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益阳市资阳区妇幼保健院 湖南益阳 413000
【摘 要】目的:研究体位护理在产妇待产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本院接诊的产妇1300例,并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对其进行分组:予以实验组650例产妇体位护理,予以对照组650例产妇常规体位护理。观察两组的分娩结局,比较产程时间等指标。结果:实验组的产程时间和对照组比较明显缩短,组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的自然分娩率为89.6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92%,组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0.46%,比对照组的4.15%更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的新生儿窒息率和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两者之比为:0.77% vs.6.0%,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于产妇待产过程中积极对其施以体位护理,可缩短产程,提高自然分娩率,减少产后出血发生风险。
【关键词】产妇待产;应用效果;体位护理;自然分娩率
一直以来,针对无剖宫产指征的孕妇,临床医师都鼓励其进行自然分娩,以促进其产后身体的恢复,提高新生儿生存质量[1]。有报道称,积极向产妇提供体位护理,可显著提高其自然分娩的概率,减少产后出血发生风险[2]。对此,本文将重点研究产妇待产过程中用体位护理的效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本院接诊的产妇1300例,以不同的护理方式为分组依据,将120例产妇分成两组:实验组、对照组各650例。实验组的年龄在22-35岁的范围之内,平均(29.14±3.25)岁;孕周在37-41w的范围之内,平均(39.4±1.3)w。对照组的年龄在21-35岁的范围之内,平均(29.51±3.46)岁;孕周在37-42w的范围之内,平均(39.5±1.4)w。比较两组的入院时间和孕周等基线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3]
(1)有严重妊娠并发症者。(2)未签署知情同意书者。(3)头盆不称者。(4)胎头高浮者。(5)病历资料不全者。
1.3 方法
实验组采取体位护理方案,详细如下:于宫口开大3cm前,针对胎头入盆的产妇,需指导取自由体位;针对胎头尚未入盆的产妇,需指导取半坐卧位亦或者是坐位,也就是将床头抬高45°左右。阴道检查提示枕后位与枕横位产妇,需指导取胎儿脊柱同侧侧卧位。针对先露下降较缓慢的孕妇,需指导取蹲位亦或者是坐位。宫口开大3cm后,指导取半卧位亦或者是坐位。宫口基本开全时,协助产妇上产床,并对其外阴进行彻底的消毒,然后再根据产妇的实际情况,指导其取喜欢的体位。向产妇详细介绍自由体位的方法,并让产妇视其自身的用力情况做自由选择,比如:侧卧位、卧位、坐位与蹲位等。
对照组采取常规体位护理方案,即:第一产程时,协助产妇取侧卧位亦或者是平卧位;待宫口开全之时,指导取膀胱截石位;分娩后,指导取平卧位。
1.4 评价指标
记录两组的分娩情况,计算并比较自然分娩率。统计两组中产后出血的发生者例数,同时对各组的产程时间与新生儿窒息率进行比较。
1.5 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 20.0分析,以( )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以[n(%)]表示计数资料,经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产程时间
分析表1中的数据,可知:实验组的产程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组间差异显著(P<0.05)。
表1 两组产程时间的对比分析表
3 讨论
于待产过程中,让产妇取自由体位,不仅能提高其舒适度,同时还能充分发挥出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加快产程进展,提高自然分娩率[4]。此外,根据胎方位,对产妇实施体位护理,能有效降低产后出血量,预防新生儿窒息,并且自由体位的选取,比如:蹲位、坐位、侧俯卧位与半坐卧位等,也可减少单纯仰卧位分娩所引发的妊娠子宫压迫髂动脉与下腔静脉等,降低回心血量。诸多临床研究表明,将体位护理积极用于产妇待产过程中,可取得比常规体位护理更好的成效[5],比如:(1)能提高产妇的自然分娩率;(2)可显著缩短产程时间;(3)能确保新生儿的生命健康;(4)能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5)有助于产妇产后身体机能的恢复;(6)可提高产妇分娩期间的舒适度。在此次研究当中,我们对650例实验组产妇进行了体位护理,对650例对照组产妇进行了常规体位护理,结果表明,实验组的产程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缩短,组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0.46%、新生儿窒息率为0.77%,明显比对照组的4.15%、6.0%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的自然分娩率为89.69%,比对照组的72.92%更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
总之,将体位护理作为产妇待产过程中的一种首选护理方案,可有效缩短产程时间,改善妊娠结局,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值得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1]唐巧金.体位护理在产妇待产过程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分析[J].医学信息,2016,29(3):181-181,182.
[2]刘淑青,王勇.体位护理在产妇待产过程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3):34-35.
[3]沈红.特殊体位护理对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分娩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3,11(21):1935-1936.
[4]王晓娟.产妇待产过程中体位护理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3,23(2):779-780.
[5]廖玲,廖东林,李慧敏等.产程中镇痛分娩配合体位护理的临床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6):1472-1474.
论文作者:李叶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6
标签:产妇论文; 体位论文; 实验组论文; 对照组论文; 产后论文; 过程中论文; 差异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2期论文;