图4所示。
由右边两图可知当居民消费率受到一个单位的正向冲击时所引起的反应。右上图表示居民消费率对来自房地产价格的冲击反应为负,说明房地产价格对居民消费产生了较大的挤出效应,随后慢慢回升,滞后时间的不同其产生的影响也很不一样。右下图表示其居民消费率对自身的冲击,将会引起居民消费率有一个微弱的增长幅度,这说明前期的居民消费对后来的消费具有带动作用。
左边两个图表示房地产价格指数受到一个单位的正向冲击时所引起的反应。左上图表示房地产价格指数升高对其自身的冲击,一开始为正,在第二、三季度达到最大,这说明房地产价格上涨具有自我促进的能力,但是这种趋势随后会变成阻碍。左下图表示居民消费率的上升会使得房地产价格指数下降,除了三、四季度有短暂的上升。
结论
本文采用因果关系检验、协整检验、VEC模型估计等方法,验证了房产价上涨与居民最终消费率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并在所设定的房价与消费相关的模型的基础上确定了数值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当前居民最终消费率与房地产销售价格指数在长期中保持反向关系,也就是说,当房地产价格上涨时居民最终消费率在下降。因此我们认为当前我国房地产价格上涨的结果是挤出效应占主要作用,并且根据脉冲反应的预测结果,可以得知在未来几个季度内将继续保持这种趋势。
图4 脉冲响应
面对当前持续上涨的房价与居民消费低迷并存的现实,减少居民因房价上涨而带来的收入预期的不确定性已成为必要。为此,政府需要考虑出台有效的政策措施,调控房价波动,减少房价上涨对我国居民消费的挤出效应,促进消费扩大内需,使我国经济驶入正常的发展轨道。
注释:
①Dvomak,Nikola,and Marion Kohler."Housing Wealth ,Stock Market Wealth and Consumption:A Panel Analysis for Australia".Research Discussion Paper,July.2003.
②Catte,P.et al.Housing Markets."Wealth and the Business Cycle".OECD Economics Department Working Papers, No.394,OECD,Paris.2004.
③Lettau,M and Sydney C.Ludvigson."Understanding Trend and Cycle in Asset Values:Reevaluating the Wealth Effect on Consumption".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March,2004,pp.279-299.
④Campbell,John Y.and Joao F.Cocco."How Do House Prices Affect Consumption Evidence From Micro Data? ".Socio-Economic Review,Oct.2oo4,pp.1-54.
⑤Belsky,Eric,and Joel L.Prakken."Housing' s Impact Wealth Accumulation Wealth Distribution and Consumer Spending".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Realtors National Center for Real Estate Research.March.2004,pp.1-27.
⑥Mehra,P.Yash."The Wealth Effect in Empirical life-cycle Aggregate Consumption Equations".Economic Quarterly,Jan.2001,pp.45-67.
⑦张存涛:《中国房地产财富效应——基于1987-2005年数据的实证分析》,《世界经济情况》2007年第11期。
⑧李天山、李晓嘉:《对我国居民消费的财富效应计量分析》,《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⑨James M.Poterba,Andrew A.Samwick,Andrei Shleifer,Robert J.Shiller."Stock Ownership Patterns,Stock Market Fluctuations and Consumption".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Feb.1995,pp.295-372.
⑩Engelhardt."Gary V.House Price and Home Owner Saving Behavior".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No.26,1996,pp.313-336.
(11)Case,Karl; Quigley,John and Shiller,Robert."Comparing Wealth Effects:the stock market versus the housing market".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No.8606,Dec,2001.
(12)Boone,L.,N.Girouard."The Stock Market,The Housing Market And Consumer Behaviour,OECD".Economics Department Working Papers,No.35,2002.
(13)Phang Sock Yong."Strategic Development of Airport and Rail Infrastructure:The Case of Singapore Paper".Transport Policy,Oct,2003 pp.27-33.
(14)Tan A and G Voss."Consumption and wealth in Australia".The Economic Record,No.79,2003,pp.39-56.
(15)张红:《房地产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5页。
(16)朱新玲、黎鹏:《我国房地产市场财富效应的实证分析》,《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